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时代下远程审计的应用探索

2022-11-07赵珊副教授博士李秉润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商业会计 2022年14期
关键词:远程程序人员

赵珊 (副教授/博士) 李秉润 (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5)

一、引言

远程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项目时不在被审计单位,而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传输技术获取被审计单位相关数据信息和资料,通过综合分析,以适当的程序实施审计的一种工作方式。随着现代数据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改进,远程审计有望成为现场审计的有益补充。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现场审计工作无法按预定的计划实施,这进一步促使审计职业界积极探索并主动开展远程审计,以保障审计业务的持续。2020年4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远程审计与现场审计的衔接应用进行了探讨。2020年7月,世界审计组织专家组探讨了远程审计面临的系列挑战及解决方案。我国各层级审计机关也积极稳妥地探索和实施远程审计。2021年我国审计署采取实地审计和境内远程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对联合国秘书处、维和行动、基金方案和“团结”信息系统四大类共36个项目实施审计。远程审计对审计理念和审计程序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

二、实施远程审计需要的支持要件

(一)可靠的技术设备。可靠的技术设备是远程审计的基础。一方面,审计部门要保证每个审计人员都有专门的电脑和适用软件,这些设备要具备足够的性能保证系统的良好运行和支持数据的快速处理,且能做好数据的保护和病毒的防护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具备稳定和安全的网络条件。远程审计需要通过网络获取数字形式的审计证据,网络不稳定,会影响传输电子文件或数据的完整性,进而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网络不安全,电子文件和相关数据有被篡改的可能,会影响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此外,数据的泄露可能会对被审计单位的竞争力和商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二)胜任的审计人员。远程审计很大程度上要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分析模型来对数据进行采集或分析,此外,目前各单位都在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远程审计的一部分重心开始转向信息系统审计,这要求审计人员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电子审计系统,具备一定的使用数据库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能够洞悉信息技术风险的来源与应对方式,从而借助信息系统和网络沟通渠道进行高效的数据收集处理分析以及相关的访谈工作。此外,审计人员还应形成与新时代相匹配的自我进步能力,在参与远程审计项目的过程中自主摸索,不断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完备的信息系统。远程审计需要依托完备的信息系统,这就要求被审计单位建设网上办公平台,将业务和财务活动在网上完成,留下痕迹和数据,保证数据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并对信息系统不断更新优化。在更新优化过程中,被审计单位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数据的即时收集。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及时性,应对数据即时收集,减少数据操纵的空间。(2)数据的正确处理。从具体的业务生成业务数据到转为财务数据,甚至于转化为统计用数据,要确保数据在转化过程中不会失真。(3)存储数据的安全。数据的储存要从物理和逻辑两个方面进行保护,物理上保证数据库所在位置没有闲人进入,做好防水、防电、防火、防尘、控温等措施;逻辑上要对不同的岗位定义不同的权限,确保对数据库的访问者都有合规的权限,保证数据不会被随意篡改和窃取,每一笔数据更改和下载都留下记录。

(四)优化的审计平台。远程审计需要一个与企业信息系统相连接的审计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获取企业的数据,同时该平台还应当具备数据处理、分析、储存、生成汇报的功能,审计人员可以在平台上完成必要的审计工作,生成日志和记录文件,为形成审计底稿和后期检查提供路径。此外,在现场审计时,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人员的问询,可以从细微处获取重要线索,从而作出进一步查证的决策。但远程审计使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在空间上分隔开,导致两者之间沟通困难。为此,应优化审计平台的远程沟通功能。相比于借助微信、腾讯会议等第三方软件作为沟通平台,开发审计线上沟通平台有利于保证数据和网络的安全性,对于一些敏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更能保密。

三、远程审计带来的影响

(一)可以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存在不可抗力或特殊事项的情况下,远程审计可以突破环境造成的地理上的限制,在特殊位置或危险区域实施,保证审计工作正常开展,避免审计缺位。在无法进行现场观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运用GPS、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远程信息技术手段,采用拍照、截屏、直播等方式,甚至采用远程登录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要求受访人展示地图软件实时位置等方法确定审计重点,获取审计证据,有效达成审计目标。

(二)可以实现数据上的审计全覆盖。在审计体量较大的情况下,传统审计只能通过抽样来推测审定结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在数据时代,远程审计借助数据共享平台和数据库、数据处理工具等,可以更加高效地对全部数据进行检查和分析,使审计全覆盖成为可能。虽然使用信息技术对数据收集、处理也需要时间,但比手工检查要高效许多,在合理分配任务(如在计算机运行代码处理数据时可以进行访谈等其他审计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全面检查不会对审计效率带来负面影响。远程审计在数据方面的全覆盖规避了传统的审计抽样缺陷,极大提高了审计的效果。随着远程审计数据模型及经验模型的不断完善与应用,更易于发现异常数据的趋势及变动,提升对高风险领域和重要方面监督的精准性。

(三)可以实现持续审计。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市场环境日趋复杂,组织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审计工作应从传统的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三种审计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实施远程审计,通过对数据共享平台的持续关注,自动执行监控测试和风险评估,一方面可以避免审计程序被干扰,保证审计程序连续执行,减少审计数据提取和传递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克服传统事后审计的滞后性,将审计活动和被审计组织的日常运营活动同步,及时发现更多的异常情况或例外事项,揭示经营管理风险,实现对被审计组织持续的监督检查和评价,而且能进一步跟踪被审计组织的后续整改情况,关注整改效果,提高审计质量。

(四)可以扩大审计人才库。大数据时代,无处不在的物联网、互联网、社交视频软件及智能终端持续不断生成数据,这些数据增长速度快、规模巨大、来源众多、种类复杂多样。远程审计要求审计人员能够运用各种大数据处理技术对海量、复杂的数据进行抽取、存储及分析,但目前能够从事数据采集、模型搭建及数据分析的审计人员十分匮乏。由于远程审计不用到达现场、时间灵活,为此,除了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外,可以考虑扩大审计人才库,利用数据专家的工作,为审计团队提供支持。

四、远程审计应用实例

(一)运用现代通信技术的境外项目远程审计。按照境外项目三年轮审的要求,为加强境外项目管理,根据年度审计计划,某集团公司审计部确定对下属A公司实施境外审计,主要针对境外项目的建设情况、财务收支及内部控制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审计部决定采用远程审计方式。在准备阶段,审计组根据平时获取的A公司有关业务数据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项目审计计划,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提前下发审计通知书。召开各方参与的审前视频会议,说明远程审计的必要性及与现场审计的区别,并强调根据远程审计的实施结果,待后期疫情结束,有可能追加现场审计。在实施阶段,依据审计组汇总的材料清单,A 公司将所需材料扫描并上传到共享平台供审计人员审阅;对于个别繁杂的电子文件资料,A公司授予审计人员临时访问权限,可以登录文件存储系统进行审查。审计组还采用直播的形式进行了现场观察,对于不具备直播条件的建设工地也获取了相关的视频和数码照片。审计组针对发现的疑点问题,与具体业务人员进行沟通核实,通过微信、腾讯会议、Zoom等通讯软件进行远程访谈。在报告阶段,审计组完成初稿后与A公司充分进行线上沟通,形成报告终稿。通过远程审计,审计人员对A公司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审计成果得到有效的运用。

(二)基于GPS技术的资源环境远程审计。由于资源环境自身的特征,实施传统的现场审计存在一定的限制。依托大数据技术的远程审计可以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效果。以生物多样性为例,生物多样性审计是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的对象包括自然保护区、景区、特定地区等,审计项目组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现状、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政府对于保护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对策等。面对这样的审计需求,传统的现场审计很难满足,所以需要实施新技术支撑的远程审计。项目组利用GPS等技术,借助地图工具将被审计地区卫星影像图片下载并结合相关数据对该地区进行可视化处理。结合地图和数据,审计人员可以更直观地观察该地区不同方面的指标情况,通过分析,发现生物多样性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从而得出物种的多样性在该地区锐减的结论。在审计中,审计人员不再局限于现场的调查,而是通过不断在模型中更新数据来进行分析。此外,借助GPS技术,远程审计突破了空间上的地理限制,跨越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提高了审计的效率。

(三)依托BIM平台的建设项目远程审计。由于对口援建项目投入资金多、分布地域广阔、时间跨度长,对资金和项目建设的监督任务非常繁重。为此,C市审计局派出工作组为援建项目开设BIM平台远程接入端口,建立BIM模型,输入模型构件的量、价、时间等数据,形成大数据资料库,并得到参建各方确认,实现了数据共享。现场人员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定期上传工程项目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特别是关于工程的审批、变更等资料,对数据库资料及时更新。审计人员依托BIM平台,了解投资项目建设程序的执行情况,远程调阅项目进度、投入资金等有关资料,智能化完成模型检测、标底复核、施工图会审、工程量核算、款项审核等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推进项目进行。如C市审计局通过实时查看,发现该建设项目拟采用砖混结构,于是通过BIM平台要求在安全构造上进行强化,提高构造柱、圈梁等建筑材料的强度等级,增强工程的强度和抗震能力,以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承建方及时整改,并上传整改效果图,显示整改到位,两地的实时互动,提升了项目质量。再如工程进度款及结算款的准确支付一直是工程审计关注的要点,运用BIM平台进行审计,BIM模型的构件与工程量和造价数据一一对应,审计人员持续关注工程变更,及时修改模型,工程量和造价随之变动,实现自动核算,确保了款项准确支付,也防止工程款超付,实现远程造价控制。依托BIM平台的建设项目远程审计,实现了审计资料采集、传输、处理的实时化,达到了全程跟踪、持续监控的目的,降低了审计成本,提升了审计成效。

五、发挥远程审计优势应关注的要点

(一)出台相关准则规范。远程审计的实施亟需系统规划,如需要明确审计人员访问被审计单位数据库、获取特定格式数据等方面的权力;明确审计环境发生改变后,如何对获取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审查和验证;明确如何通过风险评估程序识别被审计单位数字化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明确在远程审计不适用观察、检查和重新执行这些传统的审计方法时,如何设计额外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明确传统的盘点、函证等审计方法实施受限时,如何将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互协调等。为此,有关部门应出台远程审计方面的准则规范和指导文件,在实务操作和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导。

(二)优化审计计划安排。审计计划是审计机构和人员为达成审计目标,对一定时期的审计工作任务或具体审计项目作出的事先规划。审计计划往往决定了审计的重点、资源分配情况等,对审计的效果、效率影响很大。即便是进行远程审计,审计资源也是有限的,如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时间资源、信息系统支持资源等。所以在实施远程审计时,需要有新的计划理念和安排方式,需要考虑审计资源相比传统审计有哪些变化,比如更多地依赖设备和信息系统,在计算机、信息维护、系统运行上投入的资源会更多;审计项目组成员虽然不需要聚集,工作相对灵活,但是可能会在远程审计的过程中兼任其他工作职责,限制人力资源效率等。

(三)完善审计项目管理。远程审计的使用并不是完全舍弃现场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只是由于环境或条件所限,将可进行非现场审计的部分以远程审计的方式执行。所以在此过程中,审计组需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考虑哪些审计程序适合现场审计,哪些审计程序适合远程审计,抑或是需要两者结合进行检查。同时审计组还要考虑现场审计和远程审计之间的衔接工作:远程审计取得了一定的证据和线索,需要组织现场审计对具体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对于只能进行现场审计的程序,经审计组执行后得到的审计数据交由远程审计工作组统一进行数据的汇总留档及执行分析程序,以验证数据的合理性或是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需要远程审计和现场审计结合使用,实现信息共享。

(四)改进审计实施程序。传统审计的审计程序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分析性程序、细节测试、重新计算和重新执行等,这些程序是现场审计的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远程审计可以实施其中的询问、分析性程序、函证等程序,但审计人员应考虑如何改进这些程序以提升获取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如进行询问时,审计人员应注意核查被询问人的身份,可以通过查验对方公司名称及标志,要求被询问人镜头前展示身份资料及公司工作场景,显示实时地理位置等方式进行验证,在询问结束后,还应要求对方提供公司及身份资料的扫描件以备后期核查。再如存货盘点,审计人员虽然可以通过语音技术发出指令,使摄像头移动到特定位置进行查验,但为防止一些无法预估的舞弊风险,审计人员应结合后期的现场盘点及检查存货的收发记录等额外审计程序进行确认。这些都是在远程审计中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只有不断优化远程审计的实施程序,才能使远程审计充分发挥其优势。

六、总结

近年来远程审计发展迅速,虽然远程审计存在局限性,实施需要具备一系列的支持要件,但远程审计也存在明显的优势,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亮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准则规范的不断完善,远程审计必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常用审计方式。

猜你喜欢

远程程序人员
远程求助
给Windows添加程序快速切换栏
简化化学平衡移动教学程序探索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远程访问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完形填空Ⅸ
波音757-300中远程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