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伤风在奶牛生产中的发生、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2022-11-04陈宴冲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梭菌痉挛疗程

陈宴冲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济宁 272100)

破伤风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因其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收缩,故被称为“强直症”;又因咀嚼肌收缩而引起患畜“牙关紧闭”,也被称为“锁口风”。在奶牛养殖生产中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高,一旦发生往往对养殖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并威胁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现结合文献报道及从业经验,将破伤风在奶牛生产中的发生、诊断、防治简述如下。

1 发病特征

1.1 病因分析

本病由破伤风梭菌或其芽孢经伤口感染畜体,并大量增殖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等外毒素,导致畜体神经系统功能病理性改变而引发。对其致病菌、感染途径和致病机理进行全面梳理,有助于理解、实施进一步防治措施。

1)致病菌。本病的病原菌为破伤风梭菌,芽孢杆菌属,专性厌氧革兰氏阳性菌,可产生外毒素危害神经系统,又被称为“强直梭菌”。有鞭毛,无荚膜,于杆状菌体末端形成芽孢,故而显微镜观察可见单独分离存在的“羽毛球拍”或“鼓槌”状细长杆菌,可作为实验室诊断依据之一。该菌在自然界分布范围较广,广泛存在于土壤、人畜胃肠道及粪便中,其繁殖体抵抗力弱,通过煮沸或常见消毒药剂均可在较短时间内将其杀灭,但芽孢具有较强抵抗力和存活能力,需煮沸90min 或120℃高压灭菌20min 才能彻底灭杀;对10%碘酊或次氯酸、3%双氧水、0.2%高锰酸钾等敏感,施用后彻底消毒需要10min 左右时间;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仍具备感染致病能力。

2)致病机理。本病无季节、年龄、性别等特异性,呈零星散发,任何年龄段的牛均会感染,但犊牛、产后母牛相对发病率稍高,这与其必须经伤口传播的感染途径密不可分。在伤口处置不规范、消毒不彻底的情况下,施加耳标鼻环、倒角去势、分娩生产、剪断脐带等行为均可能导致奶牛感染破伤风。尤其是小而深的创口,或组织内部出血、严重受损、存在异物等情况下,外界空气更易被隔绝而形成厌氧环境,破伤风梭菌或其芽孢感染后迅速繁殖,产生大量破伤风痉挛素、溶血素等毒素代谢产物,经由毛细血管入血后,伴随血液循环抵达全身各部位,破伤风痉挛素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苷脂结合而封闭抑制性神经突触,阻碍抑制性神经冲动传导,引起神经持续性兴奋,导致肌肉强直痉挛,并伴发溶血、水肿等症状,进而引起血液循环系统紊乱和器官衰竭,部分患畜因喉部痉挛导致窒息、肺水肿感染,最终以死亡转归。

1.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的潜伏期跨度较大,为1d 至数月不等,一般1~2 周较为常见。奶牛感染发病后,一般体温正常,多表现为间隔十多分钟的间歇性痉挛,平静期与强直期交替发生,反复发作。其症状主要与肌肉强直性收缩引起,典型特征症状表现为步态僵直,甚至呈现“木马样”姿势。咀嚼肌收缩,引起牙关紧闭,无法采食,失去饮水能力;眼收缩肌强直,引起瞬膜脱出,从而瞪眼张鼻呈现“忧虑状”表情。尾巴持续高举,无法下放至肛门处也是该病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另外,病牛还有鼻镜、大便干燥,反刍停止、瘤胃鼓胀,口角流涎等症状。病牛虽神志清醒,但因中枢神经过度兴奋,患畜对外界光照、噪声等刺激十分敏感,轻微刺激即可能使其惊恐难安,导致症状加重。本病无特征性病理变化,对死亡病畜剖检,多见肺水肿、心肌变性,血液凝固不良,骨骼肌间结缔组织有炎性浸润,黏膜、内脏浆膜、脊髓及脊髓膜等处出血等。

2 临床诊断

2.1 诊断要点

1)临床诊断。对本病诊断时,一般根据是否出现肌肉强直痉挛等典型临床症状,是否有创伤、手术史等饲养管理情况,是否对外界噪声、光线等过度反应等要点,综合提出初步诊断意见。但在奶牛生产中,并不是所有病例均表现出典型症状,若临床症状不明显,但有尾根骨震颤的情况,提示该牛患破伤风病。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病例都能找到创口,部分病畜在感染破伤风梭菌后创口愈合,而使致病菌潜伏于机体内;或部分患畜是经由消化道损伤受创而感染发病,使得基层兽医工作者难以在某些病例临诊时直接确定感染位置。

2)实验室诊断。在进行实验室诊断时,要注意病料采集位置,可经伤口深部的坏死组织和渗出液中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或直接涂片染色镜检。阳性样品,显微镜视野下可见单独分离存在的“羽毛球拍”或“鼓槌”状细长杆菌;37℃、pH 7.0~7.5 条件下,血琼脂厌氧培可见4~6mm β 溶血菌落,肉汤厌氧培养可见轻度混浊及灰白色沉淀。

3)预后判断。奶牛破伤风病程一般较长,急性型1 周、慢性型2周左右,治疗成本较高,且治疗不及时多以死亡转归。因此,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应结合病程发展及症状表现判断病畜预后情况。对于典型症状发展快、频次高且无法站立,创伤部位不明确或产后子宫感染而发病,牙关紧闭且口腔侧壁与牙齿间隙紧密贴合等情况的奶牛一般预后不良,应果断及时淘汰,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于发现较早尚处于病程早期,症状表现不典型、频次低,且能够采食饮水反刍的奶牛,一般预后较好,应予以精心护理、对症治疗。

2.2 鉴别要点

因本病没有特征性病变,在临床诊断时应遵循严谨细致的原则辨别症状,对于癫痫、脑膜炎、狂犬病、急性肌肉风湿、马钱子中毒等具有相似症状的疾病应找准症状异同点,准确鉴别。癫痫,虽同样是间歇性痉挛,但并不呈现牙关紧闭和对刺激敏感过度的情况;脑膜炎,虽走路步态不稳、失去平衡,但精神沉郁,甚至昏迷,反射消失,且牙关不紧闭、尾不举高;狂犬病,早期精神沉郁、晚期狂暴亢奋,虽同样食欲饮水废绝,但无牙关紧闭、两耳竖直等症状;急性肌肉风湿,虽病变部位肌肉肿痛结节,但病牛初始体温即会升高,与破伤风末期体温呈现升高不同,且无肌肉强直,不会出现牙关紧闭、瞬膜外露的情况;马钱子中毒,虽肌肉发生强直痉挛,但患畜有中毒病史,且发生迅速病程短,无过度兴奋,病畜不死亡,肌肉便可迅速恢复正常状态。

3 综合防治

3.1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对饲养场、圈舍环境进行定期清洁,清理粪污,定期以20%石灰水开展环境消杀,及时清理掉地面、垫草等隐蔽处的金属尖锐物品,防治牛只不经意间受到外伤,尤其是与土壤地面直接接触的蹄部;及时维护修整圈舍护栏、门窗等处,避免凸起硬物等划伤牛皮肤;驱赶牛群切勿暴力鞭笞,避免造成牛只外伤或受惊,降低破伤风梭菌的感染几率。

2)做好免疫保护。在进行阉割、断脐、断角、断尾等手术时,应注意保持手术期间的无菌环境,可在手术前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提高机体对破伤风的抵抗力,形成前置保护。同时,要做好免疫接种,在有发生史的养殖场可注射1mL 破伤风类毒素,1 个月后便可产生能够持续1 年的免疫力,第二年进行加强针注射,可将有效保护延期至4 年。

3.2 治疗方法

本病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根据症状及预后,综合采取措施治疗病畜。

1)加强护理。病畜确诊后,应将其挪到通风干燥、安静且光线暗弱的圈舍内饲养,尽量避免外界刺激对其影响而加重症状。同时,可自行采食饮水的慢性型病畜,饲喂青绿饲料与干净的饮水;张口困难不能采食的,可灌服豆浆、稀粥等,保证患畜消化与营养摄入。饲养员可对病畜施以身体按摩,帮助僵直的肌肉放松,保持肌肉的收缩舒张弹性,降低长期卧倒对其运动、生产能力的损害。另外,应正确处置创伤,找准创口感染的位置,将其暴露于空气中,仔细清洗清理结痂、脓液、异物等,破坏破伤风梭菌的生长繁殖环境,并以适宜浓度的双氧水(3%)或高锰酸钾(2%)进行消毒。

2)对症用药。确诊后,应立即以静脉或皮下注射的方式,施用抗破伤风血清,以期能够迅速中和毒素,消除致病根源,一般成年奶牛用量为10~20 万IU,犊牛为5~10 万IU,1 次/d,3d 为一个疗程。同时,针对表现出的症状对症治疗。痉挛时,可经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施用硫酸镁,以25%浓度为宜,6d 为一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疗程中间休药间隔2d;过度兴奋时,可以肌内注射方式给药,施用氯丙嗪,2 次/d,每次500mg,7d 为一个疗程;机体酸中毒时,可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施用5%浓度碳酸氢钠注射液,每次500mL,2 次/d,5d 为一个疗程;心脏衰竭时,可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施用氨茶碱注射液,注射1 次,剂量为1~2g;牙关紧闭时,可于咬肌处肌内注射给药,联用1%浓度普鲁卡因30mL、0.1%浓度肾上腺素1mL 混合,1 次/d,5d 为一个疗程;无法采食饮水时,注意补液补糖;胃肠机能紊乱,可内服人工盐健胃;粪便积蓄时,可温肥皂水灌肠清便。

4 结语

奶牛破伤风是养殖生产中较容易忽视的一种传染病,虽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加上治疗成本高,一旦发病,即对养殖场户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要在日常饲养中注重管理预防,从“静”“养”“防”三方面着手,做好综合防治措施,杜绝该病的发生。同时,该病是人兽共患病,养殖从业者应提高警惕,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身健康。

猜你喜欢

梭菌痉挛疗程
饲用益生菌丁酸梭菌抑菌性能的研究
丁酸梭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一种脂肪酸可有效对付艰难梭菌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梭菌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及防治
通络熄风汤治疗面肌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