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石薯2号的选育

2022-11-03贾明飞樊建英封志明李东玉相丛超胡金雪张淑青

中国蔬菜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结薯区域试验石家庄市

贾明飞 樊建英 封志明 李东玉 相丛超 胡金雪 张淑青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 050041)

二季作区马铃薯栽培已成为我国马铃薯种植的重要方向,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其补充市场淡季、保证鲜食薯供应的能力逐年增强。目前河北省二季作区马铃薯栽培面积已达4.67 万hm(70万亩)左右,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河北省早熟马铃薯品种需求迫切但可选择品种少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此,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早熟马铃薯品种早大白和费乌瑞它为材料进行组配杂交,筛选出熟性早、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的马铃薯新品种石薯2 号。

1 选育过程

2006 年以早大白为母本、费乌瑞它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实生种2 150 粒。2007 年将实生种播种于温室,得到生长势好和熟性早的组合家系实生薯197 粒,编号D56。2008 年播种D56 家系实生薯,选出熟性早、结薯性优良和株高60 cm 左右的单株16 个,编号D56-1~D56-16。2009 年将筛选的单株编入选种圃,以费乌瑞它为对照,选出优良株系4 个,分别为D56-3、D56-5、D56-8 和D56-12。2010—2011 年将4 个优良株系种于鉴定圃,对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各指标表现好的目标品系1 个,编号为D56-8。2012 年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试验田对D56-8进行预备试验,D56-8 生育期55 d(天),收获比对照中薯3 号早10 d(天),平均每667 m产量2 985 kg,比对照增产17.6%。2013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其特征特性、结薯性及适应性进行鉴定,正式定名为石薯2 号。2014—2015 年在河北省二季作区进行区域试验,2016 年进行生产试验。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 马铃薯(2020)130108。目前已在冀中南地区的石家庄、邢台及冀东地区的秦皇岛推广,累计推广面积700 hm左右。

2 选育结果

2.1 品种比较试验

2013 年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试验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地膜覆盖栽培,以中薯3 号为对照,3 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5 行区单垄种植,中间3 行收获计产,每小区种植100 株,株距22 cm,行距75 cm,3 月6 日播种。田间调查显示,石薯2 号于5 月6 日左右基本全部进入成熟期,生育期平均为55 d(天),花冠淡紫色,薯皮浅黄色,薯肉黄色。试验结果表明(表1),石薯2 号每667 m平均产量3 097 kg,比对照中薯3 号增产12.7%,差异显著。

表1 石薯2 号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2.2 区域试验

2014—2015 年以中薯3 号为对照,分别在河北省二季作区的石家庄市市区、石家庄市灵寿县、定州市市区、保定市徐水区、邢台市宁晋县、邯郸市市区、衡水市武邑县进行多点区域试验。每个试验点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7.5 m,5 行区,行长10 m,3 次重复。3 月初播种,株距20 cm,行距75 cm,地膜覆盖栽培,5 月底至6 月初收获。试验结果表明(表2),2014 年石薯2 号平均产量为2 609.0 kg·(667 m),较对照中薯3 号平均增产6.4%,差异达显著水平;2015 年平均产量为2 405.1 kg·(667 m),较对照平均增产5.5%,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2 石薯2 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3 生产试验

2016 年在石家庄市正定县、邢台市宁晋县和衡水市武邑县进行生产试验,以中薯3 号为对照,10 行区,行长40 m,小区面积300 m,3 次重复。于3 月初播种,株距20 cm,行距75 cm,地膜覆盖种植,田间管理依据当地生产进行,5 月底收获。结果表明(表3),石薯2 号平均每667 m产量2 870.2 kg,较对照中薯3 号增产8.7%,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3 石薯2 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4 品质

2015 年由农业农村部薯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张家口)对石薯2 号马铃薯样品进行品质检测。结果显示,石薯2 号干物质含量21.79%,淀粉含量15.5%,还原糖含量0.55%,粗蛋白含量2.15%,均高于对照中薯3 号(干物质含量21.1%、淀粉含量12.7%、还原糖含量0.29%、粗蛋白含量2.06%);VC 含量204.5 mg·kg,低于对照中薯3 号(211.0 mg·kg)。

2.5 抗病性

2016 年由农业农村部薯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张家口)采用血清学DAS-ELISA 鉴定方法对石薯2 号进行马铃薯X 病毒(PVX)和马铃薯Y 病毒(PVY)抗性鉴定,检验依据GB 18133—2012、NY/T 401—2000 进行。结果显示(表4),石薯2 号中抗PVX 病毒,感PVY 病毒,对照中薯3 号感PVX 和PVY 病毒。同年由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对石薯2 号进行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抗晚疫病鉴定。结果显示(表5),石薯2 号与对照均为中感晚疫病。

表4 石薯2 号抗病毒病鉴定结果

表5 石薯2 号室内人工苗期接种抗晚疫病鉴定结果

3 品种特征特性

石薯2 号早熟,生育期55 d(天)左右;株高53 cm 左右,植株直立;茎和叶均为绿色,花冠淡紫色,花药橙黄色,有少量天然结实;块茎卵圆形,芽眼浅,浅黄皮黄肉;单株结薯3~5 个,结薯早,薯块大且整齐。干物质含量21.79%,淀粉含量15.5%,还原糖含量0.55%,粗蛋白含量2.15%,VC 含量204.5 mg·kg。中抗PVX 病毒,每667 m平均产量2 500 kg 左右,适于河北省二季作区栽培。

4 栽培技术要点

河北省二季作区土壤化冻后10 cm 地温稳定于7~8 ℃后即可播种。播前整地,每667 m施腐熟农家肥3 m、硫酸钾型复合肥75 kg、纯硫酸钾25 kg,单行和双行播种均可,每667 m种植密度4 500~5 000 株为宜。足墒播种,出苗后浇齐苗水,现蕾后每周浇透水1 次,以水量不漫过垄背为宜,收获前7 d(天)停止浇水。晚霜后揭地膜,揭膜后每667 m追施尿素10 kg,之后培土浇水;初花期每667 m追施硝酸钾10 kg,结合追肥进行培土浇水。注意防治蚜虫和其他地下害虫,及时预防早疫病和黑胫病等病害。当地上茎叶有50%变黄时即可收获,也可根据市场需求提前5 d(天)收获,分批上市。

猜你喜欢

结薯区域试验石家庄市
压蔓平栽技术对甘薯生长、结薯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A letter to the young
GGE双标图分析在糯高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不同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