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远听到乒乓声

2022-11-07俞建峰

苏州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乒乓球拍台子文化宫

俞建峰

1981年,我从常熟乡下浒西小学转学到县城槐柳巷的五爱小学,开学首日,我第一次见识到了打乒乓球。同学们围了礼堂的一张木台子,排队打球。小小银球来回跳跃,发出乒乒乓乓声。我不会打,站边上看,眼睛离不开了,心跟着球左跳、右跳。

要学会打乒乓,得有球拍。父亲为我买了一块乒乓球拍,只一层薄胶皮,夹层没有海绵。这样的球拍,触球生硬,吸不住球,搓不了转。西门大街百货公司的体育用品柜台里,这块球拍标价九角七分。柜台里还有让我垂涎的“盾牌”“红双喜”,价格贵许多倍。心里埋怨父亲小气,想到家里条件差也无奈。不管怎样也算有了块球拍。我最初的技艺是从练弹墙开始的,练到能弹五百次上下,就上球台跟同学对拍。

那年寒假,我回浒浦老家,在晒场仓库发现两张木台,被埋没在农具堆里。我和伙伴清理杂物,把台子搬到露天晒场。将两张台子拼接,扫去外表的尘埃,露出本色,一张旧乒乓台现身了。球台已褪去了颜色,显得灰头土脸。台面坑坑洼洼,有的缝隙能嵌入一指,有的地方没了弹性。我们也不讲究,能用就行了。可是,乒乓球拍只有一块,只好再凑一块木板。那些收工回家的老乡路过,放下镰刀、锄头,驻足看我们打球。

我亲戚三毛来了,他许诺要送我球拍。我其实是在等他。我腼腆地收下这么贵重的礼物,那时年少,连句感谢的话也不会讲。那是一副“青年牌”正胶乒乓球拍,一块红色,一块绿色。外层薄胶皮,内层厚海绵,底层实木板。胶粒上还有梅花图状的锥点凸起。所有细节都表明这是一副真正的乒乓球拍!我喜欢上了,当作宝贝儿。

三毛在大队电站当电工,收工后也来玩几拍。他笑眯眯地上台,把我的伙伴们杀败。轮到我上场,他以为能轻松地拿下,谁知我不识好歹将他杀败。看热闹的人嘘声一片。他下不了台,还要跟我来一局。可排队的老乡不乐意,边上的人一块起哄。三毛恼羞成怒,收掉两块球拍转身就走。于是,大家有意见了,有人说三毛以前为大队做事,球拍是集体的,应该拿出来公用!

我徘徊在搁墩湾的村道,太阳的尾巴掉在树梢,天空正在迅速变黑,黄昏即将来临。我瘦弱的臂膀在寒风中簌簌发抖,似乎听到舅舅喊吃夜饭的声音。我想念我的新球拍,还计划带着它和城里的同学比赛呢。

我走到三毛家门口。那儿恰好有个土堆。我站上去,跳上跳下,做出点动作,期待出现奇迹。我的希冀伴随着想象,寒风似乎在跟我较量,脸刮得青紫。站了半个小时,我的愿望终于成真,三毛忽地从屋里走出来,拍拍我肩膀,递给我球拍。此情此景,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

常熟县中在西门大街,靠近古城墙。县中有四张水泥乒乓台,并排在操场西北角。水泥球台牢固又经济,不怕雨不怕晒。一下课,初中的男生就冲出教室,奔到操场,抢占乒乓台。人多时,比赛“霸大王”,挑战者要连得两分,才能把大王拉下来。学生们排了长队围着台子转。

暑假里,我们到阜湖路的商校去打球。那里的乒乓室有两张崭新的木球台,配标准台网,墙边摆了花,墙壁挂了锦旗,室外光线从一排钢窗照进来。一起玩的四个伙伴都是我初中同学,有和我最要好的卢勇,打球水平数我最高。我当时多了块新球拍,外公为我买的“盾牌”。我还有本《怎样打乒乓》的图书,上边有打球姿势图解,我们常对照着练球。不久前,我们在黑白电视机上观看了第37届乒乓球世锦赛,郭跃华、蔡振华、江嘉良……国乒选手名字如数家珍,成为我们敬慕的榜样。受到蔡振华影响,我的新球拍选了块横板,正面反胶,反面正胶,以图出奇制胜。另一块球拍仍是直板“青年牌”,一练就是半天。我练了阵子横拍,打不顺手,还是换回了直板。

若干年后,卢勇考取上海交通大学,他来信告诉我,他加入了大学的乒乓队。不得了!我想象他在大学体育馆打球,球台光亮,打了干蜡,声音脆响。卢勇穿了运动装,挥着我送他的拍子,就像少年江嘉良一样神气无比。

县城最高级的乒乓台在寺后街的工人文化宫。那时的文化宫,沿街有橱窗报栏,里边有个大院,被四层高的楼房包围。楼房里有乒乓室、图书馆、绘画室、棋牌室等,院子有溜冰场、儿童碰碰车,还有个放电影的礼堂。职工只要凭工会会员证就可以参加各种活动。

我喜欢跑文化宫,虽不是职工,也没人阻拦。走进门厅,老远就能听到乒乓声。一听到乒乓声我就兴奋不已。

乒乓室里有两张“红双喜”牌乒乓台,靠墙有一排木条长椅,并排可坐七八个人。我就坐在长条椅上,怀揣着球拍,看大人练球。球友中不乏民间高手,他们打累了,休息会儿,先用湿毛巾擦把脸,再端起搪瓷杯咕噜喝水,忽地有人朝我喊,嘿,小男生,上来玩一会。

我红着脸,从衣服里抽出乒乓球拍,走上去,有些紧张。他们察看了下我的球拍,结论普通。他们发球,我下网了。又发球,我接高了。他们得意地笑。接下来,他们不发转球了,他们放高球,让我进攻。我发现进入一个难堪的境地,根本扣不死对方。用了吃奶的劲扣杀,他们也接得住!我那时的乒乓水平已能在班级“霸大王”,但跟他们比,球技差太远了。

我第一次现场观看正式的乒乓球比赛也是在工人文化宫,那是1980年代的一个临近新年的晚上。文化宫的大厅墙上张贴着各种文娱活动比赛的海报,还有猜谜字条幅,楼里传来轻微悠扬的歌声,这一切都是为新年营造气氛,那种热热闹闹,让人心情激动的氛围,是那么的实在。

乒乓室里比赛已经开始,里里外外围满观众。我钻过人群,从缝隙使劲往里挤。听到清脆的乒乓球声,观众在喝彩,好球!有人在埋怨,哎呀,吃转了。明明是发了只“自杀球”,有人故意喊好球,引来一阵笑声。今天里面只放了一张台子,灯光更亮些,多了个坐得笔挺的裁判。决赛的两名选手面熟,细打量,原来就是常来这里练球的民间高手!现在他们代表各自的工厂队参加迎新年职工乒乓赛。

猜你喜欢

乒乓球拍台子文化宫
运橙
巧进文化宫
高性能高顺式聚异戊二烯乒乓球拍面橡胶的配方设计与制备
台子
有效发挥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暗恋
河北滦平县周台子村:让农民文化生活“富”起来
乒乓球拍A B面
红色橡胶
变味的“工人文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