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乡村振兴”视角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培养的思考

2022-11-07李猛李铮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教育教学乡村振兴

李猛 李铮

摘要: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在“新媒体+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分析法,总结梳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传统培养方式和“新媒体+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创新培养方式。研究过程中发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方式和生活方式,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作为传媒领域的专业人才,在对其进行教育培養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融入时代背景,另一方面要融合时代潮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要立足专业特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总之,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能够有所作为,并可以大有作为。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乡村振兴;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9-0069-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博士、教授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BJXM017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个特殊专业,其特殊性体现在其是一个兼具了时代性、艺术性和文学性的综合性专业。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将大有可为。

一、“新媒体+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发展机遇

(一)新媒体时代和乡村振兴相关概述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媒体报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网络终端已经替代了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中,新媒体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了“短、平、快”的传播优势,让很多人成为其忠实受众。

新媒体背景下,除了依托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进行信息传播外,也开始依托移动终端开启了信息的实时传播,大众可以根据个人时间灵活选择、接收各类信息,同时,信息种类较以往更多,信息覆盖面也更加广泛[1]。

信息化时代的加速发展是全球化进程的产物,新媒体网络平台因话语多样化、视角多样化和受众多样化备受青睐,也因此成为文化输出、文化传承和文化振兴的载体。乡村振兴必定离不开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因此新媒体逐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源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乡村全面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而新媒体网络平台的短视频宣传和新媒体直播带货则是新发展阶段的新理念和新形式。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定位

在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内容创作过程中,无论是短视频创作还是直播带货的宣传推广,不仅要注重艺术加工和尊重传播规律,更要反映客观真实性,要将乡村真实的生产生活面貌传递出去,这就需要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全部主体参与到作品制作中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农民自身讲述乡村文化,让农民直接加入推广乡村农副产品的队伍中。

目前存在的现实情况是,农民有真实、客观的体验,但他们大多数不懂新媒体技术,因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就要明确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的定位和实训岗位的定位,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市场需求,这样的创新定位能够满足不断变化和加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传统的培养目标和原有的学科建设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就目前而言,在国家倡导“全面育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纷纷开设或完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将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2],这也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

以乡村振兴下的市场需求为例,这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就相当于订单式培养,但这种订单式培养区别于工厂订单培养,工厂订单培养更多需要的是量,从量到量的需求,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订单培养不需要量产,是从质到质的培养,如此一来,也许一两个学生就可以满足整个县域或城乡地区的乡村振兴新媒体建设需求。

基于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培养要增设乡村振兴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只有真正了解政策、了解乡村文化,才能满足乡村市场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打破传统的按年级授课的方式,采用混合年级成班授课的形式,不仅可以增进各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共同进步,也可以优化课程安排。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创新培养方式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比重分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区别于很多专业学生,该专业的学生既要有文科学生的散发性思维能力,又要有理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具备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情怀。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政治素养进行培养。

基于此,新形势下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就不能脱离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潜能挖掘方式的创新;二是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式的创新。

学生的培养方式不能停留在原有的课堂上,课堂是理论到理论和理论到模拟实践的过程,新时期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区别于很多专业的学生,应该是“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政治素养+文化底蕴+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如果按照十分法来展示,那么相应的各类能力培养比重应该为1∶3∶2∶2∶2。

采、编、播三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而言是基础能力,如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已经形成了采、编、播、导、演五位一体,即学生不仅要能够具备采访、编辑和播报能力,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还必须具备导演能力和表演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学生的专业技能,政治素养是指学生对时事热点、政策把握方面的敏锐性和方向性,只有同时具备了专业技能和政治素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才能够成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文化底蕴就是生命线。文化底蕴是学生不断成熟、不断发展的底气。创新能力现在已经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新媒体网络工作者乃至各行从业者不断发展的动力,而这种能力离不开敏捷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洞察力是思想碰撞的产物,文化底蕴是素养提升、知识沉淀和时间积累之和,可以说,学生文化的积累程度也决定了其洞察力,因此,对于学生的培养必须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教师的要求

学生培养方式的变化对学生潜能挖掘方式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创新学生潜能发掘方式和创新学生技能培养方式,就要使培养方式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

在现在的教学中,常常是教师带动学生融入自己的思维模式,更多的是传授教师自己的知识技能,人们把这种方式定义为专业技能传承。但专业技能传承只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能力,无法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维。

笔者认为,现在的教学不仅要延续教师的思维模式,更多的是需要教师以学生的思维模式带动学生,才能形成一种新的引领。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可以通过教师自己创作来带动学生参与,进而引领学生创作,在此过程中实现传授技能、挖掘潜能的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比学生更先掌握时代资讯和网络新媒体技术,这种培养方式是教师和学生更新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的有效方法。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像史学类专业教学是对已经存在并得到证实的历史知识进行文化传授,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虽然在教育部的学科划分中归类于戏剧与影视类,但依然可以归类于新媒体艺术类。

新媒体艺术近年有了很大改变,但高校教师的教学大多停留在以往对媒体的认知经验中,部分课程脱离不了老生常谈,而大学生是新媒体传播的主力军,很多时候,学生对新媒体思维和新媒体技术的理解力和掌握程度还会高于、先于教师。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老师在授课之前去多多了解新媒体,并带入课堂中,就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共鸣。但教师一味地使用学生的思维模式带动学生也是不够的,因为课堂也需要延续教师的思维模式,教师的思维是经验的总结,是传承,学生的思维是新的角度、新的纬度、新的高度,也是融入,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形成一种新的引领。

三、“新媒体+乡村振兴”视角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培养路径

(一)新媒体网络方向的乡村振兴专项培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新时代有新使命,乡村振兴离不开年轻人的参与,新的媒体形式可以行之有效地助力乡村振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完全可以设立新媒体网络方向的培养路径,更可以细化到乡村振兴专项。

新媒体网络方向乡村振兴专项的培养方式是可能的,它的可能性在于没有脱离现行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政治素养+文化底蕴+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就业除了常规的新闻媒体、宣传部门外,也有很多学生选择了加入大学生村官和西部计划的行列。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学校可以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直接增加学生参与乡村实习实训的机会,让学生提前融入乡村生活,把新媒体网络技术普及到田间地头去,到日常农村事务中去,把在农村真切感受到的乡村生活、乡村文化和乡村变化融入学习实践中,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改变了从理论到理论的讲解方式,也增强了实践能力培养的趣味性、真实性,同时还会让学生在推广乡村农副产品、拉动乡村旅游经济和加快乡村文化建设、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中拥有真切的感受和底气。

(二)多方面就业选择

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399家地级以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36家教育电视台,全国的县级广播电视台达2106家[3-4]。

虽然如此多的媒体平台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但实际上真正从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的学生占比并不高,究其原因是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让新媒体成了受众更多的媒体平台,这也造成了传统媒体节目和广告投放越来越少,也直接导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少。

实际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高,原因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声音和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气质以及文化底蕴,这就给学生提供了银行职员、活动策划、商业主持、行政助理、企业文员等多样的职业选择,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提供了网络主播、新媒体技术职员等就业选择,而本文倡导的乡村振兴等专项培养模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因此创新培养模式直接有助于学生就业。

2018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无疑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也增强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操作性。在近年来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后,各地都会举办文艺晚会,加大农副产品带货直播和乡村文化旅游宣传推广的力度。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不仅可以利用“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后的黄金时间以带货直播、旅游推广助力乡村振兴,还可以将其变成日常工作,通过定期、定时推广,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进而吸引外出务工农村年轻人返乡创业,带动乡村振兴。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有了更大的培养和发展空间,在党和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也有了新思路。从培养目标定位的更新到课程设置定位的变化,再到实训岗位定位的调整,可以直接促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专项培养方式的创新,有助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文化底蕴扎实、专业特色鲜明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和市场需求接轨,促进就业。

参考文献:

[1] 黄宏义.新时期下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探索[J].传媒论坛,2022,5(5):115.

[2] 石沛昀.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研究[J].中国果树,2022(5):121.

[3] 肖潇,安龙飞.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19(1):68-76.

[4] 众视DVBCN .中国总共有多少个电视台?广播电视机构最新名录一睹为快![DB/OL].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445331152_ 683129,2021-01-18.

作者简介 李猛,博士,讲师,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化传播。李铮,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教育教学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