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躯体化障碍患者心率变异性特征的临床观察

2022-10-10张启龙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植物神经躯体心率

于 涛,姜 浩,姜 燕,张启龙,王 静

(威海市立第三医院, 山东 威海 264200;文登区人民医院, 山东 威海 264400)

在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五版(DSM-5)中,躯体化障碍的特点是复杂多样、顽固持久、多变的躯体症状,且没有实验室检查可作为诊断依据[1]。心率变异性(HRV)是指瞬时心率或心动周期的微小变化,主要受植物神经的影响[2],可表示植物神经活动的强弱[3]。HRV是根据动态心电图资料,选取窦性心搏,将所有R-R间期进行分析处理,得出HRV的各项数据,是一种能较好地反映植物神经功能的无创性检验,在一些与自主神经关系密切的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广泛性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4-5]。躯体化症状与焦虑障碍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症状十分相似。本研究以躯体化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躯体症状自评量表(SSS)和动态心电图分别评估其躯体化症状并采集HRV的相关指标,来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的躯体化症状与HRV各项指标的相关性,从而为躯体化障碍的躯体化症状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正常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8例,女32例;年龄36~60岁,平均(48.18±12.23)岁。对照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36~56岁,平均(46.84±9.3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中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6];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不能按照医嘱执行者;入院后私自服用精神类药物者;因突发疾病不得不退出者。

1.2 方法两组均使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仪,采集两组患者心率(HR)及HRV的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平方根(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每5 min时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心率变异指数(HRVI)各项指标数据。其中HRV在患者入院2天内完成,测试时间为9:00~11:00时,患者仰卧平躺休息15 min,使其处于放松的安静状态,然后进行测试,要求受试平静呼吸不与人交谈,尽量避免外界影响;24 h后,将记录结果回放分析。患者检查期间避免烟、酒、茶和咖啡等影响心率的食品,停服β-受体阻滞剂等血管活性药物48 h以上,保证睡眠,避免剧烈运动。

1.3 观察指标(1)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用于评估患者现在或近1周的焦虑程度,含20个项目,采用1~4分四级评分法,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重。(2)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用于患者评估现在或近1周的抑郁程度,含20个项目,采用1~4分四级评分法,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重。(3)SSS评分:主要用于躯体化障碍的筛查和症状严重程度的评估,含95个项目,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感觉功能、疼痛、五官问题及睡眠等10个方面的问题。每项采用1~5分五级评分法。1分,没有;2分,很轻;3分,中等;4分,偏重;5分,严重。每个项目≥3分为阳性。SSS评分越高,病情越重。(4)HRV的测定:HRV各项指标均由R-R间期的变化计算而出。SDNN为24 h心电图中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反映了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总的张力。MSSD为心电图中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平方根,PNN50%为相邻R-R检查差值超过50 ms的心搏动数的百分比,两者均反映副交感神经张力的大小。SDANN:即24 h内连续5 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HRVI为24 h心搏总数除以占百分比最多的RR间期频数。HR为平均心率,增高反映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而降低则反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SS、SAS、SDS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即观察组患者躯体化症状较对照组更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SSS、SAS、SDS评分的比较(± s,分)

表1 两组SSS、SAS、SDS评分的比较(± s,分)

组别 n SSS评分 SAS评分 SDS评分观察组 50 29.20±6.80 64.16±8.16 62.94±7.06对照组 50 13.48±7.52 41.26±10.74 43.34±11.66

2.2 两组患者HRV各指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SDNN、SDANN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观察组交感神经功能活动亢进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而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心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MSSD、PNN50和HRV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观察组迷走神经功能活动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见表2。

表2 两组HRV各指标的比较(± s)

表2 两组HRV各指标的比较(± s)

组别 n HR(次/min) SDNN(ms) MSSD(ms) PNN50(%) SDANN(MV) HRVI(%)观察组 50 79.20±7.28 134.28±10.05 23.11±6.15 3.98±3.89 27.32±6.35 9.03±2.49对照组 50 73.46±5.59 125.17±26.54 33.78±7.65 11.01±2.93 22.53±5.96 14.02±2.23

2.3 SSS评分与HRV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患者的SSS评分与HR、SDNN、MSSD、PNN50、SDANN、HRVI的相关性分析:SSS评分与HR(r2=0.675,P<0.01)、SDNN(r2=0.576,P<0.01)、SDANN(r2=0.301,P<0.01)呈正相关;SSS评分与MSSD(r2=-0.357,P<0.05)、PNN50(r2=-0.792,P<0.01)和HRVI(r2=-0.162,P<0.05)呈负相关。

3 讨论

在DSM-5中,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主要以多样、频繁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性障碍,其本质是一类焦虑障碍。躯体症状会涉及多个器官或系统,如呼吸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等[7],是患者体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直接症状表现,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传递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出现其功能活动的异常。其病因普遍认为与患者长久存在的不良生活事件或心理社会因素有关[8]。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SS总分及各系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亦高于对照组,提示躯体化障碍患者临床表现中既有较多的躯体症状,又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心率高于对照组,HRV的各项指标中,SDNN、SDANN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SSD、PNN50和HRVI显著低于对照组。原因可能是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可能存在脑干网状结构滤过功能失调,脑干网状结构维持意识状态,保持正常的注意和唤醒功能,过滤不必要的信息。当滤过功能失调后,过去不被患者感知的内脏器官活动被感知,致使注意力由外部转向身体内部,体内的神经内分泌、植物神经及血液生化的改变可导致血管、内脏器官、肌肉张力等变化,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活动相对亢进、迷走神经功能活动下降,即SDNN、SDANN显著增高、而MSSD、PNN50和HRVI的下降。

本研究发现SSS评分与HR、SDNN、SDANN呈正相关, SSS评分与MSSD、PNN50和HRVI呈负相关。躯体化障碍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亢进,HR、SDNN、SDANN增强,会出现主观的心慌、胸闷、濒死感等主观症状;而副交感神经亢进,MSSD、PNN50和HRVI下降,会使心率缓慢,心肌收缩力减弱,会出现主观的虚弱、疲劳、身体无力感。如果躯体化症状持续存在,破坏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协调性,会导致明显的主观的躯体不适症状,也就是临床上常见的抑郁、焦虑障碍和躯体化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

综上所述,研究推断HRV等生物学指标的改变可作为躯体化障碍临床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猜你喜欢

植物神经躯体心率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出现这些征兆
心率多少才健康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现在干什么?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搬家
无器质性原因的精神神经症状久治不愈时,应考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传出神经分几类?它们分别支配哪些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