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中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2022-11-01高国卿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6期
关键词:上腹疼痛感功能性

高国卿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内蒙 乌兰察布 012000)

对于消化内科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疾病,重点是机体非器质性疾病造成消化不良,临床症状以上腹灼热与疼痛感强烈以及食欲不振为主,部分患者伴随着恶心与暖气不良反应,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出一定的反复性与阵发性[1]。消化内科疾病作为患者饮食无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果尚未实效性对患者进行治疗,可能增加患者消化性疾病出现的风险。临床研究中,温中健脾汤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为此对某阶段的200例患者实施医学观察,获取的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纳入研究范畴,基于治疗方式划分一般组以及特殊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一般组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25 ~65(43.56±6.78)岁,病程0.5 ~4.8(2.84±0.15)年;特殊组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27 ~68(46.03±7.21)岁,病 程0.9 ~5.0(3.46±0.22)年,两组的患者在年龄等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可以互相对比(P>0.05),同时签订知情协议书[2]。

1.2 方法

一般组:引进西药治疗,即三餐之前的半个小时内服用多潘立酮片,来源于西安杨森制药企业,要求患者每次口服10 mg,持续用药30 d[3];特殊组:引进温中健脾汤,药剂组成:10 g的延胡索、20 g的炒白芍、10 g的泡姜、30 g的黄芪、20 g的蒲公英、10 g的浙贝母、30 g的党参、30 g的茯苓[4]。引导患者冷水煎煮,得到药汁400 mL。每日口服药物两次,剂量是200 mL,在早晚两个时段分别服用。把20 d记作一个治疗周期,持续治疗两个周期[5]。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治疗有效性,痊愈治疗代表患者治疗结束后,不良症状完全消失,疼痛感显著减弱,且患者可正常参与工作与生活活动、明显治疗代表患者治疗结束后,不良症状基本不见,疼痛感有所减弱,且患者可基本上进行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活动[6];改善治疗代表患者治疗结束后,不良症状有一定的改善,疼痛感稍稍减弱,工作与生活活动受到一定影响;无效治疗代表患者治疗结束后,不良症状尚未改善,甚至加重病情,疼痛感没有减弱,严重制约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7];对两组患者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进行评分,涉及上腹疼痛感、进餐之后上腹胀、存在早饱感、上腹烧灼感、恶心、暖气等,在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统计不良症状的程度[8]。划分轻中重三个等级。把患者没有出现不良症状记作0分、患者需要被提示可感受症状存在记作1分、患者可感受症状存在然而可以耐受记作2分、患者感觉症状比较显著,且持续出现记作3分,记录患者症状总积分;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负面情绪变化,涉及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记录对应评分[9];研究患者躯体功能变化、精神状态变化与心理健康变化、胃泌素指标变化和胃动素指标变化,明确治疗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1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n(%)]表示,采用χ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经过对比,一般组治疗结果:痊愈治疗32例患者、占比32.0%,明显治疗39例患者、占比39.0%,改善治疗31例患者、占比31.0%,失败治疗8例患者、占比8.0%。特殊组治疗结果:痊愈治疗36例患者、占比36.0%,明显治疗41例患者、占比41.0%,改善治疗32例患者、占比32.0%,失败治疗2例患者、占比2.0%,特殊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一般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患者治疗成效[n(%)]

2.2 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数值

经过一系列治疗,特殊组患者上腹疼痛感(0.12±0.14)分、进餐之后上腹胀(0.54±0.60)分、存在早饱感(0.23±0.49)分、上腹烧灼感(0.07±0.21)分、暖气(0.20±0.39)分、恶心(0.12±0.33)分,优于一般组患者,一般组患者上腹疼痛感(0.12±0.14)分、进餐之后上腹胀(0.53±0.50)分、存在早饱感(0.48±0.66)分、上腹烧灼感(0.16±0.43)分、暖气(0.23±0.48)分、恶心(0.12±0.32)分,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比较患者不良症状积分(±s,分)

表2 比较患者不良症状积分(±s,分)

小组 时间 上腹疼痛感 进餐之后上腹胀 存在早饱感 上腹烧灼感 暖气 恶心特殊组(n=100)治疗之前 0.67±0.58 1.63±0.88 0.83±0.77 0.53±0.69 1.02±0.68 0.36±0.59治疗之后 0.12±0.14 0.54±0.60 0.23±0.49 0.07±0.21 0.20±0.39 0.12±0.33一般组(n=100)治疗之前 0.63±0.28 1.89±0.78 1.06±0.76 0.54±0.79 0.88±0.74 0.31±0.57治疗之后 0.12±0.14 0.53±0.50 0.48±0.66 0.16±0.43 0.23±0.48 0.12±0.32

2.3 对比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变动

治疗之前,特殊组抑郁量表分数(26.01±11.36)、焦虑量表分数(15.08±7.94),一般组抑郁量表分数(25.60±12.41)、焦虑量表分数(17.92±6.43),治疗之后特殊组抑郁量表分数(10.02±8.49)、焦虑量表分数(6.40±4.13)、一般组抑郁量表分数(18.22±11.36)、焦虑量表分数(10.05±7.14),差异显著(P<0.05)。

2.4 统计患者生活质量分数

特殊组患者躯体功能的评分均数(43.16±2.38)、精神状态功能的评分均数(40.12±3.79)、心理健康功能的评分均数(43.59±4.18),多个项目分数均超过一般组,一般组患者躯体功能的评分均数(34.36±3.10)、精神状态功能的评分均数(33.40±1.59)、心理健康功能的评分均数(38.60±3.11)。并且特殊组胃泌素的指标均数(60.08±4.13)、胃动素的指标均数(370.68±12.98),与一般组胃泌素的指标均数(42.08±3.66)、胃动素的指标均数(321.06±13.05)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比较患者生活质量(±s)

表3 比较患者生活质量(±s)

小组 躯体功能(分)精神状态功能(分)心理健康功能(分)胃泌素(ng/L)胃动素(ng/L)特殊组(n=100)43.16±2.38 40.12±3.79 43.59±4.18 60.08±4.13 370.68±12.98一般组(n=100)34.36±3.10 33.40±1.59 38.60±3.11 42.08±3.66 321.06±13.05 t 10.248 14.238 9.352 12.354 11.058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也被理解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疾病产生因素尚未完全明确,相关资料表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患者精神应激、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和遗传等多个因素存在密切关联,本质上是一种生理性疾病[11]。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就医,核能造成机体维生素缺失和低蛋白症等并发症产生,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基于中医界的视角,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胃痛”的范畴,主要是因为寒邪内侵和胃失温煦所致[12],治疗核心点便是健脾和胃与温中止痛。中医治疗是一般的诊治模式,可对患者病情起到治疗效果,然而中药诊治的成效不够理想化,因此要尝试更为有效的药物诊治模式,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加以具体化方案设置,体现疾病诊断及时性,最大化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方式的认可度与肯定度[13]。本次研究中,为了研探索温中健脾汤对疾病治疗产生的效果,对某阶段内进行治疗的患者200例实施医学观察,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划分两组,结果表明:一般组治疗结果:痊愈治疗32例患者、占比32.0%,明显治疗39例患者、占比39.0%,改善治疗31例患者、占比31.0%,失败治疗8例患者、占比8.0%。特殊组治疗结果:痊愈治疗36例患者、占比36.0%,明显治疗41例患者、占比41.0%,改善治疗32例患者、占比32.0%,失败治疗2例患者、占比2.0%,特殊组患者治疗总效率高于一般组患者(P<0.05);表明温中健脾汤治疗方式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便于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身体。经过一系列治疗,特殊组患者上腹疼痛感(0.12±0.14)分、进餐之后上腹胀(0.54±0.60)分、存在早饱感(0.23±0.49)分、上腹烧灼感(0.07±0.21)分、暖气(0.20±0.39)分、恶 心(0.12±0.33)分,优于一般组患者,一般组患者上腹疼痛感(0.12±0.14)分、进餐之后上腹胀(0.53±0.50)分、存在早饱感(0.48±0.66)分、上腹烧灼感(0.16±0.43)分、暖气(0.23±0.48)分、恶心(0.12±0.32)分,差异显著(P<0.05)。说明温中健脾汤治疗方案能够缓解患者不良反应,降低患者不良反应评分;治疗之前,特殊组抑郁量表分数(26.01±11.36)、焦虑量表分数(15.08±7.94),一般组抑郁量表分数(25.60±12.41)、焦虑量表分数(17.92±6.43),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之后特殊组抑郁量表分数(10.02±8.49)、焦虑量表分数(6.40±4.13)、一般组抑郁量表分数(18.22±11.36)、焦虑量表分数(10.05±7.14),差异显著(P<0.05)。那么温中健脾汤治疗方式能够舒缓患者不良情绪,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特殊组患者躯体功能的评分均数(43.16±2.38)、精神状态功能的评分均数(40.12±3.79)、心理健康功能的评分均数(43.59±4.18),多个项目分数均超过一般组,一般组患者躯体功能的评分均数(34.36±3.10)、精神状态功能的评分均数(33.40±1.59)、心理健康功能的评分均数(38.60±3.11),差异显著(P<0.05)。并且特殊组胃泌素的指标均数(60.08±4.13)、胃动素的指标均数(370.68±12.98),与一般组胃泌素的指标均数(42.08±3.66)、胃动素的指标均数(321.06±13.05)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通过温中健脾汤治疗,可更多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指数,改善患者胃动素与胃泌素的指标。所以温中健脾汤应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上存在有利优势,便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身体[14],帮助患者缓解不良症状,调整患者精神状态,继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药剂的具体组成,炒白芍与茯苓具备健脾利湿的作用、泡姜具备温中散寒的作用、党参以及黄芪具备补中益气的作用,多种药物共同运用,起到温中祛寒的功效,全面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起到治疗成效[15]。基于此,临床上要大力推广温中健脾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治疗,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

猜你喜欢

上腹疼痛感功能性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胃病多久才算老胃病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乏脂肪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误诊1例
引起上腹部疼痛的有关疾病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