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活寄生汤薰洗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核心探究

2022-11-01杜中平石可松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6期
关键词:独活症候针灸

杜中平 石可松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北京 102206)

当前,糖尿病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疾病,疾病发生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养成等有关。疾病发生情况下,影响患者的基本生活,且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可影响患者的机体组织,威胁患者的健康状况。临床工作中指出,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随之的相关并发症问题也非常明显。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神经疼痛、肢体麻木、腹胀等为该疾病的主要表现,发病多认为是免疫系统异常、微循环障碍,需予以患者积极治疗。甲钴胺片是临床中在控制血糖达标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较为常用的药物,可以改善DPN患者的症状体征,但是效果并不理想[1]。随着治疗工作的开展,发现中医治疗在各种疾病治疗中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此,为了提升DPN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开始尝试中医治疗手段。基于此,我院为探究独活寄生汤薰洗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进行分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DP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现代糖尿病学》中DPN的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实施分组对比治疗,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24例、16例;患者年龄48 ~72岁,平均(62.20±5.50)岁;病程5 ~18年,平均(14.50±3.50)年;病程3 ~15年,平均(12.20±2.50)年;患者体重40 ~80 kg,平均(55.80±6.80)kg。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49 ~73岁,平均(61.88±5.65)岁;病程5 ~17年,平均(13.30±3.30)年;病程3 ~13年,平均(12.05±2.30)年;患者体重42 ~82 kg,平均(56.50±7.30)kg。将以上两组DPN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

入选标准:(1)>18岁患者;(2)患者具备配合能力;(3)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4)对本次研究涉及用药患者无禁忌;(5)患者肢体行动自如;(6)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排除标准:(1)心脑血管严重疾病存在的患者;(2)手足皮肤破溃、感染患者;(3)血液疾病患者;(4)恶性肿瘤患者;(5)治疗用药过敏患者;(6)遵医行为差、退出治疗患者。

1.2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予以全部DPN患者磺脲类、双胍类等降糖药物治疗,视患者的合并症情况进行降压、调脂、抗血小板等对症治疗,并配合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规范患者的日常生活。

对照组DPN患者于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甲钴胺片治疗。甲钴胺片(上海新亚药业生产,国药准字H20052207,产品规格:0.5 mg*10 s)治疗,口服0.5 mg/次,3次/d,治疗时间2周。

观察组DPN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独活寄生汤薰洗配合针灸治疗。独活寄生汤薰洗治疗。中药方剂:黄精、黄芪、党参以及枸杞子各6 g,桑寄生、肉桂、白芍药、牛膝、细辛、茯苓、防风、秦艽以及川芎、生地黄各12 g,独活18 g。药方煎煮取汁置于熏蒸汽疗仪中进行熏蒸操作,四肢充分暴露坐位熏蒸,温度42℃,时间为30 min/次、1次/d,治疗时间2周;针灸治疗。辅助患者仰卧位,取上肢合谷、曲池、外关穴以及下肢足三里、太冲、三阴交穴、涌泉穴,治疗前进行皮肤消毒,以毫针(0.30 mm×40 mm)进行快速进针,直刺1寸左右施行提插、捻转刺激手法,留针20 min/次、1次/d,治疗时间2周。

1.3 观察指标

统计DPN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MDA、GSH-Px、SNCV、MNCV指标水平、生活质量、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

1.4 中医症候积分评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项目包括四肢疼痛、肢软麻木以及感觉减退、软肢无力主要症状,症状积分0 ~6分,无症状即0分,轻度症状即2分、中度症状即4分,重度症状即6分。总分0 ~24分,评分越高,DPN患者的症状表现越明显,呈正比关系[2]。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评定疗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70%,即显效;症状改善,症状积分减少30%~70%,即有效;上述效果未达到,即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6 生活质量评分标准

参考GQOL-74量表评估DPN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指标,评分百分制。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呈正比关系[4]。

1.7 数据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计算机录入分析。DPN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以[n(%)]表示,并通过χ2验;DPN患者MDA、GSH-Px、SNCV、MNCV指标水平以及中医症候、生活质量评分以(±s)表示,采用t值检验。P<0.05情况下,表示指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效果比较

治疗后,两组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为92.50%、60.0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治疗期间MDA、GSH-Px、SNCV、MNCV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DPN患者的MDA、GSH-Px、SNCV、MNCV指标水平接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DA、GSH-Px、SNCV、MNCV指标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前指标水平改善(P<0.05),见表2和续表2。

表2 两组治疗期间MDA、GSH-Px、SNCV、MNCV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期间MDA、GSH-Px、SNCV、MNCV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MDA(nmol/mL)GSH-Px(U/0.1 mL)腓总SNCV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0)6.35±1.33 4.40±0.60* 108.20±16.60 143.70±20.50* 30.80±2.50 43.80±3.05*对照组(n=40)6.40±1.35 4.90±0.80* 107.80±16.50 131.50±18.80* 30.60±2.52 41.20±2.80*t 0.1669 3.1623 0.1081 2.7740 0.3563 3.9716 P 0.8679 0.0022 0.9142 0.0069 0.7225 0.0002续表2组别 正中SNCV 腓总MNCV 正中MNCV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0)35.50±2.50 49.80±2.60* 40.55±2.80 46.90±2.40* 37.30±2.60 47.80±3.20*对照组(n=40)35.65±2.45 46.20±2.20* 40.60±2.95 43.45±3.20* 37.30±2.65 41.20±3.05*t 0.2710 6.6850 0.0777 5.4549 0.0000 9.4424 P 0.7871 0.0000 0.9382 0.0000 1.0000 0.0000

2.3 中医症候积分

两组DPN患者治疗期间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分析,治疗前评分情况接近接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下降(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期间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对比(±s,分)

表3 两组治疗期间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对比(±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15.20±2.20 5.05±0.80*对照组 40 15.50±2.33 9.05±1.20*t 0.5921 17.5412 P 0.5555 0.0000

2.4 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DPN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分析,治疗前评分接近(P>0.05)。治疗后,评分改善,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前生活质量提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期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治疗期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0)78.35±3.33 90.40±3.60* 80.20±6.60 93.70±5.50* 80.80±2.50 95.80±3.05* 85.50±2.50 96.80±2.60*对照组(n=40)78.40±3.35 84.90±2.80* 81.80±6.50 86.50±3.80* 80.60±2.52 88.20±2.80* 85.65±2.45 88.20±2.20*t 0.0669 7.6271 0.5462 6.8117 0.3563 11.6093 0.2710 15.6688 P 0.9468 0.0000 0.5865 0.0000 0.7225 0.0000 0.7871 0.0000

3 讨论

DPN发病机制与微血管病变、代谢紊乱等各种因素有关,患者肢体麻木、神经疼痛等均为其常见症状表现,早期具备可逆性,随着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发展成为难治性神经损伤[5]。DPN治疗以降糖、改善微循环等为主要治疗目标,尚无特效药物,长期疗效并不理想[6-7]。中医对此病有着深刻的理解,属于“消渴痹症”范畴,与气滞血瘀有关联性[8]。中药熏洗促使药液温热发挥功效,具有防病治病的效果[9]。独活寄生汤由黄精、黄芪、党参、枸杞子、桑寄生、肉桂、白芍药、牛膝、细辛、茯苓、防风、秦艽、川芎、生地黄、独活等多种中药组成,其中黄芪、党参可达到健脾补气的功效,枸杞子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肉桂、防风等具有祛风除湿以及舒筋活络等功效,独活具有善治扶风的功效,诸位药物联合应用,共发挥养血活血、通痹止痛之功效[10-11]。针灸治疗DPN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局部取穴的基础上疏通经络、调和阴阳,选择患者的合谷、曲池、外关穴进行针刺可以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感觉障碍,选择患者的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进行针刺可以治疗下肢感觉/运动障碍[12-13]。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治疗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症状体征改善[14]。张凌等[15]认为,中药熏洗直接渗透致局部,其药力集中、药效强劲,具有调畅脏腑功能、疏通气血、改善远端神经功能等功效;针灸具有调节胰岛素水平、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理想。

本次研究中: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PN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0%更高,MDA(4.40±0.60)nmol/mL、GSH-Px(143.70±20.5)U/0.1 mL、SNCV、MNCV指标水平改善幅度更大,生活质量提升更明显,中医症候积分下降更大。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独活寄生汤薰洗、针灸治疗DPN促进患者症状体征改善。

综上所述,辅助独活寄生汤薰洗、针灸治疗DPN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血清指标、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独活症候针灸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等风来
独活入味
针灸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症候透析及对策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痛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