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竹藤组织成立25 周年特刊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竹藤

2022-11-01林箐

世界竹藤通讯 2022年5期
关键词:加勒比地区竹藤竹种

2022 年是国际竹藤组织(INBAR) 成立25 周年, 也是第2 届世界竹藤大会召开之年。为此, INBAR 特别推出《竹藤杂志》 系列特刊, 分别聚焦非洲、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成员国的竹藤产业发展, 以及欧洲、 北美等竹藤产品主要进口市场。 特刊第3 期重点关注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竹藤产业情况, 全文可在INBAR 官网下载:https://www.inbar.int/wp-content/uploads/2022/09/BRU-3-3_EN.pdf。

目前, INBAR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11 个成员国: 阿根廷、 巴西、 智利、 哥伦比亚、 古巴、 厄瓜多尔、 牙买加、 巴拿马、秘鲁、 苏里南和委内瑞拉; 1 个荣誉会员国:加拿大。 2001 年INBAR 在厄瓜多尔设立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区域办事处。 在古巴建设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唯一的一个藤种质资源库。

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竹藤概况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分布有43 属569种木本竹和草本竹。 INBAR 估计, 整个地区至少有竹子1 510 万hm2。 2019 年该地区竹制品出口额为300 万美元(联合国商品贸易委员会, 2019)。 绝大部分的竹制品贸易发生在各国国内。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土著社区使用竹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 万多年前。 在厄瓜多尔的圣埃琳娜半岛 ( Santa Elena Peninsula), 人们在拉斯维加斯文化 (Las Vegas culture) 的古老定居点, 在建筑的结构柱中发现有竹子的遗迹。 随着时间的推移,竹子遍布整个大陆, 并被秘鲁的卡拉尔文明(Caral Civilization) 所采用, 经过哥伦比亚的玛格达莱纳河谷(Magdalena River Valley) 和巴拿马的塔拉曼卡(Talamanca) 山脉, 传播至墨西哥的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an)。 在秘鲁的马丘比丘(Machu Picchu) 遗址, 人们发现当时(15 世纪) 的居民已很好地使用竹子, 竹竿被用来制造工具、 乐器和竹筏。 可见, 在拉丁美洲的早期人类住区, 也已经有了多种多样的竹子, 并将其融入了日常生活。

从北部的墨西哥到南部的智利, 以及东部的几个加勒比岛屿,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拥有560 多种竹子, 占全球竹子种类的33%。 从海平面的森林到海拔3 500 m 的高地生物群落, 在不同地形地貌上都可以找到竹子, 它们生长在单一或多种类混合的自然斑块, 以及种植园中。 竹子可以种植在农作物旁边、 河岸两侧和坡地上, 可以在每个生态区的动植物群中繁茂生长。

鉴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丰富悠久的竹子历史, 2001 年INBAR 在厄瓜多尔设立了区域办事处, 以加强与各会员国的密切联系,促进将竹子作为一种基于自然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以应对许多人类和该区域最严峻的挑战。 INBAR 与各国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社区、 大学和私营部门合作, 推广竹子栽培与利用技术, 例如推广种植瓜多竹 (Guadua angustifolia), 其作为一种优质建筑材料, 可以帮助实现国家和地方政策目标, 改善该地区居民的生计。

2 主要国家的竹藤

2.1 巴西

巴西拥有拉丁美洲最丰富的木本竹种多样性和最大比例的特有木本竹种。

早在2008 年, 为创新和传播竹子在民用建筑、 家具和其他产品中使用的知识和技术,巴西就开始支持竹类研究和开发项目。 2011年巴西发布了《国家可持续经营和竹子栽培激励政策》, 该政策被民间称之为“竹子法”;同年, 巴西和中国签署了关于竹子科技合作的双边协议。

2013 年巴西投资约300 万美元, 开展了一项促进竹子知识和技术发展的公开研究项目, 以吸引高素质的竹子研究人员; 2014 年成立了全国竹子研究与开发网络, 资助了竹子技术职业中心 (Technological Vocational Centers in Bamboo) 的项目。 巴西政府与巴西一家工业研究和创新公司(Embrapii) 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以支持2018—2022 年竹子生产链中的创新项目。

2.2 智利

智利有8 个竹种属于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这些竹种均为实心结构, 适宜生长在自温暖到寒冷的气候中, 与本土森林密切交织, 总面积为698 446 hm2。 鉴于竹子潜在的工业用途, 智利已对国内2 个最普遍的竹种丘斯夸竹属的库勒秋竹(Chusquea culeou) 和奎拉竹(Chusquea quila) 开展研究。 2000—2010 年间, 在INBAR 的经费和技术支持下在一些研发项目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如资源清查、 技术研究, 以及从中国和厄瓜多尔引进新竹种并筛选能够适应智利某些气候条件的温带气候竹种。 下一步将重点研究智利所有丘斯夸竹属竹种的重要性及其生态系统产品和环境服务, 包括其自然发展过程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2.3 古巴

古巴是加勒比海北部的岛国, 是安的列斯群岛中竹子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 有7 属19 种本地竹子, 还有从亚洲引进的7 属22 种4 变种外来竹子。 古巴当地的竹子一般都很小, 外表似草本植物, 也因此使得当地人认为竹子的经济价值很低。 目前, 古巴已经重视对竹子的利用, 正在探索竹子的各种用途,对外来竹种的利用已经为古巴当地经济作出贡献, 主要用于制作手工艺品和制造家具。

1999 年古巴成为INBAR 的成员国, 并开始重视竹子的开发和高效利用。 借助INBAR的平台, 古巴加强了与各国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 加大了对有前景的竹种的研究, 培养了一批森林管理、 利用与保护以及可持续经营方面的专家、 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 目前,在INBAR 的支持与帮助下, 古巴正在修订《国家竹子计划》。

在INBAR 的技术援助下, 古巴建立了藤种质资源库, 这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唯一一个藤种质资源库, 主要用于生产有生命力的高价值藤种子, 并推动实施“国家造林计划”, 同时为区域内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种子和技术援助。

古巴已经注意到竹子的生态功能以及作为生物质资源的潜力和在农村建筑中的用途,正在大量推广种植引进的主要竹种, 如龙头竹 (Bambusa vulgaris)、 瓜多竹 (Guadua angustifolia)、 牡竹 (Dendrocalamus strictus)、灰秆竹(Bambusa polymorpha) 等。 古巴政府承诺到2030 年实现森林覆盖率达33%的目标。这一目标已接近实现, 2021 年古巴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1.88%, 其中竹林面积稳步增加,显示了国家对竹子的日益重视。

2.4 厄瓜多尔

厄瓜多尔的竹子利用历史有一万多年。在当地土著文化中, 竹子被用于建造寺庙和房屋、 制作狩猎和捕鱼工具以及乐器和首饰。

厄瓜多尔认识到竹子的战略意义, 于1999 年加入INBAR, 并成为INBAR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区域办事处所在国, 在区域竹业发展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厄瓜多尔与中国就竹产业发展开展了广泛的知识与技术交流, 为当地经济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新机遇,例如碳封存、 土壤恢复、 流域保护、 竹材生产、 生物走廊等。

2018—2019 年厄瓜多尔担任INBAR 理事会主席国。 借此机会, 厄瓜多尔提高了人们对拉丁美洲地区竹资源潜力的认识, 并制定了《2018—2022 年国家竹子战略: 实现绿色和包容性发展》, 该战略由农业和畜牧业部牵头, 得到国家11 个政府机构、 地方决策者和生产者、 工匠和营销人员的支持。

厄瓜多尔政府也加大了对竹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在农业和畜牧业部的推动下, 种植竹子4 000 hm2; 中央银行对竹产业设有专项贷款; 城市发展和住房部将竹子作为建材纳入其住房建造计划, 旨在推动可持续建筑的商业化。

2.5 秘鲁

竹子是秘鲁传统的建筑材料, 在沿海城市用于建造房屋, 以防止频繁地震所造成的房屋损坏。

秘鲁是INBAR 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认识到竹子的多种功能、 生长快, 且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秘鲁将发展竹业作为优先事项, 特别重视竹林的价值和可持续经营,旨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计。 因此, 秘鲁与INBAR 密切合作, 为竹子生产者提供技能培训, 制定与竹子有关的行动方案, 加强竹林管理。 秘鲁制定了《2022—2025 年国家竹子发展战略》, 期望在公、 私部门的共同参与下实现竹子产业化。

2.6 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的竹种数量在拉丁美洲排名第3, 共有81 种木本竹种和草本竹种, 其分布从沿海到云雾林以及安第斯山脉。

猜你喜欢

加勒比地区竹藤竹种
2020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①
2022 非洲竹藤大会聚焦 竹藤助推非洲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广西干热河谷地带引种竹种适应性及其出笋特性
琳琅百期见证竹藤科技进步 不忘初心助力竹藤事业辉煌 庆祝《世界竹藤通讯》出版100期
2018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澜湄合作竹藤项目助力缅甸村民脱贫致富
2018世界竹藤大会即将召开
簕竹属10个竹种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能力分析
浅析加勒比地区经济形势及中格合作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