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外周血sEPCR、PAI-1水平与D-D水平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

2022-11-03周文来ZhouWenlai田琳TianLin李充沛LiChongpei陈珺ChenJun叶宏楷YeHongkai

血栓与止血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纤溶外周血血栓

周文来(Zhou Wen-lai),田琳(Tian Lin),李充沛(Li Chong-pei),陈珺(Chen Jun),叶宏楷(Ye Hong-kai)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达州 635000;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凝固成血栓,可引起患者重要脏器栓塞,严重者可致死[1-2]。目前有研究认为导致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初始原因是免疫或是非免疫因素导致了血管中内皮细胞的障碍,与可溶性EPCR(Soluble endothelial cell protein C receptor,sEPC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D-二聚体(D-dimer,D-D)有着密切的关系[3-5]。本文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外周血sEPCR、PAI-1 水平与D-D 水平的相关性及对于DVT 的诊断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取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我科收治且行下肢骨折手术的DVT 患者30 例,设为发生DVT 组(观察组);于同期,根据1 ∶1 配比原则,选取行下肢骨折手术但未发生DVT 的患者30 例,设为未发生DVT 组(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下表1。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批号:2020年(021)号)。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以上纳入患者均在我科进行过手术治疗;②纳入患者近期均未接受过抗凝药物的治疗干预;③所有患者的骨折皆由外伤所引起。④观察组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编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诊断标准[6];⑤患者和家属均已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有肿瘤病变者;②患者免疫功能异常者;③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者;④患者无法正常配合或是中途提出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所有受试者于清晨抽取5 ml 空腹静脉血,30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出上层血清-70℃保存并收集血浆等待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测定sEPCR 指标;PAI-1 水平采用ELISA 法检测,试剂盒由武汉华美公司提供(CUSABIO),货号为CSBEL021081HU;通过Sysmex CS5100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两组患者的D-D 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执行。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参考范围:11 s~14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参考范围:25 s ~37 s),凝血酶时间(TT,参考范围:12 s~16 s),纤维蛋白原(FIB,参考范围:2 g/L~4 g/L),由Sysmex CS5100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再分析其结果。

1.4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四项的指标差异,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②比 较 两 组 患 者 外 周 血sEPCR、PAI-1、D-D 水平;③观察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外周血sEPCR、PAI-1 与D-D 水平的相关性分析;④观察外周血sEPCR、PAI-1、D-D 水平及三项联合指标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行χ2检验,符合正态的计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s)来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EPCR、PAI-1 水平、D-D水平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8 时诊断价值较低,AUC 为0.8~0.9 时具有中等诊断价值,AUC >0.9 时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比较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观察组FIB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T、APTT、T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PT(s) APTT(s) TT(s) FIB(g/L)观察组 30 12.36±1.02 32.24±3.61 15.37±0.97 5.47±1.04对照组 30 12.54±1.10 31.21±3.41 15.49±0.71 3.21±0.21 t 值 / 0.657 1.136 0.547 11.667 P 值 / 0.514 0.261 0.587 <0.001

2.2 两组患者外周血sEPCR、PAI-1水平、D-D 水平比较

观察比较两组外周血sEPCR、PAI-1 水平、D-D水平,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外周血sEPCR、PAI-1 水平、D-D 水平比较

2.3 外周血sEPCR、PAI-1 与D-D 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将sEPCR、PAI-1、D-D 水平做pearson 相关分析,pearson 相关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sEPCR、PAI-1 水平与D-D 水平呈正相关(R=0.530,P<0.001;R=0.641,P<0.001),详见表4 及图1。

表4 外周血sEPCR、PAI-1 与D-D 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图1 下肢骨折手术患者PAI-1 水平、sEPCR 水平与D-D 水平相关性分析

2.4 外周血sEPCR、PAI-1、D-D 检测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分析

将sEPCR、PAI-1、D-D 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行统计分析,得到三项指标回归的诊断概率,即三项联合指标。再建立各自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见下图2,ROC 分析结果显示,sEPCR、PAI-1、D-D 及三项联合指标诊断深静脉血栓ROC 曲线下面积AUC 分别为0.844、0.840、0.874、0.917。可知,三项联合指标诊断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明显更高,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90.0%,详见下表5。

图2 外周血sEPCR、PAI-1、D-D 检测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分析

表5 外周血sEPCR、PAI-1、D-D 检测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分析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7-9],早期的发现和诊断,尤为重要。临床上通常多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却延误了患者治疗时间[10-11]。虽然常规凝血四项对DVT 有一定的筛查价值[12],但其作用受到了限制。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DVT 患者中只有纤维蛋白原(FIB)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未发生DVT 患者比较差异不大。因此,临床上若能选择有效的指标诊断深静脉血栓是十分必要的。

D-二聚体(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可作为反映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13-14]。EPCR 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称为结合型EPCR,血浆中也存在可溶性EPCE(sEPCR),当内皮细胞受损时,血浆中结合型EPCR脱落,则血浆中的EPCR 会增高[15-1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17]是介导纤溶与抗纤溶平衡并参与调节ECM 代谢的关键,它们连接了凝血纤溶系统和细胞外基质代谢调控系统,其可以抑制纤溶酶原的活性,使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减少[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DVT)外周血sEPCR、PAI-1、D-D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未发生DVT),提示DVT 患者机体已处于高凝状态;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外周血sEPCR、PAI-1 水平与D-D 水平呈正相关,sEPCR、PAI-1 水平与D-D 水平紧密相关;本研究ROC 分析结果显示:sEPCR、PAI-1、D-D 及三项联合指标诊断深静脉血栓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4、0.840、0.874、0.917,其中sEPCR 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差,PAI-1、D-D 的敏感度、特异度均差,而三项联合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为90.0%、90.0%,说明三项指标联合对DVT 患者的诊断有价值,由此显示DVT 患者sEPCR、PAI-1 水平与D-D 水平关系紧密且三者水平均显著增高,对于DVT 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非DVT 患者为对照,得出DVT 患者外周血sEPCR、PAI-1 水平与D-D 水平有关联,且外周血sEPCR、PAI-1 水平与D-D 水平对早期DVT 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准确性、敏感度,有待于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作者贡献声明周文来负责酝酿和设计实验、实施研究、分析解释数据、起草文章;田琳负责酝酿和设计实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李充沛负责采集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陈珺负责采集数据;叶宏楷负责采集数据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纤溶外周血血栓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在脑动静脉中的变化
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