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反转新闻舆论演变路径分析

2022-11-07朱佳璐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反转新闻新媒体

摘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自新华社盘点2013年年度十大反转新闻以来,“反转新闻”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反转新闻的出现日趋常态化,对受众与媒体间的信任度以及媒体行业的發展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对反转新闻进行深入研究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文章在观察近年来发生的典型反转新闻后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学生坠亡事件为例,分析该事件发生之后舆论在酝酿期、爆发期、缓解期、平息期的特点,以及不同阶段媒体及网民的行为和表现。最后深入剖析反转新闻的成因,通过以上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的分析,旨在为媒体及公众理性应对反转新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媒体;反转新闻;舆论反转;舆论路径;成都49中学生坠楼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9-0140-03

一、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学生坠亡事件回顾及舆论分析

(一)事件回顾

2021年5月10日,账号名为@四十九中林同学的用户在微博发文称,自己就读于成都四十九中的儿子5月9日突然在学校坠亡,学校拒绝家长进入校园,并拒绝公开监控录像。并且5月10日去学校看监控时,校方并未公布完整监控。这篇微博疑点重重,并将成都四十九中推至风口浪尖。

5月13日,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在对事件进行详细调查之后发出了官方通报,认定小林是高空坠落导致死亡,排除了刑事案件,遗体经其父母签字同意后,在成都殡仪馆火化,舆论逐渐平息。

(二)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学生坠亡事件中的舆论演变分析

生命周期理论最早由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的著名学者卡曼在1966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事物普遍存在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国内学者匡文波以该理论为依据对新媒体舆论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他认为,新媒体舆论的变化发展都会经历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在舆论演变的过程中,其发展符合舆论酝酿期、爆发期、消解期这样的周期规律[1]。本文在此基础上将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的整个舆论发展进程划分为酝酿期、爆发期、缓解期、平复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舆论演变路径、演变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见下图)。

1.舆论酝酿期

将5月10日0点至5月10日15点划分为整个事件的舆论酝酿阶段。此阶段舆论尚未形成规模,但整体趋势蓄势待发。事件开始受到小范围网民关注,并在网络上酝酿舆论苗头。微博大V @潦倒文人路边美食博主朱学东以及畅销书作家@苏小懒在事件发生初期对该事件的发问和转发在舆论酝酿期起着关键作用,而主流媒体的关注则让该事件走进更多人视野。最早对该事件给出学校回应的是@四川日报和@新浪四川两家媒体,紧随其后的是@澎湃新闻、@封面新闻、@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对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的回应内容进行报道,并及时发布由公安机关开展调查的最新信息。

2.舆论爆发期

将5月10日15点至5月11日8点划分为爆发期,有了酝酿期的铺垫后,该阶段与该事件相关的微博数量迅速增加,事件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并在网络上引起网民对该事件大范围热议。舆论场迅速形成,其中充斥着与事件相关的追问、讨论以及一些猜疑。数据显示,对该事件的讨论在5月11日8点达到最高峰值,微博数量达到1630条。在@成都成华教育局发布该事件的调查通报结果后,网民对这一通报并不认可。网友玲玲振玉的评论“教育局调查通报死亡事件,活久见”,该条微博评论位列评论区第二位,并获得10.8万次点赞,获得大批网民认可。此外,网民的疑惑还是集中于校方不公开监控以及对待家长的处理方式。网民在舆论酝酿期的疑虑在爆发期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3.舆论缓解期

5月11日9点至5月13日8点为舆论缓解期,这一阶段网民对该事件的讨论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且持续徘徊在较低的微博数值区间,但在监控公开后再次迎来一个舆论的峰值。网民对该事件仍然存在诸多疑虑,但对该事件的讨论陷入僵局。事件的最新进展只能等待官方再次的处理结果,在已经有过一次官方通报的前提下,网民的呼声可能被直接忽视,事件的解决也存在不了了之的可能性。但众多媒体的持续关注促进了事件的进一步解决。@头条新闻、@央视新闻、@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及大V用户对事件的持续发问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央视新闻发布微博《#央视评高中生坠亡通报需以更多事实回应#:#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才可能消弭质疑#》以官方的态度督促有关部门直面舆论关切,用更加确凿的事实给坠亡学生、家长及公众一个交代。5月13日,@人民日报发布了完整的监控视频,舆论在两个小时以后达到小高峰。网民的所有疑惑伴随着事件监控视频的公开烟消云散。

4.舆论平息期

5月13日8点至5月14日12点为舆论的平息期,这一阶段关于事件的关注度开始急速下降,对事件的讨论减少,事件的影响力逐渐降低。@央视新闻在5月13日发布微博《#坠亡学生遗体在父母同意后火化#》,标志着该事件尘埃落定。

二、舆论演变过程中的特点

(一)事件本身:事件反转致使舆论反转

舆论的变化与事件的进展密切相关,往往事件本身的反转直接导致舆论发生剧烈反转。事件伊始,网民便在媒体的报道之下对事件抱有较高的关注度,校方态度以及在社交平台上的失声和对事发监控的不公开,致使舆论在不明真相时倒向对学校的谩骂攻击和对事件真相的猜疑中。当教育局通报事件调查结果并公开学生坠亡路段监控后,舆论发生反转,对学校的谩骂此时逐渐消弭,舆论开始趋向理性化,对事件背后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

(二)网络民众:“罗宾汉情结”下借题发挥

网络空间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哪怕是其中的一件小事,开始广泛传播后,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变为一个舆论“触点”,进而引爆整个网络空间。很多看到这个事件的网民会站出来“借题发挥”,进而转化为一种群体性的网络狂欢,对于某些冲突性强的事件,甚至直接表现为“借题发泄”,形成网络乱象[2]。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学生坠亡事件发展初期,网民在不知晓事情的全貌时便跟风站队,将一些“话语”包装成“真相”,营造出一个又一个“真相罗生门”,但这些“真相”往往来自一些民众的“黑幕”想象。这种想象逻辑顺畅,极易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吸引更多网民的“正义声讨”。这种声讨与网民传统的道德判断相关,也是“罗宾汉情结”的体现,只要是双方力量悬殊的冲突,网民往往在不明真相时,站在弱势立场进行声讨。在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学生坠亡事件中,网民便将教育局的通报想象成“官官相护”,将校方当作“假想敌”,在网络上大力声讨,企图为坠楼学生家长伸张正义、讨回公道,对校方进行攻击和谩骂,种种行为便是“罗宾汉情结”下借题发挥的体现。

(三)意见领袖:关键节点扩大影响

新媒体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极具话语权的网络“意见领袖”。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意见领袖”在舆论事件发起、传播的整个过程中都对公共舆论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不仅会对网民在社交网络上的信息生产、传播、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还会对舆论的走向以及热点事件的处理进程造成舆论压力,进而促进事件妥善解决[3]。“意见领袖”在网络空间与网民通过关注共同议题,并开展一种“缺场式”互动,对舆论在形成和强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并通过这种互动形成一种网络聚合力影响事件的进程。在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学生坠亡事件整个发展进程中,“意见领袖”成为整个事件传播的关键节点。环球时报的总编辑胡锡进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就发布了两次关于这个事件的看法。他的发声,提升了事件的曝光度和影响力,体现了其人道主义关怀,也对网民的发言进行了正向理性的引导。

(四)主流媒体:坚守报道与引导职责

网络空间具有极强的承载力和包容性,一小部分人对事件的讨论难以使其走进大众视野,只有主流媒体的介入发声才会使该事件受到重视。在关注事件的过程中,主流媒体不仅承担起报道事件的职责,也积极引导舆论。在对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学生坠亡事件的报道中,一共有76家媒体参与了该事件的报道。例如,人民日报、新华网、新京报、澎湃新闻等,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跟进事件的最新消息,促使事件得到快速处理。此外,针对舆论场充斥的非理性、极端化的言论,主流媒体踊跃发声,使网民在被舆论裹挟之余能够听到强音量的理性声音。在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学生坠亡事件中,就出现了“学生坠亡与学校化学老师有关,系坠亡学生占用了化学老师孩子的出国名额”等不理性的言论,针对此类信息,主流媒体积极求证,并将事件真伪公之于众,最大限度避免了群情激奋下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负面事件的发生。

三、反转新闻形成的原因

(一)热敏话题直击社会痛点,受众情绪先行

在《乌合之众》中,勒庞认为:一群人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心理的群体”,他们并非简单相加,而是“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 ,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4]。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时有发生,对于普通人的不公往往更易使公众群情激奋,公众极易在正义感的驱使下宣泄情绪,加之长期的刻板印象和不客观的自我认知,也会使网民表达激进的主观立场。在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学生坠亡事件中,公众对林同学去世感到惋惜,为林同学母亲的遭遇感到心痛,对学校处理方式的冰冷感到愤怒,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便出现了群体极化现象,事件发展初期,舆论一边倒地指责谩骂学校,致使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声誉受损,阴谋论中的化学老师也无端遭受网络暴力。

(二)双向参与式媒介出现,信息传播权下放

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涌现出大量的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抖音已成为国内用户基数较大的新媒体平台,此类平台一改以往由媒体向受众单向传播信息的模式,以一种受众作为产消者的双向传播模式传递信息。此次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学生坠亡事件从微博平台发起,通过大量用户的搜索、讨论后,后台算法机制通过对搜索量、发博量、互动量、阅读量等数据指标的计算使得这一热点话题冲上热搜榜,从而被更多用户关注。而其他用户的转发、评论又形成一种病毒式传播在各个平台蔓延,引发激烈的讨论,形成舆论。新媒体平台对受众的赋权使受众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传播权,也为舆论反转提供了条件,信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众声喧哗的讨论,而舆论在喧闹中一次次发生反转。

(三)传统媒体把关式微,事实核查滞后

卢因提出,信息在流通的过程中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电视的编辑就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只有符合他们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够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国外很多知名媒体都明文规定:即使是非常重磅的线索,如果没有经过多方的印证,也不能发布。例如《纽约时报》规定:每篇新闻稿件在发布时,必须有3个信源印证,且3个信源之间彼此独立,以此保证信息是真实准确的。但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信息把关能力逐渐减弱,信息发布逐渐失去严格控制,未经证实的信息通过个人账号随即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舆论风暴。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学生坠亡事件由@四十九中林同学个人微博账号发布,关于其中指责学校的内容并没有经过官方核实就被公之于众,使得受众接收到失之偏颇的信息,即使官方随后进行了事件的公开和辟谣,但造成的恶劣的社会影响已经难以改变。

四、结语

本文以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学生坠亡事件为例,分析了反转新闻在微博平台的舆论演变路径,明晰了反转新闻导致的舆论反转的具体特点及动因,帮助媒体思考当社会突发事件在网络空间形成舆论风暴时媒体的职责和担当,为形成良好的媒体形象、构造清朗的舆论生态具有积极作用。媒体要积极跟进与报道事件,及时公布真实客观的信息,也要正确引导舆论,占领舆论高地,努力争夺话语权,让理性的舆论声音响彻整个舆论空间。相关部门要加紧完善舆情预警系统,及早预防可能引起骚动的舆情事件,同时引导网民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客观理性地思考网络中的新闻信息。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论新媒体舆论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2):112-117.

[2] 陈龙.“借题发挥”:一种中国特色的网络舆论话语生成模式[J].新闻与传播究,2019,26(12):67-83,127.

[3] 靖鸣,朱燕丹,冯馨瑶.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生成模式研究[J].新闻大学,2021(7):1-13.

[4] 黄鸿业.“舆情反转”新闻的成因及其规制[J].青年记者,2015(9):22-23.

作者简介 朱佳璐,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反转新闻新媒体
反转新闻再思考
也谈地方报媒对“反转新闻”的把握
多一些判断,少一些反转
基于反转新闻的媒体行为浅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