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2022-11-05杨明泽

北方经贸 2022年4期
关键词:跨境贸易电子商务

杨明泽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 450000)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开展进出口贸易的目的在于,对国内的生产要素利用率进行调节,同时改善不同国家各类商品的供需关系,从而达到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近年来,电子商务已经逐渐发展为主流贸易形式,在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贸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特性分析

(一)基于网络空间的跨境电商特性

1.全球性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个广泛性概念,从理论上来说,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因此,跨境电商必定具有全球性、非中心化的特征。与传统的跨境贸易形式相比,跨境电商可被视为一种“无边界”交易,即传统贸易形式下的地理限制因素被大幅度削减,只需解决交通运输方面的问题即可。在电商模式下,一个地区龙头企业同样类型的商品,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得到推广,线下实体店推广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都会被节省,大量削减了成本。在此种模式下,消费者只需考虑同类竞品的性价比即可,在选择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

2.无形性

电子商务的另一个特性在于,交易的主体并不一定是实物,还有可能是虚拟产品或相关服务。其中,虚拟产品包含电子游戏中的道具、虚拟货币等。相关服务,例如,某户人家的电子设备出现了故障,但由于产品已经过了保修期,故厂家已经不能提供免费维修服务。面对此种情况,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家电上门维修”服务,经过网络支付后,维修人员便会上门。可见,在电商时代,交易主体可以是“无形”的。

3.匿名性

全球化和非中心化的特性决定了跨境电商模式下,电子商务用户的身份、所处的地理位置都可能无法被准确识别。在我国,由于电商监管法律正在逐渐完善,特别是要求卖家和买家都需实名制,故交易双方的信息真实程度正在逐渐提高。但跨境电商不同,一方面,一个国家的监管机构理论上无权监管外国境内有关人员的身份,另一方面,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状况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跨境电商在线交易时,买卖双方都有可能选择“不显示自己的真实信息”,因此,跨境电商交易很多时候都是在“匿名”的状态下完成。

(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及交易现状

1.电子商务交易归属管理方面的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交易仍然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国际社会也基于服务贸易相关条例进行管理。但针对特殊电子商务种类,即“贸易本身”既不具备服务性质,也不具备货物性质,则归属管理便形成了分歧。如文化、软件、娱乐类电子产品,究竟划拨到哪一个类别,是否有对应的管理法规都处于“不明确”状态。

2.交易主体市场准入方面的问题

在跨境电商形式下,支付业务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说,只要有智能设备,且能够接收到无线通讯信号,那么在地球上的任意一个位置,消费者都能够下单。由此产生的相关信息都会集中在电商平台的数据库中。如果卖家出现资金链断裂、违规经营,或是消费者出现恶意利用保护规则不当牟利等行为时,平台有监管权。总体而言,在跨境电商交易过程中,交易主体是否具有准入资质,需要重点考察。

二、跨境电子商务时代对国际经贸产生的影响

(一)积极方面的影响

第一,与实体店经营模式相比,很多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与出厂成本相比,增加部分只是为了弥补交通运输及相关人力方面产生的成本。如传统的交易模式,实际上是“二道贩卖”模式的一种,即一些不掌握生产能力的商人,从一个国家收购货物之后,到另一个国家贩卖,通过信息差赚取其中的差价,从而赚得盆满钵满。但这样的行为导致商品生产企业赚不到多少利润,消费者付出的金钱却很多。如果放任此种行为继续发展,那么“买办”的实力会越来越强大,最终受损的是多个国家。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出现的同时,意味着网络通信能力已经大幅度加强。而当产品生产商直接将产品价格放在网店后,“买办”的可操作空间便大幅度降低,消费者也能够直接与厂家对接。但跨境电子商务并不意味着完全使“买办”失去生存的机会,而是促进其朝着正确的经营方向发展。一个有效的方法为,成为一家或数家企业在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的代理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并不是所有生产厂家都有足够的能力、足够的精力用于产品的跨境分销。而传统的买办在产品运输方面已经驾轻就熟,整套经营模式都是健全的。因此,双方在新的经贸框架下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宽经销布局,在保证双方收益的同时,还令消费者获得了实惠,可谓“三赢”。

第二,跨境电商模式下,很多中小微企业会找到新的产业链,挂靠之下,生产成本会大幅度降低,收益会提升。如果抛开文明、风俗习惯、政策法规等因素不谈,只从经济贸易角度进行思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整个经济贸易的过程实际上可视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涉及原材料的开采、制造、销售,产品或半成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直到消费者购买以及后续的配套服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产品的生产原材料的来源可以多元化,一家企业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可以寻找更多的合作商。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心仪的合作商,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1.容易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

跨境电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造成的首个重大消极影响为: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影响的几率极大。跨境电商时代,多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网店平台下方的言论已经不是讨论商品本身是否有问题,而是成为政治博弈的重要“战场”。

2.容易面临国际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诋毁

除了国家层面的政治考量之外,在跨境电商模式下,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产品类型、品牌还有可能遭遇他国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和诋毁。近年来,某些周边国家十分热衷于“文化盗窃”,特别是针对我国古代艺术文明,产生了强烈的觊觎之心。具体表现在,大量含有中国风元素的服饰、图案设计,一旦在跨国电商平台上放出,极有可能出现一些恶意评论,如“这个图案是抄袭我们国家的”,“这不是汉服,明明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服饰”等。如果了解东亚国家历史的人,在看到这些颠倒是非的评论时会嗤之以鼻。但遗憾的是,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对整个东亚地区,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只有极其粗浅的了解,故不具备判别能力。这正是某些外国竞争对手愿意看到的情况———所谓“三人成虎”,谎言说多了,便有可能成为很多人认知中的“真理”。因此,在跨境电商背景下,我国企业若要走出国门,需针对这些恶意竞争手段做好充足的准备。

三、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贸的发展方向

(一)掌握跨国贸易规则,但不能完全被规则限制

在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企业依靠跨境电商平台,向外国市场进军时,既要掌握跨国贸易规则,但又不能完全被规则限制,特别是要谨防某些国家的“双重标准”。具体而言,国际贸易讲求“契约规则”,即凡事都需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对跨境电商贸易形式而言,面对外国消费者时,卖家需要不厌其烦地向其讲明交易双方享有的权利,在双方认知统一后,方可开展贸易。如传统的电子商务出口时,无法办理检验检疫,导致电子商务产品及服务可能延期收货。但时至今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中已经明确,建立电子商务出口检验监管模式。上文提到,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历史虽然较短,但发展速度却是最快的。而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在逐渐完善,不代表外国的法律也能跟上我国的速度。基于此,在跨境电商背景下,跨国经贸在充分了解我国和有关外国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应保证自身应有的权利不被外国不公平法规、双重标准践踏,进而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参与跨国贸易。

(二)充分考虑到跨国贸易过程中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团队建设必须完善

在2021年延期召开的东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很多运动员在赛场上英姿勃发,面对世界各国的媒体镜头时落落大方,令世界惊叹。事后了解发现,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同志为代表团配备了化妆师团队、后勤保障团队、律师团队,目的在于:在我国运动员在异国他乡发生任何常规即突发情况时,都有团队内部成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协调处理,尽最大努力帮助运动员调整至最佳状态。与运动代表团外出参赛相比,国际经济与贸易面临的复杂程度更大,突然情况更多。基于此,企业在开展跨国贸易时,必须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如在团队建设方面,除了法务部门之外,市场部和管理部应该组织专门的人手,对竞争对手可能的诋毁、谩骂、恶意挑衅等行为制定出应对方式。如面对妄图窃据中华文化的竞争对手时,可以在网点商品展示区下方链接视频地址,其中的主要内容为基于中国文化进行产品设计构思的全过程。对于历史匮乏的国家来说,文明需要长久的积淀才能形成,一时的掠夺不会动摇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当事物的“来龙去脉”得到明确之后,很多恶意谩骂便会不攻自破。

(三)注意收集各类凭证,以防突发情况

在跨境电商背景下,企业基于网路平台开展国际经贸合作项目时,必须重点收集各类凭证,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麻痹大意。上文提到了国内某消费者利用“7天无理由退货”规则中的漏洞,存在大肆侵占商家便宜的恶劣行为,但在外国消费者中,比上述案例更加恶劣的行为比比皆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具体而言,国内商家可采用如下方法:第一,在商品出库之前,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将完整无损的商品、对应的生产编号、证明时间的材料等均纳入视频之中;第二,叮嘱跨境物流公司,在收到、装卸、转运相应商品时,同样拍摄视频,证明在对应的时刻,商品依然保持完整的状态;第三,要求跨境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务必遵循“货物送上门,由消费者先检验,确认无误后签字”的原则。按照上述流程,商品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了损耗的问题,那么便根据合同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由直接责任方承受损失。此举还有一个好处在于,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外国消费者出现“无赖行为”。除此之外,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跨国贸易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正常贸易。如一些品牌,将经营业务范围扩展至外国之后,一些企业眼红其收益,会在网店平台上开设描述相似度极高,但实际售卖产品质量极差的网店。此种损人利己的行为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导致我国良心企业辛苦建立的民族品牌蒙尘,故必须坚决打击,决不能允许这些败类有丝毫的生存土壤。

四、结语

在互联网通信技术不断加强、智能设备不断升级的今天,电子商务成为主要的经贸形式。在此种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必定会逐渐消散,首先会形成地区小型自由贸易区,之后逐渐扩大,最终演变为具有全球性的大舞台。为了使这一天早日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企业必须充分考量跨境电商受国际政治经济、不同国家法律、风俗习惯的影响,制定完善的跨国电商贸易策略,以获得更高收益。

猜你喜欢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电子商务: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