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同期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及其对音乐的影响研究

2022-11-06张展庆

艺术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老子差异音乐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可以算作是我国哲学思想的开端,在道家、儒家以及后来中国本土化佛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哲学思想,这导致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也导致中西方在美学思想上存在诸多差异,而美学思想的差异又直接影响了人们在艺术创作和实践上的选择。文章将以老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思想,主要是古希腊哲学思想进行对照,旨在探讨两种哲学的差异,以及中国的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国音乐绵绵不绝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哲学思想;差异;《老子》;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20-0-03

1 老子哲学思想与同期西方哲学思想的主要差异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我国哲学的开山之作。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主要包括三大方向,分别是自然哲学、政治哲学以及人生哲学。自然哲学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可以说,老子的人生哲学与政治哲学都是基于自然哲学形成的。老子的自然哲学更多的是告诉人们应当怎么为人处世,比如告诉统治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告诫世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而庄子则更加注重自身的境界,比如从“丧其偶”到“吾丧我”的境界,忘记自己本身的存在,从而达到“逍遥”的状态。这与同时期古希腊哲学的脉络相似,几乎在同一时期,有许多外国学者对哲学问题作出了深入思考与探究,如泰勒斯的“水本原”说、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说、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克赛诺芬尼的“‘一本原”说等[1]。然而,在西方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纷纷探究世界的本源与世界运行的某些规律的同时,中国探究真正意义上的形而上哲学并形成系统理论的几乎仅有《老子》《庄子》。但仔细对比之后不难发现,老子的哲学思想与西方同时期的哲学思想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复杂幽深。

与西方哲学提出的概念相比,老子所提出的“道”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更胜一筹。《老子》第一章开篇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前两句便说明,“道”是在语言范畴之外的,一旦能被人用语言表述的“道”便不是永恒的,而永恒的“道”在人的一切认识范畴之外,这里直接点明了人类认知和语言的局限性[2]。老子认为,作为最本源的“道”,是不能用存在去表述的,人的认知与语言具有局限性,一旦用人的语言去概括其内涵,就会使得“道”具有局限性。因此,虽然老子用了“道”这个字来定义,并用了各种言语来概括,但终究还是无法定义“道”的本质。这一点,同时期的西方哲学家几乎无人能认识到。

第二十五章是《老子》中十分重要的一章,也能凸顯中国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思想十分显著的区别。在第二十五章的结尾,老子提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天与地在古代中国都是非常恒久的代名词,《周易》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指出天地是包罗万象、承载万物的;而老子提出“人亦大”,将人与道、天、地相提并论,充分说明人具有体悟大道的能力,人的一切也能够体现道,因此人也是“大”的。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所说的“人亦大”绝不是人类的自大,觉得自身能够比肩于天地,而是指人需要在天地之间取得与自然万物的一种和谐联系,即人们常说的“天人合一”的状态[3]。

在这一点上,老子的哲学思想与西方以柏拉图起始的系统哲学思想几乎全然相悖。柏拉图提出的理念论影响了西方整个思维方式,西方并不追求“天人合一”,在西方思想中,世上先有关于万事万物的一个最完美的理念,但世上绝不可能有理念本身那样完美的存在,因此这个理念驱使人们去不断地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目的就是无限接近那个最完美的理念。因此,在大致理解老子的思想之后可以看出,老子倡导人应该自然无为地行事,无为而无不为,让万物顺其本性自在发展而不去做过多干预,这充分展现了一种包容、悲悯的胸襟。

在一直以来的正统思想中,老子的哲学思想被认为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出世之学。曾有人提出,老子明明倡导要无欲无为,那么他自己著书提倡无为这个事情本身是否就是在“为”?同样,也有人指出,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那么既然你一无所知,我们为什么要听你讲话呢?这是不是表示其本身已经自相矛盾?实际上,正如道是包容万物、不加干预的,老子只是能够体悟大道,并且把大道分享给世人,而老子的形象也像道,他把他自己所体悟的道分享给世人,并告诉世人应该循道而趋,至于世人能不能体悟,能不能做到无欲无为,则与之无关,有些人自然能做到,有些人做不到,这也是自然,也是道。

更进一步来说,老子虽然能体悟道,但终究是一个人,人就会有局限,道是无形、无名、无限、无知、无欲、无为的,而人总是有形、有名、有限、有知、有欲、有为的,所以承认自己的欲望和有限性本身也是一种道的体现。并且,老子所说的无为绝不是遇事两手一摊的不作为,而是持守中虚,保持中庸不走极端,以及“尽人事,听天命”的淡然。因此,一味地说老子就是要人们无为是不够全面的。放在今天,鲜少人能够做到保持中庸的智慧,以及保有宽容与悲悯之心。

2 老子哲学思想对音乐的影响

2.1 衍生出音乐理论学科的发展是否有悖于“无为”的思考

对于老子本人直接表述的与音乐有关的观点,如“大音希声”“音声相和”等,在学术上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分析与解读,因此本文不再赘述。上文提到,老子的思想是自然无为、包容的、中庸的,其对音乐的态度同样如此。首先值得思考的是,老子认为自然无为、大道至简、大音希声,那么今天人们对各种艺术学、音乐学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是否违背这个规律?既然最自然、最简单的音乐是最“大”的,那么为什么还要给音乐增添这么多的理论,这是否会破坏音乐的自然之美?实际上,不断深入地研究各种艺术学、音乐学的理论,并不是在干预音乐,而恰恰是在追求、尊重音乐艺术本身,找出音乐艺术本身的规则,按照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更自然地表现音乐与欣赏音乐。

比如,在音乐美学方面研究音乐艺术的特殊性,提出音乐不是自然界的声音,而是经过人的抽象概括,由人创造出来的。并且音乐与其他艺术相比的特殊性在于音乐的非语义性与非视觉性,其不表达具体的内容含义,是情绪情感的艺术[4]。在得出这个结论后,就能发现无论是标题音乐还是非标题音乐,无论是器乐音乐还是有歌词的歌曲音乐,歌词都不是音乐本身的一部分。同样,因为音乐本身的特点,其常常被提倡与阶级、美德教化相结合,但这并不代表音乐本身具有阶级性[5]。这些属性都是由不同的人在后天赋予的,通过音乐与心理学研究发现,音乐本身通过人类的听觉、经大脑的联觉,让人产生一些听觉以外的感受,但这些感受是因人而异的,会因为政治背景、文化环境、性格等因素产生各不相同的结果,而这些都不是音乐本身的结果,把这些东西强加于音乐本身,是不利于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

老子的两个最主要的哲学思想是对立转化与循环往复,就如同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个境界,人们学习各种知识,到最后是为了去知,返璞归真,回到那个如婴儿般的状态。老子不断提到婴儿,如“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等,其认为,婴儿是混一不分的,是柔弱淳朴的,是完全按照本性行事的,是近于道的。尽管人需要追求最高境界,但人生下来无法拒绝和避免不断的“知”,因此需要不断学习,而不断学习的最终目的则是循环往复至婴儿般的状态。就音乐而言,不断研究和完善各种音乐理论,最终也是为了回到音乐本身,顺应音乐的本性来发展音乐。

2.2 《老子》哲学思想对音乐实践的启示

2.2.1 对音乐创作者的实践而言

在音乐创作阶段,也就是对音乐创作者来说,保持初心是极为重要的。音乐也好,其他艺术也好,虽然有许多功能,但最重要的功能是审美功能,因此对创作者来说,需要心无旁骛、真诚地创作音乐,不应给音乐预设太多别的目的或功能性,这也是最尊重音乐本身的态度。

拉莫在晚年曾说:“在我年老的头脑里,想象力已经破旧了,在这个年龄再试图去创作以想象力为核心的艺术是不智的。”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一书中也举到诸多例子,许多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都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真情实感的时期,第二个是墨守陈法与衰退的时期。像米开朗琪罗这样伟大的艺术家也没逃过这一规律,米开朗琪罗年轻时的作品充满力量与英雄气概,他自己也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种情感之中,没有其他杂念,而他的晚年作品《圣·保罗的改宗》与《圣·彼得被钉上十字架》,就连外行也能感受到他形成了某种固定程式。当这种现象产生时,艺术作品就难以打动观赏的人。

反观贝多芬的晚年,他的听觉完全丧失,但在同一时期,他创作出了巅峰之作《第九交响曲》,而《第九交响曲》的伟大也绝不仅仅在于技术上的形象丰富、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等,更在于他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真诚地灌注在这部作品中,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一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且人类必然获得欢乐团结与友爱。因此,对音乐创作者来说,需要认识到音乐艺术的本质,最重要的是要真诚、热情地创作音乐。

2.2.2 对音乐表演者的实践而言

对音乐的表演者来说,《老子》认为,需要把握好度,持守中庸之道,不要走向极端。人们常常讨论,在音乐的演奏与演唱中,究竟是技术更重要还是情感更重要。实际上,不论是脱离情感的纯技术,还是脱离技术空谈情感,都是不可取的。情感的表达最大化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形式,同时技术也是为了艺术能够取得更好的审美效果。

一方面,音乐艺术首先需要声音才能表达音乐的美感,在声乐中,好的声音需要演唱者把握好气息、共鸣、咬字等,运用这些技术能够更好地增强音乐的美感。器乐表演同样需要把握好音乐的音色、节奏、音高等,并运用各种技术丰富音乐,表达不同的情感色彩,其归根结底也是在增强音乐的美感。另一方面,音乐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审美需求,音乐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人性,所有的技术最终都是为情感服务的,因此不谈情感的技术难以体现音乐的真正价值。例如,有的时候,人们常常觉得某段音乐从单纯的听感来说并不美妙,或者听到表演者存在明显的瑕疵,但依然承认这是伟大的作品,正在于人具有情感。

除此之外,《老子》还认为,技巧与情感的运用需要把握好度。例如,演唱中哭腔的运用。某些时候,在演唱一首悲伤的歌曲时,演唱者在情绪最高潮处加入几个哭腔,会让许多听众潸然泪下,但如果从头到尾都加入哭腔,听众不仅不会感动,反而会觉得做作。由此可见,技巧的使用一定要节制,用得太多容易显得做作与不自然。同样,情感表达的节制要自然,不应太过平淡,亦不能过于饱满。当然,这些规律最终也因不同的音乐而异,要顺应音乐的本性,以中庸的态度表演。

2.2.3 对音乐欣赏者的实践而言

对音乐欣赏者来说,《老子》中的哲学思想认为,要用包容的心态去欣赏音乐。在当代的音乐美学中,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欣赏方式:第一,侧重于听觉直观的欣赏方式。这种欣赏方式的特点在于欣赏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乐曲的声音要素及其结构形态带来的直观感受,而这往往是人们领略音乐的美最直接的方式。第二,视听结合的欣赏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普遍性,即使是音乐家,也十有八九与普通人一样有这种表现。第三,情感化、观念化的欣赏方式。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情感体验是一种最普遍、最强烈的心理活动,这种方式被大多数人认可。

总之,欣赏音乐是一种多层面的心理体验,这三种欣赏方式乃至其他的欣赏方式之间是共存互补的,因此,应包容各种多元化的欣赏方式,可以提倡某一种方式,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其他的欣赏方式。归根结底,只要是带给人们良好审美体验的音乐,都是“大音”。倘若按西方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理念論出发,好的音乐一定存在一个理念,即一个标准,而越接近那个真正的“好音乐”理念的音乐就是越完美的,这与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大相径庭。

3 结语

在距今2000多年前,祖先就已经形成独特、深远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态度。这种观念是包罗万象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通过体悟道对万物的包容和滋养,能让人本身成为“大”,这种宽厚的悲悯之心能影响人对许多事物的态度,这对当代的音乐以及其他各种艺术的发展都大有裨益。《老子》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经过了历史的检验,拥有让人常读常新的力量,通过不断体悟其中的思想,有助于不断提升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2-65.

[2]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1-10,55-70.

[3] 王蒙.老子的帮助[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5,102-108.

[4] 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88-102,160-180.

[5] 高士杰.从三个方面试论音乐的特殊性[J].交响,1982(1):2-8.

作者简介:张展庆(1998—),男,浙江绍兴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哲学。

猜你喜欢

老子差异音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相似与差异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智者老子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