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与记忆:用增强现实技术重构都市认同感

2022-10-29莫灿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增强现实身份认同文化遗产

摘 要:我国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城市生活空间被重置或正在发生重置。如何让人们在重置后的都市空间找到自己的歸属感、身份认同感,是需要思考的课题。对利用增强现实技术等新兴技术更好地保留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探讨可能表现出来的文化遗产知识传播的新方式,以期人们对文化遗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被重置了的城市社会空间找到其身份认同。

关键词:文化遗产;增强现实;身份认同;记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新兴技术(AR)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框架研究”(C2206001008)、202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YJC760062)、2019年广州航海学院教学科学研究项目“沉浸式增强现实对设计专业教学的启示”(G410406)研究成果。

受城镇化的影响,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于是发生“新”城市人与“旧”城市人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加之文化与知识的数字化,“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紧密交织在一起。于是,城市中记忆深处的文化和历史逐渐模糊化,城市文化中的传统元素慢慢消失,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未来城市将不再具有自己的独特气质。那么针对生活在现在或未来的人如何在城市文化景观中获取文化认同或身份认同的问题,记忆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除传统的媒介外,增强现实技术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记忆技术”。它的应用可能会给历史与记忆提供一种全新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来呈现记忆,即通过增强现实来找到历史记忆的文化与现代城市景观面貌之间的平衡,让城市移民和原居民通过AR这个工具在可能被重置过了的城市的社会空间景观中找到其身份认同。

一、变化中的地方景观的历史与记忆

卡舒巴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十年后,谁会在城市居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在社会与文化意义上,谁将“拥有”这一城市?他说,在“我们”的城市,“我们”需要在自己的社区中获得一种个人安全感和认同感,也就是说,在社会层面上获得一种故乡感。因为当地人已经成为他们自己城市的“游客”,他们时常会出现在街边去四处找寻熟悉的东西。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城市历史景观或古建筑的破坏,使得历史文化逐渐消失,地方特色的形态和风貌逐渐模糊,造成历史与记忆无法延续。卡舒巴在《“他者的”遗产:城市文化、市民社会与城市展望》一文中还说:“城市的未来将主要依赖于城市中的实践者和城市自身确立的文化,依赖于社会空间和环境,依赖于文化和人的因素。”也就是说,未来承载人们的精神文化的将是城市文化景观。城市的快速更新,很少考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尤其是在历史中心,一个地区认同的象征之地,其影响是漫长的、持续的。传统城市建筑或景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它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传承着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核心。而这种变化,特别是在地方的有形内在性方面,导致它们与作为记忆和日常生活的交汇点的无形维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城市在更新过程中与过去的不连续,导致现在年轻一代只有对现状的有限经验,无法从城市建筑或景观中获取历史的文化身份。

彭牧教授认为,遗产“从具绵延性的历史产生的文化产品变成了与历史以某种方式关联的当下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强调了为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表述和经验非常丰富。《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将“景观”的定义建立在文化概念的基础上,它对景观的解释倾向于将有形和无形价值融入景观概念本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则强调了遗产“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让人们认识到建筑物和遗址并非孤立的,而是与背景有内在联系的“背景”一词既指实际领域,也指文化领域,也指与文化、社会、经济和环境领域有关的经验。《布拉特宪章》里的“地点”指地理上界定的区域,将文化遗产具体的有形和无形的表现联系起来。在201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的《关于历史城市景观的建议案》中将“城市历史景观”定义为:“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层层积淀而产生的城市区域,其超越了‘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包括更广泛的城市背景及其他地理环境。”从上述各定义中可以看到,城市历史文化基本都是通过历史建筑物来传承的。

传统、文化与本真性在不断丧失的过程中,人们想了解自己的城市就需要通过一种新的媒介来搭建一座桥梁,而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基本实现了记忆的共享与互动,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社交媒体的新兴技术,有可能成为连接历史和记忆的一种新的“记忆技术”工具。通过这种全新的工具,“我们”可以搜索和记录这种对历史的看法,然后将其铭刻在脑海中。在这种背景下,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实时的信息。M.克劳迪娅认为随着增强现实(AR)应用的加速,文化遗产地开始关注这种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同时其研究表明,AR在经济、经验、社会、认识论、文化、历史和教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城市移民和原居民想要在重新设置过的城市的社会空间景观中找到其身份认同,应该参与开放的、无处不在的遗产讨论,包括互联网空间、物质建筑、社会领域、物理空间、有形和无形方面的对话。另外,在保存历史、提高游客满意度、产生积极口碑、吸引新目标市场和促进积极学习体验上,AR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它可以成为链接记忆的新技术。

二、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是一种允许用户将真实的感官体验与数字环境感知相结合的技术。其核心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信息与真实的现实环境实现融合,虚拟物体与真实环境实时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即将虚拟内容(文本、视频、动画、音频、图像、三维模型等)叠加在观众所视的现实环境中,呈现出虚拟与现实混合的新环境。这种叠加不是简单地附着在真实的现实环境中,而是与真实环境实现无缝的“融合”,将人类的感官(如视觉、听觉和触觉)与虚拟物体结合起来,完整地展示展品附属的相关信息以及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以实时交互方式增强用户的感知,提供游客主动参与的互动学习体验。

增强现实系统是如何实现虚拟物体与现实物体实时融合、交互和精准匹配的?首先,增强现实系统根据智能终端显示屏携带的摄像头实时采集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视频图像,然后系統对该视频内容进行分析与比对,转换计算真实场景、摄像机、数字图形软件、智能终端显示器之间的坐标系,即世界坐标系、摄像机坐标系、成像平面坐标系和虚拟图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计算;其次,获取摄像机所处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的实时相对位置、角度,通过高速5G网络通信实时将虚拟内容(文本、视频、动画、音频、图像、三维模型等)渲染输出叠加在真实场景中,并最终在智能终端显示屏设备实现显示效果,实现与用户的人机交互。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在于该系统可以实时地检测、识别真实场景的图像特征,并根据检测到的真实场景图像信息实时定位摄像机的相对位置和方向、角度,从而将虚拟内容准确地叠加在现实世界的真实场景中的位置上,实现无缝融合。

三、增强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中的运用

改进现有的静态的、非交互式的文物和图像的多媒体呈现方式,可以提高游客了解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加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欣赏程度。其中一些研究,通过使用具有增强现实功能的移动设备,查找街道上的目标建筑物,在移动设备中可以看到目标建筑物上附加的信息。

关于在文化遗产遗址上使用增强现实,韩国国立顺天大学计算机工程系的Jong-Gil Han、Kyeong-Jin Ban、Eung-Kon Kim和韩国国立全南大学文化内容系的Kyoung-Wook Park在2013年共同研究了“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对文物遗址、建筑文化属性和历史遗迹修复数字内容的开发”。与以往研究方向最大的不同在于,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室外增强现实技术”代替“室内增强现实技术”实现“文物古迹三维模型”可视化的系统。即提出的可视化系统为“利用物体全景、互联网浏览(SURF)和GPS对户外录入的视频图像中的文物遗址三维模型进行增强”。通过该可视化系统,用户可以方便地获得文化遗产地的信息。实验证明,如果使用“文化遗址三维模型可视化系统”,用户可以在室外和室内方便地使用文化遗址的信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文化信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2018年,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的学者和专家提出通过数字化和体验式探索文化遗产遗址来学习历史。其考古遗址互动体验设计模型基于投影增强现实(AR),向大众展示了西班牙内战时期修建的防空洞虚拟遗产体验的设计过程。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模式有利于对导游的补充:第一,使用投影增强现实探索不同层次的学习体验;第二,通过具体设定的协作活动,促进对需要情感参与和批判性思维的历史内容的理解。

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建筑和建筑科学研究所的罗克·安古洛、弗朗西斯科·迪克和安东尼奥·帕洛米诺马在2017年对建筑大师赫尔南·鲁伊斯的作品进行数字化时,利用数字摄影测量、逆向工程、BIM和可视化编程等新兴技术,虚拟匹配了西班牙塞维利亚的圣奥古斯汀修道院的前门。同时,建立了三维数字模型,并解释了从文献来源获得的数据。最终得到遗产信息的数字化图形模型,为遗产信息的分析、推广和匹配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总之,增强现实技术可能实现被重置过的都市文化空间的情景化重建与再现,提供城市地方景观的传统文化内容有形化、情景化的诠释、展示和传播。这使得文化遗产与游客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完整及灵活,增强游客(居民)对文化的感知,最后将对“自己”历史的看法铭刻在头脑里,从被重置过的都市建筑或景观中获取历史的文化身份。

四、运用增强现实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一)有利于科学保护和有效宣传都市的文化遗产地

城市建筑或景观作为文化精神的载体,承载着人民的精神文化。如果在发展中忽视对城市建筑或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会对其造成无可挽回的破坏;同样,摒弃发展的保护,也将没有生机和活力。通过运用新兴技术丰富和再造文化遗产的形态,展现都市地方文化遗产独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创造力和多元文化,表现其蕴藏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背景以及科技、文化与艺术的多样性,有助于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和传承。

(二)有利于地方城市历史文化的活化利用

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找到历史记忆的文化与现代城市景观面貌之间的平衡,让城市移民和原居民通过AR这个工具在被重置过了的城市的社会空间景观中找到其身份认同。对其进行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传播,开展地方历史文化品牌项目,提升其关注度和号召力,发展地方历史文化旅游业,丰富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方式。

(三)有助于地方优秀历史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

以新媒体为纽带,整合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涵盖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古树名木的文化遗产普及活动,从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实现价值现代转化,让线性的遗产展示重新活起来,成为各地区响亮的文化品牌。这对展示地域性民俗文化特色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五、结语

应用增强现实技术,通过智能终端显示设备对城市文化空间遗产进行数字化传播,实现被重置过的都市文化空间的情景化重建与再现,来提升对城市地方景观的传统文化内容有形化、情景化的诠释、展示和传播。这种交互式的文化体验,能够提高居民对了解都市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其对这种形式所承载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内容的认知,了解城市文化空间的文化内涵、文化体验、文化功能和内在精神品质,增强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新兴技术再兴历史与记忆,使其精神世界和意识形态受到影响,重新唤醒都市居民的身份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卡舒巴.“他者的”遗产:城市文化、市民社会和城市展望[J].民间文化论坛,2015(4):23-29.

[2]卡舒巴.世界—观:每个人的博物馆?[J].民俗研究,2017(4):37-42.

[3]包汉毅.文化变迁:卡舒巴城市文化思想评述[J].民俗研究,2017(4):43-49.

[4]彭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性:实践与民俗传统的遗产化[J].民族文学研究,2018(4):21-24.

[5]莫灿.增强现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文献综述[J].戏剧之家,2020(7):172-174.

作者简介:

莫灿,硕士,广州航海学院讲师,黄埔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猜你喜欢

增强现实身份认同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照片建模与增强现实实验在三维软件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