APP下载

学术期刊出版主题面临的困境与创新路径探索

2022-11-07马花萍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传统出版创新路径困境

摘要:出版主题是期刊出版的灵魂,决定着期刊的选文方向、质量高低、价值大小,是期刊出版的统帅。正确合理地确定出版主题,才能凸显学术期刊的价值,更好地为人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研究和学习交流的关键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衍生出众多新的出版主题热点,通过出版主题能够直接反映当前学术期刊出版行业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文章对国内学术期刊出版主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学术期刊出版主题面临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出版主题过于单一、国际视野体现不足、研究方法缺乏多元化、学界研究与业界脱节等困境,因此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拓宽多学科视野、推动学术期刊“出海”、创新学术研究方法、密切关联业界实践等一系列策略,希望能为学术期刊出版主题创新指明方向。

关键词:学术期刊;传统出版;出版主题;困境;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9-0206-03

一、引言

近些年,我国出版行业整体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新出版技术的加持,为出版行业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由于短视频行业等自媒体的兴起,传统出版物能否吸引用户停留更长时间,有待时间的验证,因此出版行业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同时结合现状积极调整。理论能够指导实践,而实践也能验证理论,两者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学术界关于出版领域的讨论由来已久,仅仅2020年被知网收录的聚焦出版领域的学术论文便有4500余篇[1]。學术期刊出版主题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出版行业今后的研究重点,然而现阶段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主题依旧面临着诸多困境,所以有必要对此加强创新。

二、国内学术期刊出版主题面临的困境

尽管国内学术期刊出版发行数量庞大,仅次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但是在学术期刊出版主题方面面临诸多困境,导致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受到制约。具体来说,目前学术期刊出版主题面临的困境有以下五点。

(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

基础理论研究作为出版学科建设及发展的根基,发挥着指明出版实践方向的作用,同样能够形成出版独有的学术话语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理论需求日渐增多,这意味着出版学构建自身理论体系尤为必要。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并且国家社科基金也加大了对出版方面的资助力度,希望以此推动出版基础理论研究,但效果并不理想。

现阶段,出版领域针对基础理论的研究依旧薄弱,缺少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专家、团队,系统性研究成果数量不多,造成目前出版基础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出版实践的发展。此外,出版领域对关于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项目及主题的重视度并不高,这也是导致出版基础理论研究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从而制约了出版产业发展。

(二)出版主题选择单一

如今的学术期刊出版对市场导向、阅读量、关注度等指标更看重,所以往往会紧扣社会热点话题、迎合市场导向策划主题,这种逐利性的出版必然出现主题单一、题材相近、成果同质化等情况,这不但是对出版学科主题多样性的忽视,也会让后来研究者在寻找参考资料时只能获得大量同质化的文献,同时会影响学术研究的正常开展[2]。例如,近年来关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方面主题的讨论热度日渐高涨,出版了大量主题同质化、论述重复化成果,而且观点创新不足,多数停留在设想阶段,并没有对技术展开深层次的研讨,参考价值不高。

(三)国际视野体现不足

随着全球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互动日渐增多,学术期刊出版必定要与国际接轨,放眼世界,走向全球。但是从国内学术期刊出版主题的现状来看,甚少借鉴国外出版领域研究的多学科交叉视角,最终形成的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数量远比国外少。

此外,国内学术期刊出版主题对国际视野体现不足,大部分研究者对相关理论的关注依旧聚焦于国内,甚少关注国际上的理论发展。再加上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版主题热点更新速度快,而学术期刊发展严重滞后于科技发展,许多优秀研究成果更愿意选择在国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致使大量优质稿源外流,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内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较低。

(四)学术研究方法单一

当前针对出版领域的研究方法尚未形成体系,研究范式的独立性不足,基本上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同时,研究者在选择出版主题的研究方法时,多数以定性研究为主,也就是说,用思辨性逻辑推导研究对象的特征、性质,而甚少从数据层面对理论进行定量证明,可见研究的客观性不足。再加上对出版基础理论研究的忽视,研究方法创新不足,导致大量出版研究论文停留在出版经验总结层面,很少对新出版现象进行深层次剖析,这类学术论文很容易因为研究方法与深度的不足而陷入“出版无学”的怪圈[3]。

(五)学界与业界脱节

在针对学术期刊出版主题的研究中,会发现明显的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对出版领域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未展开深入探究,相关基础理论急需更新。此外,出版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或者说始终在追随出版实践,甚少有对出版前沿理论的探究。大量学术期刊的主题研究虽然聚焦了新问题、新现象,但都浮于表面,尤其在提出应对措施方面过于空洞,缺乏具体举措,提不出建设性意见。例如,当前我国5G、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快速,针对技术在出版领域引发的变革的研究虽有一定的数量,但太过浅显,缺少对出版领域的引导,不利于出版事业的长远发展。

三、国内学术期刊出版主题创新路径

立足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出版主题面临的困境,有必要对学术期刊出版主题予以创新。

(一)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1.明确出版学领域边界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态势愈发明显,出版物的表现形态朝着多样化、边界模糊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针对出版学科研究对象的讨论向来是出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重点,而且无论在哪一阶段,均是主要方向。所以,应当重点针对出版学的概念、研究对象、边界差异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更为精准的定义,健全出版学科体系。

2.回溯出版学历史渊源

一门学科成熟与否,与其理论体系是否权威直接相关,出版学科作为新兴学科,在建构权威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回溯其历史渊源。结合研究来看,出版实践有着漫长历史,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要重视出版实践对出版学科的引导作用,并且以史为鉴积极探究相关理论,通过明晰出版学科渊源,助力出版学在学科建设中获得更好的发展[4]。

3.引进和创新出版学理论研究

上文已提到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出版主题的基础理论研究内容较为薄弱,理论体系建构远没有其他经典学科完善。相对来说,国外的出版主题研究更多从交叉学科视角出发,对出版界展开抽象层面的探讨,进而得出大量高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无论是从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出发,还是从社会背景出发,许多国外的研究理论直接套用过来明显不适宜。因此,出版学研究者须立足本国国情,站在国际视野引进与创新相关理论,汇编入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中。

(二)拓宽多元学科视野

1.构建出版学术共同体

在打造出版学术共同体的过程中,要广泛联系专业学术期刊,发挥学术期刊传播科学知识、评价百家观点的作用,构建既开放透明又高度独立,既科学严谨又公正公平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提升学术共同体内各参与学术期刊的水准。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与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互动机制,以良好的互动提升学术期刊的发展水平。此外,随着学术期刊逐渐朝着数字化转型,还应积极打造多元学术交流的网络空间,构建作者之间、机构之间以及作者与机构之间的沟通网络,为学术共同体提供保障[5]。

2.培养跨学科编辑人才

期刊编辑不仅要具备编辑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全面了解学科前沿研究成果。随着出版学设立一级学科进程的加快,跨学科研究的作用不断显现,也意味着编辑人员必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思维,朝着学者型编辑发展,确保与研究者形成良性互动。编辑作为学术期刊内容质量的把关者,是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净化学术生态环境的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引起格外关注。

(三)推动学术期刊“出海”

1.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国内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出版“出海”不仅意味着出版企业走出去,还包括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尽管国内学术期刊研究成果数量仅次于美国,但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并不匹配,致使许多优秀稿源外流。因此,我国出版类学术期刊必须痛定思痛,在传播工作中加强与国外期刊的合作,一方面要向外传播更多国内优秀学术成果,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学术期刊中的前沿信息、研究方法等。此外,还要极力遏制低质量、同质化学术出版刊物,推动学术期刊朝着高水准方向发展,如此才能真正推动出版类学术期刊走出去。

2.打造国际化学术传播平台

在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国际同行正尝试采取融合出版及多元评价的手段积极应对,此时打造集群办刊模式的国际化学术传播平台,必定能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从而为国内学术研究带来大量智慧支持。国内出版领域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传播基本集中在知网等网络数据库中,而期刊各自为营也导致尚未形成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品牌,打造国际化学术传播平台能加速出版学术品牌的诞生,有助于国内出版类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6]。

(四)创新学术研究方法

1.借鉴多元学科的理论基础

在出版学科建设中,“出版无学”的声音不绝于耳。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出版学科一直以来存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不符的情况,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以致目前出版新理论极为匮乏。出版行业特点鲜明,属于文化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相关研究涉及众多学科。比如出版与读者间的研究可发展出读者心理学,出版产业研究可发展出相关产业经济学,出版置身于人文学科、社会环境之下,人与环境的关系同样需要科学的学科理论展开全面研究。从学术期刊出版主题现状来看,关于出版基础理论的研究非常少,而关于出版新现象、新问题的研究非常多,所以可基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对出版学科理论予以细化[7]。例如,可依据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心理学学科理论,对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行为展开研究。

2.借鉴其他学科的学术创作方法

近年来,国家一级学科正在全面调整,许多专家学者均表示要将出版学作为一级学科纳入《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当中,加上数字出版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高校开设相关专业的热情高涨,可见对拓展出版学科的研究深度和范围有极为迫切的需求。但苦于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无法自给,所以出版主题研究方法创新不够,存在理论重应用而轻基础的现象,涉及出版产业及经济等方面的研究非常少,至于量化数据分析研究更是屈指可数。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与出版专业密切相關,有多样化的学术创新手段,对整个行业的分析不仅有基础理论,也有量化分析,所以可成为学术期刊出版主题研究的方法借鉴对象。

(五)关联学界与业界实践

1.强调研究内容的实践性

相较于其他人文学科,出版学科与出版行业直接关联,有极强的实践性,所以相关研究成果一定要对业界实践具备理论性指导作用。换言之,出版学科研究必须聚焦于出版行业的真实问题、新需求。而出版活动是一项涉及人、出版物、科技等方面内容的活动,所以出版研究主题选择一定要具备行业前瞻性,预测活动发展方向,同时为解决当下行业发展困境提供改进方法,并且研究成果要接受出版行业的实践验证[8]。

2.通过资源整合打造学术社校联盟

现代化的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不仅能推动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也能培养更多优质人才。所以,应整合业界资源,打造学术社校联盟,吸收更多优秀的学术力量,提高学术期刊主题质量。出版社可为高校研究者提供业界反馈,高校研究者同样可为出版社提供学术建议,以此良性互动促进学术期刊内容质量升级。

四、结语

尽管在良好的政策导向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主题发展态势良好,但从整体来看,还存在基础理论研究、主题选择、国际视野、研究方法、学界与业界结合等方面的发展困境,因此学术期刊出版主题建设必须积极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国内学术期刊出版主题创新必须立足国内出版实情,提升对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度,拓宽多学科视野,推动出版类学术期刊“出海”,创新学术研究方法,关联学界研究与业界实践,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出版物。

参考文献:

[1] 李志诚.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困境与出路[J].科技传播,2020,12(1):166-167,188.

[2] 江津.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困境与破题[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40(6):304-308.

[3] 王继鸽.学术期刊困境破解之策:再论数字优先出版的优势[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40(6):293-296.

[4] 罗潇,袁青青.困境与突破:我国期刊出版领域研究热点探析[J].传媒,2021(10):46-48.

[5] 李宁.学术期刊编辑部增强出版的困境及对策[J].传媒,2020(2):40-42.

[6] 李冶陶.学术期刊出版主题创新的路径与方向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2):75-77.

[7] 唐颖琛,肖凤姣.学术期刊出版主题困境剖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1):5-8.

[8] 林丽敏.专业学术期刊的现实困境及突围路径[J].学报编辑论丛,2021(1):27-31.

作者简介 马花萍,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期刊出版。

猜你喜欢

传统出版创新路径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
“互联网+出版”的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