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利用高校体育文化资源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发展

2022-11-07

运动精品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众资源社区

张 宇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在建设“健康中国”进程中,体育作为改善大众生活品质、增进大众幸福感的重要媒介,其资源的供给状况对大众参与健身休闲有重要意义。但大众在参与体育健身过程中,仍存在体育设施及专业指导力量短缺、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协同利用不足、政策及法规监管存在空白区域等问题,影响了大众体育健身诉求的有效释放。因此,探寻高校体育文化资源与城市社区体育有效衔接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文化资源与城市社区体育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提出解决策略。

1 利用高校体育文化资源助力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实难题

与城市社区体育相比,高校有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在满足校内教学需求的同时,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健身服务。因此,对高校体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并以适合大众健身习惯、满足大众健身需求的方式进行开发共享,对实现“全民健身”有重要意义。但受高校运行制度与大众健身习惯之间的差异性、高校已开放体育文化资源与大众多元化健身需求的不匹配等多种矛盾,影响了服务全民健身的质量与成效。

1.1 参与主体单一,社会力量融入不足

当前高校在利用体育文化资源助力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时,仍过度依赖政府、高校力量开展,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明显不足,影响了服务成效。一是高校对外开发项目、空间与大众实际健身需求之间缺乏有效匹配,引发结构性“供需失衡”。部分高校在面向社会开放体育文化资源时,与大众之间缺乏全面互动与充分沟通,未能精准识别大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因此,出现了盲目供给、低效供给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大众体育健身诉求的有效释放,也增加了高校的运营成本。二是缺乏良好的服务监督机制,难以保障高校对外开发体育文化资源的实际质量。由于我国第三方评价组织起步相对较晚,且整体类型单一、数量规模与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开放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高校在开发校内体育文化资源服务社会大众时,仍以“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为主,难以保障服务质量。三是参与力量单一,未能形成政府主导、高校提供场地、企业负责运营的良性机制。当前从事社区体育服务的企业数量较少,且未能普遍参与高校体育文化资源的对外开发工作,影响了整体运行效能。

1.2 理念滞缓,开发利用成效不佳

长期以来,受发展理念与运行思维影响,高校仍将发展重心放在了服务教学、科研上,对面向社会大众开发校内体育文化资源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高校体育文化资源对外开发服务质量。第一,开发利用层级不高,多停留在基础场地空间的开放状态,未能深度挖掘满足大众健身的优势资源。高校具有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其中既包含体育场馆、体育赛事等资源,也包含体育教育、体育文化等内容。但当前部分院校仅向社会大众提供了基础场馆,未能认识到大众对健康的深层次需求,难以满足大众多层次、系统化的健身需求。第二,缺乏科学规划,存在随意性。学校在开发利用体育文化资源时,未能针对自身实际和资源存量等实际状况,科学、有效挖掘服务要素,出台资源共享方案,影响了体育文化资源有序开发进程。第三,高校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单一,未能形成“公益服务+增值服务”的良性服务结构,影响了体育服务质量。

1.3 管理滞后,开发利用保障力度不够

目前高校体育文化资源向社会大众开发利用时,由于缺少良好的风险化解机制,未能有效寻找到校内体育文化与社会参与的精准衔接机制,阻碍了校内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共享进程。一是运行制度冲突,高校运行模式与社会大众健身习惯之间存在现实矛盾。受教学计划、管理制度等因素影响,节假日期间,高校基本处于放假、休息状态,基本关闭了校内大规模的体育公共设施,但此时正是大众参与健身的重要时期,引发大众使用习惯与高校管理之间的现实冲突与矛盾。二是习惯差异。高校管理利用学校体育文化资源与社会大众利用习惯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大众健身规模庞大、时间不固定且人员素质不一,高校缺乏良好的应对能力,增加了面向社会大众开发的难度。三是风险隐患,大众体育健身存在风险隐患,在现有法律制度中,缺乏权责清晰、内容明确的风险划分及应对策略,影响了高校面向社会大众开发体育文化资源的主动性。

2 推动高校体育文化资源与城市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

面对“全民健康”的时代环境,高校要积极践行“共建共享”理念,把握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开放融合、对接的多元优势,构建多主体参与、市场化引入的高校体育资源共享体系,通过建设体育文化资源共享集群圈,推动学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资源协同共享、带动发展,以实现高校体育文化资源的最佳应用。

2.1 智慧驱动,构建全民健身“大健康”服务机制

在利用高校体育文化资源时,要重视发挥智慧数据优势,构建“政府出资、高校出场地、专业企业运营”的智慧体育资源管理模式,通过上线面向全社会的智慧预定系统,提高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的利用效能。第一,在智慧系统中,大众不仅可以在线申请体育健身资源,还可以报名参加相关运动课程学习,通过加入运动社群,预约专业体育指导员进行训练指导,为社区体育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力量。第二,要发挥数据平台及APP 优势,将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企业、政府部门、社会大众和高校师生等多方力量进行统一链接,全面拓宽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空间。通过发挥智慧技术优势,提高体育场馆资源的运行效率,形成智慧数据驱动、多元力量参与的体育健身智慧产业链。第三,要集聚体育休闲、健康医疗资源,凝聚“大健康文化”。要加快大众体育锻炼与健康医疗的联结机制,通过将大众健身数据进行收集,构建完善的运动处方库,联合医疗保健部门,为大众健康搭建“体医结合”平台,实现“大健康”文化建设的最佳成效。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统筹高校体育社会化资源,利用智慧化平台,开发“社区体育服务”配送模式,建设由高校体育教授、社会运动达人共同参与的“体育健身人才库”,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体育健身指导服务。

2.2 政府主导,构建全民健身“大群体”服务机制

想要做好高校体育文化资源与城市社区体育资源的有效对接、高校利用,需要明确“谁主导”的核心问题,通过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聚合多元力量,构建政府主导、高校主责、多方参与的体育资源共享、利用机制,全面提升体育资源的服务效能。首先,政府要出台相关制度规范,通过对高校体育文化资源面向社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责任义务等内容进行分析,完善权责制度划分,破解责任主体不明确、职责划定不清晰等瓶颈问题,确保高校体育文化资源实现有序开放、长效共享。其次,要突出“全民普惠”的基本理念,通过强化公益属性,突出服务保障理念,以做实、做优的开发理念,构建便民、利民的资源利用机制,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文化资源向共享、共用领域推进。通过突出便民特色,强化动态服务特色,为大众提供高质量、匹配度高的服务项目,提升大众整体满意度。最后,政府要探索科学管理模式,规范体育文化资源的运行体系。在分类开放、稳步推进的原则指导下,通过采用便捷管理、规范安全并重的体育文化资源管理机制,通过开展购买体育服务、专项资金补贴等多种方案,最大程度满足大众的运动需求。

2.3 学校主责,构建全民健身“大文化”服务机制

高校不仅是开展体育教育的空间,也是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的空间,面对大众体育健身的时代契机,为引导大众更好参与体育实践,需要发挥自身独有的特色体育文化,积极传递健康生活精神,提高大众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体育与生活教育融合发展探寻新空间。第一,学校要针对区域大众健身需求实际、综合师生锻炼需求,合理设置体育场地开放时长、开放区域,出台切合实际的利用制度与方案,构建家校社协同推进的学校体育文化资源利用机制。通过多方协作、协商共建等途径,合理配置体育资源,搭建大众需求与高校体育文化资源供给精准对接的完整体系,全面提升大众体育活动质量。第二,高校作为推动体育文化资源与社区体育锻炼对接的“桥梁”,要通过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主动承担服务大众健身的多元需求,积极弥合政府服务与大众需求之间的间隙,拓宽校园体育文化资源的服务边界,全面提升体育文化服务开发效能。第三,高校要积极传递“开门服务”的共享精神,通过完善居民诉求表达机制,构建反馈及时、表达畅通的诉求表达平台,更好满足大众健身诉求。高校应正视自身服务的局限性,通过引入市场力量,弥补服务空白。第四,高校要将教学内容、场域环境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一体衔接,通过推动体育教育、社区体育与生存教育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体育教育的多元价值与人文内涵。面对全新健身环境,高校要突出自身教育优势,通过面向社区大众举办生存能力与健康心态培养等专题讲座,全面提升大众对生命健康教育的重视。

2.4 社会联动,构建全民健身“大协作”服务机制

政府要与高校协同拟定体育文化资源共享方案,同时以社会竞标的方式,邀请专业企业参与对外开放区域、智慧预约系统的运营工作,通过凝聚多方力量,促进高校体育文化资源与城市社区体育高效、高质量对接。第一,合理分工,精准收集、汇总大众健身诉求。政府可以委托社会第三方结构对大众的体育健身诉求进行实地调查,并形成居民体育运动期望的动态数据库,高校结合自身资源实际,综合区域内大众健身需求,划定体育文化资源共享区域,通过以复合形态开发校内体育文化资源,使学校体育场地升级成为包含运动、休闲和医疗保健等多种活动形态的“便民体育综合体”。社区居民要积极配合相关企业问卷调查、遵守高校管理秩序。第二,挖掘文化,推广展示校园体育文化,持续扩大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力。要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和“校园开放日”活动契机,组织群众走进校园体育生活,通过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经验及优秀做法进行社会推广,营造全社会支持高校体育文化资源与社区共享的良好氛围。第三,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以多元主体的方式凝聚支持力量,补充体育服务短板。专业体育运营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通过提高服务品质、丰富服务项目,最大程度满足大众的健身需求。应重视打破体育、医疗保健和教育等多方协作藩篱,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为实现全民健身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

3 结语

学校具备充足的体育健身资源,既满足了教学、学生课外训练等诉求,也承载了文化传承、社会教化等功能。因此,坚持以开放、共享理念合理利用高校体育文化资源,对当前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大众多维度、多层次的体育健身需求,要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高校的责任意识,通过发挥智慧技术、多元主体等协作优势,以精准服务、协同一体理念促进高校体育文化资源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有效衔接。

猜你喜欢

大众资源社区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