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探析
——以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金山村为例

2022-10-12赵英君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9期
关键词:舞龙金山山村

赵英君,叶 勤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4)

1 项目背景

根据文件要求,浙江省舟山市白泉镇金山村作为舟山市唯一的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需根据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文件《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规划设计参照要求》组织编制重点村保护利用修建性详细规划。本次保护与利用规划将充分衔接《定海区白泉镇金山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对金山村用地指标及人均村庄建设用地要求,坚持保护优先、底线思维、空间整合、总量控制的理念。

2 区位范围

金山村位于定海北部,白泉镇中西部,背靠南洞旅游区,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其中甬舟高铁终点站落点白泉镇,为白泉镇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白泉镇为沪杭甬大湾区高铁环上的重要节点,杭州、宁波、上海高铁进入舟山的门户位置。

本次规划分为研究范围、规划范围。研究范围是金山村建设区及紧邻的田地、山林,面积约4.09km2。规划范围是金山村金星路、金山路两侧非物质文化展示区和陈家台墙门、陈家老宅等建筑分布区,面积约0.79km2。

3 现状分析

1)经济社会现状 2005年6月金山村和金星村两村联建,区域面积4.04km2,金山村现有常住人口约2 860人,976户,其中金山村为1 900人,金星村为960人。金山村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居民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社区(村)建有杨梅、梨、柑橘休闲观光果木基地,同时金山村东部还有工业企业,部分企业已停工,现状厂房作为仓库使用。

2)自然环境现状 金山村三面环山,村庄北面金山水库下接大溪坑贯穿整个村域,村内农田遍布,乡村气息浓厚。村内田园资源丰富,拥有大片农田,农田作物以水稻、油菜花、景观苗木为主。金山村普陀佛茶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普陀僧人在寺庙周围开辟山地为茶园,由僧侣栽种采制,用来敬佛和待客。金山晚稻杨梅,总糖8%以上,口感品质极佳,是我国杨梅“四大良种”之一,主要分布于村庄东部两侧沿山区域。

3)历史文化现状 金山村原名后岙,有“天下十八岙,后岙第一岙”的美誉。舞龙、舞狮、锣鼓作为特有的民俗文化,是金山村“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龙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新时代金山舞龙队组建起源于1992年,舞龙队经常参加各类活动演出和庆典,并获得了优异成绩。金山村陈家台墙门、陈家老宅为不可移动文保单位,村内古桥、古井为1772年建,距今有250年历史。红色遗迹有中共定海县工委机关后岱旧址,即后岱小学,当时学校除教语文、算术外,常以教学名义进行历史教育。

金山村作为历史文化名村,其自然资源、文化底蕴丰富。随着全省各市县已全面启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划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乡村建设。金山村当务之急是保护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持特色,梳理现状历史文化资源,为今后的发展构筑基础。

4 规划策略

4.1 保护策略

规划采用“保护—发展—保护”的循环式发展路径。金山村首要任务应为保护好现有资源,依托历史文化、生态等本底优势进行下一步的发展、村庄的发展应以保护为前提。通过引入文化旅游展示业带动村庄的发展,提升村庄整体设施水平,增加村民收入,进而促进村民保护的热情。增强保护的动力,构筑村庄保护的常态化机制,形成良性循环(见图1)。

图1 保护策略循环发展路径

4.2 发展策略

①系统保护,对包括村庄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周边环境进行系统保护和传承,严格按照法规要来进行保护区划定,控制新增发展的位置、规模和强度;②产村融合,依托优势文化和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形成包括舞龙文化展示、教育体验、生态休闲等在内的多元产业业态,带动特色旅游产品的生产和加工;③加强实施,促进村民参与规划的制定、修正、实施全过程,落实保护要求,强化反馈与互动机制,建立“图-表”引导导则,构建融入规划的“乡规民约”,增强操作性。

5 保护规划

5.1 保护对象及原则

1)保护对象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2大类(见表 1)。

表1 金山村保护内容

2)保护原则 ①真实性,要求保护古村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②整体性,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注重规划的全面性和整体性,统筹兼顾建筑单体、村落自然地理环境、村落传统格局、风土人情、文化遗产等的保护、发掘和修复;③可持续性,以保护为前提,适度开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保障村内生活的延续性;④村民的参与性,以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为主要目的,实现规划全过程村民参与制。

5.2 保护范围

划定3个等级的保护层次:①核心保护区,要求区内建筑物、街巷等按照原有格局保护或修复;②建设控制地带,为核心保护范围,周边为需要着重控制与管制的建成区、农田以及自然水体,区内的建设要与核心保护范围风貌相协调,避免产生不利影响;③环境协调区,包括建设控制区以及周围山体之间的建成区、农田以及自然水体。

5.3 建筑整治分类

具体分类处理措施:①修缮,主要针对不可移动的文保单位;②整修,对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构)筑物和环境因素进行改建。

陈家台墙门、陈家老宅根据其价值、建筑形制与结构、建筑构件等综合评估确定具体的修缮方案,并对主要装饰构件提出修缮意向,绘制保护图则。修缮后的陈家台墙、陈家老宅建筑形式为传统合院式石木结构建筑。依据其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规划结合全景VR,可用作传统建筑展示点。针对建筑风貌,对建筑门窗、墙体、屋顶等改造,做到建筑风格、色彩统一,保证古村区域的整体协调。

5.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1)政府扶持,发挥导向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政策加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倡导群众向正确的方向行动,对保护工作提供制度上的要求。政府可以争取社会各界对金山龙文化的扶持。当地成功企业家往往有着浓厚的家乡情怀,热衷于为家乡的文化事业添砖加瓦,可争取企业家的资助,推动金山文化的发展。政府对舞龙老艺人给予政策扶持,避免造成人绝艺亦绝的现象。提供经济支持。表演的服装由于专业的设计、优良的质地,价格高于一般的服装,同时舞龙队人员训练费用也应该得到扶持。

2)重视传承,培养后续人才,引入学校教学课堂。舞龙运动本身具有文化内涵和强身健体的价值功能,中小学可利用丰富的校外资源,将课本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将金山舞龙运动场地发展为校外实践活动基地。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龙文化的理解,弘扬金山龙文化,而且可以有计划地安排舞龙训练,成为活动表演的后备力量。

注重培养传承人:聘请舞龙队伍专业教练,为舞龙队伍日常的训练作保障,同时给予舞龙队伍一定的补贴,以吸引源源不断的舞龙生源。在舞龙运动培训基地挑选固定的日期进行有规律的正式练习,提高舞龙队伍的专业水平。

3)加强宣传,积极推广舞龙活动,打造舞龙文化展示空间。以舞龙定点动作为名,打造九个舞龙展示广场,同时利用博物馆展示龙文化。推进舞龙活动组织:增加舞龙队伍表演的场次,同时在金山村内建设舞龙文化广场、龙文化宣传长廊、博物馆等用以宣传金山舞龙运动。规划打造舞龙文化研讨中心、舞龙展示馆、舞龙文化园、舞龙体验馆、训练场、龙文化广场等项目,同时结合舞龙动作设计9处广场,广场以舞龙定格动作为名,游客在舞龙广场上欣赏舞龙节目与比赛。

6 发展规划

6.1 空间发展规划

规划充分与上位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严格落实约束性指标、分区准入与正负面清单等管制方式,划定本村“三区三线”:“三区”控制包括建设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线”控制包括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

6.2 产业发展规划

1)统筹金山自然环境格局,利用现有田园资源,塑造金山本土特色通过对金山现状资源的深度挖掘,可发展普陀佛茶、晚稻杨梅等种植业,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对茶叶、水稻、杨梅、柚子等一系列与金山本土有关的资源加工,做到物尽其用,延伸农产品的利用深度,发挥金山独特田园风貌。

2)保护传统村落格局,承载新兴业态发展,打造金山舞龙网红地标传统村落格局是不可复制的资源,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是本次规划的首要原则,但是需要利用金山的大空间格局组织舞龙游线,在保护村落格局和发展新兴业态之间找到平衡。同时以陈家老宅和游客服务中心为发散点,着重打造圆潭卧龙、龙腾九霄、龙游四海、双龙戏珠、金龙蟠柱、祥龙献瑞、蛟龙翻海、竞速游龙、竞速游龙、双跳龙门这9个舞龙广场,将其包装成为游客向往的网红打卡地。

3)促进产业融合,以“舞龙+”模式延伸产业,营造全时全景古村氛围。以舞龙文化为引擎,用舞龙加上自然、休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等一切可利用资源,衍生本次规划的产品体系,如“舞龙+建筑”:以陈家老宅为核心,结合舞龙道,打造传统建筑展示地、舞龙文化广场;“舞龙+非遗”:打造舞龙文化馆、庙会大舞台等文化体验馆,展示舞龙训练、制作技艺,展示庙会文化表演、活动场景,立足文创产业,大力发展舞龙文化主题特色产业;“舞龙+田园”:以田园为基础,发展农耕体验,结合晚稻杨梅种植采摘、普陀佛茶种植与茶室、大地画观赏等节点,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吸引游客驻足,融入舞龙文化宣传、舞龙活动,打造舞龙文化广场;“舞龙+互联网”:采用多样化运输方式、新型化售卖方式、网络化宣传方式,将龙文化的一系列产业用互联网这一远距离、大规模的途径进行包装。

6.3 旅游发展规划

以舞龙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为基础,以文化旅游市场为导向,建设传统文化体验、亲子互动体验为主导的旅游产品和田园观光、生态休闲、农作体验、绿地骑行四大辅助旅游产品,以及寻根、摄影、考察等专项旅游产品,形成多元互补发展、精品带动、整体联动、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体系。

7 结语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及“三线”划定工作的同步展开,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应对接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金山村以龙文化为主题,深入贯彻保护与发展,将产业发展与金山文化特色相融合,打造一条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线路。同时规划宜与数字乡村、净零碳等新的发展理念相融合,并深入贯彻到旅游、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卫设施等内容中。

猜你喜欢

舞龙金山山村
我请大雁落山村
舞龙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山村之晨
舞龙舞狮进校园
山村晚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