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3型血管性血友病单中心临床数据分析

2022-11-03艾迪姚婉茹陈振萍李刚刘国青甄英姿吴心怡吴润晖

血栓与止血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血友病中位维度

艾迪,姚婉茹,陈振萍,李刚,刘国青,甄英姿,吴心怡,吴润晖

(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血液病中心 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血液疾病研究室,北京 100045)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 Eric von Willebrand 在1926年首次报道,发病率约为0.1%~1%[1]。vWD 是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on Willebrand factor,vWF) 数量或质量缺陷所致。vWD 分为1 型、2 型、3 型,其中3 型vWD 约占vWD的1%~5%,是最严重的类型。3 型vWD 患者常儿童期发病、症状重,临床表现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和月经过多,还可以表现为类似于血友病的关节出血和肌肉出血,出血频繁,需要接受以防止出血为目标的预防治疗[2]。

vWD 患儿存在诊断率低、没有特殊治疗药物、药品支付能力有限等不良现状,严重影响了该病患儿群体的生存质量,尤其是需要预防治疗的3 型vWD 患儿。本文旨在通过对在本中心收治登记的3 型vWD患儿进行临床数据采集和分析,了解我国儿童3 型vWD 诊治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规范化诊疗提供帮助。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09年4月至2021年5月于本中心登记注册的3 型vWD 患儿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收集(注册号:ChiCTR2000037821),并通过电话询问、微信信息填报等方式随诊。所有检查及治疗获得患儿及其监护人知情同意。

所有纳入病例均符合国际止血与血栓协会(ISTH)推荐诊断标准[3]及2022年vWD 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指南[4]对3 型vWD 的诊断。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伦理批号:2020-Z-095)。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 回顾性资料收集:收集在我院登记系统中登记的3 型vWD 患儿的相关人口学资料、临床症状、诊断年龄、首次出血年龄。

电话询问、微信信息填报:向患儿及患儿家长电话询问目前出血情况(出血部位、ABR、并发症),治疗情况(包括方式、药物类型、剂量、频率)、生活质量(学龄期患儿就学情况、学校活动情况)。通过微信“问卷星”发放“疾病家庭负担量表”,家长填报后统一收集分析。

1.2.2 相关定义[4-6]3 型血管性血友病:vWF 缺失或检测不到(抗原及活性均<3%),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存在自发性出血表现或外伤、围手术期出血增多,排除其他出血型疾病。

鼻出血:出血大于10 分钟或需要就诊,压迫、烧灼或抗纤溶治疗的出血。

关节出血:关节的异常感觉,伴有以下任何一条:①出现关节表面肿胀或皮温升高;②出现疼痛;③进行性活动受限或四肢较平日活动困难。对于婴儿或小幼儿,不愿自行活动四肢可能提示有关节或肌肉出血。

严重月经出血(Heavy Menstrual Bleeding,HMB):经期延长>7日或经量>80 mL/日。

严重出血(Severe Bleeding):指关节出血、严重月经出血和引起血红蛋白下降的鼻出血等。

1.2.3 评分量表 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出血评分工具(ISTH~BAT)[7]:ISTH~BAT 积分儿童>3 分为异常出血。

北京儿童医院血友病日常生活评价表[8]评估就学及活动情况。

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amily burden scale,FBS)评估疾病造成的家庭负担情况[9]。问卷共包括24个项目,分为6 个维度,总分为48 分。FBS 总分数越高,说明疾病家庭负担越重。为了便于比较患病对不同维度的影响,对疾病家庭负担量表各个维度的得分进行“标准化”处理。方法是把各个维度得分除以本维度所包含的问题数目,得到标准化得分[10]。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以P<0.05 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共收集到3 型vWD 患者29 例,其中男性11 例(39.7%),女性18 例(60.3%),仅1 例患者家族史阳性。汉族26 例,回族2 例,满族1 例。29 例患者中失访9 例,完成随访可分析病例为20 例。

2.1 基线资料

首次出血中位年龄为2.3(0.4 ~11.0)岁。诊断中位年龄为4.0(0.4~11.6)岁。诊断原因:2 例由于穿刺外伤、1 例术前检查发现、1 例月经过多、2 例外伤出血、14 例由于反复鼻出血和(或)皮肤瘀点瘀斑就诊。患者出现症状至诊断中位间隔时间为0.7(0~7.0)年。中位FⅧ:C 为5.2(0.6~9.9)%。

2.2 基线数据(详见表1)

表1 3 型vWD 患儿临床出血基线数据

中位ABR 为10(0 ~18)次,发生鼻出血患儿最多,占75%,其次为皮肤瘀斑。6 例青春期女性中66.7%存在HMB。25.0%存在关节出血,均为踝关节:3 例为右踝关节出血,2 例为双踝关节出血;存在关节出血患儿FⅧ:C 为2.2(0.6 ~3.4)%,较无关节出血患者中位FⅧ:C[8.0(0.6 ~9.9)%]低(Z=-2.223,P=0.026)。

2.3 治疗及临床结局

2.3.1 治疗情况 20%(4/20)进行预防治疗:1 例为4年,1 例为3年,2 例为1年,均应用含vWF 的血源性FⅧ,每次剂量为8~10 IU/kg,每周1 次或每周2 次。60%(12/20)进行按需治疗,其中16.7%(2/12)的患者应用冷沉淀,83.3%(10/12)的患者应用含vWF 的血源性FⅧ因子,每次10 ~20 IU/kg,5 ~12 次/年。4 例患儿未进行替代治疗,其中1 例患儿因经济因素未进行治疗,本例患者双踝存在较为严重的关节病变。3 例出血症状较轻未进行治疗。

在4 例HMB 患儿中2 例应用性激素治疗,其中1 例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口服治疗,1 例应用宫内左炔诺孕酮环治疗。1 例患者曾出现黄体破裂出血、腹腔积液,应用含有vWF 血源性FⅧ输注后好转。

2.3.2 出血情况(详见图1) 根据患者治疗情况分为预防治疗组、按需治疗组、未治疗组。

3 组患者ABR、ASBR、ISTH ~BAT 评分具体见图1。预防治疗组中位ABR 3(0 ~12),按需治疗组中位ABR10(3~18),未治疗组中位ABR 6(3~18)。ISTH~BAT 评分预防治疗组中位评分2(0 ~7),按需治疗组中位评分4(4~9),未治疗组中位评分为1(0~10)。

图1 预防治疗组、按需治疗组、未治疗组ABR、ASBR、ISTH-BAT

2.3.3 并发症 20 例患者中,有30.0%(6/20)的患者存在轻度贫血,血红蛋白维持在90~100g/L,口服铁剂进行治疗。其中预防治疗组25%(1/4)存在轻度贫血,按需治疗组33.3%(4/12)存在轻度贫血,未进行治疗组33.3%(4/12)存在轻度贫血。

2.4 生活质量

80%(16/20 例)患儿/家长完成“疾病家庭负担量表”及北京儿童医院日常活动评价表。其中预防治疗组完成3 例,按需治疗组完成11 例,未治疗组完成2 例。

2.4.1 疾病家庭负担量表 疾病家庭负担量表中位分数为19(6~31)。对照健康儿童家庭的评分为5.36 分[9],疾病负担明显增加。预防治疗组、按需治疗组及未治疗组各个维度家庭负担分值如图2所示。家庭负担以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日常生活以及家庭成员心理健康为主。其中经济负担最为严重。

图2 家庭疾病负担量表各个维度标准化分值

2.4.2 北京儿童医院日常活动评价表 16 例患者均达到就学年龄,中位在校时间比例为75%(25%~100%);50%(8/16 例)可在学校正常参加体育活动,31.2%(5/16 例)患者在学校参加轻微体育锻炼,如课间操,18.8%(3/16 例)患者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

进行预防治疗组、按需治疗组、未进行治疗组的北京儿童医院日常活动评价表如图3所示。预防治疗组日常活动及参与学校活动情况较按需及未治疗组好。

图3 预防治疗组、按需治疗组、未治疗组北京儿童医院日常活动评价表

3 讨论

3 型vWD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患病概率相同。一项印度对于102 名3 型VWD 的研究显示患者出现症状的中位年龄为2 岁[11]。另一项伊朗的研究显示患者平均诊断年龄为3 岁[12]。本研究中患者出现症状的中位年龄为2.3 岁,中位诊断年龄为4 岁,男女之间诊断年龄相同,与国际上报道类似,但本组病例出现症状至诊断之间相差超过1年,最长诊断间隔为7年,提示存在延迟诊断。

伊朗一项纳入385 例3 型VWD 的患者显示,患者以鼻出血和口腔出血为主,分别占77%和70%,肌肉血肿52%,关节出血37%[13];危及生命的胃肠道出血在3 型vWD 中比血友病更常见,而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较罕见[13]。本组数据也提示鼻出血的患儿最多。

在荷兰一项 Willebrand In the Netherlands(WiN)研究中发现26 名3 型VWD 患者中有35%自述发生过关节出血,FⅧ:C 每降低1IU/dL 出血评分升高0.6(95% CI [0.1,1.1],P=0.021) ,表明FⅧ水平越低的患者关节出血风险越大[14-15]。在本组病例中有25%发生关节出血,均为踝关节出血及病变,存在关节出血的患者其FⅧ水平较无关节出血患者低,提示对于FⅧ水平较低的患儿需要进行更加积极的预防治疗。

3 型vWD 治疗药物为血源性含vWF 的FⅧ浓缩制剂或血源性/重组vWF 制剂替代治疗,也可使用冷沉淀或新鲜血浆,但后者存在输血相关疾病传播风险,目前不主张使用。替代治疗以预防出血和控制病变进展为目的,应该积极开展预防治疗,2022年vWD 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建议对于频繁出血或者有严重出血病史的vWD 患者,推荐预防治疗。预防治疗建议每周至少1 次及以上的vWF 替代治疗,每次40~80 U/kg,持续至少6 个月[4]。本组患儿年出血次数高达10 次,但仅20%的患儿进行预防治疗,剂量为8~10IU/kg,每周1 ~2 次,明显低于推荐剂量和频率。有20%患儿出血后也未接受任何治疗,有30%的患者长期处于贫血状态,进入青春期女性患者则多存在月经过多、甚至黄体破裂出血,提示目前治疗的不充分和不规范。

3 型血管性血友病患儿是否接受规范治疗,与其生活质量密切相关。Kempers EK 等研究发现,3型vWD 出血表型越严重,患者社会参与度越低[16]。目前国内尚无血源性/重组vWF 制剂,并且vWD 未被纳入门诊特种病,患儿的医药费用高、家庭支付能力弱。同时由于容易出血,家长对于患者外出活动、上学等感到担心焦虑,父母因本病为遗传性疾病而对孩子存在愧疚感,家长心理负担较重。这使得家庭负担明显高于正常家庭。

本研究借助FBS 量表评价这组3 型vWD 患者疾病的负担。与健康儿童家庭的评分为5.36 分相比[9],本组疾病家庭负担评分中位数为19 分,高出近4 倍。FBS 维度中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日常生活以及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影响严重,而家庭经济负担最为严重。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发现学龄期患儿因病不能就学时间比例为25%,即使上学,50%的患儿不能正常参加学校体育活动。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我中心登记的3 型vWD 病例的诊治现状分析,揭示了3 型vWD 患儿发病早,诊断存在延迟,治疗不规范,疾病家庭负担重,造成患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该现状亟待改善。

作者贡献声明艾迪、姚婉茹负责数据处理及论文撰写;陈振萍负责修改文稿;李刚、刘国青、甄英姿、吴心怡负责病人随访及数据收集;吴润晖负责研究设计及文稿修改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血友病中位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跟踪导练(4)
光的维度
51例血友病患者家庭注射调查分析
新生儿甲型血友病的护理1例
血友病患者健康状态评定
直线运动热点与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