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筑“真学课堂”,蕴育数学素养

2022-10-20陈方圆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建构策略数学素养

陈方圆

[摘  要] 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是教师授予的,而是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慢慢蕴育出来的。这就需要教师构筑“真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真正有效地发生。文章阐述了真学课堂的“六学”策略。

[关键词] 数学素养;真学课堂;建构策略

素养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含了知识、能力、品质等多种元素,有学科方面的素养,有文化方面的素养,有艺术方面的素养等等。数学素养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善于把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推广应用于认识一切客观事物。数学素养这个东西,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中慢慢形成的。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阵地,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是教师授予的,而是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慢慢蕴育出来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必须缔造“真学课堂”,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自主探究学习中习得知识、形成能力。“真学课堂”包含六个要素:激学、独学、问学、研学、练学、拓学。笔者结合“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教学,谈谈“真学课堂”的建构策略。

一、利用生活情境激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无趣,学生不乐学。学生若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怎么可能积极主动探究呢?“真学课堂”首先是乐学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中充满兴趣和激情,学习积极主动,探究乐此不疲。因此,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催生他们的探究欲望,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进入“我想知”“我要学”的状态,这样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否则,学生只会处于被动学和假学的境地。激学是“真学课堂”的首要任务,只有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会真正投入探究任务之中,才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之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利用生活情境激学是首选策略。生活情境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将数学问题融入真实而有趣的生活场景,从生活场景中引出数学问题,生发出数学探究活动任务。生活情境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而且增强了学生情感体验与态度体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兴趣,同时发动和促进学生思考,激增学生数学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中,笔者创设了一个生活化情境:星期天,小慧到乡下的爷爷家,正好爷爷家的母羊生了两只小羊,爷爷买回18根1米长的栅栏,准备给两只小羊围成一个长方形新家。爷爷想要使围成的羊圈面积最大,请小慧帮忙想办法。小慧思来想去,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同学们能帮爷爷解决这个问题吗?笔者把例题稍做改编,让它富有生活气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既想帮助爷爷,又想表现自己,于是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纷纷想办法,给爷爷出主意。

二、提供安静环境独学

“真学课堂”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教师的教应当围绕学生的学服务,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不能喧宾夺主,而要认清身份,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在“真学课堂”中,教师不应当牵引过多,而要给学生提供独立学习的机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1] 数学思考是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之一,训练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现在许多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太弱,他们不喜欢独立思考,不会独自解决问题,经常人云亦云,甚至抄袭他人答案。数学教师普遍喜欢合作学习,一有什么问题就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场面热热闹闹,学生讨论热烈,气氛看似活跃,但是大量的合作活动却让许多学生思维懒惰,对合作中的同伴或教师形成了一定的依赖性,以至于他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设法扭转这种局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这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安静的独学环境,给学生獨立思考学习的机会。数学学习需要安静,应避免那种表面上热热闹闹的环境。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心是平静的,静若止水,他们能静静地思考。

在教学新课之前,笔者一般会先安排学生独学,让他们自主预习,独立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并尝试这些方法,然后在他们独学基础上展开集体教学。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中,通过情境提出问题后,许多学生纷纷举手,想要说出自己的想法,笔者没有急于让他们汇报交流,而是让他们独立探究学习,请每位学生在学习单上各自完成设计,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方法。在没有讨论的安静的环境中,学生静心思考,动脑动手。有的学生用文字说明,有的学生画出示意图,有的学生列式计算,有的学生用表格形式表示。“真学课堂”是独学的课堂,只有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摆脱对他人的依赖,他们才会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才会自主建构知识。

三、小组交流相互问学

我国古人说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学问就是边学边问,边问边学。问题意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素养,勤学好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许多学生不谦虚,不好问,即便有了疑问都藏在肚子里,不懂得向他人请教,不善于取长补短。问既是一种学习途径,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以及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态度。

学生在独学过程中,不可能都一帆风顺,一般会产生一些疑问,这时,教师需要设计问学环节,给学生提供交流疑问、解决疑问的机会,让他们把心中的疑问说出来,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看看能否从别人那儿获得好的解决方法和结果。在问学环节,笔者采取小范围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小组合作,在小组内部交流,相互问学,提出心中疑惑,共同探讨问题,争取组内解决。小组问学给学生提供了交往与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主要观点,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同时对其他组员也起到促进作用,促进了他们的思考,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中,笔者在学生独立探究学习之后,向各小组提供了学具,用18根小棒代表栅栏,让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交流学习,说说各自想法,提出心中疑问,并且一起动手操作,用小棒摆一摆,围一围,通过实践方式验证猜想,共同解决所存在的疑问。在小组交流时,组长要发挥好自身的组织领导能力,组织好组员交流;组员要有序提问,依次讨论,不能产生混乱。

四、多元互动合作研学

“凝聚产生力量,合作诞生期望。”学习既需要独立自主,又需要合作互助[2]。“真学课堂”是合作的课堂,不仅有独立学习,而且有合作研讨。合作研讨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多元合作,共同研究讨论,以此解决问题。在合作研讨中,学习共同体相互交往与交流,碰撞思维与分享成果,实现合作共赢、共同进步的目标。

合作研学是一种集体学习,是在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的一种群学。合作研学旨在调动学生个体的积极性,挖掘学生个体的潜能,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学习的效率。合作研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彰显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自我提升。合作研学是对独立学习的延展,是在学生个体预学基础上的学习深化。合作研学实际上是一种交流互学,以数学问题为载体,以展示交流为方式,以分享碰撞为目的。合作研学的层次是多元的,首先是小组层面的合作研学,即小组内部的提问和讨论;其次是班级层面的集体研讨,即组际之间的交流。合作研学的维度是多元的,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合作研学的形式是多元的,或共同讨论,或展示成果,或批判质疑。“真学课堂”中的合作应当是真合作,学生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在合作中积极参与,精诚团结,亲密配合,或献计献策,或动手操作。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中,在小组交流讨论之后,首先笔者请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引导他们展开集体探讨,着重围绕“怎样一一列举”“如何做到不遗漏、不重复”“长方形面积变化有什么规律”等问题展开研讨学习。在研学中,笔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说说方法,讲讲理由,让他们自主分析概括,同时激励他们去相互补充完善。在多元合作研学中,学生自己将以上几个问题一一解决。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各自的体会;回忆以前的学习,说说哪些地方应用过列举的策略。在多元合作研学中,学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了“列举”的策略,有效提升了数学思维的严谨性与条理性。

五、丰富形式分层练学

学生习得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必定经历了一个从发生到发展,再到内化的过程。要将知识内化到原有知识结构体系当中,自然少不了练习。通过练习将知识和方法进行应用和迁移,再纳入已有知识结构系统中。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光学不练,那么新知是很难得以巩固和内化的。练习既是巩固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既是对新知的复习巩固,又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阅。课堂练习实际上是一种练学,学生边练边学,边学边练。练学是“真学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分彰显了学生主体,凸显了学为中心。

为了提高练学效果,教师不要搞题海战术,要精心设计习题,做到形式新颖、层次分明。练习形式新颖多样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减少学生练习的疲劳,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分层练学增强了作业的选择性,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选择不同难度的习题进行练习,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列举策略,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在习题形式上分为选择题、表格题、填空题、辨析题。在难易程度上,笔者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层次,有基础题和提高题。学生在各种练习中学会举一反三,能够有条理地列举,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六、巧设悬念延展拓学

“真学课堂”包含一种自主学习理念,它打破了時空限制,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的学习不再束缚于教室这一狭小空间里,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也就是说学生时时处处都可学习。学无止境,学习没有终点,“真学课堂”是具有延展性的。“真学课堂”上学生会经历一种连续性教学过程,体现在时间的连续性与知识的连贯性上。在一节课上,教师虽然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是教学并未结束,学习并未停止,学生还要进一步拓学,开启后续的学习。

拓学其实是一种拓展性学习,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学习时空的拓展,将课内学习延续到课外学习;二是学习深度的拓展,给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让其展开深入探究。拓学是对教学的拓展延伸,一般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在课堂总结之后,教师通过巧妙的结尾,引出新的学习任务。拓学的方法有很多,笔者常用的是悬念法,通过设计悬疑问题拓学。悬疑性问题一般具有较强的挑战性,难度较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催生他们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中,笔者在课堂总结后对学生说:“同学们齐心合力帮助小慧的爷爷解决了羊圈问题,爷爷为了感谢大家,拿出雪碧、可乐两种饮料,另外还拿出巧克力、饼干、薯片三种零食,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任选一种饮料和一种零食。请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笔者边说边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思考,并在课后继续探讨。笔者巧妙地利用课初创设的生活情境,适当拓展延伸,设置了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产生了新的悬念,把探究学习引向深入。

“真学课堂”是学生的主场,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通过构筑“真学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蕴育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吴宗金.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命题思路[J]. 教学与管理,2020(32):70-72.

[2]  缪永留.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生数学高阶思维发展[J]. 教学与管理,2021(08):39-41.

猜你喜欢

建构策略数学素养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大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平面公益广告的视觉符号建构策略探究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