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经针刺”联合“自拟颈复止痛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湿痹阻型)的临床研究

2022-10-10赵俊起徐进英田清松马海霞郭晓兵邵泽涛孙之鹏

健康之友 2022年19期
关键词:根型麻木上肢

赵俊起 徐进英 田清松 马海霞 郭晓兵 邵泽涛 孙之鹏 张 璇

(昌乐县人民医院 山东 潍坊 262400)

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昌乐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和康复医学科门诊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并愿意参加试验的神经根型颈椎病(风湿痹阻型)患者,共60例。按病人进入试验的先后顺序随机开始,依照奇数序列的病人进入治疗组,偶数序列的病人进入观察组的规定,治疗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最大60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46.12±13.64岁,病程1-6年,平均3.5±1.5年;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47.29±17.2岁,病程1-7年,平均3.8±1.7年。两组资料统计学无差异。

2 纳入标准:

①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共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有典型神经根型症状,臂丛牵拉试验、压颈试验呈阳性。

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湿痹阻证的诊断标准,主症为肩颈臂疼痛、麻木,次症为颈项压痛、肢体活动受限、舌紫苔白、脉弦紧。③意识清晰,可正常交流。④近 1个月未进行相关治疗。⑤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3 排除标准

①肩周炎、肘管综合征、网球肘等其他颈椎外病变引起的上肢疼痛者。

②伴骨质疏松、骨结核、骨肿瘤、椎体融合等其他骨科原发病者。

③有颈部或脊柱外伤史者。

④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

⑤过敏体质或对多种中草药有过敏者

4 治疗方法

(1)治疗组:①针刺颈夹脊、风池、大椎、后溪、肩井、合谷。针刺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针刺一日一次,一周5次,四周为一周期。一次性使用针灸针(北京中研太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0.25*40mm

②“自拟颈复止痛汤”药物组成为:羌活20g、葛根30g、独活15g、防风15g、藁本10g、姜黄10g、蔓荆子l0g、川芎l0g、桂枝10g、甘草6g。用法:中草药均由昌乐县人民医院中药房提供,煎药机为自动煎药机(天津三延机械有限公司),将中草药置于冷水中浸泡约30分钟,煎药用水量一般为浸过药面1-3厘米,煮济后煎20分钟,然后装袋,每袋100ml,早晚各一袋,共服4周。

(2)观察组:口服洛索洛芬钠:(卫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923 60mmg一次一片,一日三次。

5 观察方法:

本次临床观察至治疗后4周,在昌乐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和脊柱外科门诊采用定期观察与复查,在治疗过程中分别评测治疗前、治疗1周及治疗4周的疼痛VAS评分及20分症状体征量化评分。

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简称VAS):在纸上面画约10cm的横线,左端为0,表示无痛;右端为10,表示剧痛,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的感觉在横线上不同程度处描记。

②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参照日本田中靖久的20分法症状体征量表,分别从临床症状(颈肩部疼痛与不适、上肢疼痛与麻木、手指疼痛与不适,每项三分,总共9分)、工作和生活能力(3分)、体征(推间孔挤压试验、感觉、肌力、腱反射,总共8分)三个方面观察。

6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神经根型颈推病的疗效标准判定。

①痊愈:颈肩背疼痛、僵硬等症状消失,上肢麻木感消失。即疼痛、麻木、僵硬等主要证候积分显著减少,疗效指数>90%;

②显效:颈肩背疼痛、僵硬等症状减轻,上肢麻木明显改善。即疼痛、麻木、僵硬等主要证候积分减少明显,70%<疗效指数≤90%;

③有效:颈肩背疼痛、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稍有减轻,但仍遗留。即疼痛、麻木、僵硬等主要证候积分减少不明显,30%<疗效指数≤70%;

④无效:颈肩臂疼痛、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即疼痛、麻木、僵硬等主要证候积分无改变甚至增加,疗效指数≤30%。

7 数据输入与数据分析:

全部数据均采用进行 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

8 结果

VAS治疗前治疗一周治疗结束治疗组6.96±1.224.51±0.882.51±1.28观察组6.9±1.424.93±1.343.45±1.41P0.840.150.03

平均年龄 平均病程 P治疗组 男12 46.12±13.64 3.5±1.5 女18 0.77观察组 男11 47.29±17.2 3.8±1.7 女19

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组101721观察组41376

颈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手指疼痛麻木工作生活能力感觉肌力治疗组治疗前0.55±0.50.65±0.550.79±0.610.75±0.570.65±0.480.69±0.54治疗一周1±0.361.1±0.481.41±0.621.31±0.541.06±0.451.24±0.51治疗结束1.89±0.412.2±0.672.44±0.632.37±0.621.82±0.381.86±0.35观察组治疗前0.62±0.560.75±0.570.82±0.60.83±0.60.79±0.550.79±0.56治疗一周0.79±0.550.89±0.561.03±0.681±0.650.93±0.520.93±0.53治疗结束1.65±0.611.79±0.721.96±0.731.89±0.721.55±0.571.51±0.57P治疗前0.620.480.830.650.320.47治疗一周0.10.130.030.070.290.27治疗结束0.080.020.030.050.030.04

9 讨论

近几年,随着我们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电子产品的普及,我们运动时间减少,长时间伏案工作,颈椎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外感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气血痹阻,不通则痛,属于痹病的范畴。《素问.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济生方.痹》篇说:“皆因体虚,腠理空虚,感受风湿气而成痹也”。 《医宗必读》对痹症治疗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散寒除湿治疗。《类证治裁》云:“颈肩痛不可回顾,此太阳经气郁不行,宜散之。”祛风、散寒、除湿、宣通经络是治疗痹病的基本原则。

针灸治疗可以散寒止痛,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松解黏连,缓解组织肿胀,减轻神经根受压,缓解症状。武林等[8]人同本病主要是寒凝经络、气血亏虚、经脉失养导致的,总结2006年1月-2012年8月针刺治疗CSR的取穴规律发表的文献,发现颈夹脊穴、风池穴、外关穴、后溪穴、合谷穴这些穴位及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两条经脉使用频率较高,因颈夹脊穴可改善椎动脉血供,风池穴可调节椎-基底动脉血供,外关穴可疏通气血、通则不痛,曲池穴可升高局部体温,具有活血行气作用,后溪穴本就具有镇痛作用,故临床多选用这些穴位及经络。陈晓英等[9]采用针刺C5-7棘突旁的下颈夹脊穴治疗CSR,因此穴夹督脉伴膀胱经而行,针刺此穴可达到振奋阳气、疏通气血和缓解麻木、疼痛的作用,这符合以病变部位及“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胡贵荣[10]根据四诊所收集的疾病资料把本病分为气滞血瘀、寒湿痹阻、湿热阻络、气血亏虚、肝肾亏虚型辨治;分型论治有助于临床提高治疗效果。葛根为君,解肌生津、升举阳气,桂枝、羌活、独活为臣,桂枝散寒解肌、温通经脉,独活、羌活祛风散寒除湿、通利关节、止痹痛。佐以藁本、防风祛风胜湿,川芎、蔓荆子祛风止痛。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并缓急止痛。全本方共奏祛风胜湿散寒解肌止痛之功。

综上所述,本治疗组有效率高于观察组,治疗组的VAS、症状体征量评分高于观察组,提示针灸、中药配合优势互补提高疗效,改善颈椎功能。中医药治疗CSR的方法不断创新,通过针灸、推拿治疗方法的推陈出新,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比单一应用某种方法治疗CSR的疗效更明显,这也是目前临床上中医药治疗CSR采用的主要方法。但其中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如:CSR临床症状诊断标准不统一,必然导致疗效评价标准多样,使得研宄结果欠缺说服力。临床研究基本注重近期疗效,缺乏对中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研究这些方面还有待临床研究的支持;因此,在今后研究中,要采用更加严格、规范、科学的设计,才能有助于本病研究的深化,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CSR方面的优势。

猜你喜欢

根型麻木上肢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观察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浮生一记
麻木先生
无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