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沫若《日记应该怎样写?》释读

2022-10-28唐丽红

郭沫若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有恒郭沫若编者

唐丽红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日记应该怎样写?》是战时日记写作风潮中值得重视的一篇文章。遗憾的是,该文失收于目前作品收录最为完备的《郭沫若全集》,见收于王锦厚等编的《郭沫若佚文集》(上册)却有错漏,受到《郭沫若年谱长编》第二卷撰写者的关注却并未获得论析。事实上,该文的创作时间及因由,该文体现出的创作理念与同辑其他文章、郭沫若战前及战时主张之关联,以及《战时中学生》编者选载该文的缘由,都值得我们深入辨析。

《日记应该怎样写?》先后发表于《战时中学生》《学生之友》与《安徽学生》的事实,说明该文曾受到关注战时日记写作问题者的普遍重视,是我们研究战时日记写作、郭沫若的战时日记写作乃至战时文学观念的重要文献。但该文的收录情况尚未尽善尽美,其创作时间及因由也未获得深入探究。

怎样写日记?这单是懂得一些写作的技巧是不够的,最要紧的是先要懂得如何充实“日记”的内容与表现“日记”的功用。

“怎样写日记”的问话,无法与“能写这种日记的人,早迟也会成为理想的人”无缝衔接;作者对日记作者应懂得充实日记内容、表现日记功用的强调,表明如果他要接着论述,那么就应阐发充实日记内容、表现日记功用的具体办法,而这又与郭沫若紧接着陈述生活的重要性无关。

从前面所述《日记应该怎样写?》的发表刊物来看,1940 年1 月20 日的《战时中学生》出版得最早。该版本的《日记应该怎样写?》全文如下:

日记应该利用来作为自我生活之解剖台。

要把自己解剖得血淋漓,五脏六腑都暴露。

但要留心,不要把胆石当成了宝珠,不要把蛔虫当成了未上天的龙子。

日记是写给自己看,不是写给别人看。

要写得来怕见人,甚且怕见自己。

要自己看了都觉得惭愧的日记,才是理想的日记。

能写这种日记的人,早迟也会成为理想的人。

除掉自己的生活而外,还有知道得更确切的东西吗?

但这自己常把虚伪当成巧克力糖。他喜欢拿来晋客,也喜欢拿来塞满自己的胃脏。

有人或者会说巧克力糖就是“文艺”。歌德的自传不是名叫《文与质》吗?

请不要误会。文诚然是巧克力糖,质却是巧克力粉。

黄豆粉做的巧克力,是不能兴奋人的。

该文颇为特别的落款提醒我们,该文乃是给“文艺日记”的“题词”。“文艺日记”因此成了厘清该文的创作时间的关键。

《文艺日记》是生活书店出版的新型日记本,是其赢得读者、打开销路、扩大影响的重要途径。在《文学》《新生周刊》《光明》《世界知识》等与生活书店密切相关的刊物上,可以查到1934 至1936 年出版的《文艺日记》的广告,而类似广告在1937 至1940年间不再出现,因而,生活书店此期出版的《文艺日记》始于1934 年而止于1936 年。由于郭沫若的《日记应该怎样写?》刊载于1940 年1 月20 日出版的《战时中学生》第2 卷第1 期,而又写明了该文是给《文艺日记》的“题词”,因此,郭沫若该文只可能出现在1934、1935、1936 年出版的《文艺日记》上。

1934 年12 月1 日,《新生周刊》出版了第1 卷第43 期。在该刊第24、25 页上,生活书店刊载了《文艺日记》的广告。在第24 页的大标题“文艺日记”上,撰写者用大号字由右至左横着写下了“一九三五年的新年恩物”以及“生活书店创制”这两行字,以吸引读者的目光,而与“文艺日记”垂直的右边一行,又有“创中国日记之新典型”这九个大字。紧接着这行字,是以菱形竖排的四行形式整饬的广告语:

有应时泼辣的散文杂感

有文学生活的日记断片

有世界文豪的名言警句

有各国作家的生平略传

不仅如此,文案撰写者还在左边对散文杂感、日记断片、名言警句、生平略传等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呈现。其内容如下:

郭沫若先生告诉说了:“仍然使笔活动吧!平庸也无妨,或者有这笔为动机会促进你自己使你自己的生活丰富化,使之减少其平庸”呢!

可见,郭沫若1936 年为《民国二十六年文艺日记》写的献词是《写日记要有恒》,而非《日记应该怎样写?》。

也就是说,在1934-1936 年出版的《文艺日记》上,郭沫若共写有两个二月献词。一次是为1936 年出版的《文艺日记》所写的《写日记要有恒》,另一次就是为1935 年出版的《文艺日记》(民国廿五年重编本)所写的《日记应该怎样写?》。《写日记要有恒》创作于1936 年,而《日记应该怎样写?》创作于1935 年。遗憾的是,《写日记要有恒》这篇佚文,我们迄今仍无缘得见。

《战时中学生》第2 卷第1 期编入了各种有关日记的文本。《日记应该怎样写?》作为该日记专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郭沫若怎样的创作理念?该文与同辑其他文章、郭沫若战前及战时主张又存在怎样的关联?

《日记应该怎样写?》体现出的向内的创作理念,与郭沫若战前及战时主张有何关联呢?

除《日记应该怎样写?》本身的独特性以外,《战时中学生》编者选载该文,还有无其他原因?综合来看,《日记应该怎样写?》的入选与编者的态度、郭沫若的影响力、郭沫若对青年的爱护和帮助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结语

综上可知,《日记应该怎样写?》虽载于《战时中学生》的日记专辑,但并非创作于1940 年也并非为该刊而写,而是1935 年为生活书店出版的《文艺日记》(民国廿五年重编本)所写的二月献词。该文的独特性源于郭沫若向内的日记写作观念,这种独特的观念与郭沫若1920 年代“为艺术而艺术”“忠实自我”“表现自我”的思想一脉相承,而与他战时创作所体现出的向外宣传观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反差。编者的重视与喜欢,郭沫若个人的成就与影响,郭沫若对青年的爱护,该文对青年日记写作的帮助,都是《日记应该怎样写?》得以成功进入《战时中学生》日记专辑的原因。如果说,郭沫若在抗战时期的创作和宣传都是向外的表现,那么《日记应该怎样写?》则是他延续前期思想、坚守自我表达理念的代表。因此,深入阐释郭沫若《日记应该怎样写?》这一篇具有独特意义的文章,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界对该文的了解,而且有助于推进学界的郭沫若研究。

猜你喜欢

有恒郭沫若编者
印象·郭沫若纪念馆
郭沫若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题诗
一个家庭若有这种家风,人才辈出
暗示
天上的街市
《学有恒艺无涯》
山茶花
Happiness Is Some Little Things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