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研究

2022-11-07许玲玲副教授博士李登举郑州财经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商业会计 2022年14期
关键词:财会职称河南省

许玲玲 (副教授/博士) 李登举 (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一、引言

根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在2021年联合调查的最新结果显示,财务云、电子发票、会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等十大IT技术极大地改变了财会行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同时还认为深度学习与智能决策等五大信息技术将深刻影响会计人才的数据分析能力。由此可见,高校财会类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持续自我学习能力,更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才能满足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高校应该如何调整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会计人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国内外目前研究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比较丰富,但研究结论并未达成一致。Pan and Perera(2012)认为现有的大学会计课程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Bayerlein et al.(2017)认为澳大利亚大多数会计本科学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职业需求。王军(2008)认为我国会计人才队伍总体数量较多但发展质量还不够,要加强和抓紧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程平和王爽(2018)认为目前很少有高校将互联网技术相关课程纳入财会专业课程体系,大多仍然主要是从事财会软件操作,应加大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建设。财会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某种教学方式的改革,而是教育教学范式的转型。孟焰和李玲(2007)等认为会计人才的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设置课程体系,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培养(汪伟,2017)。董青和程恺之(2021)认为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加强对财会学生大数据分析和网络技术的培养。

以上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但现有研究成果依然存在以下不足:(1)大多是规范研究,采用样本数据研究的相对较少。(2)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特定的国家情境或我国财会教育的普遍性问题视角,或分析某个高校财会专业培养问题,而较少结合特定地区给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本文认为每个地区都有特定的会计人才群体和特有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进行财会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培养成本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为本地区培养和储备更多的会计人才精英。基于此,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2022年河南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为基础,探索适合河南省特色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河南省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本文利用高校官网手工搜集了河南省高校的财会专业信息,其中有22个高校(包括19个专科院校、2个独立学院和1所分校办学点)无会计相关专业或信息缺失。考虑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本文剔除了这些样本,利用剩余的49所普通本科院校、65所高职(专科)院校、3所独立学院共117所高校的财会专业信息进行分析,以探讨河南省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剖析。

(一)学校人文素养教育不足,亟需进行课程改革

财会教育要以培养健全的人才为目标,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诚信和廉洁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层次越高的财务人员,个人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高,要求更高的工作责任心、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通观河南省117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文素养方面课程安排很少。有些院校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文学赏析及音乐赏析等方面的课程;有些院校开设有各种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讲座或各种比赛等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但远不能满足提高财会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然而人文素养教育的加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高校长时间的积淀和文化氛围的熏陶。目前河南省高校财会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占据了绝大部分课时和学分,人文素养方面课程多是选修课,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用于人文素养课程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比较有限。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为本科生开设《社会心理学》《〈资本论〉选读》《中国经济史》和《外国经济史》等必修课程,帮助学生从心理、思想和思维模式等方面提高内在人文素养值得河南省高校借鉴。而河南省高校通常将心理学作为选修课程,学生对经济学经典阅读不足,这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未来财务工作中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战略远见。

(二)课程设置同质,在线课程质量尚需提高

根据对河南省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课程安排大同小异。首先,都有必修的通识教育课政治、英语和体育课程,其次是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这些专业课程基本都涵盖了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审计、管理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等内容,还有一些类似的实习实践课程,课程体系存在严重的同质问题,导致培养的会计人才知识结构类似,缺乏鲜明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只有少数高校结合本校特色和市场需求开设有方向性的专业课程,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开设有航空制造成本会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和基本建设项目审计课程。郑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利用移动客户端、大数据分析、云会计平台等进行会计人才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河南省高校的官网建设尚有待提高,很多高校网站上披露了财会方面的精品课程但大多是文字说明。虽然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能够满足“互联网+”时代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但在线课程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大在线练习和考核等内容。

(三)学生实践能力较差,亟需加大产学研合作

目前河南省高校都开设有实训实践课程,并通过产学研结合与各类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通过校外兼职导师对学生论文提供指导和实务操作引导;一些学校采用了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订单班培养或顶岗实习等方式,直接与企业对接,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整体来看,学生财务实践能力依然较差。一是虽然高校基本都设有财会实验室,如会计手工实验、财务软件操作和沙盘模拟实训,但由于实验课时紧张和某些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通过手工实验学生只能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流程,难以站在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理解财务工作。二是毕业生难以满足不同行业企业财务工作的需求,如房地产企业、生物企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等对财会学生有不同的实践能力要求,但由于财会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同质性,不了解不同行业的交易和事项差异,难以做到“业财融合”。此外,目前企业都很重视利用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但只有部分财会专业学生会简单利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或甚至不会使用Excel进行财务办公操作,更是缺乏使用统计软件进行财务数据分析的能力。三是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学生无法亲自动手参与财务工作,对所参观企业的财务信息只是流于表面,无法深刻理解财务工作的实质。

(四)师资力量整体不强,亟需改革人才招聘和职称评审制度

根据各学校官网调查,截至2021年12月,河南省117所高校财会专业教师平均数为26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民办高校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有103名教师,人数多于有会计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98)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89),人数最少的学校财会专业教师不到10人,不同高校之间财会教师人数差距悬殊,且双语教师人数较少。其中,普通本科院校财会专业教师平均数为28人;普通本科院校中公办院校财会专业教师平均数为23人,有博士学历和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平均数分别为3人和15人,民办院校财会专业教师平均数为36人,有博士学历和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平均数分别2人和10人,可以看出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师平均人数少于民办本科高校,但拥有博士学历和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平均数多于民办本科高校。此外,专科院校财会专业教师平均数为19人,人数最多的是民办高校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52);专科院校中公办院校财会专业教师平均数为17人,有博士学历和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平均数分别为1人和5人;民办院校财会专业教师平均数为15人,有博士学历和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平均数分别为1人和6人,可以看出公办专科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师平均人数、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数与民办专科高校比较接近。整体来看,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财会专业教师人数多于专科院校,尤其是普通公办本科院校拥有较多的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民办专科院校的财会专业师资力量最为薄弱。河南省高校财会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与河南省的人才招聘和职称评定制度有一定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招聘一般招博士及以上学历,对于师资力量紧缺的财会专业也不放松政策,再加上会计学博士在国内尚稀缺,导致很多本科院校长期无教师引进或招聘其他非财会专业博士予以替代;另一方面,虽然河南省已经将职称评审权下放到高校,但河南省高校财会专业教师中高职称人数依然较少,大部分本科院校都进一步加大了职称评审条件中对于论文和项目等的科研要求,如发表的期刊论文只认定独立发表的文章、与外校合作的项目无本校名称不认定等,导致一些教师无法通过职称认定,造成部分人才流失。此外,在职称认定中,可以量化的、与教学相关的只有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次数,而对于教师费时费力进行的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等内容给予的分值较少,影响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热情,降低了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互联网+”时代河南省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措施研究

(一)加大人文素养教育力度

首先,建议开设一门会计文化教育课程,可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的《中国会计史稿》等著作作为辅导教材,引导学生通过通读会计发展历史明白财务工作的实质和基本原理,从中发现会计人才应当具备的人文素养和能力要求。其次,可以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知智行大讲堂”在河南省高校进行推广,办成河南省特色的“财会百家讲坛”,建议邀请全国会计领军人才、河南省会计领军人才、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金榜”考生、企业财务总监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等进入高校轮流讲座,不仅可以讲授财务工作实践、会计准则改革、会计职称考试等内容,还可以讲授财务人生感悟,不仅可以拓展在校学生的视野和帮助其明晰职业取向,还可以充分发挥现有会计人才的作用。

(二)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首先,建议利用上市公司年报结合热点案例讲述,让学生明白学习的课程在未来财务工作中将如何应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开发适应“互联网+”时代需要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如可以学习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开设的《会计信息与数据分析》、重庆理工大学开设的《会计软件开发技术》等系列课程,帮助财会专业学生掌握互联网思维模式和提高大数据爬取、挖掘与分析等能力,以培养既懂财务核算又会软件开发和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从而提高河南财会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可以开设Stata、SPSS及Python等软件课程,提高学生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最后,还要根据“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加大双语课程和国际会计准则等课程开发,学习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和法律知识以培养国际化的会计人才,满足企业“走出去”的需求。

(三)强化校内校外实践

首先,校内实践环节要加强。目前河南省高校基本都建设有大型会计实训室,硬件和软件设施投入很大,但大部分高校资源存在重复建设等情况。可以通过开发网上实训课程,通过学校官网和连接爱课程网(iCourse)或中国大学慕课(MOOC)进行公开讲授,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再如可以学习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与中兴新云合作创建的“南大·中兴新云智能财务实验室”,借助虚拟视觉(VR)技术帮助学生体验智能化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和了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大型企业业务场景,以弥补当前学生实地参观企业却无法融入财务实际操作过程的不足。其次,要加强与校外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比如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订单班等进行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加大教师培训和考核力度

很多高校对“互联网+”重视不足,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落后,会计教师自身知识体系需要更新。首先,加大教师培训和学习力度。河南省高校目前尚缺乏互联网时代需求的课程,因此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和开发新课程,比如资助教师参与类似“互联网+会计/审计”等师资培训。其次,建立教师教学质量奖惩考核制度。一方面改革职称认定制度,加大对教学质量方面成果的认定,比如对于教师开展的有益的教学改革在职称评审时与科研成果同等认定。同时加大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奖惩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比如对于老师开发大数据方面的新课程,给予较高的薪酬奖励。

(五)整合河南省优质教育资源

2019年1月,河南理工大学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五校签订协议,将进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这是河南省首次实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新型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推动不同特色院校融合发展和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可以整合河南省教育资源,建设有河南省特色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调整职称认定制度,只要可以提供相关证明,应将不同院校之间合作的项目或发表的论文予以共同认定,否则财会专业教师就难以取得突破,无法与其他高校教师进行有效合作,不利于高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也难以实现科研成果的大提升。其次,不同院校之间可以进行联合培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打破校园界限。此外,要培养具有不同行业特征和河南省特色的会计人才。“互联网+”时代要求财务人员要进行业财融合,要具备多学科综合知识(魏娟和顾超成,2021),河南省高校具有丰富的资源,不仅校内可以为财会专业学生提供很多了解一线业务的机会,还可以将河南省高校互联互通,培养独具特色的河南省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财会职称河南省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财会职业及教育的新挑战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探讨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职称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