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青铜葵花》的隐喻

2022-10-29汪欣怡钱玉趾

文史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芦花葵花青铜

汪欣怡 钱玉趾

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下册收入曹文轩的《芦花鞋》,约2000字。芦花鞋是用稻草添加芦花编制的冬季御寒的草鞋。此文写一农户两代人同心合力编制101双芦花鞋,由儿子青铜拿到镇上售卖,大雪天照样去镇上,售后获益,改善了生活。

课文附注说:“本文选自《青铜葵花》,作者曹文轩,选作课文时有改动。”长篇小说《青铜葵花》由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共有9章,第四章是《芦花鞋》,分为5节。课文《芦花鞋》是第5节,“有改动”。一篇完整的小说,应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和结果。截取一节,并加“改动”的课文,时间没有交待,地点只说“这里”,人物的年龄、外貌都不清楚,情节和结果也让人感觉模糊不清。这样的课文怎么能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青铜葵花》第一章《小木船》写“方圆三百里的芦苇荡地里,有好几所干校(五七干校)”,“大麦地是一个很大的村庄,四周也是芦苇”。这算说了时间地点。人物有5岁女孩葵花和在干校劳动的葵花父亲。第二章《葵花田》写贫穷的大麦地村有个男孩青铜,他父母和奶奶;青铜是个哑巴,想上学“学校不收”,只有放牛。葵花的父亲是一位画家,不幸落水而死,葵花被青铜家收养。其时青铜家的“日子过得苦死了”。

在课文《芦花鞋》里,没写收养情节,青铜与葵花似乎成了血缘兄妹,与父母一起编织芦花鞋出售,企盼“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其中写青铜、葵花“钻进芦苇荡的深处”捋芦花,背回家,这对于只有11岁、7岁的孩子来说是危险行为。因为芦苇荡边有湿土,深处是水泽,常常深浅不同,更有会淹死人的深坑,还可能有野兽和毒蛇的侵害;那些芦苇一二年会被砍伐一次,留下的残根刀尖一样会伤人。没有大人带领,孩子是不能擅自进芦苇荡的。难道作者不知道关乎生命安全的危险性吗?

还有,御寒的草编鞋不能防水,也很笨重,不适合走远路,一般是穿着在家御寒,室内慢行。出门上街(镇),要换成布鞋,雨雪天换成胶鞋。课文写“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青铜穿上芦花鞋去镇上卖鞋;雪停了,天晴了,青铜还在雪地里走。草编御寒鞋的上口比较大,在一尺深的雪地里行走,每踏一步,都会有雪碴落进鞋内,被脚温融化成水,走不远鞋内便会积满水,变得沉重难行,寒冷刺骨难忍受。所以,下雪天穿芦花鞋上街,不合情理,不会有人这样做。

最后的10双鞋卖完,青铜踏着积雪回家。《青铜葵花》写,有个城里的成年买主追上来,买去青铜脱下的鞋,青铜“收了钱”,脚“冻得通红通红”。课文仍说“一路上都是雪,那双鞋竟然没有一丝污迹,看上去,完全是一双新鞋”。这应属违背事理的描述。课文篇末还改成:青铜拿着脱下的鞋,“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没有小说里收钱的赘言,应属完成了交易。但这么写,只能显出孩子年幼不懂事,因小失大,为了多卖一点钱而冻伤了脚,祸害一辈子;同时,也暴露出买主毫无良知与怜悯之心,应是败笔。

更难理解的是《青铜葵花》第九章《大草垛》,写“下台好多年”的市长“再度成为市长”,“并责成有关部门”“拨出一笔数目不小的款项”,把葵花接到城里;接着演绎出一场哭哭啼啼的悲惨的生离死别。7岁上学至五年级的葵花应有12岁了,青铜应有16岁了。离别后,青铜爬上山包般大的“大草垛顶上”,大声喊:“葵——花!”“葵——花!”那喊声,充满着痛苦与悲伤。顺便说的是,开篇已讲清楚青铜是哑巴,此时忽然就变得能说能喊了?

为什么这样写?曹文轩在《青铜葵花》代后记《美丽的痛苦》作了说明:“是一种逆向思考。它是对苦难与痛苦的确定,也是对苦难与痛苦的诠释……当中国煤矿连连发生瓦斯爆炸,一团团生命之火消散于数万年的黑暗之中的时候……我们难道还会以为这个世界就只有欢乐与幸福吗?……我们无意为这个社会辩护,无意为这个教育制度辩护——这个社会、这个教育制度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甚至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苦难几乎是永恒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将延伸下去……《青铜葵花》要告诉孩子们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曹先生要告诉孩子们的“诤言”,令人瞠目。他还有一些奇葩的言论,如第三章写:五七干校的人,“千里迢迢来到这片大芦苇荡……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劳动有什么好呢?大麦地人,祖祖辈辈都劳动,可还是祖祖辈辈做梦都不想劳动,只是无奈,才把一生束缚在这土地上的。这些城里人倒好,专门来劳动来了,实在奇怪的很。”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世界。”卢梭说:“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马克思还说:“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高尔基说:“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像火花……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而曹先生给孩子们说:“劳动有什么好呢?”

《芦花鞋》是《青铜葵花》的一个章节,其中贯穿的理念仍是“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中国社会也有“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曹先生便写了芦花鞋。大家知道在旧社会,广大民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寒冬腊月,穿草编鞋御寒,是常见之事。而赤贫的人,连稻草都没有一根,想编草鞋编不成,身无分文也无钱买。20世纪40年代,苏北有些沦为乞丐的男女老少,流徙到苏南以乞讨为生,在宜兴、金坛一带的乡村都能见到。家境略好的人家,基本不穿这种草编鞋,因为它御寒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笨重而行走不便,还会磨破脚的肌肤等。70-80岁的人大都见过或穿过这种鞋,其添加物有芦花或鸡毛鸭毛等。脚穿芦花鞋,身披破棉袄,腰系稻草绳,应是穷苦人家的典型装束,是穷困与苦难的物证。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逐渐消失。当然,在一些地区,贫困仍然存在,但不具有普遍意义。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青铜葵花》(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版)

曹先生生于1954年,家乡是江苏盐城。撰写本文前,我们作了较多的调查。从江苏南部的宜兴、金坛,向北到盐城,再到山东临沂地区,早年都有这种鞋;地区不同,形制略有差异。50岁以下的人,大都不知这种鞋;直至现在,可说已经绝迹。在上述各地托人购买,未成;在四川彭州北部山区购买,也未购得。

顺便一说,青铜一家编制101双芦花鞋,很快销售一空,如此描述应与社会现实不符。家境稍好,大都穿棉鞋。贫困的村镇,购买力偏低,多数人家自己编制。一家人做101双,少说点10家人就做1010双,供求关系就会失衡,出现过剩、积压,或导致亏本。聪明人不会做这种傻事。

在《青铜葵花》里,作者似乎把芦花鞋流行的年代推后了,推到20世纪60-70年代末。在小说的开头,在五七干校兴办之前,画家,就是葵花的父亲就喜欢画城市雕塑“青铜葵花”。画家来到干校,继续画了十多幅。一次画家乘坐小船渡河,遭旋风袭击,将他携带的“青铜葵花”画稿吹得满河漂流;旋风把小船掀翻了,淹死了画家。好像老天爷有意要惩罚,不允许“青铜葵花”存在。

画家非常热爱葵花,把自己女儿取名“葵花”。这“葵花”跟着遭遇厄运,变成了可怜的“孤儿”,流落在贫穷的村庄,无依无靠。生产队队长召集大会,号召、动员全村村民收养孤儿,结果没有一家愿意收养。全村有一户最穷的人家,穷得连户主的名字都没有,只知道这家夫妇生下的男孩叫“青铜”,而且是哑巴。最后是哑巴家收养了葵花。葵花渐渐融入了这个家庭,“青铜葵花”常常形影不离,日子渐渐“亮堂堂”了。这实在是神奇之极的巧合,艺术的青铜葵花与生命的青铜葵花黏合在一起了。这时,苦难的命运之神光顾了“青铜葵花”,“城市真的要让葵花回去了”。收养葵花后,青铜“一家子,把心扒了出来,给这个”丫头。青铜的“妈妈失声大哭起来”,也没有用。葵花的躲藏与挣脱都没有用,最终被“接”进城里,而青铜则爬上大草垛顶上绝望地悲痛地不停呼喊。那葵花呢,小说没有写。估计葵花是天天以泪洗面,悲痛至极。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人民对于葵花的喜爱与赞扬形成了热潮,在美术、音乐与文学中都有呈现。曹先生《青铜葵花》也写了“矗立在”城市广场上“那青铜葵花熠熠生辉,一派神圣”。与葵花密切相关的是太阳,“朵朵葵花向阳开”,经常被言说或歌唱;与之密切相关的,“人人心向共产党”,也经常被言说或歌唱。还有一首广为传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歌词有“党的光辉照我心”。在这个年代,人们把共产党比喻为太阳,人民群众就是葵花。可是在《青铜葵花》里,葵花,也是青铜一家却频遭厄运(葵花被接回城——在葵花看来,亦是再度的生离死别)。作者的隐喻,不难猜测。

然而,《青铜葵花》却获得了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优秀儿童文学奖、江苏精品图书奖,令人颇感惊异。我们认为《青铜葵花》不是一部好作品,其基调是灰暗的(甚至可以说是阴暗的),给孩子太多的压抑;而里面的《芦花鞋》则自然不宜收入小学课本。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载《芦花鞋》(结尾部分)

猜你喜欢

芦花葵花青铜
葵花王冠
青铜之光
芦花飞雪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葵花之门
葵花 外一首
借一支芦花赞美祖国
葵花点穴手
芦花
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