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茶文化的代际传承研究*
——基于价值观传递视角的分析

2022-10-27朱健菲

农业考古 2022年5期
关键词:代际茶文化价值观

郭 际 易 魁 朱健菲

一、引言

中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影响深远,既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和《神农食经》所记载的远古用茶、尝茶之道,又关乎近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茶饮之需。因此,对茶文化的研究早已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果,至20世纪80年代,茶文化学术研究开始展现出与历史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融合之势,深刻表现出传统研究向现代学术范式与视角演进的特征。不同时代精神的融入,形成了不同历史风格的茶文化表现。对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而言,品茶已融入社会生活,茶文化的品鉴正成为大量中国人生命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肩负对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大使命。

与此同时,随着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文明礼仪的典型代表,茶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依然能给新时代的发展带来启发和收获,因此引发了学者们的聚焦与讨论,并成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幅提高,茶文化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得以在社会上快速传播与普及,但不可忽视的是,存在一定文化传承瓶颈,新一代与老一代对于茶文化认知理解差异较大,继而产生代际沟壑问题,这也是新老交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性问题。具体来看,由于各年龄阶段人们成长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信仰、文化程度、个人经历、生活方式、思想体系等方面皆不可调和地产生了冲突和不协调。不同价值观导致不同的茶文化认知,新一代与老一代的思想认知不对等,导致茶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中产生了代际区隔,阻碍了茶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如何突破现有茶文化认知的价值观,进行两代人的跨越式文化传播?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结合时代发展背景,力求探讨新一代与老一代在价值观上存在的具体差异,构建茶文化价值观的传递机制,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分析其内在影响因素,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归纳,继而结合现实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方法,为茶文化的代际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梳理代际传承中体现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寻求弘扬中华茶文化的有效路径,发掘赋予中华茶文化以更多的活力和生命力,让中华优秀文化能够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焕发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两代人的茶文化认知及其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时代发展内涵,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茶文化作为广大群体喜闻乐见、贴近日常生活的文化,其传播对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茶文化认知是对我国茶文化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文化价值的解读和评价,是对茶文化价值形成过程、层次的完整认知和理解。具体来看,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养生价值和社交礼仪价值,四者的交互形成了茶文化认知。人们已广泛达成共识,认知并品读茶文化的价值内涵将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能促进自我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然而新一代与老一代的价值观存在显著差异,对其进行研究探索将呈现出茶文化价值观的传递方向与机制表现。

(一)老一代的认知及其价值观

民族认同是文化共同体合法性的基础,是国家文化形成和继承的基石。文化的代际传承以集体文化记忆为媒介,通过各代人的有序传承实现文化的有效传递。在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中,老一代是民族认同观最为鲜明的群体,其对茶文化的认知具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在传承茶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人们一般认为,茶文化是集历史、文学、哲学为一体,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具有必要的阅历之后才能对茶文化有更为浓厚的兴趣和理解。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模式的既定形成,老一代接受了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故而形成了专属于老一代的茶文化认知的价值观。因此,从茶文化的历史发展来看,茶文化是中国文明礼仪、和谐社会观的载体,老一代对茶的钟爱,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归属感,也是茶文化凝聚社会共识的突出表现,并普遍形成了传统茶文化传承的基本形态与稳定表现。

茶饮对老一代人群来说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一方面,老一代于会客交友、商谈事情时首要选择便是饮茶,在满足口渴需求的同时增强社交效能;另一方面,茶文化以更为亲切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娱乐和休闲选择;再者,茶对大多数人老年人而言是天然保健品,具有提神抗疲劳、调节肠胃、抗衰老、缓解心血管疾病、延年益寿等功效。故老一代对茶具有更深的情感,也对茶文化具有独特的记忆,这正是新时代年轻一代无法体会和共情的关键。

(二)新一代的认知及其价值观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年轻一代获得了更多机会去解决新鲜事物,在满足好奇心的基础上有了更加强有力的学习和接纳能力,能快速吸收新思想、新理念、新潮流。但也因此出现文化无差别吸收的现状,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新一代人群可选择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和文化享受,但多元社会价值观念的选择也导致危机出现,“泛文化”现象凸显,由此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影响了年轻一代对 传 统 文 化 认 知 和 价 值 观 的 形 成。在 中国茶文化认知中,“泛文化”现象同样鲜明,“概念泛化”“内涵泛化”,“使用泛化”等对新一代形成茶文化价值观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青年一代为饮而饮,为社交而饮,为现实品位而饮,该现象的出现表明文化内涵未受到有效传播现象而存在。究其根本,问题在于它是不同社会背景下所形成的特定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化表现,年轻一代由于社会经历的不同,对茶文化的认知并没有老一代那样专注、深入,对茶文化发展历史的认识也浅尝辄止。特别是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茶文化并没有成为年轻一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只是成为年轻一代休闲时偶尔的饮食消费。

(三)茶文化认知区隔与价值观传递机制

学界对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公众识别层面的差异,统称为“认知区隔”。其中代际关系的维护与经济社会因素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以至于文化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形成在不同年龄段呈现出显著差异。如今的文化代际传承已不再沿袭传统意义上的由年长一代到年轻一代的路径,而是体现为更加紧密的反向的记忆唤起和连接。同时,“代际传承”中的“代”已

不仅包含血缘意蕴,也包括了时代背景和历史变迁的含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境遇造就了两代人彼此不一样的价值观念,由此构成两代人在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自我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和断裂,为代际冲突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正是因为这种文化认知区隔和代际冲突的发生,导致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两代人之间产生了巨大障碍,代际沟通话题渐已成为茶文化传承的关键。代际沟通是提升茶文化认知的前提,消除代际之间的隔阂,实现文化之间有效的代际传承需要跨越鸿沟,实现沟通,促进双方的理解与认同。这样,茶文化可实现高效传播,新一代与老一代价值观传递机制继而形成(如图1所示)。

图1 茶文化代际传承中新一代与老一代的价值观传递机制

三、来自ANP的判断分析

为进一步厘清新时代茶文化的代际传承特征与规律,本研究根据上述剖析得到的茶文化代际传承中新一代与老一代的价值观传递机制结论,通过对专家访谈进行评价,继而开展更加深入的模型构建与评价研究。

(一)评价模型与矩阵构建

ANP(Analytic Network Process)即网络层次分析法,是对旧有层次分析法(AHP)的继承和开拓发展,最早是由Thomas L Saaty于1996年提出,是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决策方法。ANP将网络层次分析法分成了三级评价指标,分别是控制层、准则层和网络层。根据上述对新老两代茶文化认知及其价值观的概述和逻辑分析,继而形成新时期茶文化的代际传承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见次页表1所示),本研究确定了新时代茶文化代际传承的控制层和准则层:

表1 新时代茶文化的代际传承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①控制层:新时代茶文化的代际传承影响因素(A)

②准则层:时代背景(B)、思维方式(C)、行为模式(D)

在对新时期茶文化的代际传承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类属之后,进一步研究发现,新一代与老一代对于茶文化认知与价值观产生差异,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三者密切相关,新时代茶文化的代际传承影响因素内部呈现出相互影响的关联结构。故通过二维表形式的专家评价表得出描述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联程度表(如表2所示)。

表2 关联程度评价表

根据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的交互作用,本研究构建了新时代茶文化认知价值观评价指标的ANP影响网络(如图2所示)。其中,目标控制层为新时代茶文化的代际传承影响因素A,准则层(主元素)为社会背景B、思维方式B和行为模式B,网络层(子元素)有11个元素集。主要元素与次要元素之间具有依存性和反馈关系,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也表明新时代茶文化的代际传承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图2 新时代茶文化代际传承的评价指标ANP影响网络

(二)专家测评及权重确定

本研究结合当下新一代与老一代的茶文化认知及其价值观,在遵循网络层次评价原则的基础上,邀请了3位长期从事于茶文化发展研究的资深学者,2位茶界社会知名人士,利用专家评价法,构建判断矩阵。5位专家按照1—9的重要性标度对各个指标进行判断评分,收集5位专家的评价分数,并借用Superdecision进行计算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将收集到的5位专家的评价分数输入Superdecision并对其CR值(CR为判断矩阵的一般性检验系数)进行检验分析,发现所有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一致性系数皆小于0.1,符合研究的标准。

其次,进一步对专家评分采用特征根法求权重,所得到的权重作为加权矩阵的一列,分别得到新时代茶文化的代际传承影响因素A、社会背景B、思维方式B、行为模式B的判断矩阵。

最后,由于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之间存在关联性,故在以上各个判断矩阵的基础上,将所得到的二级指标全局权重与对应三级指标的局部权重相乘,得到了各个子元素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权重。研究结果显示(如表3所示),二级指标社会背景B的权重占比最高为62.67%,行为模式B的占比次于社会背景B的占比,为27.96%,思维方式B的权重占比最低为9.37%。三级指标中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方式、自身态度的占比最高,分别为35.04%、20.23%、18.01%,其余指标的占比较小。

表3 新时代茶文化的代际传承影响因素权重

(三)评价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新时代茶文化代际传承影响因素的二级评价指标中,社会背景占比最大为62.67%,行为模式占比次之为27.96%,思维方式占比最小为9.37%。其中社会背景因素下的三级指标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方式、政治文化氛围、文化教育程度占比分别为35.04%、20.23%、2.95%、4.45%;行为模式下的三级指标内在情感、心理认知、自身态度占比分别为7.57%、2.38%、18.01%;思维方式下的三级指标思想体系、思想认知、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占比分别为6.00%、3.57%、4.75%、0.45%。

由以上权重占比分析可知,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方式、内在情感、自身态度、思想体系对新时代茶文化代际传承的影响较明显,而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方式是影响茶文化认知差异最为直接也最为明显的两个因素。究其原因,在于不同社会背景下,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导致两代人形成了不同的认知与价值观。年老一代大多成长生活在革命战争时期,或是计划经济时期,他们受到传统理念和思想熏陶的时间较长,形成了属于他们年轻时代的价值体系。由于社会发展的因素,他们自身阅历和经验也更为丰富,对历史悠久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即便进入新时代以后,由于根深蒂固的原有价值观影响,他们对并没有改变饮茶的习惯,对茶文化的情感并没有发生变化,茶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来说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对于90后、0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人来说,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泛文化”的出现冲淡了茶文化的传统文化价值。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新一代群体由于具有强大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受到新思想的影响较大,他们在选择中会更加偏向于选择新鲜有趣的事物,而在大多数新一代群体的认知中,茶文化是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代表的是传统的生活方式,继而出现了新一代对茶文化的认知偏差。

新老两代人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导向,形成了对茶文化不同的认知,进而迟滞或阻碍了茶文化的传承。如何跨越新老两代人在茶文化传承中的区隔,实现茶文化的有效传承?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本研究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建新时代茶文化的代际传承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uperdecision对专家评价进行分析。通过对判断矩阵的对比分析,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占比,进一步剖析了影响新老两代人在茶文化上代际传承的因素。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方式是影响最为明显的外显因素,而两代人所接受的思想体系、对茶文化的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态度等因素的系统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要实现新老两代人之间茶文化的代际传承和发展,需要从解决文化代际问题方面切入。

(二)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老两代人对茶文化认知与价值观能得到有效传递,继而促进茶文化的代际传承和发展,传承中华茶文化,弘扬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根据以上研究分析,本文从代际沟通、价值观传递、文化传承三个维度提出如下3个建设性建议。

1.加强代际沟通,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

代际沟通是解决代际疏离、隔阂和冲突的有效手段。如今茶文化代际传承陷入瓶颈的原因在于,新老两代人彼此之间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即由于不同生活经历、价值观念使得青年一代与老一代在彼此沟通和表达的可领会性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因此,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一代,应当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承担起代际之间中华茶文化传承的担当和使命,主动与老一代沟通交流,走近老一代,倾听他们的文化心声,同时也促使老一代加深对新一代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促进对彼此之间价值观的理解,缓解代际矛盾,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中华茶文化的代际传承也将因此潜移默化,实现有效传播。

2.营造良好氛围,促进价值观的有效传递

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是促进价值观有效传递的重要基础。传统意义上的茶文化体现出的是一种对伦理道德、社交礼仪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象征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精神追求。而在时代洪流中,各种“泛文化”现象的出现,扭曲了茶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使得在新一代青年的认知中,茶变成了一种普通的饮品,是生活中可有可无的物品,茶文化正在被慢慢淡化。因此,要塑造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传递正确的茶文化价值观,让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应当塑造良好的品茶、饮茶、赏茶文化氛围,提高新老两代人对茶文化的认知,在分享过程中对茶文化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和认知上的共鸣,有效提升茶文化的传承活力。

3.加大茶文化的挖掘开发,实现茶文化的活态传承

新老两代人在茶文化认知上具有显著差异已无需赘述,其原因,是老一代已经接受了长时期的茶文化熏陶,对茶文化有了独特的情感记忆;而年轻一代所接触到的有关茶文化的内容和信息甚少。从历史发展来看,二者的传承或许会发生,但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新一代对其内容的全面理解将愈发困难。因此,在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新时代,要通过不断开拓茶文化的发展空间,借助更多的媒介和传播载体以更加自信和健康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为实现茶文化在新时代的活态传承和发展,应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展现和传播茶文化。同时,需要开拓新思维,将茶文化融入现代商业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与开发、包装创新等方面,以全面新颖的方式展现茶文化的形象,让新一代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中国茶艺

猜你喜欢

代际茶文化价值观
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
——论代际批评的“有效”“有限”及其意义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我的价值观
《我和我的父辈》: 代际秩序建构与精神传承隐喻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