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市市场肉类产品成分调查

2022-10-12谭慧敏,樊兰艳,朱斌

现代食品 2022年18期
关键词:肉制品试剂盒制品

畜禽肉是大多数人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肉类消费量迅猛增长,中国占世界肉类消费总量的近1/3,肉类食品的安全问题也一直是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1-2]。一些不良商家为了牟取利益,会在肉制品中掺杂比较低廉的肉源,甚至直接使用低廉肉源代替比较昂贵的肉制品,常见的如在牛、羊肉中掺入价格较低廉的猪肉等。

肉制品的掺假掺杂,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有可能引发宗教冲突等问题;甚至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风险,包括食物过敏和中毒等。目前肉类的检测技术主要有基于形态学、代谢学、蛋白质学和基因学原理的方法[3-4]。形态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肉制品外观(肌理脂肪等颜色和分布)、气味和味道对肉类进行初步的判断,这类方法主观判定因素较多,依赖丰富的经验,且对于深加工的肉制品难以辨别;近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等也应用于肉类鉴定,结果准确,检测时间短,但仪器操作成本高,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还有较多限制因素[5-7];蛋白质学的鉴定包括电泳分析法、色谱法和免疫分析法等,是基于肉类中一些特异性的纤维蛋白、血浆蛋白和酶等进行鉴定,但对深加工的肉类鉴定有局限性(蛋白质的变性等因素);基于基因组学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tion,PCR)是最常用的肉类鉴定技术,主要依据不同动物源线粒体中细胞色素b基因(Cytb)、COXⅠ基因、ATPase8基因、12S rRNA基因等特异性的原理进行检测[8]。近年来,多重和荧光PCR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鉴定效率,数字PCR还可以对掺假掺杂肉类进行定量检测[9-10]。已有不少地区使用PCR技术考察了当地(区)肉及肉制品的掺假掺杂情况[11-14]。本文采用PCR方法对南宁市市场肉类产品成分进行采样检测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将采集的样品分为A生鲜肉制品、B加工肉制品、C混合肉制品3类,均购自南宁市,样品信息见表1。

表1 采集样品类型及数量表

1.2 仪器与试剂

TAKARA肉及肉制品提取试剂盒(DNA Isolation Reagent for Meat and Meat Products CN:9178);TAKARA鸡基因检测试剂盒(CN:RR916);TAKARA鸭基因检测试剂盒(CN:RR934);Taq DNA聚合酶等(TAKARA);各标准引物和探针委托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GR110DR高压灭菌锅(美国致微);Etuve电热鼓风干燥箱(法国Froilabo公司);AC2-6S1生物安全柜(新加坡ESCO公司);3-30K离心机(德国SIGMA公司);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智博瑞公司);Mastercycler nexus gradient PCR仪(德 国Eppendorf公司);Light Cycler2.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瑞士ROCHE公司);BIO-RAD基础电泳仪(美国伯乐公司);凝胶成像系统(美国伯乐公司);Implen P-330核酸蛋白分析仪(德国Implen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样品处理及核酸提取

用经180 ℃干热灭菌2 h的剪刀处理样品,尽量取内部肉质,避免表面有其他污染干扰;表面调味品较多的样品,可用纯化水洗涤尽量去除杂质后提取;尽可能地剪碎样品。将剪碎的样品加入到TAKARA肉和肉制品提取试剂管中,按照说明书进行提取。提取后使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检测DNA纯度及浓度。

1.3.2 成分检测方法

对样品中的猪、牛、羊、鸡和鸭5种肉源成分进行检测,标识或宣称成分为目标成分。各成分检测依据见表2。

表2 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依据表

1.3.3 结果判定

荧光PCR检测方法中CT值<30则判定检测出该成分,普通PCR经电泳检测有目标大小片段后,将PCR产物送测序,序列结果经NCBI比对,判定是否检出。其中,样品检出目标肉源成分及其他肉源成分的,判为“掺杂”;样品未检出目标肉源成分,判为“掺假”。

2 结果与分析

2.1 牛肉及牛肉制品

牛肉及牛肉制品检测结果汇总见表3。

表3 牛肉及牛肉制品检测结果表

2.1.1 鲜牛肉制品

鲜牛肉样品均与宣称成分相符,无掺假掺杂情况,结果见表4。

表4 鲜牛肉制品检测结果表

2.1.2 加工牛肉制品

32份加工牛肉制品中,有2份肉制品经检测为猪肉,分别为风干肉干、烧烤串样品;1份样品未检出猪、牛、羊、鸡和鸭成分,为油炸制品(含明显肉质);4份肉制品检测含有牛肉和猪肉成分,主要为烧烤串,产品标签显示来源于同一冷冻制品批发商;有2份烧烤样品猪源性检测PCR在CT值>28后有扩增,分析可能由于调料中带入或制作工具中交叉污染带入少量成分,未计入掺杂产品。详见表5。

表5 加工牛肉制品检测结果表

续表5

2.1.3 混制牛肉制品

12份样品中,1份样品显示几乎不含有5种目标肉源;1份样品与标签标识不符(标签标示肉源为牛肉,实际含有牛肉和猪肉)。详见表6。

表6 混制牛肉制品检测结果表

2.2 羊肉及羊肉制品

羊肉及羊肉制品检测结果见表7。

表7 羊肉及羊肉制品检测结果表

2.2.1 鲜羊肉制品

采集的12份鲜羊肉制品均检出羊源性成分,未检出其他4种肉源成分,见表8。

表8 鲜羊肉制品检测结果表

2.2.2 加工羊肉制品

共采集13份加工羊肉制品,其中4份样品经检测为猪肉制品,掺假率为30.8%,掺假情况比较严重,详见表9。其中2份掺假样品标签显示与2.1.2掺杂样品来源于同一家冷冻制品加工批发商。

表9 加工羊肉制品检测结果表

2.3 其他肉制品

样品为混制肉制品,主要为火腿肠。此次共采集样品10份,其中有6份与包装标识不完全相符,不符率为60%,其中5份为掺杂产品,1批为成分缺失样品,掺杂情况比较严重,详见表10。

表10 其他混制肉制品检测结果表

3 结论与讨论

(1)本次样品采集自南宁市市区几个大型菜市场、商超等主流肉源供应点,除了市场占有率比较大的主流品牌,还包括有一定客源的中小型商铺,样品有一定代表性。共对116份样品进行成分检测,其中掺假样品8份,掺假率为6.9%,羊肉制品掺假比例较高;掺杂样品10份,掺杂率为8.6%,主要为混合肉制品。详见表11。

表11 调查结果汇总表

(2)总体来看,鲜肉制品市场整体情况较好,未发现掺假掺杂情况。牛羊肉深加工的肉干及烧烤制品存在以猪肉掺假掺杂情况,此类样品经过深加工和大量调味品修饰,消费者已难以通过外观和口感进行辨别。火腿肠和肉丸等混制肉制品因混合淀粉类成分较多,无法表观判断,部分样品检测到的成分与标签标识成分不符,掺杂情况相对较严重。此次考察还发现个别涉嫌掺假掺杂的冷冻批发加工肉制品(烧烤串)在不同商铺出现,提示应把控好批发市场等源头市场,避免掺假掺杂产品在市场中流通。有两批样品未检测出猪、牛、羊、鸡和鸭5种肉源任何一种,提示监管部门抽检还需扩大检测范围,确定安全风险。

(3)提取核酸进行肉制品成分鉴定是目前比较可行且可靠的方法。本研究对TAKARA肉及肉制品提取试剂盒提取法、CTAB提取法和QIAGEN经典试剂盒提取法3种常用肉类核酸提取方法进行对比,发现TAKARA肉及肉制品提取试剂盒效果较好,且操作更为简便。使用该试剂盒对牛、猪样本中皮、筋、血、瘦肉、肥肉、肝脏、肚和骨髓等不同部位肉质组织进行核酸提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除血块(已凝集)、皮质组织核酸提取效果较差,其他均可提取核酸完成后续PCR检测。

(4)现国内动物源性鉴定相关现行标准多为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一般最低检测限为0.1%(W/W),有国家标准如《常见畜禽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GB 38164—2019),检测对象比较全面,但检测限较高,为1%。此次考察基于本实验室条件主要依据荧光PCR技术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进行,荧光PCR技术检测结果较准确、简便和稳定,但如鸡、鸭源性成分检测,行业标准目前主要为定性PCR法和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经考察使用定性PCR同步结合商业试剂盒进行荧光PCR检测,商业试剂盒结果与定性PCR一致,但操作更简便,用时更短。未来检测技术会在精度和量化水平方面进行优化,如数字PCR、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应用[15-16]。

猜你喜欢

肉制品试剂盒制品
病原菌多重核酸检测试剂盒分析性能质量评价研究
玻璃珠-涡旋振荡改良法用于硅藻DNA 提取
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运用分析
污泥预处理及其在硅酸盐制品中的运用
肉制品加工研究进展与新技术应用
肉制品食品安全检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为什么确诊新冠肺炎需要核酸检测试剂盒?
低钠肉制品的开发研究进展
18F—FDG配套试剂盒的开发
有益健康的花粉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