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研究

2022-10-10巩丽华

健康之友 2022年19期
关键词:突发性高压氧预见性

巩丽华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突发性耳聋指的是72小时内突然出现的、原因不明的听力下降,最常见的是单侧听力下降,约占97.7%左右,左耳略多于右耳,双侧发病率较低,约为2.3%左右[1]。突发性耳聋主要表现为对声音的感受与感觉受损,但耳部传音结构却无明显损伤[2]。50~60岁的人群是突发性耳聋的高发人群,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3]。护理是治疗的辅助性工作,为保障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当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现对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分组研究,旨在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高压氧治疗的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的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2组,即预见性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各43例。预见性护理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35~68岁,平均(48.42±5.58)岁;左耳22例,右耳20例,双耳1例。常规护理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6~67岁,平均(48.56±5.65)岁;左耳23例,右耳18例,双耳2例。对2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2组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突发性耳聋的相关诊断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采用高压氧治疗,无禁忌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恶性肿瘤;视觉障碍;临床资料不全。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前完善相关检查,确保患者符合高压氧的适应证,无相关禁忌证;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做好护理配合,确保治疗的顺利完成。

预见性护理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干预措施主要有:①健康宣教。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疾病与治疗的相关知识,包括突发性耳聋的诱发因素、症状表现、常见并发症以及常用治疗方法、高压氧治疗的作用、高压氧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与常见不良反应等。健康宣教方法包括面对面讲解、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播放宣传视频、展示宣传栏或宣传画、推送文章等。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选择合适的健康宣教方法。例如,对于知识接受能力较差者,可采取面对面讲解、播放宣传视频等方法;对于知识接受能力较好者,可采取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推送文章等方法。②心理护理。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知、突然丧失听力等,突发性耳聋患者普遍存在恐慌、焦虑等不良心理。为患者讲解正面案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讲出自己内心的忧虑,为患者答疑解惑,纠正患者存在的错误认知,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针对由于对高压氧舱存在陌生感而出现恐惧心理的患者,向其介绍高压氧舱的原理,使患者熟悉治疗环境,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保障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③全程护理。高压氧治疗全过程中,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治疗前,指导患者学会面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开启咽鼓管的方式,测试双侧耳咽鼓管是否通畅,有必要的情况下可应用呋嘛滴鼻液滴鼻,保障双侧耳咽鼓管通畅后,再让患者进入高压氧舱;加压阶段,指导患者捏鼻鼓气、保持吞咽动作;升压阶段,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出现耳痛症状,便要降低加压速度或者是停止加压;稳压阶段,应确保高压氧舱内压力保持稳定,避免压力波动而使患者出现不适感;减压阶段,应告知患者需要减压,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嘱咐其保持呼吸平稳。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情况、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①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听力恢复正常,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听力上升15~30dB,为有效;治疗前后患者的听力无明显改变,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治疗依从性。将患者的依从性分为优、良、差。总依从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③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耳闷、耳痛、耳胀,总发生率=(耳闷例数+耳痛例数+耳胀例数)/总例数×100%。④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负面情绪进行评估,分值与焦虑程度正相关。严重焦虑:HAMA评分≥29分;明显焦虑:HAMA评分<29分且≥21分;肯定有焦虑:HAMA评分<21分且≥14分;可能有焦虑:HAMA评分<14分且≥7分;无焦虑症状:HAMA评分<7分[5]。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抑郁负面情绪进行评估,分值与抑郁程度正相关。严重抑郁:HAMD评分≥24分;肯定有抑郁:HAMD评分<24分且≥17分;可能有抑郁:HAMD评分<17分且≥7分;无抑郁症状:HAMD评分<7分[6]。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进行代表,计量资料以(`x±s)进行代表,组间比较时应用χ2、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预见性护理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

表1 2组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治疗依从性

比较2组的治疗依从性,预见性护理组的总依从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

表2 2组的治疗依从性比较[n(%)]

2.3不良反应情况

比较不良反应情况,2组无明显差异(P>0.05)。

表3 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4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

护理前2组的HAMA、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预见性护理组的HAMA、HAMD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

表4 2组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x±s,分)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突然出现的听力下降,根据纯音测听检查结果,可以将突发性耳聋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低频下降型,指的是1 000Hz及以下频率听力下降,至少在250Hz、500Hz处听力损失≥20dBHL;二是高频下降型,指的是2000Hz及以上频率听力下降,至少在4 000Hz、8 000Hz处听力损失≥20dBHL;三是平坦下降型,指的是250Hz~8 000Hz即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平均听阈≤80dBHL;四是全聋型,指的是250Hz~8 000Hz即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平均听阈≥80dBHL[7]。目前,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与发病原因均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自身免疫疾病、内耳缺血、肿瘤性病变、病毒感染、药物中毒等因素有关[8]。突发性耳聋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通常伴有头晕、眩晕、耳闷胀感、耳鸣等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焦虑、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状态[9]。

高压氧是突发性耳聋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提升动脉氧分压,达到减轻内耳缺氧症状、改善内耳微循环的效果[10]。由于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受到病情的折磨以及担心治疗效果、治疗费用、预后等,导致突发性耳聋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不良心理状态、身体疾病状况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严重影响着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鉴于此,临床上,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生理、心理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减少应激反应,保障治疗的顺利实施、确保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指出,常规基础护理缺乏综合性、计划性、预见性,同时护理措施具有一定的落后性、缺乏针对性,因此护理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当前广大患者对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应积极采用新兴的护理干预模式,以提升护理质量,同时,这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当前紧张的医患矛盾、护患矛盾。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护理模式,倡导“患者需要什么,就护理什么”,主张通过应用预见性的措施,实现对潜在风险的有效控制甚至是消除。近年来,预见性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经实践证实其是一项切实有效的护理模式。本研究中,预见性护理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发现,预见性护理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预见性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后,预见性护理组的HAMA、HAMD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提示,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高压氧治疗的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

综上,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突发性高压氧预见性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国家教育考试的应对策略——以甘肃省为例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