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养殖场猪链球菌病的防治

2022-11-04郭志文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9期
关键词:链球菌病猪关节炎

郭志文

(吕梁市农业农村局 山西吕梁 033000)

在生猪养殖中疫病防控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尤其是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生猪疫病防控工作更为重要。在生猪的疫病中,猪链球菌病是重点防控的疫病之一。猪链球菌病最早的报道见于1951 年的荷兰,我国于20 世纪50 年代有相关报道。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的多种链球菌感染导致的,可引起猪的败血症、关节炎、脑膜炎等,其中猪链球菌2 型还可感染人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的可导致人死亡。猪链球菌病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并且可对猪的健康养殖、动物食品安全以及公共卫生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我国将该病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本文对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感染猪后引发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论述,对生猪养殖场猪链球菌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控方面进行总结,旨在为生猪养殖场的猪链球菌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

猪链球菌病可由多种链球菌属的细菌引起,包括猪链球菌、马兽疫链球菌亚属、马链球菌马亚种等。链球菌菌体呈球形或卵圆形,无芽孢和鞭毛,常呈链状或双排列,革兰氏阳性菌,在含有血清或鲜血琼脂上培养可生长出光滑、透明、露珠状的小菌落,部分菌株还可形成溶血环。其中根据荚膜抗原的差异将猪链球菌分为35个血清型,猪链球菌2 性的致病性较强且可感染人,1 型、7 型、9型也较为常见但无人感染的报道。猪链球菌对高热和消毒药较为敏感,在60℃的环境中30min 即可被灭活,3%漂白粉和75%酒精可在5min 内杀死该菌。在猪舍的环境中猪链球菌存活的时间较短,在25℃的温度下,猪链球菌在灰尘中可存活24h,在粪便中存活8d,在0℃的灰尘中可存活1 个月,粪便中存活3 个月,在4℃的动物尸体内存活6 周。此外,该菌对青霉素和磺胺类抗菌药物较为敏感。

2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猪链球菌在自然条件下可感染各日龄、各品系的猪,其中新生仔猪、哺乳仔猪和怀孕母猪易感性最高。除猪外,猪链球菌还可感染犬、猫、啮齿类动物、牛等哺乳动物,在猪场工作的人员或屠宰场的工作人员等与猪可进行密切接触的人群也可感染猪链球菌2型。患链球菌病的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链球菌主要通过口腔或鼻腔进入猪体内,在病猪的扁桃体内定殖,并可以通过尿液、鼻液、唾液等排出体外。母猪的子宫内也可存在大量的链球菌,仔猪自然生产时可感染该菌。此外,易感猪还可通过皮肤或黏膜损伤处感染该菌。猪链球菌病一年四季可发,但夏、秋两季多发,并且一般呈地方性流行。目前,该病已成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最常见的重要细菌病之一,其中因急性败血症造成的猪死亡率可达80%~90%。

3 临床症状

由不同的猪链球菌病感染引起的病猪主要的临床症状不同,并且还受猪的日龄、免疫水平、其他病原继发感染等因素影响。根据临床症状,将猪链球菌病分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关节炎性、淋巴脓肿型。

3.1 败血型

患最急性型败血型链球菌的病猪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41~43℃),倒地不起,流浆液性鼻液,鼻液中混有血液泡沫,排出带血粪便,四肢、耳朵、腹下出现出血斑,外观为紫红色;该类型的病程短,发病急,患病猪可在几个小时内死亡。急性型的病猪在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至40~41.5℃,随病情发展体温可进一步升高至42~43℃,呈稽留热;病猪精神较差,饮欲增加,眼结膜潮红,间歇性咳嗽,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呼吸困难;颈部、四肢等部位同样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病猪多在3~5d 内因心力衰竭死亡。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跛行、站立困难,最后常因行动异常被淘汰或因麻痹、体质衰弱死亡。

3.2 脑膜炎型

该类型主要由C 群链球菌感染引起,病理变化以脑膜炎为主,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病猪临床上表现出磨牙、口吐白沫、转圈、抽搐、四肢划水状运动等神经症状,最终常因麻痹死亡。

3.3 关节炎性

患该类型链球菌病的病猪临床上为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胀跛行或瘫痪,关节处形成的脓肿,最后应衰弱或麻痹死亡。

3.4 淋巴脓肿型

该类型链球菌病主要由E 群链球菌引起,患病猪颌下、咽部、颈部等处的淋巴结出现化脓或形成脓肿。

4 诊断方法

首先,应该先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流行病学信息也可辅助诊断。在对猪链球菌进行临床诊断时,应注意与其他相似的疾病如李氏杆菌病、猪丹毒、副伤寒等进行区别诊断。李氏杆菌病引起的神经症状主要见于仔猪,并且无关节炎和淋巴脓肿,很少导致群发;副伤寒多见于断奶前后的猪,并且常伴有腹泻;猪丹毒主要见于大猪且以皮肤疹块为主。

猪链球菌病的确诊应进行实验室诊断。猪链球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可分为病原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病原检测需要采集病猪的肝、脾、淋巴结、扁桃体、血液、关节炎等样品,装入灭菌后的容器进行冷藏待检。可将上述的样品制成涂片或组织触片,随后染色镜检,阳性样品可见涂片或触片中有革兰氏阳性、球形呈链状排列的细菌。也可将病料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培养,链球菌的菌落有溶血环,菌落为露珠状、半透明、灰白色小菌落。之后也可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型凝集试验等进行进一步鉴定。也可将病料用马丁肉汤进行培养后皮下或腹腔注射接种于小鼠或家兔,并对死亡的动物剖检分离内脏病菌,若分离出链球菌也可确诊。血清学检测方法常用于辅助诊断和评估疫苗检测结果,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为间接ELISA 抗体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猪链球菌的方法有PRC、荧光定量PCR、基因探针等,该类检测方法有准确性高、检测耗时短的优点,但是对实验操作和仪器要求较高,因此常用专业兽医诊断实验检测。

5 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治疗主要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炎药物,如地塞米松、头孢噻呋等。一般口服药物治疗猪链球菌病的治疗效果较差,通常采取肌肉注射的给药方式。

猪链球菌病的预防方面,主要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和疫苗免疫进行防控。

首先,饲养管理方面,应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对猪场内链球菌的感染情况定期监测,淘汰或治疗阳性猪,同时防止猪链球菌的传播扩散;猪群应按照日龄、用途、性别、体重大小等进行分栏饲养,避免日龄差异在2 周龄以上的猪只混养;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若发现猪链球菌病疫情应采取紧急防治措施,划定疫点和疫区,隔离病猪,封锁疫区,禁止病猪贸易;对患病猪的猪栏、地面进行全面的消毒;对同群猪进行检疫,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其次,对于猪链球菌病经常流行的生猪场,应制定疫苗接种计划。目前市售的猪链球菌病疫苗有猪链球菌病灭活疫苗、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活疫苗两种,此外还有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猪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二联灭活疫苗。生猪养殖场可根据具体猪场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猪链球菌疫苗通常用于断奶仔猪和母猪的免疫:仔猪在21~28 日龄进行首免,免疫后20~30d 后再次免疫;母猪在产前45d 首免,产前30d 再次免疫;经2次免疫后可为猪提供6 个月的免疫保护。

6 结语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在生猪养殖中重点防控的疫病,该病可对生猪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生猪养殖场应做好猪链球菌病的检疫工作,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引进生猪应做好隔离检疫工作,加强生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此外,对于流行猪链球菌病的地区应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保证疫苗接种效果,以降低猪链球菌的发病率。对于出现猪链球菌病的猪场应做好上报和疫病防控工作,积极配合官方兽医部门的封锁管理措施,防止猪链球菌病原的传播扩散。

猜你喜欢

链球菌病猪关节炎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准妈妈:孕晚期莫忘B族链球菌筛查
试论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跑步易患关节炎
不穿秋裤就会得关节炎?你会犯这个常识错误么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解读羊养殖过程中链球菌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中西药结合治疗猪高热病的临床观察
海豚链球菌LAMP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种猪的饲养管理以及疫病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