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 种生物农药喷雾防治竹镂舟蛾幼虫效果评价

2022-11-01朱祥锦

世界竹藤通讯 2022年5期
关键词:阿维生物农药苦参碱

朱祥锦

(政和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 福建南平 353600)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是中国经济价值较高、栽培面积最广的竹种。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经营措施,引发了竹林生态功能弱化、抗逆性能下降等生态问题,使得各种主要害虫为害猖獗。竹镂舟蛾(Loudonta disparKiriakoff) 属舟蛾科镂舟蛾属,是毛竹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其以幼虫危害竹叶,常吃光竹叶引起毛竹大面积死亡。在目前竹业生产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竹笋安全问题,竹笋安全卫生指标主要包括3 个方面: 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以及微生物污染,这些内容主要与竹笋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不当有关[1]。传统害虫防治措施通常是高频次、大剂量使用农药,不仅工效低、劳动强度大,而且所施用的农药较稳定且不易分解,在竹林土壤、竹笋中均能检测出农药成分,严重影响了绿色无公害竹笋的生产,同时还引发了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系列问题[2],成为阻碍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有关无公害防治竹镂舟蛾的研究报道较少,谢阿彬[3]报道了采用白僵菌防治竹镂舟蛾幼虫的效果,洪宜聪[4]报道了福建沙县采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等植物源农药喷烟防治竹镂舟蛾幼虫的效果,尚未见采用生物农药喷雾防治竹镂舟蛾幼虫的相关报道。研究采用无公害农药喷雾防治竹镂舟蛾幼虫,进而构建竹林主要食叶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是生产上重大且迫切的技术需求。

为明确生物农药喷雾防治竹镂舟蛾幼虫的最适剂型和最佳剂量,解决过度使用化学农药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等诸多问题,揭示无公害防治竹镂舟蛾幼虫关键技术,2021 年在福建政和县选择竹镂舟蛾为害的竹林设立试验区,选用1.5%苦参碱可溶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等5 种生物农药,采用无人机喷雾技术,开展竹镂舟蛾幼虫防治试验,分析不同浓度农药的防治效果和农药残留,为竹镂舟蛾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政和县(北纬27°03′—27°23′,东经118°33′—119°47′) 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浙交界处,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9.1 ℃,年平均无霜期287 d,年均降雨量1 543.5 mm。于海拔240~720 m的丘陵山地的毛竹林设立研究区,总面积为136.2 hm2。竹林内伴生树种主要为锥栗(Castanea henryi)、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青冈(Quercus glauca)、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和苦槠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等,其他植被主要为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芒萁 (Dicanopteris dichtoma)、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紫萼(Hosta ventricosa) 和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等[5]。防治的靶标昆虫为竹镂舟蛾3 龄幼虫,林分虫株率55%~89%,虫口密度47~95 条/株。研究区毛竹林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区毛竹林概况Tab.1 General situation of moso bamboo forest in this study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昆虫来源

将从野外竹林采回的竹镂舟蛾卵块置于常温中,待幼虫孵化出壳后放入培养箱饲养,培养箱温度设为(26±1)℃,相对湿度设为75%,光照时长设为14 h;用洗净并晾干的新鲜毛竹叶片喂养幼虫,饲养至3 龄后,挑取个体相近、健康的幼虫,用虫笼分装备试。

2.2 试验农药与器材

研究选用5 种具有胃毒、触杀作用的生物农药: 3%高渗苯氧威乳油(郑州沙隆达伟新农药有限公司);1.5%苦参碱可溶液(内蒙古帅旗生物科技股份公司);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阿维菌素0.3%,灭幼脲24.7%;内蒙古帅旗生物科技股份公司);1.2%烟碱·苦参碱乳油(苦参碱含量0.7%,烟碱含量0.5%;内蒙古帅旗生物科技股份公司);1.8%阿维菌素乳油(内蒙古帅旗生物科技股份公司)。5 种农药含量的百分比均为质量分数。试验辅助剂: U 伴飞防专用助剂(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所采用的器材主要有: 大疆T20 植保无人机(额定载药30 L,喷嘴为SX110015VS,8 个扇形雾化喷头,雾化压力0.2~0.4 MPa),由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00 目铝纱网正方形养虫笼,边长L=25 cm;100 目铝纱网圆筒状套笼,筒长L=70 cm,筒直径Φ=30 cm,两端均缝上30 cm 长的纱布。

2.3 研究方法

2.3.1 标准地设立与试验前期工作

于预定的试验毛竹林内和远离喷药区相类似的毛竹林,用“对角线” 方法建立若干个标准地,其大小为0.067 hm2,在标准地内随机选取20 株正常生长的毛竹作为样竹,在样竹的中上部选定竹叶相对茂盛的枝条作为标准枝,套上两端均有开口的虫笼,于施药前1 d,在套笼内放入20 头竹镂舟蛾幼虫,为防止幼虫逃走需将的两端开口扎紧。

2.3.2 农药浓度设置

根据毒力测定的结果,用纯净水将参试农药以体积比分别稀释为以下浓度梯度: 1.5%苦参碱和1.2%烟碱·苦参碱均稀释为1 200 倍、1 500倍、1 800 倍液[6];3%高渗苯氧威稀释为2 000倍、2 500 倍、3 000 倍液;25%阿维·灭幼脲稀释为700 倍、1 000 倍、1 300 倍液;1.8%阿维菌素稀释为600 倍、800 倍、1 000 倍液。

2.3.3 防治试验设计

2021 年5 月11—15 日(天气为晴到多云),于7 ∶00—9 ∶30 (气象条件: 温度≤28.5 ℃,风速1 级以下,湿度72%~76%),在预定各施药区毛竹林内,运用植保无人机喷施配制好的各浓度梯度的1.5%苦参碱、3%高渗苯氧威、25%阿维·灭幼脲、1.2%烟碱·苦参碱、1.8%阿维菌素药液;喷雾药液用量为25 L/hm2,同时在药液中均添加U 伴飞防专用助剂以利于雾滴沉降,助剂用量为225 mL/hm2;无人机喷雾作业参数设为:航速2.0 m/s,定高6.5 m[7-8]。各处理均重复3次,对照区设立于远离施药区且林分状况与试验林相似的毛竹林,各处理设同一对照样地(CK),喷施相同数量“纯净水+U 伴飞防专用助剂”,作为对照区模拟农药喷雾。

2.3.4 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在无人机喷雾作业结束后,每24 h 检查1次套笼中竹镂舟蛾幼虫的活动状况,统计死虫数,以镊子轻触幼虫不动即为死亡,当幼虫的死亡率>95%时停止试验,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采用Excel2010 分析处理试验所获取数据,方差分析用SPSS22.0 软件,以Duncan's 检验法分析各农药间防治效果的差异显著性。

2.3.5 竹林防治效果调查

以各施药区喷雾前后竹镂舟蛾幼虫虫口数量的变化评价农药的药效。分别于喷雾前和喷雾后6 d 进行虫情调查,统计各施药竹林的虫口密度,计算防治效果[9]。

2.3.6 农药残留检测

于药后7、15 和30 d 时,分别在各喷雾施药区竹林中,以“品字型” 取样法从各样地均分别取5 份土样,每份土样不少于500 g,送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土壤的农药残留情况;于2021 年12 月25 日和2022 年3 月1 日,分别在各喷雾施药区竹林的不同地块各挖取5 份冬笋和春笋样品送检,每份冬(春) 笋样品不少于500 g,送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笋农药残留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防治效果

3.1.1 套笼幼虫的校正死亡率

表2 为5 种生物农药不同浓度水平对竹镂舟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从表2 可知,5 种生物农药的校正死亡率随着药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施药后前3 d,5 种生物农药的药效表现均不理想;药后4 d,1.5%苦参碱、3%高渗苯氧威和1.2%烟碱·苦参碱有2 个浓度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5%以上,其另1 个浓度的校正死亡率则低于50%;25%阿维·灭幼脲和1.8%阿维菌素的3 个浓度的校正死亡率均没有超过77%。药后5 d,5 种生物农药均有2 个浓度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5%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杀虫效果,表明参试农药的杀虫作用好,但药力作用发挥较迟缓。方差分析表明,在各农药处理下竹镂舟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与对照间均有显著差异,药后前3 d,5 种生物农药间的校正死亡率差异各不相同,1.5%苦参碱和1.2%烟碱·苦参碱的校正死亡率与3%高渗苯氧威、25%阿维·灭幼脲和1.8%阿维菌素相互间均有显著差异,1.5%苦参碱与1.2%烟碱·苦参碱间的校正死亡率差异不显著,而3%高渗苯氧威、25%阿维·灭幼脲和1.8%阿维菌素三者之间的校正死亡率则有显著差异。表明参试农药对竹镂舟蛾幼虫有显著的毒杀作用。在药效作用的发挥上,5 种生物农药药效发挥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有显著差异,1.5%苦参碱和1.2%烟碱·苦参碱药效发挥较迅速,药效相近、致死作用强,3%高渗苯氧威次之,25%阿维·灭幼脲和1.8%阿维菌素药效发挥较迟缓。

表2 5 种生物农药对竹镂舟蛾幼虫的药效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5 biological pesticides on L. dispar larvae

农药浓度水平是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它决定了杀虫的效果。方差分析表明,5 种农药3 个浓度水平的校正死亡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农药药效的评价时间为药后5 d。药后5 d,5 种生物农药均有2 个浓度水平的校正死亡率超过85%。

1) 1.5%苦参碱和1.2%烟碱·苦参碱等2 种农药,药后5 d,农药对幼虫的校正死亡率,1 800 倍液所表现出的药效不佳,其对幼虫校正死亡率均低于57%,1 200 倍液和1 500 倍液表现的药效十分理想,其对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91%。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1 200 倍液和1 500倍液与1 800 倍液间有显著差异,1 200 倍液与1 500 倍液间的差异不显著。表明1.5%苦参碱和1.2%烟碱·苦参碱稀释为1 200 倍液和1 500 倍液防治效果好,而1 800 倍液则无法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 药后5 d,3 000 倍液的3%高渗苯氧威对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46.5%,药效发挥不佳;2 000 倍液和2 500 倍液2 个浓度水平则有十分理想的药效,其对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90%。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2 000 倍液和2 500 倍液与3 000 倍液间有显著差异,2 000 倍液与2 500 倍液间差异不显著。表明3%高渗苯氧威稀释为2 000 倍液和2 500 倍液的防治效果好,其3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差。

3) 药后5 d,1 300 倍液的25%阿维·灭幼脲药效不佳,其对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仅为37.0%;700 倍液和1 000 倍液2 个浓度水平对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86%,药效较理想。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700 倍液和1 000 倍液与1 300 倍液间存在显著差异,700 倍液与1 000 倍液间的差异不显著。表明25%阿维·灭幼脲稀释为700 倍液和1 000 倍液均可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1 300 倍液的防治效果不理想。

4) 药后5 d,1 000 倍液的1.8%阿维菌素对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仅为30.7%,无法取得理想的药效;600 倍液和800 倍液2 个浓度水平则有较理想的药效,其对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85%。显著性分析表明,600 倍液和800 倍液与1 000 倍液间存在差异显著,600 倍液与800 倍液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稀释为600 倍液和800 倍液2 个浓度水平的1.8%阿维菌素防治效果较理想,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差。

综上,在农药浓度水平选择时,应以相近药效宜选择较低浓度水平为原则[10]。因此,1.5%苦参碱和1.2%烟碱·苦参碱2 种农药的最佳使用剂量为稀释成1 500 倍液,3%高渗苯氧威的最佳使用剂量为稀释成2 500 倍液,25%阿维·灭幼脲的最佳使用剂量为稀释成1 000 倍液,1.8%阿维菌素的最佳使用剂量为稀释成800 倍液。

3.1.2 竹林防治效果

药后6 d,调查各喷雾施药区、对照区的毛竹林虫情,并与防治前试验区毛竹林虫情对比,结果见表3。从表3 可知,药后6 d,各喷雾施药区竹镂舟蛾幼虫的虫口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喷施1 800 倍液1.2%烟碱·苦参碱和1.5%苦参碱、3 000 倍液3%高渗苯氧威、1 300倍液25%阿维·灭幼脲以及喷施1 000 倍液1.8%阿维菌素的竹林中,尚有一定数量的竹镂舟蛾幼虫;喷施5 种农药的另2 个浓度水平的竹林,其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均大幅下降,仅发现很少的竹镂舟蛾幼虫。对照区竹林的有虫株率和虫口数量变化不大,虫口密度基本维持不变。调查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5 种生物农药,各有2 个浓度水平的防治效果均在88%以上,这与套笼试验中幼虫校正死亡率的结论相同;表明1 800 倍液1.2%烟碱·苦参碱和1.5%苦参碱、3 000 倍液3%高渗苯氧威、1 300 倍液25%阿维·灭幼脲和1 000 倍液1.8%阿维菌素的防治效果较差,无法达到控灾的目的,而1 300 倍液、1 500 倍液1.2%烟碱·苦参碱和1.5%苦参碱,2 000 倍液、2500 倍液3%高渗苯氧威,700 倍液、1 000 倍液25%阿维·灭幼脲和600 倍液、800 倍液1.8%阿维菌素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可在竹镂舟蛾幼虫暴发时起控灾的作用。

表3 5 种生物农药的林间防治效果Tab.3 Control effect of 5 biological pesticides on L. dispar larvae in bamboo forest

3.2 竹笋与土壤中的农药残留

在各喷雾施药区毛竹林设立样地,于2021 年5 月19—23 日、5 月26—30 日和6 月11—15 日等药后时间,以“品字型” 从各样地均分别取5 份土样,经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农药残留,结果显示在各喷雾施药区的土样中均未检出所喷施的农药(表4);分别于2021 年12 月25 日和2022 年3 月1 日,在各喷雾施药区竹林的不同地块分别挖取冬笋和春笋各5 份送检,检测笋中农药残留情况,检测结果显示,在各喷雾施药区所取的冬、春笋样品中均未检出所喷施的农药成分,表明参试的5 种生物农药不会发生农药残留,对施药周边环境安全,可用于无公害防控竹镂舟蛾。

表4 施药区土壤及竹笋中农药残留检测结果Tab.4 Detection result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soil and bamboo shoots of pesticide spraying area

4 结论与讨论

运用无人机喷施1.5%苦参碱可溶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等5 种生物农药,药后5 d,5 种农药均有2 个浓度水平对竹镂舟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在86%以上,且在药后6 d 林间防治效果均超过88%,表明1.5%苦参碱可溶液等5 种农药对竹镂舟蛾幼虫致死作用强,所表现出的防治效果好。竹林采用5 种农药喷雾,可大幅降低竹镂舟蛾幼虫的虫口数量,达到防控竹镂舟蛾成灾的目的,研究结论与沈彩霞[11]、洪宜聪等[12]和许春枝[13]等的研究结果相似。

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在施药区毛竹林的土壤、冬笋和春笋中均未检出相应的农药成分,表明自然条件下的5 种农药,在空气与土壤中易于分解,不会产生农药残留而污染环境。生物农药具有高效、低残留、与环境相容性好的特点,选择性强,只对靶向病虫起作用,对人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安全;而且只需很少量的生物农药即能发挥高效作用,并在空气与土壤中易于分解,不会污染环境,可避免由传统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保护生态平衡方面,生物农药远优于化学农药,特别是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4-19]。

竹镂舟蛾为竹类主要食叶害虫,为害程度大,该虫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在竹林中往往会同时存在卵、幼虫、成虫,在生产上应加强虫情监测,视其虫口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再次施药防治。研究表明,1.5%苦参碱可溶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等5 种生物农药杀虫力强、防效好,无人机喷雾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节时省力、高效降费等显著优点[20-21]。运用无人机喷施上述5 种农药防治竹镂舟蛾,对幼虫致死作用强,防治效果十分理想,可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阿维生物农药苦参碱
液氮冷冻与阿维A口服联合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阿维迪安黄金公司简介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氧化苦参碱对SGC7901与ECV304的体外活性比较研究
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
维药苦豆子中苦参碱的提取
生物农药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