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竹石图》卷的流传过程及题跋者的价值认同

2022-10-18司杰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邓拓题跋流传

苏轼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画家。苏轼善于画竹石,据宋人何薳《春渚纪闻》卷六记载:“先生(苏轼)戏笔所作枯株竹石,虽出一时取适,而绝去古今画格,自我作古。薳家所藏枯木并拳石丛筱二纸,连手帖一幅,乃是在黄州与章质夫、庄敏公者。帖云:‘某近日百事废懒,惟作墨木颇精,奉寄一纸,思我当一展观也。’后又书云:‘本只作墨木,余兴未已,更作竹石一纸同往。’前者未有此体也,是公亦欲使后人知之耳。”[1]何薳生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卒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2],生活时代稍晚于苏轼,其言可以采信。他的这段记录说明苏轼喜绘竹石且造诣颇高。

苏轼传世绘画总数不超过10件,《竹石图》是其代表作,也是宋画的经典之作。《竹石图》,又名《潇湘竹石图》,绢本,水墨,纵28.5厘米,横105.5厘米,从画中款署看,这件作品是苏轼专门为友人孙莘老画的。卷中有元代和明代总共二十六人的题跋,最早的题跋人是元代收藏家杨元祥,时间在元统二年(1334)二月十五日,最晚的题跋人是明代古濠人胡桐,时间在嘉靖四十年(1561)八月。到清代时,收藏家秘不示人,因此没有清人题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主编的《中国古代书画图录》收录了这幅画[3]46-47(如图)。

从宋代到清代,《竹石图》卷都未被古籍文献著录。经过今人邓拓收藏后,该卷才引起文艺界的关注,学者们对该卷给予了高度评价。比如1962年邓拓先生在《人民画报》上发文说:“总观二十六家题跋,都非泛泛应酬之作,而是针对东坡之《潇湘竹石图》立论。”[4]他还列举,叶湜的题跋提到这幅画是苏轼留下的真迹,而且这幅画写的是潇湘雨后的竹枝。李烨的题跋提到这幅画似乎是湘江烟雨过后的竹子,让人在蓬窗里反复欣赏。梁复初的题跋以洞庭湖的月亮和潇湘的云彩对举。月坡道人的题跋说苏轼兴致所致,回想起同年好友孙觉,起床后即兴挥洒,画出了这幅潇湘烟云中的竹子图。他还特别提到明朝三部尚书夏邦谟,夏氏在题跋中,对潇湘景色进行了形象化的描写,认为苏轼留下的墨迹是天下奇观,画中的竹石点染着潇湘风光,就好像舜的两个妃子在暮色里倚靠着竹,她们的眼泪淋湿了竹叶。邓拓说,这些诗引起了他无穷的感慨。又比如杨仁恺、黄胄、周怀民先生1982年在《光明日报》上联名发表见解:“我们所见苏氏原作仅此两件,加上文献记载不及十帖。究其内容与技法,描写对象,多以松桧竹石为主题,惟独《潇湘竹石图》的艺术构思,尤得诗人之旨。”[5]1983年,由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等先生组成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对《竹石图》卷进行了科学鉴定,认为无论是画作本身,还是卷中元明二十六家题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2011年3月21日,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对此事作了专题介绍。2016年,中国美术馆收藏部副主任赵辉先生发表论文说:打开美术馆中的这些藏品,就像是打开一幅历史长卷,“中国美术馆最早的藏品上溯到宋代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6]。这件作品是邓拓先生于1964年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当时他向美术馆总共捐赠了124件作品,涉及宋代到清代四个朝代。其中最珍贵的就是苏轼的这幅《竹石图》,这也是流传下来的很少几件苏轼绘画作品之一。

《竹石图》卷中有元明二十六家学者的题跋,著名的题跋者有湘中人杨元祥、天台人叶湜、浙右人李烨、闽郡人郑定、吴郡人钱复、庐陵人吴勤、槜李人钱有常、华亭人吴仲庄、豫章人包彦肃、钟山人幻居师、南昌人熊冕、华亭人吴仲庄、杨慎、夏邦谟、古濠人胡桐等。从这些题跋中,我们不仅可以考察出该卷自北宋以来的流传过程,而且可以窥见元明诸多题跋者对苏轼绘画的价值认同。

一、《竹石图》的流传过程

苏轼《竹石图》自北宋孙觉传至今日,已经历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该卷先后经过哪些人收藏,又有哪些曲折的收藏经历?这无疑是值得研究的。然而,由于该卷属于家族收藏,由家族后裔世袭流传,未经著名收藏家收藏,卷中没有收藏印,所以很难从鉴藏印的角度判断其流传过程。不过,卷中有一些题跋提到了《竹石图》的流传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问题真相。

(一)本幅在宋元时期的流传情况

《竹石图》是苏轼为孙莘老创作的。画后苏轼题跋曰“轼为莘老作”。说明该卷的第一位收藏者是北宋人孙莘老。孙莘老(1028—1090),名觉,字莘老,他是高邮(今属江苏)人。早年曾师从胡瑗和陈襄,皇祐元年(1049)进士及第,和苏轼个人关系很好。由于赏识黄庭坚的才华和人品,嘉祐六年(1061),孙莘老把女儿兰溪嫁给了黄庭坚为妻。他曾先后担任过湖州太守、庐州右司谏、知应天府、右谏议、御史中丞等官职,曾经因为反对“青苗法”侵害老百姓利益得罪改革派而被罢官。因为孙觉和苏轼的政治见解非常投合,所以苏轼为他画了一幅《竹石图》,以互勉心志。

孙觉之后,不知这幅画为谁人所藏,直到元朝末年,该卷流传至湘中某个世家大族,后来杨元祥用一石米从他家女婢手中换取了这幅画。杨元祥是元末湖南书画收藏家,生平事迹不详。再后来,杨元祥转赠给梁台人杜德甫。画后有一段杨元祥题跋可以为证:“东坡竹石戏墨始见于湘中故家,绫背象轴如旧。越十五年,其家子孙物故,使婢售于市,偶予见之。岂造物相成予。予躬惜绫轴已剥落矣,竟以石米易之。”[3]46他还说,苏轼的墨迹令人敬佩,但是自己不懂绘画,不会欣赏,于是转赠给杜德甫,杜德甫是个博雅君子,所以自己毫不吝惜地把画赠给了他。题跋时间是元统甲戌(1334)二月十五日。可见,杨元祥初见这幅画时,这幅画装裱还是保存完好的,当他十五年后再次见到这幅画时,画的绫轴已经剥落。杨元祥之所以能“捡漏”,用一石米将它换下,是因为这个世家大族没落了,收藏这件作品的人亡故了。由于杨元祥对苏轼绘画“不能留意”(当然这可能是一种自谦的说法),便将这幅画献给了杜德甫。在杨元祥看来,杜德甫是个博雅君子,这幅画由他收藏最为合适。

(二)该卷在明代的流传情况

该卷在元代以前的流传情况比较清晰,因为卷中明人题跋者有二十五人。其中第五位题跋人是吴郡人钱复。他的题跋是应梁宗止的邀请而作的,梁宗止也是受了李从善之托,梁与李是好朋友。从他的跋文中,我们可以弄清苏轼《竹石图》最初流传的经过:明代洪武初年,梁台人李秉中从同乡一个姓杜的人家获得苏轼为孙觉画的这幅《竹石图》,李秉中的儿子李从善把这幅画装裱成手卷,珍藏在家中,“从善继父之志,珍藏愈固,其益于学行者不少矣”[3]47。

梁台是南朝梁古迹,地址在今南京江宁区湖熟镇。根据跋文可以知道,明代第一位收藏这幅画的是梁台李秉中,递藏者是他的儿子李从善。洪武初,李秉中从同郡杜姓(应该是杜德甫的后裔)手中得到这幅画。至于如何得到,因为没有资料,情况不得而知。李秉中的儿子李从善非常珍惜这幅画,将它装裱成长卷,意在永久收藏。因为第五位题跋者钱复在永乐元年(1403)的题跋中提到“装池成卷”,再由题跋顺序可推,该卷第二段叶湜题跋、第三段李烨题跋、第四段郑定题跋的题写时间应该在明朝洪武初至永乐元年之间。郑定,字孟宣,是福建闽县(今福建闽侯)人,是闽中十才子之一。洪武年间,曾做过延平训导,官至国子助教。郑定题跋《竹石图》的内容是一首诗:“苏老才名重古今,人间遗墨若南金。山石挟雨溪头过,石上琅玕起夕阴。”[3]47

永乐二年(1404)李从善又请靖江王府教授豫章包彦肃给该卷题写跋语。包彦肃在题跋中说:“东宫司谏金陵梁宗止持其友李从善家藏苏文忠公所写《竹石图》,卑予志之。”[3]46他还说,苏轼在宋代以善于写文章和道德高尚而出名,当时人很尊重他,后世人学习他。古代善于绘画的人很多,人们之所以看重苏轼的画,是因为通过苏轼的画能够感受到苏轼博大的胸怀,能够看到苏轼的容颜。正是这个缘故,后世人才能宝爱这幅画。

李从善之后,该卷辗转到上元胡熟镇李宗善手中。这可以从卷中第十八位跋者钟山幻居师戒的跋语中找到线索。他在题跋中说:“上元胡熟镇李宗善得东坡先生为孙莘老作竹石图及诸名公题志,家藏甚秘。一日过山,出以求题。”[3]47他还说,现在李宗善得到这幅墨戏图,应该好好珍藏,让这幅画在子孙后代中永远流传下去。前面提到的钱复跋语题写的时间是永乐元年(1403),而此跋语题写的时间是永乐十三年(1415),时间相隔仅仅十二年。钱复的题跋说收藏者是梁台李从善,而此跋说收藏者是上元胡熟镇李宗善,这一点并不矛盾,因为梁台是上元胡熟镇的古称。此跋提到的李宗善应该是李从善的儿子。另外,该卷中第七位跋人是庐陵吴勤。吴勤是明初庐陵人,曾任武昌教授、开封府教授。他的题跋内容是一首诗:“坡仙昔在黄州时,居间每访孙莘老。竹石曾将写赠之,遗墨到今真是宝。”[3]47这为后人考证本幅中的落款提供了又一个依据。

明嘉靖年间,该卷由金陵李甲峰收藏。依据是该卷中第二十四位跋者杨慎的跋语,内容是一首长诗:“东坡学士湖山暇,南国清游继颜谢。……散花楼上新知乐,且共离筵听竹枝。”[3]47诗后还有一段落款:“甲峰李子沛之自留都来江阳,邂逅江山平远楼,出该卷,席上率尔跋此。”[3]47这段题跋交代了杨慎为苏轼《竹石图》题跋的具体原因。金陵是明代的留都,即今南京。杨慎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嘉靖戊午(1558),杨慎七十岁,乞老回乡,途经江阳(今属四川泸州)时,登临江山平远楼,遇到金陵收藏家李甲峰,受李甲峰邀请,为他收藏的东坡画卷题诗并写了一段跋。从永乐十三年(1415)钟山幻居师戒题跋,到嘉靖戊午(1558)杨慎题跋,中间过去一百四十多年,人世沧桑,风雨变幻,该卷得以流传下来,实属不易。

苏轼 竹石图 绢本水墨 28×105.6cm 中国美术馆藏

至于李甲峰的家世,可以从第二十六位跋者古濠人胡桐的跋语中发现端倪。他在题跋中说:甲峰家住金陵,依靠儒学治家但靠做生意发家致富。他的行踪向南到过荆楚,向西到过巴蜀,他来往于官员们和读书人之间,谈辞和风度也算得上高雅人士。当初我们相逢于涪陵,他把苏文忠公的《竹石图》拿给我看,我打开一看,发现是苏轼为孙觉画的,认为非常珍贵——“是图也,得自甲峰大父宗善公,今且七世矣,而锦囊玉轴、彤管青霞如至宝者,甲峰可谓永孙枝于不替而继遇石不践之风矣”[3]47。从这段题跋可以看出:第一,收藏家李甲峰出身于金陵儒商之家,他从先祖手里继承了这幅画,一直珍藏在家。第二,从永乐十三年(1415)钟山幻居师戒为李宗善所藏《竹石图》题跋到嘉靖戊午(1558)李甲峰请杨慎题跋、嘉靖辛酉(1561)李甲峰请古濠胡桐题跋,时间已过去一百四十多年,其间经历了七世,说明了这幅画卷是流传有序的。

(三)清代以来该卷的收藏情况

该卷在清代期间,不知谁人收藏。至民国期间,该卷曾经孙伯渊先生收藏。孙先生是书画装裱师,也很擅长鉴定书画,他在上海的石湖草堂与吴湖帆先生梅景书屋只隔一条小巷。两位先生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切磋书画鉴定。吴湖帆先生在《丑簃日记》(1937年5月16日)中写道:“孙伯渊携来苏东坡竹石绢本卷,画系元人作,非真迹。”[7]他还说,这幅画卷中元代和明代题跋人有二十六人,不仅是真迹,而且书法非常精美。之后该卷流传到四川南充人白隆平的手中。据四川省南充地区文化局1987年编印的《南充地区书画名人录》记载:白隆平又名白坚夫,老家在四川省南充县凤和乡。清代光绪年间,曾经是廪生,后来还参加过维新变法运动。全国解放之前,白隆平大多时间都住在北京,从事与文物考古、文物鉴别和文物收集相关的工作。1961年,邓拓先生以5000多元的高价从白隆平手中购买到这幅长卷。关于邓拓先生购买该卷的详情,丁东先生在《〈潇湘竹石图〉与邓拓》一文中有详细记载:根据苏双溪、王宏志两位知情人的讲述,白隆平曾在北伐期间做过吴佩孚的秘书长,对收藏书画文物很感兴趣。他曾经在北京城里一家名叫风雨楼的古玩店里看到苏轼两幅画,一幅是《枯木怪石图》,另一幅是《潇湘竹石图》,又叫《竹石图》。后来他产生变现的想法,因为自己曾经在日本留过学,娶了一个日本女郎为妻,认识一些日本喜欢收藏中国书画的朋友,于是白隆平把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卖给了日本人。他手里还有一幅《竹石图》,因为一时没有遇到合适的买家和价格,一直没有卖出去。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因为家庭入不敷出,手头拮据,于是决定把《竹石图》也卖出去。1961年,他到上海寻找买家,因为买家不认可,没有卖掉。他只好又到北京,寻找朋友介绍,设法把《竹石图》卖出去。但是北京书画收藏界也不认可这幅画。“杨仁恺与白坚夫是四川老乡,听说白坚夫卖画遇到周折,就推荐他去找北京市委书记邓拓。……荣宝斋画家许麟庐带着白坚夫携《潇湘竹石图》来到邓家。”[8]1964年,邓拓将这幅画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现为中国美术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

二、题跋者的价值认同

纵观苏轼《竹石图》卷中二十六家题跋,可以发现一个鲜明的特点:题跋者主要认同的是《竹石图》中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其次才是《竹石图》的艺术价值。这种审美倾向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道艺关系的认识,这与孔子“绘事后素”文艺观是一脉相承的。举例分析如下:

钱复题跋开篇写道:从前人情意闲适,胸怀放达,喜欢把自己的情怀寄托在画竹石图上,百代以后,人们获得一幅半张,就把它当作珍宝爱惜,珍藏在家里,轻易不给人看,“岂不以其人品高迈、声誉昭灼、文章勋业与世相重轻欤?若宋内翰苏公东坡是已。……意景慕苏公文章德业之盛,勋爵声誉之隆,仰而师之者欤”[3]47,意思是说,古代竹石图很多,而苏轼《竹石图》之所以被后人视为至宝,是因为苏轼的人品、声誉、文章备受世人推崇。显然,钱复是以道德力量来衡量绘画的,反映他的道重于艺的儒家文艺观。又钟山幻居师戒题跋也反映了相似的认同:“先生是汴宋时名臣,其忠诚义胆道德文章照映千古,宜其与二曜并辉而不泯,故片言只字流落人间,咸知宝重。”[3]47后人收藏苏轼的片言只字,主要还是出于对其品德的推崇。

题跋中呈现这样的审美倾向,是基于其对“画”与“志”关系的认识。如胡桐的题跋说:“经曰:‘诗言志,画固无声之诗也,志亦寓焉。’今夫竹友松梅而不变于岁寒者也,心虚而劲君子之名著焉。今夫石秉刚贞而不转于江流者也。……托诗辞以讽时政之非,鸣凤在竹之忠也。议变法以反熙宁之乱,炼石补天之义也。虽写形写意,公本无心于画,而正心正笔,画实有意于公矣。”[3]47这段话有三层含义:第一,画是无声之诗,画中也可以寄托作者的志趣。苏轼像竹友松梅在岁寒时不变节,像竹节那样虚心,像石头那样刚贞而不转于江流。第二,苏轼敢于写诗讽刺时政之非,反对“熙宁变法”而引起的社会之乱,表现出忠义的情怀。第三,苏轼无心于绘画,但是绘画能够起到正人心的作用,而他的绘画充满了自然之趣,是其他专业画家的画所不能比的。

南昌熊冕、华亭吴仲庄跋同样体现了题跋人对苏轼《竹石图》中所蕴含的道德价值的体认。比如南昌熊冕写道:“黄堂公退忆斯文,谩写清幽寄莘老。雨湿翠篁摇凤尾,云开紫石灿龙鳞。虚心劲直宜君子,苦节坚刚属大臣。事业文章光宋室,披图吟玩觉通神。”[3]46只有三、四两句描写的是《竹石图》的艺术形象,更多的笔墨则是对竹子“虚心”“苦节”以及苏轼“事业文章”的赞美。又如华亭吴仲庄写道:“儒先声价千钧重,士子装池十袭藏。为语后生虽好事,休将戏墨掩文章。”[3]46诗的前两句叙述作者看画的欣喜心情,三、四两句用夸张的笔墨写竹石图的艺术境界,五、六两句点明了“声价”与“十袭藏”的关系,最后两句点题,告诫后人不要因为苏轼戏墨的艺术价值而忽略了道德价值,这些反映了《竹石图》卷中众多题跋人具有共同的审美追求和价值认同。

当然,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件藏品的价值会越来越大,正如中国美术馆赵辉先生所说:“画中顽强与不拘一格的劲竹精神使《潇湘竹石图》成为苏东坡首倡文人画的现世佐证。最难能可贵的是卷尾处有26位从元至明藏家3000余字的题跋,使作品虽历经辗转,但呈现出传承有序的清晰面貌。”[6]他还说,苏轼这幅《竹石图》和邓拓捐赠的“元四家”之一倪瓒的代表作《鹤林图》、明代丁云鹏的名作《洗象图》以及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画的《兰竹图》等众多书画真迹,汇成了中国美术馆极为珍奇的古代书画宝库。

三、结语

苏轼《竹石图》是宋画的经典之作。从北宋流传至现在,这幅画已经历一千多年了。北宋孙觉是这幅画的受赠人,也是这幅画的第一位收藏者。孙觉之后,这幅画流传到“湘中故家”。元朝末年流传到湘中杨元祥手中,杨元祥献给杜德甫。明代初年,该卷流传到梁台李氏家族,后来,该卷在李氏家族后裔中代代相传,前后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从未被损坏。民国时该卷曾经孙伯渊收藏,后由白隆平收藏,并于1961年高价卖给了邓拓。1964年,邓拓将该卷无偿赠送中国美术馆,该卷现在是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竹石图》卷中元明二十六位诗人学者的题跋记录了该卷的流传过程,反映了题跋人对该卷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认同,并体现出鲜明的儒家道艺观。

猜你喜欢

邓拓题跋流传
近十年来中国绘画题跋研究综述
高祥杰
平生赢得豪情在
迎额头崩出的字
唐山博物馆馆藏《史梦兰行书题跋手卷》考
中国画题款中的钤印艺术
论刘克庄词学理论管窥
邓拓挨批后想当颐和园园长
邓拓不惜血本换苏东坡名画
2013年第11期识将还军有奖征答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