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2022-11-07王玉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文化传承课程思政

摘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传媒类人才培养的必然举措,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提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应树立“大思政”理念,注重挖掘课程内外蕴含的思政资源,围绕课堂教学主渠道和课堂外思政教育新形式开展多样化的探索,在课堂内容讲授中注重价值引领,课外实践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融合民族性、联动性、地域性因素等路径建议,旨在通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使学生熟悉民族地区影视传播的特殊规律,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育出具有家国情怀、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生。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文化传承;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9-0072-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传媒类学科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成果,项目编号:21022;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创新创业背景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成果;甘肃省青少年发展研究专项课题“甘肃红色文化传承创新与大学生‘四史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SQNZX-202104062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1]。“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应弘扬主流价值观,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厚蕴编导人才的‘底色。根据新时期新业态需求,将价值塑造融入专业技能素养的培育中。”[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还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能够担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责任使命。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传媒类人才培养的必然举措,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特点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西北民族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将思政内容与课程专业内容有机融合,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围绕课程内与课程外两个维度开展了多样化的探索。

一、课堂内容讲授中注重价值引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弘扬中国文化的学生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应修订专业课教学大纲,重点突出课程思政目标,将思政元素贯穿于整个课程讲授过程中,使教学大纲中的思政目标能够有的放矢地融入课程的具体章节,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纲领化、规范化、系统化。

西北民族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三年级电视作品创作实践课程的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外,还增加了具体的课程思政目标,即要求通过所创作的作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产生思考;理解如何通过电视语言更好地唤醒受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育人目标中,强调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健全人格、职业理想等方面的培养。

同时,应充分运用课堂这个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围绕课程思政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结合不同课程特点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凝练每节课的思政要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课程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

文科教育作为培养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人,以及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文化的主阵地、主渠道,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保持并坚守他们的家国情怀,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充满自信与热爱[4]。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教学中,可通过对文化类节目的分析与创作,唤起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课程中的具体做法为:

首先,找到不同平台的此类型节目,利用案例研究、文本细读、比较研究等方法深入解读节目,学习这些节目如何做到守正创新,如何“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中不断汲取创新的养分,传承中华文化、彰显时代风貌”[5],如何通过技术赋能、叙事创新、形态重塑等提升文化类节目的体验。

如分析《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博系列节目,河南卫视《中国节日》、浙江卫视《中华好时节》等节日节气系列节目,《万里走单骑》《非凡匠心》《传承者》等非遗类系列节目,《上新了,故宫》《登场了!敦煌》《登场了,洛阳》等“地域文化+真人秀”類节目形态,《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舞千年》等“剧情+影视+综艺”节目形式,通过挖掘文物、节气、文字、诗词等文化符号所蕴含的内涵与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视听语言更好地唤醒受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其次,在观摩、学习、分析了一些成熟、优秀的作品之后,分小组完成文化节目策划案,并制作一期文化节目。

最后,节目制作完成后,组织作品观摩、点评与分享交流活动。同时,该课程还通过“中国系列”纪实作品如《舌尖上的中国》《航拍中国》《美丽中国》《本草中国》《辉煌中国》《中国》《从<中国>到中国》等,引导学生探索主旋律影视作品如何突破固有思维实现创新表达、如何实现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如何获得社会效应与市场效应的双赢;“把‘中国理念‘中国价值‘中国故事融入课程教育与实践创作中,带领学生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中国智慧的影视作品”[2]。

再以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电视作品创作实践课程为例,该课程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实作品创作”“致敬身边的时代英雄微视频创作”等不同主题的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创作出弘扬主旋律的影视作品。

其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实作品创作”中又分为不同的创作系列。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纪实作品创作——天祝行”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赴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拍摄。华锐地区有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历史,最终形成了多元融合、包罗万象的华锐文化。经过前期策划与讨论,确定了华锐民歌、服饰、刺绣、唐卡、婚俗等选题。最终成果完成了纪录片《华锐民俗》的拍摄及制作,并对课外实践的全过程进行了影像记录,同时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撰写多篇新闻稿件、人物访谈实录、课外实践活动后的总结与思考等。

在该主题实训中,学生还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创作了短视频。如拍摄甘肃本地的刻葫芦、秦腔、兰州鼓子、庆阳唢呐、皮影戏等短视频,实现非遗影像的文本新形态、传播新路径、文化新样式,记录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传播工匠精神。

针对该课程“致敬身边的时代英雄微视频创作”,学生选择不同群体用影像讲述了时代英雄的故事。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拍摄的“我身边的抗疫故事”“致敬抗疫英雄”微视频创作活动,讲述了医护人员、志愿者、公安民警等不同群体在疫情防控中所做的巨大贡献,展现了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精神风貌,引导学生以楷模先锋为榜样,深入推进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将“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在“四史”学习过程中,可结合本专业学科特点与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色建构多样化的手段与形式。

“甘肃的红色文化资源,无论在时间跨度还是空间维度上,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独特优势,在全国红色资源宝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6]让学生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实践,可以实现沉浸式的课程思政教学,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党史知识和党性教育,使党性教育成为可触的信仰和可视的精神”[7]。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依托教师项目《甘肃红色文化传承创新与大学生“四史”教育研究》开展了“甘肃学子话红色甘肃”“讲好身边的党员故事”“各族同学同唱一支歌”为主题的视频作品创作活动。活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背景,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色,以“短视频+四史教育”的形式追溯红色记忆,体悟红色文化,聚焦百年党史中的甘肃元素、甘肃故事和甘肃亮点,使当代大学生认识到这些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理解甘肃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

学生分小组赴兰州战役纪念馆、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会宁红军长征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凉州战役纪念馆、岷州会议纪念馆、古浪战役纪念馆、临夏胡廷珍纪念馆、天水邓宝珊纪念馆、通渭县榜罗镇会议纪念馆等走访记录,共完成20个红色主题微视频作品。通过挖掘南梁故事、会师故事、红西路军革命精神等,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感人故事;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岗位党员的采访,让学生挖掘红色故事,感受红色文化伟力;通过红歌MV拍摄等活动,增强了不同民族学生的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三、树立“大思政”理念,引导学生关注之需,聚焦时代之变

除了课堂的主阵地外,还可通过组建学生团队、拓展第二课堂、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在进行专业实践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开展校内校外结合、专业与思政结合的“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

作为民族院校,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每年组织多批次师生赴民族地区开展调研活动,努力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思政素质“两不误,双提升”。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加深学生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理解,引导学生对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创新发展展开深入思考。

如笔者利用暑假带领学生赴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开展思政第二课堂。学生完成了文化传承纪录片、企业宣传片、短视频制作;同时,在社交平台直播带货,充分盘活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乡村旅游等资源,利用专业知识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

例如,笔者依托专业课程,利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创作了《讲好乡村振兴影像故事》系列:赴天祝县松山镇鞍子山村调研,拍摄当地“陇原巧手”手工绣坊,记录陇原脱贫致富、产业转型的故事;赴甘南藏族自治州拍摄乡村振兴主题纪录片《我在临潭当队长》。

学生在拍摄实践中,体会到了党员干部的坚强担当与时代责任,深入了解了脱贫攻坚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在实践结束后,还可通过讲述参与者实践故事、分享实践收获,表达当代青年对党和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坚定信仰,将活动过程演变为生动、深刻、持久、更有生命力的思政教育课。

同时还结合专业实践,带领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探索民族影视的发展。具体做法为:第一,对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进行分类别的梳理,分析作品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第二,组织学生拍摄民族纪实影像作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化传播,探索民族影视讲好中国故事的表达路径;锻炼学生审视世界、参悟社会、诠释现实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这些作品充分结合学校特色,用影像阐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融、交流,在促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民族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和课堂外思政教育新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的学习当中,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有效践行课程思政。

通过“第二课堂”“红色基因教育”等环节,发挥“大思政课”的育人作用,融合民族性、联动性、地域性因素,使学生理解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熟悉民族地区影视传播的特殊规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深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 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 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0-06-01.

[2] 王雪梅.加强“思业融合”,培养智媒时代高质量广播电视编导人才[EB/OL].文旅中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0892 798143083521&wfr=spider&for=pc,2022-04-23.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 武美然,李晓虹.对新文科教育目的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6):127-128.

[5] 李岚,黄田园.文化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点与突破口[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8):10-12.

[6] 刘正平,安永香,刘斌,等.甘肃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N].甘肃日报,2019-09-20(2).

[7] 石善儒,张怀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中利用甘肃红色资源的路径探究[J].甘肃高师学报,2021(6):58-61.

作者简介 王玉,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文化传承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