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2022-11-04朱宁宁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6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体育

朱宁宁

(广东华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体育文化作为满足群众体育休闲需要和提升民众精神面貌、传播健康思想价值以及满足国民个性发展需要的一个文化分支,不仅在今后的社会建设中对社会文明发展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对社会建设内涵以及建设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今智慧经济时代下,文化的价值与文化品牌建设的竞争力已经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在提升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注重学校和学科竞争力的建设,尤其在校园文化、文明活动创设等文化建设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由于资金、师资、教育理念等自身发展的局限和自负盈亏经营模式的压力,民办高校的文化建设工作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特别是文化品牌影响力的构建工作仍然呈滞后状态。

本文以体育学科为介质,着力探索基于新时代发展需要和旨在提升民办高校文化竞争力背景下的综合化的体育文化建设构建框架、内容建设及实施路径,以期为我国广大民办高校今后的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品牌建设提供范式与参考。

1 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 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文化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呈现形式,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互联网经济和智慧经济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文化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素养教育等多方面的价值得到不断提升。当今各国纷纷重视文化建设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英国自1997年5月即提出了将“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英国创意产业年平均产值高达600亿英镑,超过任何一种传统制造业创造的产值。美国常春藤高校借助高校人才与研发优势,打造了美国特色的校园文化、常春藤高校全球课程体系等文化品牌,为美国高校海外影响力的构建及教育竞争力优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韩国、日本纷纷布局影视、动漫等文化产业,使之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发展核心,不仅为本国产业结构调

整争取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也为民办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文化品牌打造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全球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和国际新竞争力的核心。因此,在当今多元化文化发展的时代契机下,我国民办高校的体育文化发展拥有着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

分析欧美校园体育文化的构成要素,不难发现校园体育文化即通过体育行为、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以及体育风尚等要素的构建和相关体育活动的组织、校园体育氛围的创设与体育课程的有机结合,使体育教育对学生的人格、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使之具有行为自律、形成道德价值观以及改变观念,从而完成体育学科原有的育人和思想价值培养等多重教育目的。一方面,我国向来注重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针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意义和未来发展做出了具体部署和要求,这种文化教育需求的多元化为今后民办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成长于互联网和信息科技高速发展时代的学生,不仅具有较为明确的个体未来发展方向,也更关注内心的精神需要和发展需求,且由于家庭成长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等外部成长环境的不同,使其较过去的学生更具有个性化的精神需求和成长需求。基于我国未来的文化教育政策导向以及学生个体的学情变化,我国的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发展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1.2 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发展面临挑战

相对于国外民办高校悠久体育文化发展史和浓厚的全社会体育发展氛围,我国的民办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之路并不顺畅,不仅起步晚,且经费投入、研究团队投入和财政支持不足。可见,影响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发展的物质基础较薄弱,由此也导致我国民办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长期滞后于公立高校,体育活动开展和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疲软,校园体育发展氛围严重缺失,无法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投入和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大,民办高校健身器材、场馆建设等物质基础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相关领导层对体育学科的指导思想仍局限在“重物质轻精神文化内容拓展和文化制度建设”的思想认知中,导致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强的功利性,体育教学内容缺乏独立的体育文化内容和体育文化精神教育。

体育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力是一个缓慢的内化过程,该过程的成效相对于物质文化不仅更加隐性,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转化才能对学生个体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必然离不开呈现形式丰富且内容更为多样化的体育文化的拓展和体育文化内涵发展途径的探索。但根据笔者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的检索分析来看,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体育文化教育实施成效不足,存在以下几大典型教育问题:(1)体育文化教育主体为体育发展史和体育项目文化介绍,缺乏体育风尚、体育道德与体育文化认知在内容上的融合发展和教学关联,导致体育文化教学对学生的精神影响与教化能力不足;(2)体育文化教育活动多以课堂教学为主,课下拓展不足,缺乏体系化、综合化和持续化的拓展活动作为长效拓展的支持,体育文化建设长效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受到影响;(3)校园体育文化校园环境维护缺乏资金、人力投入,体育社团的组织及活动开展、学生的体育锻炼频次不足,难以产生长效的发展底蕴。

2 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2.1 努力争取政府专项体育文化政策作为指引和方向

体育文化事业作为一个投入周期长、产出率低的行业,其发展不仅需要持续的资金与人力投入,还要具有可预见性和可理解性的民办体育文化专项发展政策的支持。美国之所以能跻身世界一流体育强国,除了完善的体育分级与竞赛制度,还对各级学校出台了体育文化专项发展政策,且近年来学校体育发展政策更为密集和更为注重学生体育素养的实现。截至目前,我国尚未针对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发展进行专项法律法规研究和制定专门性政策,导致民办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工作开展缺乏动力支持和政策方向,也影响了社会资本的参与。

2.2 重视发展民间团体的参与及其在文化创意活动中的推动活力

自1998年韩国政府提出“文化立国”战略以来,除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外,韩国政府还注重激励民间团体参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之成为文化创意活动的主导力量,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长态势,推动了韩国体育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也为跆拳道的成功入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美国PAC12不仅引入了有线网付费电视台和NBS电视台直播比赛,各高校还通过校友赞助、商业赞助、学校投入、门票收入和特许产品出售等多渠道筹款,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来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这种重视发展民间团体的参与及其在文化创意活动中的推动活力的做法是今后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

3 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构建框架、内容建设设想与主要内容

3.1 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构建框架设想与主要内容

通过对美日韩三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及优势成因的分析,不难发现民办高校体育文化今后的发展必须离不开制度建设和可行性的发展模式作为保障。民办高校体育文化是我国学校体育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后的建设框架必须要契合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构建。(1)加快制度文化建设,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保障。我国当前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发展之所以出现滞后和发展不均衡现象,主要在于缺乏自上而下的统一协调和具有长远规划及投入的制度保障,因此亟须相关部门主导体育文化制度建设,为民办高校体育文化的长足发展提供发展依据和支持;(2)构建政府推进型发展模式,提供赛制建设、赛事推动和民办高校体育交流活动的定期组织与活动支持,为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多元化、均衡化和优势化发展提供现实保障;(3)重视发展民间团体的参与及其在校园体育文化创意活动中的推动能力,为民办高校体育文化的长久发展提供广泛的社会资金支持和发展活力。

3.2 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内容构建设想与主要内容

根据世界教科文组织对体育文化的定义不难发现,体育文化是一个综合化的文化分支,不仅包含体育运动发展史,也包含体育风尚、体育道德建设以及体育文化认知等深层文化要素,体育文化更是一个注重内涵发展和文化底蕴拓展的活动。因此,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内容的构建必须具有拓展性、全面化和注重发展性,才能使民办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1)体育文化建设应将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倒逼民办高校加强师资水平、教学管理和科研立项能力的磨砺,实现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与研发能力的全方位竞争优势的建设,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及文化品牌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2)注重体育风尚、体育道德建设与落实,打造优良教风、学风、师风,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建设提供有力支撑。(3)注重体育环境和体育文化活动的创设。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和具有浓厚校园特色和民办高校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创设,在培养民办高校学生的体育爱好、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通过正向的体育精神影响和体育文化氛围建设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其积极参与社团组织并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并锻炼与未来就业息息相关的素养,为人才的最终培养成效提供现实保障。

4 结 语

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在党和国家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计划的要求下,充分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勇于迎接现实的挑战。民办高校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国重器”时代下培养优秀基础建设人才的主要阵地。本文通过体育文化建设构建框架、内容建设及实施路径探究了民办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机遇、挑战及今后的发展趋向,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为民办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构建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从而促进民办高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并实现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形成终身体育健康运动思想、积极践行文化自信的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校园体育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