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影响

2022-10-10侯朋飞段文飞王安连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阑尾炎性微创

侯朋飞,段文飞,王安连

(1开封美宝空分医院;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开封市人民医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为常见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症状重等特点[1]。目前临床治疗AA的手段较多,如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周期长,效果有限,且易复发,甚至会造成急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2-3]。开放手术为既往常用术式,效果确切,但其创伤较大,且并发症较多,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随着微创理念及技术发展,临床手术治疗AA也趋于微创术式发展,其中,微创小切口手术、腹腔镜手术均为常用阑尾切除术式。本研究选取我院147例AA患者,比较腹腔镜、微创小切口手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AA患者147例,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男34例,女39例;年龄21~57岁,平均(39.46±8.22)岁;病程6~54 h,平均(31.14±5.53)h;入院时体温36.1~39.1℃,平均(37.45±0.62)℃;体质量指数19.6~28.7 kg/m2,平均(24.38±1.97)kg/m2;术前中性粒细胞比例81%~93%,平均(87.22±2.41)%。观察组74例,男39例,女35例;年龄21~57岁,平均(41.39±7.46)岁;病程6~54 h,平均(32.05±5.74)h;入院时体温36.1~39.5℃,平均(37.56±0.69)℃;体质量指数19.6~28.7 kg/m2,平均(24.51±1.86)kg/m2;术前中性粒细胞比例81%~93%,平均(87.63±2.0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AA相关诊断标准[4],并经B超检查确诊;胆囊解剖结构正常;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合并胆总管结石;肝硬化、肝功能异常;腹部手术史;合并化脓性胆囊炎;手术禁忌证;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研究;腹腔积液;免疫功能异常。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平卧位,硬膜外麻醉,于腹部右侧麦氏点处作切口,约1.5~3.0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腹外斜肌腱膜,钝性分离腹内斜肌、腹横肌,切开腹膜,使用卵圆钳缓慢拉起回盲部,暴露阑尾,拉出阑尾及其系膜,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触及盲肠管,切除、包埋阑尾,局部缝扎阑尾残端,使用无菌纱布蘸除周围渗出液体,碘伏消毒阑尾残端,检查缺口处,缝合,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组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平卧位,全麻,在脐部上方作切口,约1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穿刺,建立人工气腹,置入Trocar套管针(10 mm),于耻骨、麦氏点及脐联合中点处,分别置入5 mm、10 mm Trocar,探查肝胆、十二指肠、结肠等情况,并确认阑尾位置,夹闭阑尾动脉,离断,分离至根部,使用丝线结扎阑尾(0.5 cm),切除阑尾,确认是否存在异常,无误后退出Trocar,确定出血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引流管,缝合,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1)手术及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失血量。(2)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 d,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总分10分,得分≤3分表示轻度疼痛、得分4~6分表示中度疼痛、得分≥7分表示重度疼痛。(3)炎性因子水平:于术前、术后3 d采集患者约5 mL血液,离心,3000 r/min,时间10 min,取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日本Sysmex公司SF-3000型)测定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4)并发症:统计两组出血、伤口感染、肠梗阻、皮下积液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 s)

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h)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住院时间(d)术中失血量(mL)观察组 74 42.15±3.07 19.04±6.58 8.30±1.94 4.61±1.02 26.95±7.01对照组 73 46.28±3.46 27.51±8.29 14.07±2.51 5.38±1.14 40.11±8.63

2.2 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术前疼痛评分平均(5.39±0.68)分,术后1 d疼痛评分平均(1.67±0.34)分;对照组术前疼痛评分平均(5.21±0.61)分,术后1 d疼痛评分平均(2.29±0.41)分。术后1 d,两组疼痛程度均减轻,且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

2.3 两组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术后3 d,两组血清TNF-α、IL-6、IL-8、WBC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组别 n TNF-α(pg/mL) IL-6(pg/mL) IL-8(pg/mL) WBC(×109/L)观察组 术前 74 3.26±0.51 8.02±2.33 8.01±2.15 11.06±1.29术后3 d 74 4.61±0.37 22.14±6.83 21.43±5.70 14.82±1.87对照组 术前 73 3.11±0.57 7.69±1.98 7.66±1.99 10.94±1.08术后3 d 73 5.49±0.41 32.05±9.47 33.96±8.12 18.25±2.11

2.4 并发症观察组74例,出血1例,皮下积液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0%;对照组73例,出血2例,伤口感染4例,肠梗阻1例,皮下积液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

3 讨论

AA的发病原因与细菌感染、阑尾腔梗阻等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下腹持续性钝痛或胀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诱发感染、阑尾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开腹手术作为经典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确切,但其切口大,引起的创伤较大,术中失血量较多,增加术后恢复时间。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微创理念深入发展,在开腹手术基础上衍生出微创小切口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等术式。相关研究[5-7]指出,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效果确切,但术中在寻找阑尾过程中易损伤周围组织,对肠管刺激较大,术后恢复相对缓慢;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切口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并能尽可能吸出腹腔内的脓液,减少残留,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说明与微创小切口手术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AA患者,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促进术后恢复。相较于微创小切口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切口更小,能减少对机体组织损伤,从而减少术中失血量,促进术后恢复;术中通过建立气腹观察腹腔内情况,并借助腹腔镜进行手术操作,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且可避免患者因肥胖引起的阑尾偏离、腹壁厚等情况,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预后。同时,本研究还发现,术后1 d,两组疼痛程度均减轻,且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这表明与微创小切口手术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AA患者,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恢复。

AA患者机体炎性反应程度可通过炎性因子水平反映,TNF-α、IL-6、IL-8均为常见炎性因子。相关研究[8-9]指出,AA患者中血清TNF-α、IL-8等指标水平异常升高,在机体出现感染时,其可相互作用,呈高表达状态。本研究发现,术后3 d,两组血清TNF-α、IL-6、IL-8、WBC水平均升高,而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提示微创小切口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均可对AA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产生影响,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影响较小。其原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切口更小,能减少对腹腔内肠管的牵扯,从而有助于减轻术后炎性反应[10-11]。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这表明微创小切口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作为侵入性操作,均可引起术后并发症,而与微创小切口手术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综上所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缓解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恢复,且对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影响小。

猜你喜欢

阑尾炎性微创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