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黄河流域竹类植物资源及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22-11-01陈本学范少辉李雁冰蔡春菊

世界竹藤通讯 2022年5期
关键词:竹种竹类竹子

陈本学 范少辉 张 玲 李雁冰 蔡春菊*

(1 周口师范学院 河南周口 466001;2 周口市园林景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周口 466001;3 国际竹藤中心 北京 100102;4 博爱县竹子科学研究所 河南焦作 454450)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发展的天然优势和宝贵财富。保护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重要内容与关键支撑[1]。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乡村建设的投入,农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如何在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解决乡村“生态不良”、景观“风貌趋同” “文脉缺失” 等问题是现阶段乡村景观发展的关键。竹是禾本科(Gramineae) 竹亚科(Bambusoideae Nees) 植物,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凝聚和渗透于精神文化中,积聚成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2]。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地跨亚热带和温带,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是中国竹类植物自然分布的最北缘[3]。河南自古就有竹子种植和利用的历史,距今3 000 多年的殷墟(今安阳) 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上有 “竹”的文字符号,“北国竹乡” 洛宁县有4 000 多年的淡竹种植史,博爱县有500 多年竹编历史的“清化竹器” 等。竹子因其优美姿形和特殊意蕴而具有良好的景观价值。目前,关于竹类植物的园林应用研究多以城市为对象[4-5],而在乡村景观营造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基于此,本文将总结梳理前人的研究结果,归纳出适合河南乡村景观营造的竹类植物,通过分析竹类植物观赏特性、园林用途及文化内涵,提出竹类植物在河南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具体的应用策略和方法,以期为黄河流域乡村景观提升和文化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1 河南黄河流域主要竹类植物资源

中国竹类植物主要分布在秦岭和淮河以南地区,黄河流域有少量竹种分布。近年来,以国际竹藤中心范少辉团队为代表开展的“南竹北移”“竹资源引种驯化” 等研究项目[6-8],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河南的竹种资源。基于 《中国植物志》[9]《河南植物志》[10]《中国竹类图志》[11]等文献,以及河南农业大学卢炯林[12]、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范定臣[13]、博爱县林业局薛宝林等[14]的研究结果,梳理出可用于河南乡村景观营造的竹种资源,主要有10 属70 种 (含变种)(表1)。

表1 河南黄河流域主要竹类植物资源Tab.1 Main bamboo resourc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of Henan Province

表1 (续)

表1 (续)

2 河南黄河流域竹类植物的观赏特性

竹类植物四季青翠、挺拔雄劲、潇洒脱俗、千姿百态,具有多方面的观赏特性。这里主要从观形、观秆、观叶等方面[15]介绍竹类植物的观赏价值。

2.1 观形

观形主要指观赏竹个体自身各部位所呈现的整体美,如观赏竹秆、枝、叶等整竹的姿态。竹子根据竹秆高矮可分为大型竹(秆高10 m 以上)、中型竹(秆高6~9 m)、小型竹(秆高3~5 m) 和地被竹(秆高0.5 m 以下)。大型竹如毛竹、龟甲竹、淡竹、乌哺鸡竹、桂竹等;中型竹有金镶玉竹、慈竹、早园竹、紫竹、京竹等;小型竹如矢竹、苦竹等;地被竹如无毛翠竹、铺地竹等。竹子地下茎有散生、丛生和混生型之别,散生竹如人面竹、紫竹、斑竹等;丛生竹如孝顺竹、凤尾竹、慈竹等;混生竹如苦竹、茶秆竹等。在景观设计中,不同生态习性的竹种,可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的景致,或独立成景,或点植、丛植、片植、林植成景,或与山石、水体、其他植被等相配成景。

2.2 观秆

竹秆是竹子的主体部分,多数竹种竹秆在形态和色彩上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常见的竹秆呈圆柱形,也有竹种的竹秆发生变异,出现其他的形状,如方竹(南方竹种),其竹秆粗大,呈方形,外型奇特;有的竹种节间或节环形状各异,如佛肚竹,其秆形似佛祖的肚子,有古朴典雅之美感。竹秆的颜色有绿色、黄色、紫色或异色等多种颜色,如刚竹、黄秆乌哺鸡竹、紫竹、斑竹、金镶玉竹等。不同颜色的竹秆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使人在视觉上、情感上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如绿色给人生机、舒适、愉悦的感觉,黄色则给人高贵、富有、活泼的感觉,紫色表现出神秘、冷静、浪漫、远离人世间庸俗与喧嚣的情感。根据场地性质和需求选择竹种,可形成不同功能和特色的竹景观。

2.3 观叶

竹子的叶片一般呈披针形,正面为深绿色,背面颜色较淡。有些竹种也会出现其他的形状和颜色,如箬竹的竹叶宽大、竹秆矮小;凤尾竹的竹叶形似凤尾。还有一些竹种的竹叶有彩色条纹,如金镶玉竹的竹叶颜色为绿色,少数叶片嵌有黄白色条纹,引人注目。竹叶除了在视觉上给人带来美感外,在听觉上也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竹林细雨” “竹林听风” 形成独特的声韵美,是竹景观的一种特殊欣赏角度,可以舒缓情绪,引发想象,给人以声临其境、心旷神怡的感觉,使竹景观得到精神上的升华。

3 河南黄河流域的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乡村,乡村景观承载着传统文化。古代河南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繁茂,竹林风光秀丽。中华先民对竹的认识和重视最初是建立在竹的实用功能上的,因实用价值获得古人认同的竹,其秀美的外形也令人喜爱。人们在长期对竹资源利用与欣赏的同时,形成了与竹有关的物质文化景观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3.1 竹物质文化景观

竹物质文化是指人民通过对竹类植物进行改造或加工形成某种器具,用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从古至今,河南都以发展农业为主,竹子作为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历史悠久。在原始农业生产中,有尖头竹木棒、竹木锄、竹木夹等播种和收割器具。安阳孝民屯商代晚期铸铜遗址发现,当时的开采设施与工具,大部分由竹质材料所制成,如装载与提运的竹簸箕、竹筐、竹提篓等工具[16]。先秦时期产生了竹制纺织工具,如淮阳马鞍冢楚墓发掘出了多种竹制纺织工具,有竹制杆、竹制导经、竹制绕线框、竹制引纬杆、竹制纺轮等[17]。唐代大和二年(公元828 年),竹制水车在河南广泛推广,以供百姓灌溉之用。“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种巧妙利用水力,解决岸高水低,水流湍急地区的灌溉,是先人们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技艺,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元代时期河南南阳地区出现了既可中耕又可除草的竹制农具——耘荡,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耕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劳动效率[18]。

竹子除了用于生产和生活外,还用于其他行业。河南位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河段,水患泛滥频繁,自古竹子被大量用于抗洪防涝,《水经注》《史记·河渠书》 和《汉书·沟洫志》 均有汉武帝“斩淇园之竹木塞决河” 的记载[19-21]。在20世纪50 年代发掘的郑州商代制陶遗址中,出土的窑箅上的箅孔即是用木棍或中空的竹管钻出来的[22]。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竹制品仍被广泛大量的使用,《洛宁县志》 记载: “竹器用于秦晋及本省,邑人依以为生” “洛宁制竹器者甚重,各以类分,艺不相兼,杂列于市,四方员贩咸来货取” “洛宁因产竹,故家织竹器宜贩结足”。竹制品的广泛应用反映了河南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勇气和理想以及对待自然的现实精神。

3.2 竹精神文化内涵

竹是一类重要的非木质森林资源,不仅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也是一种蕴涵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殊植物载体。人们常常以竹比德,不仅在于其常绿的生态属性,更在于其姿态秀美、中空外直和坚韧不拔的审美特质与人的道德品行和人格特点相契合。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民风淳朴,农村人以质朴善良、吃苦耐劳、讲礼仪讲孝道著称。长期以来,竹之精神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和修养品德的精神来源与原动力[23]。

清新淡雅,朴实无华。竹子没有姹紫嫣红的色彩,只有深浅不一的绿色,清淡素雅,令人忘俗。竹子不哗众取宠,默默生长,不求虚名,具有朴实无华的精神品格。南朝诗人刘孝先在《咏竹》 中描述到: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置身于竹林,淡雅素朴的绿色会让人心清净明,生出宁静致远的意境与遐想。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孤高淡泊,流连于竹林,不屑与俗世合污。竹子枝干挺拔直立,向上生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竹子在质朴中透露着丝丝生气,清新淡雅的绿色散发着绵延亘古的韵味,给人朴实舒适的感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的生活态度在竹文化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河南地理位置特殊,历史上战乱和自然灾害频发,人们生活流离失所。复杂的历史环境,造就了河南人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性格。竹子虽身姿纤长却枝干挺拔直立,根茎强劲,在恶劣的土壤条件下扎根,在石缝里也能生长,“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经风傲雪斗寒霜” “盘根错节村野旁”,竹子经受风吹日晒、雨雪雷暴,依然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展现出竹子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顽强的生命力。“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面对大自然的一切挑战,依旧奋力向上生长,竹子这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流淌在广大劳动人民血脉中生生不息的血液,值得人们学习和传承。

虚心谦和,忠孝节义。虚心谦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生最基本的道德修养,世界上的成功者大多是虚心谦和之人。竹子则是因为其中空外直的特征,在古时就被文人们赋予虚心谦和的品格,用来赞美坦荡的胸怀和内敛的心境。竹子成丛生长,盘根错节的生长方式,很好地诠释了手足情、犊子情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孝义文化。孝顺竹出自《二十四孝》 中“哭竹生笋” 的典故,寓意孝顺、平安,虽然这个典故带有神话色彩,但孝顺竹竹秆青绿、质感坚硬,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以及长寿安康和青春永驻。人们形容孝顺竹为“父母在,不远游”,这种精神被中国人所推崇,也丰富了中国的竹文化内涵。

4 竹类植物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

4.1 乡村入口

村庄入口作为乡村与外界联系的必经场所,也是展示村庄主要形象之处,村庄入口的标志性景观可以凸显村庄文化[15]。入口空间形态常为平地或小广场,竹类植物配置可采用孤植和对植的造景方式,以引导视线。孤植是指孤立种植一株或数株竹类植物,可以选用形体高大、色彩神秘和形态奇特的竹种,如湘妃竹(斑竹)、桂竹、紫竹、黄秆乌哺鸡竹等,种植在突出显眼的位置,以展现竹子的个体美,强化入口景观。对植即相对种植,遵循生态均衡的配置原则,要求竹种在姿态、体量、色彩上比较接近,一般用相同竹种成丛相对种植,但在构图上应避免绝对对称。

4.2 乡村环村林

环村林作为村庄与大田之间的绿色隔离带,既保护农田又服务于村庄,是村民乘凉和休闲的公共林下空间。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环村林作为乡村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一个村庄的外在形象,也可体现一个村庄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河南环村林多为农民在村庄周围的荒废地、闲散地、小块集体土地上逐年自发栽植而成的人工林,多数为杨树纯林,植物种类单一。竹子的地下茎浅而盘根错节,有良好的防风固沙和保土涵水功能,如刚竹、桂竹、早园竹、美竹等,可营造成防风林和水土涵养林。竹子竹秆修长挺拔、枝叶繁茂,遮荫效果好,可为村民休闲纳凉提供理想场所。环村林的竹种选择以乡土竹种为主,如信阳市乡村可种植经济价值高的毛竹林,博爱县可种植神话传说中的湘妃竹(斑竹) 林、对花竹(两相思) 林,“北国竹乡” 洛宁可种植节长、纹路细、腔圆的淡竹林,形成地域特色的村—林风光,营造出绿竹成荫的景观效果。

4.3 乡村道路

乡村道路,古又称为蹊畛,或者阡陌、畛陌,是通行、聚集、休闲等行为发生的场所,体现着村庄的活力,它联通村庄内外,串联邻里左右,与村民生活紧密联系。乡村道路景观是乡村道路与其周边环境结合而成的综合景观体系,包括道路空间、路侧带状绿化空间和两侧视域空间,它们相互融合,共同营造乡村道路景观[24]。河南乡村道路主要包括街道和巷路,街道是交通型道路,植物配置以规则式带状种植为主,将竹子按照一定株行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既可分割空间、吸尘降噪,又可营造规则整齐的景观效果。乡村巷路的功能是供村民基本出行和生活使用,空间和尺度小,植物配置方式灵活多样。北方乡村民居多为白墙青瓦,在墙边丛植、列植或点缀几株翠竹,在白墙衬托下竹子更显鲜翠欲滴,竹枝竹叶与白墙相互衬托,相互因借,相得益彰,增加了巷路的空间感和画面感,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4.4 乡村庭院

乡村庭院(包括宅旁、绿篱、围墙) 是村庄中占据比例最大的一种空间类型,是村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主要活动空间。景观设计要充分发扬当地的资源优势,在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之外,还要考虑生态环境的调节与美化作用,兼顾景观性与功能性。庭院竹应选择观形、观叶或寓意好的竹种,既不遮挡阳光,又给人以高雅的感觉,四季碧绿,富有生机。在庭院开敞处适宜种植叶形或叶色奇特、姿态优美的箬竹、凤尾竹等,成片成丛栽植,形成独特的竹景观;墙垣、屋角等地宜用菲白竹、菲黄竹等丛生竹种进行美化修饰。一些寓意好、外形秀丽的竹子,如孝顺竹、金镶玉竹等寓意孝顺、平安,可在庭院中点缀种植表达对长辈或老人身体健康和幸福长寿的美好祝愿。有些竹种既是快速障景植物,又是固碳制氧的能手,在房前屋后的零散地或杂物堆放处种植紫竹、京竹、红边竹、篌竹等中小型竹,不仅起到遮蔽、分割空间和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还可以增加景深,营造清新自然的庭院环境。

4.5 乡村坑塘

河南属暖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70%的降水集中在7—8 月份。在传统农业社会,坑塘是农村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在调节水源、防汛抗旱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坑塘是乡村重要水体要素,与农田、林地等共同构成乡村空间环境的自然本底,良好的水体景观环境是塑造乡村面貌、改善居住环境质量的关键。竹子是一种是既需水又怕水淹的植物,在潮湿低洼的地方,可采用一些较耐水湿的竹种如水竹、孝顺竹、绿竹、毛环竹、美竹等,栽植在河岸或与山石小品组合成景,既可以观赏,又可以净化水质、改善环境。“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清澈的溪水掩映着丛丛绿竹与水面上荷花的倒影交相辉映,可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水景图。

5 结束语

竹是集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于一身的植物,符合乡村景观自然纯朴的设计宗旨,是良好的乡村绿化材料,值得大力推广应用。河南是中国大部分竹类植物自然分布的最北缘,随着“南竹北移” “竹资源引种驯化” 等研究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河南的竹种资源。但目前竹子在景观中的应用及与推广仍面临一些问题,本文根据竹种特性汇总了适合河南乡村种植的竹种,但多基于理论层面,现实中应用的景观竹种非常有限。因此,还有待于进行更多的实践探索,营造丰富的竹景观。

猜你喜欢

竹种竹类竹子
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①
广西干热河谷地带引种竹种适应性及其出笋特性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簕竹属10个竹种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能力分析
和竹子在一起
竹材在现代家具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
中国竹类研究成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