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22-11-07张彩虹江苏省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灌篮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身体素质高职

张彩虹 江苏省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时,其体育教育模式更加倾向于体育技能的训练,以课堂上竞技运动项目的组织,使学生参与体育训练,促进身体素质的提升,但该种相对单一的课堂组织内容设置方式却与最新的教育理念不符合、不一致,而各大院校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针对于体育课程教学,以运动项目为核心的参与方式,要主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对于高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其虽然以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训练为目标,但其单一的教学内容、相对固定的教学方法使得在开展人才培养时存在着片面性,而为了确保大学生在高职教育阶段能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得到综合素质全面能力的训练,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可以引入拓展训练的方式,通过对于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学习背景,学习特征的考察,以高职体育教学拓展训练的组织,改善传统的教育组织方式,也通过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创新来打造符合现代化职业教育改革要求的现代体育教育形式。

一、高职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高职体育教学在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时,其要以现代的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对于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对于教学手段进行调整。传统的高职院校,以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训练,但当前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入,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需要,在对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特征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构建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拓展训练作为基础体能训练活动的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项目时,可以创设出挑战性、趣味化的模拟场景,而学生在场景中的体验与参与能极大地提高体育活动的生动性、灵活性。体育活动形式的丰富与创新又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高校的体育活动更多的是以教师的设计为核心,通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设置拓展训练活动,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保障学生个人体能素质的有效训练,该种结合学生个性化、差异化背景进行的活动设置,可以避免由于简单的灌输而带来的课堂枯燥问题,而学生在亲身经历与实践过程中,其得到的技能训练能力提升,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学模式的创新下,针对大学生的潜能进行挖掘,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高职教育事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大学生在参与高职教育时,要有基础知识素养,也要掌握社会实践所需的操作性能。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建设,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使学生更加顺利地参与社会建设拓展训练。

在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实践技能的训练。由于拓展训练往往以具体的情景为背景,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挑战,进行相互配合,而以学生实践参与为核心的体育课堂组织方式,也能极大地保障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在开展课堂组织时,落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求,以综合能力的全面训练,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效果。

虽然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也在持续地发生变化。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在组织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以理论知识专项技能身体素质训练为主,忽视了课堂设计的灵活性、趣味化,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导致了高职教育体育课堂组织质量始终较为有限的问题,而各个高职院校结合培养的专业特征,结合学校的有限教学资源,要对于体育教学的方式进行变革。

拓展训练的形式,可以丰富传统体育教育的内容,也能转变灌输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当代大学生受到多元思想的冲击,受到网络信息的干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存在着价值观不健全的问题,学生对于体育的正确认知,对于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实践行为的促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针对体育价值观培养的要求,当前的体育教学可以拓展训练的方式,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设置来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于体育教育教学的实践要求,在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也使学生在实践的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对于体育的正确认识,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一般涉及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关键的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可以通过技能技巧的练习,提高大学生的身体耐力、协调力、爆发力,而心理素质的锻炼可以通过对于导致体育教学拓展训练方式的优化,在大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团结合作中,在困难的克服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也通过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训练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身体素质训练

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中,其采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其背后最为核心最为根本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保障学生对于运动活动的参与有效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包含耐力训练、协调性训练、爆发性训练、速度训练,训练4个关键的部分,结合拓展训练的形式,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背景、身体素质特征素质,以差异化的身体素质训练内容,通过多样化的训练形式,丰富的训练内容,保障学生在拓展训练参与过程中个人能力的提升效果。

首先,耐力训练作为整个运动的基础,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对于耐力训练的内容进行设置,通过学生在参与体育项目过程中不断的探索,通过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中自我突破,以学生耐力的提高来为其他体育项目的顺利参与奠定基础。

在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师对于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方式,更多地采用跑跳等技能性的训练,使学生在枯燥的环境下锻炼身体素质。但在当前拓展训练的实践应用背景下,教师要对于耐力训练的方式进行创新。耐力不强调学生的爆发与突破性,更加强调学生的日常训练习惯形成。因此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教师可以结合技能、技巧动作的训练来培养大学生的耐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完成日常的训练打卡,通过学生在生活习惯下长久地坚持体育训练,强化训练的效果,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其次,身体素质的训练离不开协调性训练的部分。体育拓展训练中,对于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训练,组织协调性训练可以通过学生在体育活动参与过程中,多方面、全方位地训练到各个肌肉群体,以能力的全面训练来促进学生后续体育运动项目的有效参与。

(2)综合异常Z2为Q值≥1参与的异常,本次工作中每个采样点只有富集系数≥1的分析元素测试值才要参与异常指数计算,<1的不参与计算。

在进行协调训练时,教师可以结合拓展训练的具体项目,结合学生的当前学习背景,通过跳绳、跑步、健美操等多样化的体育运动形式,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锻炼个人的身体素质,也在多样化的运动形式中,对于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全方位的锻炼。针对于不同的训练项目,除了教师示范指导要求学生开展相应的体育运动训练之外,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自主参与的空间,通过学生发挥自身创造力,对于体育运动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在提高体育项目灵活性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基于学习背景、个人身体素质特征参与拓展训练的内容,提高个人的综合体育素质。

第三,在身体素质训练中要面向大学生开展爆发力的训练。虽然体育运动活动的组织为了培养学生强身健体的意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在课堂在学校的学习环境下,对于学生的体育训练能力进行考察,仍然要通过期末考核的方式,以最终的体育成绩来了解学生一阶段的体育训练成果。因此在拓展训练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爆发力的训练,通过专业能技巧的学习,在大量的练习与尝试中,使学生在运动项目的参与过程中爆发更强的力量与速度。

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时要结合学生的情况,对于训练负荷进行安排,由于学生身体素质与学习能力并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对训练的内容进行层次化的布置。针对身体素质教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完成简单的基础技能,要求学生进行基础技能的重复性训练,以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合作、相互竞赛等多样化的模式消减由于单一训练而带来的枯燥感。

对于具有较强运动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在体育运动项目的参与过程中掌握体育技能技巧,分析个人身运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优化调整与改善,通过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参与过程中的反思与调整,提高体育活动的组织效果,提高该种拓展训练的组织效果。

在班级专业存在着具有专业运动能力的学生群体,教师除了要引导其参与普通体育项目之外,也要从竞争技巧的强化出发,对于学生开展专业的技术训练,在学生掌握技巧强化身体素质的过程中,也通过训练中开发潜能,突破自身,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体育训练成绩,在学生对个人的体育运动进行优化,在参与体能活动中,保障该种爆发力训练的有效性。

不同学生的潜能存在着差异,而爆发力的训练要以学生的学习背景个人能力为基础,进行层次化的组织,在保障训练项目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相统一的基础上,也通过合理安排项目、科学设计训练负荷,保证学生在拓展训练参与过程中个人身体素质的有效提高。

最后,身体素质的训练要从速度训练入手。运动速度对于学生个人的体能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对其力量、耐力、技术综合考验基础上。经过速度训练、速度考核,学生能了解其在力量、耐力技术等方面存在的训练薄弱之处。

作为教师针对动作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要优化体育课堂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除了传统的对徐某一动作进行重复的训练之外,也要在速度训练中融入技术素质等内容,通过学生在运动中综合地进行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结合当前个人的体能训练背景,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方式进行优化,通过强化学生某一方面的运动能力,树立学生对于拓展训练的自信心,也通过该种能力训练与学生运动需求之间的符合,在高层次、高水平的训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素质,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心理素质训练

学校拓展训练的组织除了要从身体素质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对于项目中的技能技巧要求进行反复的训练,突破自身开发潜能之外,体育运动活动的高质量组织也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生在竞技体育的参与过程中,在体育技能的重复训练下,既能完成自我的突破,与此同时也能锤炼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心理素质训练中,拓展训练,充分使用校内外的体育运动资源,在校内通过竞技体育的方式,通过学生在拓展项目参与过程中与他人对抗与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也使学生在该种体育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树立起学生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学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虽然课堂上可以组织体育训练,但该种考验往往只局限在某一方面,而在教师指导下,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锤炼质量是始终较为有限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对校内的拓展训练进行针对性组织的基础上,也可以结合校外的体育运动资源,通过游泳跳水、野外求生训练等不同的形式,在保障场地安全、保障学生参与安全的基础上,也通过学生自主地发挥聪明才智,通过学生结合实际训练场地对于资源优化配置,对于项目协调安排,以该种学生实践参与自主探索,具有一定难度地拓展训练来锻炼学生的大学生素质。

当前的生活环境下存在着较大的压力,而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突破自身局限,可以培养学生钢铁般的意志。在未来的社会环境,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对高压的工作环境进行适应,通过大学体育中的拓展训练,以心理素质训练为方向,学生在校内的拓展训练、校外的拓展活动参与过程中,既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坚韧的精神品质,使其更加顺利地参与社会建设。

三、结束语

在体育运动中,通过拓展训练的方式,既能丰富传统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对于高职体育教育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同步训练下,培养当前社会建设所需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以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与良好品格、身体素质的结合打造出新时代的高水平建设者。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身体素质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运动
锻炼
新发现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