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坡赤壁”随想

2022-10-29钱声广

文史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赤壁黄州东坡

钱声广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至远离京城的黄州,空任一虚职——团练副使,并限定其“不得签书公事”,俸禄更是少得可怜,无法养家糊口。在老友的关心帮助下,苏轼在城东的一块废地上开荒耕种,以此帮补生计。在这种艰难困境中,苏轼非但没有躺平,反而活得更加理性,过得十分洒脱。他对那块自己亲手开发出的原本荆棘丛生的东坡充满感情,以东坡作为自己的雅号,自称“东坡居士”。

每当我读苏东坡时,都会为他在黄州的这段历史称奇。“乌台诗案”对苏东坡来说,打击可谓是极其沉重的。在残酷的折磨中,他曾有过两次自杀:从湖州押解到开封的途中,曾想投江自杀;入狱的130天里,他写过绝命诗。好在那位神宗皇帝对苏东坡本无恶感,一些元老重臣又纷纷上书营救;传说就连曾与他有政见分歧的王安石也写信说情:“安有盛世而杀才士者乎?”就这样苏东坡才得以保住了性命,从轻发落到黄州,给个团练副使虚职,等同于一介平民。

对于身处逆境的苏东坡来说,黄州应该算是他人生中的最低谷。可是他在这里却好像变了一个人,变得十分的坦然,从容面对现实和接纳所有的一切,没有消极避世,更没有沉沦无语,而是处处表现出自己的洒脱和通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遇而安。他在此期间创作了约220首诗歌、66首词和3篇赋,并写有大量的文约、书信。这是他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他的《黄州寒食帖》,历代鉴赏家推崇备至,称为旷世神品,“天下第三行书”。其弟苏辙对苏东坡黄州之举感到非常惊喜,说:“谪居于黄”之后,“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如果说苏东坡《黄州寒食帖》是飞扬与内敛收放自如,是诗意与书意结合的典范,而他那首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则体现了他的励志精神。它让你读出作者那种遇难而无畏的情怀,能让你感受到奋进者旷达的胸襟。那是在他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一日他与朋友出游,忽然天气突变,风雨交加,朋友避之不及,深感狼狈;他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

现在来读这阕《定风波》,你就仿佛觉得苏东坡那种洒脱之神情就在眼前。这是被称为史上最旷达的一首词,句句经典,道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的路本来就没有坦途,人生不可能会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身处逆境,苏东坡也很少有悲戚之声,表现出非常的淡定。他是四川眉州人,因而四川坊间有言:“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在经历了人生无数风雨后,苏东坡仍然心情闲适,对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不惧怕,不畏缩,始终保持心灵中的一片净土。他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父》)他这不仅是在提醒自己,也是在警示后人。的确,在挫折面前计较过多,必然会畏手畏脚,裹足不前,甚至还会怨天尤人,悲观厌世。也正因为如此,他在遭遇许多大挫折后,依然活得理性,过得洒脱,留下一路风景、一路高歌、一路收获,把人生的“活法”淋漓尽致地写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行藏之中。

四年多的谪居生活,对苏东坡来说,是不断走向成熟与睿智,不断走向情动千古的高远之境。闲适自得的心态使他自由地行走在黄州的山水之间,同樵夫、农民、渔翁等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真正实现了他对苏辙所说的:“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林语堂:《苏东坡传》)淳朴的民风抚慰了他遭受重创的心灵,也更加深化了他的民本思想,以至于黄州之后的一贬再贬,其所到处之为,皆以人为本,以情为本,爱民如子。尤其是被贬谪到登州,尽管只当了5天的知守,他也写奏折谏言加强海防安全,废止盘剥百姓的盐政,从而成就了“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的一段佳话。

我曾慕名去过黄州,主要是想去看看三国周郎赤壁的古战场和苏东坡当年开荒耕种的东坡。那时城铁还未开通,从武昌到黄州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谁知进入飞檐斗拱的“东坡赤壁”正门后,看到的却是一座赭赤色的小山,屹立如壁,高不过百尺,长不足半里,上面布落了造型各异的楼台亭阁,且绕之以绿树、翠竹;壁下仅有一口象征性的池塘,池崖断壁上倒是依稀可辨昔日浩浩江水冲刷的遗迹。不过的确难以让人想象得出那种“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汹汹气势,也实在难以让人感悟到那种“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的珠联璧合。

同行中有一位军校同学,湖北孝感人。他颇为通晓地告诉我们:黄州的“东坡赤壁”并非是三国周郎赤壁,而是因苏东坡的一词二赋驰名天下——清康熙末年始更名为“东坡赤壁”,人称文赤壁。三国周郎赤壁则为武赤壁……作为一名军人,我当然知道著名的赤壁之战。那是作为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载入中国战争史的。当年那位新婚燕尔的年少英才周公瑾,在赤壁指挥了一场争雄斗智的水陆之战,谈笑间,便将一代枭雄曹操的无数战船付之一炬……

傅抱石作品:《东坡赤壁图》

精彩的赤壁之战传颂千年,很多人耳熟能详,但对于赤壁之战的古战场究竟在哪里,则各执一词。有的说在黄州,有的说在古蒲圻州。我倒以为,仅就地名而言,三国周郎赤壁与东坡赤壁是否为同一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赤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黄州赤壁是否是三国周郎赤壁,苏东坡在写《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时心里一定是清楚的。(一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其实已作了交代。)他并非不通历史,不晓地理,而是为了言情的缘故。黄州的秀美山川开阔了他的云水襟怀,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他要独标情愫,一展自己嵚崎磊落的文章风骨,将黄州赤壁作为自己心灵和诗魂的寄托之处,这才以此为彼,托以为文;这才产生了后来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

现在想来,如果苏东坡没有那场劫难,没有黄州的谪居生活,他也许写不出大江东去那样的气势,泛舟夜游那样的风采。如果苏东坡没有在黄州完成这一词两赋的精彩,也许黄州赤壁不会更名为东坡赤壁。唐代杜牧、宋初王禹偁都曾贬谪黄州,他们却没能享此殊荣。

猜你喜欢

赤壁黄州东坡
多情最是黄州月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东坡画扇
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