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急救护理效果*

2022-10-13陈美梅陈海红宋春红潘开菊胡菊清余丽芳叶秋梅曹小红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6期
关键词:循证心绞痛入院

陈美梅 陈海红 宋春红 潘开菊 胡菊清 余丽芳 叶秋梅 曹小红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较常见的心肌缺血事件,主要为头晕、心悸、胸闷、胸痛等,若不能及时救治,UA 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由于UA 病情多样复杂,变化快,诱导因素较多,如情绪激动、寒冷、饥饿或饱餐、血压升高等。因此造成UA 的急救护理不仅需要遵循专科发病特点,还需根据实际病情变化给予有效护理干预,这给UA 患者临床救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2-3]。本研究以UA 患者的实际病情出发,同时结合循证护理应用UA 急救护理中,从多个方面探讨循证护理对UA 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鹰潭医疗区诊断UA 患者共124 例。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UA;(2)年龄18~75 岁;(3)发病时间<30 min。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神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合并精神疾病;(3)合并高血压、糖尿病;(4)存在既往心绞痛病史,入院前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5)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6)同时参与其他研究。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 例。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脏专科护理,完成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肝肾功能等各项检查,快速送检并迅速将检测结果报告医师;同时进行MONA 治疗,即吸氧(O)3~5 L/min,舌下含服0.5~1.5 mg 硝酸甘油(N),间隔3 min 可重复含服,嚼服300 mg 阿司匹林(A),必要时可静脉注射吗啡(M);同时对患者开展床旁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其体征变化。对病情进展者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完成急诊介入术前准备。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主要包括病情定量评分、分层管理、口服药物和静脉输液、止痛和体位管理、心理疏导、围术期管理及出院随访共7 个内容。具体如下,(1)病情定量评分:参照文献[4]采用GRACE 评分将患者病情分为高、中、低3 个级别。(2)分层管理:建立分层急救护理小组,由初级护士负责管理低危病情患者,由中级护士负责管理中危病情患者,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师负责管理高危病情患者。(3)口服药物和静脉输液:遵医嘱用药,给予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同时根据患者的汗量、尿量、呕吐量等进行补液。(4)止痛和体位管理: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对部分病情严重或疼痛难以忍受者可肌注镇痛药物。(5)心理疏导:积极开展心理指导和科学教育,尽量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缓解患者出现的紧张、情绪亢奋、过度激动、过度悲伤等不良情绪,有利于对患者的辅助治疗。(6)围手术期管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围术期干预策略。如:针对病情不稳定或进展迅速者,需立即准备介入工作,包括术前谈话、术区备皮、开放静脉通路、置入留置针、开展心理疏导、床旁监护等。(7)出院随访:出院前讲解出院后居家康复注意事项,开展健康教育,建立以微信、电话等为主的随访方式定期随访,积极给予生活指导,从而预防疾病复发,降低患者再入院的概率。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两组入院72 h 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记录两组平均住院时间。(2)干预前及入院72 h 疼痛VAS 评分,VAS 采用0~10 个数值法,分值越高,疼痛越重。(3)两组干预前及入院72 h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SAS总分100 分,≥50 分可诊断焦虑,50~59 分为轻度,60~69 分为中度,69 分以上为重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PSQI 总分21 分,得分与睡眠质量成反比。(4)出院时,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法,包括就诊时间和安排、医护访视时间和频率、护理操作、救治效果等共7 个方面,不满意记0 分,满意记1 分,评分高低与护理质量成正比;护理满意评价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40 例,女22 例;年龄45~73 岁,平均(63.4±8.7)岁;发病时间5~29 min,平均(12.1±4.7)min;收缩压145~174 mmHg,平均(155.6±9.4)mmHg,舒张压83~94 mmHg,平均(86.7±3.5)mmHg;血糖6.9~13.5 mmol/L,平均(8.2±2.4)mmol/L;吸烟19 例。观察组男36 例,女26 例;年龄46~74岁,平均(61.5±7.3)岁;发病时间6~28 min,平均(11.9±3.9)min;收缩压143~179 mmHg,平均(156.1±9.6)mmHg,舒张压84~97 mmHg,平均(87.2±3.9)mmHg;血糖6.6~13.8 mmol/L,平均(8.4±2.6)mmol/L;吸烟2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入院72 h 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1 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疼痛VAS 评分、SAS 评分、PSQI 评分比较 观察组入院72 h 后疼痛VAS 评分、SAS 评分、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VA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疼痛VA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比较[分,()]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2.4 两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比较 出院时,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9,P=0.026;χ2=4.613,P=0.032),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UA 的发病机制与冠状动脉硬化后血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狭窄有关,当粥样斑块突发性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腔时便会导致UA 的发生。UA 救治过程要求有序和迅速,高质量的急救护理是患者良好预后的关键因素[5]。目前,循证护理在UA 护理实践活动当中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护理措施,一方面,循证护理是基于既往成功经验的一种护理措施,其有效性已获得临床验证[6],另一方面,循证护理不仅能增强护士责任感、提高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效率,还能有效调动了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度,对于UA 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7]。本研究根据UA既往报道及患者临床具体病情,制订了以病情定量评分、分层管理、口服药物和静脉输液、止痛和体位管理、心理疏导、围术期管理及出院随访7 个方面为主的循证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中,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入院72 h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平均住院时间短。结果表明,循证护理对UA 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可明显减少患者入院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并缩短每次发作时间及患者总的住院时间。UA 患者预后的恢复情况与疼痛程度有关,故疼痛程度的改善是评价预后病情的指标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的(3.6±0.9)分,观察组干预后VAS 评分(2.5±0.8)分,明显更低(P<0.05)。提示循证护理对UA 急救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效果显著。有研究表明,UA 患者出现焦虑、睡眠质量不良等症状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原因[8]。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循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41.2±12.3)分]、PSQI 评分[(6.2±1.3)分],相较于对照组的(54.3±13.5)、(8.3±1.5)分均更低(P<0.05)。提示循证护理可改善UA 患者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分析原因:(1)患者入院病情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开展针对性的急救工作,有效地减少了医疗浪费,节约了医疗资源,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9]。(2)根据病情评估,并结合既往循证医学证据实施分层护理,提高了临床护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加速了患者病情的好转[10-13]。(3)通过心理干预,患者不良情绪得到缓解,睡眠质量得到改善,进而有助于身体康复,这对于UA 患者疾病的转归有着积极的影响[14-17]。此外,针对患者个体特征,在患者出院后给予个性化的护理,规律日常用药、饮食及康复锻炼,对于UA 患者居家康复至关重要[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同袁冰[20]、Parry 等[21]报道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以显著减少UA 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临床急救护理效果满意。

猜你喜欢

循证心绞痛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