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洗与中医护理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探究

2022-10-29陈剑毅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16期
关键词:熏洗关节炎膝关节

陈剑毅

(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广东 广州 510170)

在近几年来,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都有所变化,这就使得各种疾病的发生率相对提高。膝骨性关节炎也就是俗称的骨关节科疾病,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骨出现退行性变化为主的疾病,其属于骨科病变。在发生后,患者会存在明显的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功能障碍等现象。在临床上,可根据疾病的诱发原因,将其划分为2种类型,即原发性膝关节炎和继发性膝关节炎。前者的病因尚未明确,后者可通过检查来明确病因[1]。其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耐受性较差。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随着病程延长,患者很容易出现站立、行走功能障碍,导致其生存质量下降。在患者入院后,多对其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且侧重于西药的使用。在西医治疗时,其用药以止疼和消炎为主,虽然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但效果一般。随着中医研究的深入,临床提出以中药熏洗治疗与中医护理的方式来进行膝骨性关节炎干预,其既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又能够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舒适度进行保证,优化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就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效果进行评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中,男性:女性=23:17,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为(55.21±3.42)岁,病程1-3(1.22±0.12)年。观察组中,男性:女性=22:18,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为(55.36±3.52)岁,病程1-3年(1.34±0.20)年。纳入与排除标准:患者符合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经过影像学检查、临床检查确诊[2];患者意识清晰;患者无心、肝、肾等疾病;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药物过敏患者。该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从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确诊后,给予美洛昔康治疗,每天1次,每次7.5mg。在用药期间,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如果存在异常变化,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并且采取处理措施。同时,观察患者的关节活动状况,并且就其难以自主进行的一些活动进行辅助完成,例如行走、下蹲等。每天对病房环境进行清洁,保证其通风透气,保证环境的温馨与舒适。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1)中药熏洗:选取雷公藤、牛膝、乳香、田七、两面针、四方藤、骨碎补、威灵仙、没药、桂枝、刀伤木、红花、山栀子等舒经活络的药物,保证剂量适当后,将其混合捣碎,并制成药袋,将其加入清水之中,浸泡30分钟,然后将其放置于熏蒸床之上,对患者给予熏洗治疗,持续30分钟。在熏洗的过程中,要将其温度调整到40℃-45℃,每天1次。在整个熏洗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耐受度来进行温度调整,以能够保证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血液循环。(2)中医护理:①情志护理。在长期存在膝骨性关节炎时,患者会感受到明显的膝关节疼痛,从而使之生理舒适度较差,进而影响其心理状态,多会产生担忧、烦躁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对其给予积极的开导和情感支持,从而使之对治疗信心加强。②疾病宣教。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且针对性的讲解膝骨性关节炎的诱发原因、治疗原理、预期效果等,使之能够积极配合临床工作的开展。就既往治疗的积极案例进行讲解,让患者能够知晓疾病治愈的可能,树立治疗信心,从而提高其治疗积极性和配合度。在健康知识宣教时,要尽可能让患者与家属一起参与,从而让患者家属能够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③膳食护理。叮嘱患者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结构,且忌食生冷、发物以及油腻食物,针对其具体证型,来对患者予以食疗,以高矿物质、高热量与高钙的食物为主,达到补肾补气、强健筋骨的目的。④皮肤护理。在中医熏洗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皮肤受损,出现烫伤、湿疹以及皮疹等现象。必须要加强对皮肤状态的观察,做好清洁工作。必要时,可对患者使用软膏,来缓解皮肤状况,降低受损的可能。⑤康复干预。指导患者保持平躺,进行膝关节收缩与踢腿等训练,降低肌肉萎缩的可能性,控制患者的行动,降低膝关节受损的可能。在运动的幅度上,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保持适量的原则。部分患者在运动的主动性上,存在明显缺失,虽然以健康讲解的方式,能够让其知晓运动的意义。同时,告知患者与家属运动的好处,并且指导患者运动要点,让患者家属能够监督相关工作的开展。⑥日常生活干预。在患者治疗期间,让其保持规律的作息,从而使之免疫功能得以强化,同时,根据天气让患者进行适当的衣物增减,注意保暖,降低对膝关节的刺激。在日常活动上,要保持适量且力所能及的原则,不可对膝关节造成2次创伤。

3 评价指标:(1)根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3]来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①显效:患者的肿胀以及疼痛感基本消失,且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关节功能均有所改善;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关节活动度无变化或者恶化。(2)采取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研表,来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估,其可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层次。(3)以WOMAC[4]来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其包含了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日常活动受限几个方面。(4)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炎性因子进行检测,就血清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水平。其需要在清晨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3ml,以3000r/min的离心率来进行10分钟的离心处理,以获取血清,并且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来进行检测。

4 统计学分析:该次研究涉及的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其中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率(%)和平均值±标准差(±s)的方式来表示,且分别以卡方(x2)和t来进行检验,P<0.05,则为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占优势,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对护理总有效率比较(n,%)

5.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n,%)

5.3 2组患者护理前后WOMAC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前WOMAC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无差异(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的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日常活动受限相较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WOMAC评分比较(±s,分)

表3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WOMAC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时间段 关节疼痛 关节僵硬日常活动受限观察组40 护理前12.39±2.73 3.42±0.45 44.28±5.49护理后2.78±0.36 0.98±0.22 14.58±2.31对照组40 护理前12.27±2.93 3.39±0.44 44.62±5.46护理后5.02±0.61 1.87±0.30 22.30±2.37

5.4 2组患者护理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在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的IL-1、TNF-α、MMP-3等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偏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4 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时间段 IL-1(pg/mL)TNF-α(pg/mL)MMP-3(ng/mL)观察组40 护理前7.42±0.82 30.23±4.52 29.38±4.52护理后2.34±0.41 11.72±1.82 13.20±2.20对照组40 护理前7.48±0.81 30.72±4.21 29.72±4.212护理后4.12±0.72 15.69±2.02 19.27±3.42

讨 论

膝骨性关节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其病情相对缓慢,且病程较长。在发生后,患者会感受到明显的膝关节疼痛,尤其是在长期负重时,疼痛加剧。很多学者认为,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感染、老化、创伤、肥胖等因素相关,年龄越大,发生可能性越高[5]。在西医治疗时,侧重于抗炎药物与止痛药物的使用,治标不治本[6]。不少患者在长期予以西药治疗时,还可能会对止痛药物出现耐药性,进而产生其他负面反应。在中医研究深入的状况下,临床相应的治疗方案逐渐增多。从中医的角度上看,膝骨性关节炎是属于“痹病”的范畴,病因与正气不足、寒、风、湿、热等侵袭存在联系[7-8]。在机体因这些侵袭出现气血不畅时,就可能引起静脉受阻,进而发生关节疼痛、炎症等症状。因此,在治疗时,需要遵循理气和血的原则[9]。在我院所提出的中药熏洗中,包含了雷公藤、牛膝、乳香、田七、两面针、四方藤、骨碎补、威灵仙、没药、桂枝、刀伤木、红花、山栀子等药物,多具有除湿祛风、化瘀活血的功效,在以熏洗的方式给药时,能够使得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且在温热的状态下,药效更为理想,能够缓解患者的炎症与疼痛[10]。同时,其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中医认为,膝骨关节炎病因多为筋骨失调、风寒湿病、肾脏亏虚等导致气血不畅,不通则痛[11-12]。因此,在以中药熏洗进行治疗时,促进了患者的血液循环,自然通则不痛。再加上药物本身具备的舒经活络、祛风止痛除湿等效果,降低患者痛觉神经与炎症反应,提升机体对致痛物质和炎症介质的吸收[13-14]。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其从情志护理、膳食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内容上来进行调整,该种方案能够加强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综合认知,并且从多个角度来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纾解,同时让患者家属能够尽可能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度,来对其进行康复训练方案的制定,并且适时的加以调整,进而保证康复训练的效果[15]。

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采取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的为观察组,从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膝关节功能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僵硬、关节疼痛以及日常活动受限等状况改善幅度相较于对照组占优势。同时,在患者的炎性水平变更上,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也优于对照组。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上比较,前者占优势。这也就论证了中医治疗和护理方案可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并从根本上改善其机体免疫力,降低其反复发作的可能。

综上所述,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加入中药熏洗与中医护理干预,能够保证护理的有效性,改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熏洗关节炎膝关节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人老常捏捏膝关节
跑步易患关节炎
不穿秋裤就会得关节炎?你会犯这个常识错误么
关节痛这样来运动
妙用中药缓解痔疮
哪些中药能缓解痔疮
治阴道霉菌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