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祁太秧歌与晋剧音乐传承上的关系研究

2022-10-22冯昕煜

轻音乐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秧歌剧种唱腔

冯昕煜

戏曲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摇篮,戏剧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就已经出现了乐师及唱班。山西地区民间剧种类型繁多,剧种数量居全国首位。据普查统计,山西共有大小剧种五十多个,其中包括原始古朴的吟诵体戏剧如晋南锣鼓杂戏,联曲体戏剧如眉户,号称山西四大梆子的板腔体戏剧以及民歌体小戏如祁太秧歌等,足够说明当地戏剧形式相当丰富多彩。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偏东,紧靠太行山和汾河水,且与省会太原市相邻,区位优势明显,属于山西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此外,晋中市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晋中已经形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和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等一批旅游精品项目,因此,晋中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是山西省发展旅游事业的一块宝地。且晋中地区是三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晋商文化的摇篮,也是晋商中最具实力的中心地带,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山西省最为富庶的地区,这为祁太秧歌和晋剧的交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祁县夏家堡人张沛和郭少先合写的《晋剧音乐》(该文中的时间是按解放初期开始计算)一书的序文中写到:晋南的南路梆子传到晋中地区后,受到了晋中方言和祁太秧歌等民间音乐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为晋剧。[1]由此可以看出祁太秧歌与晋剧在发展过程中关系密切,且祁太秧歌早于晋剧就在三晋大地上开始演唱。

一、祁太秧歌的发展历史及音乐特点

“祁太秧歌”形成于明末清初,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秧歌剧种,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演唱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祁县、太谷为中心,流传于晋中盆地,并辐射到文水、孝义、清徐、汾阳等周边十余个县市。

祁太秧歌最初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人们在茶余饭后、田间地头、街头、休闲场所边劳作边随意哼唱,用以解除劳动生活中的孤单以及对于疲劳情绪的释放。由此久而久之,就初步形成了民间小曲,并在音乐曲调中根据人民群众自己的意愿进行填词等,是劳动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它从民歌发展到歌舞,即从民间小曲到加入了凤阳花鼓元素的踩街秧歌,后又吸收其他秧歌剧种中的部分表演元素,经过了多个时期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为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祁太秧歌。它的内容以反映农村的生活故事、社会习俗、传闻轶事为主,基本上是当地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祁太秧歌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性格特色鲜明、曲调优美动听等主要特点,所以很快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祁太秧歌是晋中地方文化的具体反映,也是历代民俗风情的活化石,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文化产物,2008年祁太秧歌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谱例1:

谱例1是太原师范学院教授阎定文老师记谱的祁太秧歌《清风亭》唱段,是加变宫的六声徵调式,起音和落音都在b。该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上句多用鱼咬尾创作手法,使旋律委婉细腻,乐句环环相接。下句旋律线条整体呈下行级进进行,使音乐具有平稳性,并且最后落在徵音上结束。

二、晋剧的发展历史及音乐特点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与蒲州梆子、上党梆子、北路梆子共同称为山西四大梆子,也是我国北方戏曲中重要的代表剧种之一。晋剧主要流行于太原、榆次、太谷、平遥、祁县等山西中部地区,形成于清朝咸丰年间,当时出现了德胜班、双喜班等一些本地的班社,发展到光绪年间又先后出现保和班、小梨园等戏曲班社,代表人物主要有孟珍卿、王云山等,为满足演出市场的需求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人,同时也对它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在众多晋剧艺术家与研究者的不断努力下,逐渐发展成为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剧种。晋剧是板腔体,分为“乱弹”“曲子”“腔儿”三类。其中“乱弹”是中路梆子的主要唱腔,包括四股眼、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共七个常用板式,每种板式中又有许多变化。晋剧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以呼胡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并以梆子击节,另有二弦、三弦、四弦等晋剧文场乐器,同时晋剧以山西当地的方言进行演唱,唱词和曲调也具有本土化的特点,因此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2006年,晋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谱例2:

谱例2是晋剧优秀传统剧目《打金枝》中由升平公主演唱的“头戴上翡翠双凤齐”选段中第一句的下句,该选段为单一调式,最后落音在g,是一段清乐七声徵调式,唱段多以旋律的下行级进为主,且多出现在句尾处,常出现大的音程跳进音位。

三、两者在音乐传承上的三个关系

首先,从晋剧的形成和发展上来看,在清朝道光年间,晋商的出现举世瞩目,同时也开辟了促进晋剧发展和传播的重要途径,这一时期富商们虽对家乡的戏曲非常喜爱,但梆子腔的唱腔音色过于高亢,不太适宜表演百姓儿女情长的剧目,秧歌戏虽然在唱腔上相较于梆子腔婉转,但唱腔与内容单调,依然只停留在一唱一打的简单表演中,不适宜表演故事情节发展曲折的剧目。因此,希望可以找到一种介于梆子腔和秧歌戏两者之间的新唱腔来表演人物较多、故事内容庞大的剧目,于是试图将祁太秧歌与梆子腔进行融合,在咸丰中后期逐渐形成独立的一脉。改革后的新腔不仅具有梆子腔普遍具有的激越粗犷的特点,还具有比较圆润的独特风格,所以既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同时也能表现健康优美的民间生活,受到了晋商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为了区别于以往唱腔高亢的北路梆子,将这种更加委婉清新的新腔命名为中路梆子,也就是现在的晋剧。

在梆子腔与秧歌的融合改革中有一位做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名为高锡禹,小名叫狗蛮,对晋剧和祁太秧歌都有研究,他一生中大胆尝试将晋剧曲牌和祁太秧歌两者相融合,与祁县当地秧歌表演艺人共同创作出《锄田》《恶家庭》,改编出《回家》《改编算账》等,这些剧目在音乐、表演、唱词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使祁太秧歌的戏曲味道比之前更浓郁。除了《恶家庭》之外其他剧目至今都仍在演唱,均是祁太秧歌中的优秀剧目。我们现在依然能在《锄田》和《算账》中找到晋剧的唱腔。此外,高锡禹还将晋剧打击乐中的一些元素运用到祁太秧歌所使用的伴奏乐器中,运用了晋剧的锣鼓经和演奏技法等,如将晋剧锣鼓经中的“披头子”“七锤子”等加入秧歌中,加强了祁太秧歌的舞台气氛,可以表现出更加丰富的感情。

以《改编算账》为例,《算账》本是祁太秧歌中的重要剧目,后经过高锡禹及其他艺人对其进行许多方面的改编,大大增加了它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感染力,成为目前祁太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算账》这一剧目主要讲述的是山西晋商张三在外发财后回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故事,内容通俗易懂且寓意深刻,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改编后的《算账》在旦角出场时先念对子“奴夫出外边,一去整八年”,紧接着自报家门并要板后,演唱了高锡禹亲自填词的晋剧曲牌《北塔落》。“《北塔落》是晋剧的一首丝弦曲牌,其结构为二十七版,这也是将器乐曲牌填词后将其变为声乐曲牌的一次再创造。”“《算账》的基本曲调改革是在旧《算账》曲调的基础上进行的,把晋剧旦角四股眼旋律糅合进去,使其流畅动听”,同时也为秧歌戏吸取晋剧唱腔提供了条件。高锡禹还吸收晋剧的花腔并运用到祁太秧歌的唱腔中,既保持了两者风格上的统一又极具创新意义。在《改编算账》中,自报家门、开门、进门等表演程式,采用晋剧呼胡、二弦、三弦、四弦四大件作为伴奏乐器等也都是从晋剧中吸收借鉴而来。[2]

其次,在戏曲班社发展上来看,晋剧和秧歌艺人在一起共同组织过名为“风搅雪”的戏曲班子(“风搅雪”一词在歌舞音乐中意为在其传统歌舞音乐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歌舞音乐品种的现象),这个班子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晋中各地,既表演晋剧,同时也表演秧歌,两种艺术同台演出,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对两者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在晋中地区,仍然有部分剧团被老百姓称为“风搅雪”剧团。

再次,从旋律构成上来看,祁太秧歌和晋剧也可以找到共同点,它们中的不少曲目都运用着同一个核心音调。

“g-f-e-d-c”是晋剧中一个较为常见的核心音调,也是晋剧音乐的特色所在,在许多常见曲目中都会出现,出现在句尾或者拖腔的情况较多。在晋剧调式中,“g-f-e-d-c”除了以原形的形式出现,还会以在原形基础上进行变形的形式出现。[3]

如谱例2为G宫调式,其中的曲调音“d2-c2-b1-a1-g1”和C宫调式中的“g-f-e-d-c”是相同的,都是落在宫音上。谱例1祁太秧歌乐段的结尾部分也运用了同样的核心音调。晋剧和祁太秧歌在旋律构成上的共同点,使得两者既体现了晋中音乐统一的特点和风格,又展现了各不相同的音乐内容。

除此之外,在晋中市祁县温曲村,出现了一个将祁太秧歌、晋剧和武功拳术有机结合的艺术品种,名为温曲武秧歌。它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武打,剧目大多是取材于我国经典名著《水浒传》的武戏,由艺人自编自演。温曲武秧歌中的武打表演均采用真刀对真枪,是实实在在的武打表演,而不是采用像其他戏曲武打中虚拟的程式动作,因而秧歌艺人只有经过严格的武术训练,才能登台进行表演。武秧歌中的部分剧目全剧都没有一句唱腔,全部都是念白。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祁太秧歌和晋剧的影响,温曲武秧歌有的剧目中出现的少量唱腔,是采用了祁太秧歌的曲调并对其进行稍加改革后演唱的。武打场面中的音乐伴奏,也是采用了晋剧的锣鼓经如“四股头”“七锤子”“五锤子”等,加强了武场上打斗的紧张气氛。因其当地规定只准许在本土范围内进行传授和演出,所以这个剧种依旧发展缓慢,且对于温曲武秧歌的研究仍存在较大空间。

四、祁太秧歌与晋剧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科技走进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大众媒体,百姓的文化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导致人们的审美倾向逐渐开始改变,年轻人更加关注新潮事物,他们的吸引力大多集中在网络社交媒体和电视节目上,对本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缺乏兴趣,因此祁太秧歌和晋剧的观众群体的逐渐流失已成必然趋势。两剧种表演艺人的老龄化问题也比较严重,他们的年龄平均都在六十岁以上,且由于不断有年迈的老艺人去世,两剧种均面临着断代失传的危机,甚至晋中一带能常年活动的秧歌剧团屈指可数。

近年来由于祁太秧歌和晋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剧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政府对两剧种的保护大大加强,媒体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包括将两剧种带到全国性舞台上进行演出以及节日期间在当地积极开展演出活动等。在政府相应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两剧种的危机状况得到有效缓解,但依旧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祁太秧歌和晋剧是一对姊妹艺术,承载了山西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两剧种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晋剧和秧歌艺人也互相配合,使得两剧种形成了并行不悖的发展格局。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推进,两剧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保护方面均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进程,保护山西戏曲的文化多样性,使传统戏曲作为民间瑰宝再度焕发光彩。

注释:

[1]张 沛,郭少仙.晋剧音乐[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5:1.

[2]阎定文.祁太秧歌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221.

[3]刘可佳.晋剧音乐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9.

猜你喜欢

秧歌剧种唱腔
关于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及发展探析
从音乐唱腔角度谈越剧跨性别扮演艺术的历史发展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昌黎地秧歌
扭起秧歌,留住记忆
戏曲中唱腔与伴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