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骨伤治疗仪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2-10-10李连业

健康之友 2022年19期
关键词:骨伤治疗仪康复训练

李连业

(日照市五莲县于里镇中心卫生院/骨科 山东 日照 262300)

膝关节是比较复杂的关节,容易受到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等情况,当机体出现下肢骨折这一症状后,就会给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与髋关节功能带来严重影响,且后续功能恢复也会受到手术效果、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影响[1-2]。在传统的康复锻炼治疗当中,会予以患者应用骨伤治疗仪进行干预,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性效果,但是患者的恢复比较慢,因此有研究指出在骨伤治疗仪应用期间,应该要积极采取早期康复训练,通过二者联合应用能减少关节损伤,消除关节粘连[3]。骨伤治疗仪能充分应用微电子技术产生脉冲磁场,与人体生物电活动相适应,从而对患肢起到减轻组织损伤、帮助骨连接等作用;早期康复训练则有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4]。本文主要分析在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骨伤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于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接收的下肢骨折患者,共随机抽取80例,经双盲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纳入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区间为24岁到66岁,平均年龄(43.46±3.0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1例,坠落伤8例,积累劳损9例,其他伤12例。参照组:纳入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区间为23岁到66岁,平均年龄(43.02±3.4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2例,坠落伤8例,积累劳损7例,其他伤13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已经知情同意研究内容,并签署相关协议书;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已经确诊为下肢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完整,且病情比较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患者合并精神障碍、沟通障碍、认知障碍、意识障碍;存在其他部位骨折;合并有骨骼病变者。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骨伤治疗仪进行治疗,具体内容为:治疗仪的提供厂家为常州思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仪器的型号为YS4002T-CD型号,以患者的耐受度合理调整电疗强度,手术后7天需要进行消肿止痛治疗,并选择应用运动康复治疗模式,将磁疗头放置在患者的骨折部位,每次治疗时间设定为30min,每天2次。

实验组患者接受骨伤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骨伤治疗仪同参照组一致,早期康复训练的内容如下:(1)早期被动训练:术后早期可为患者进行被动肌肉活动以及关节活动,可为患者下肢进行适当按摩,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天1次;关节活动则要从小关节开始,逐渐活动到大关节,每次活动时间为30min。(2)早期主动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等长肌肉收缩、等张肌肉收缩,在患者关节或肢体被固定的情况下,可指导患者训练小腿三头肌以及股四头肌的等长肌肉收缩;没有固定的关节以及肢体,则可练习等张肌肉收缩,根据患者肌力情况予以抗阻力训练。在早期康复训练当中,可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应用平衡牵引方式对膝关节进行被动训练以及主动活动训练,主动活动训练通常为每天2次,每一个关节都要进行20遍,动作应该要保持轻柔,关节活动度范围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逐渐扩大,在不活动时保持关节功能良好功能位,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康复。指导患者进行坐立训练,对于不需要进行绝对卧床患者,应该要指导患者尽量在床上保持坐立位,适当将床头摇起,并逐渐增加床头斜度,直到患者可以完全坐起,在练习过程中应该要做好患者的保护工作,避免对患者的疾病增加负担。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可指导患者进行离床站立训练,进行站立负重以及步行训练,在刚开始时可使用单拐或双拐、手杖等进行站立负重训练,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从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在站立平衡训练过程中,可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或利用床沿进行双下肢提腿、抬腿、摆动等下肢训练,最后进行独行训练,一般练习时间为30min,每天练习2次。在后期有一定肌力时应该要适当安排患者进行下肢等速练习,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定最终的运动速度,每天1次,每次练习15min后间隔2min继续下一次训练,连续训练3、4次。

1.3研究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髋关节评分、25m行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骨折移位、下肢静脉血栓、肌腱损伤)。膝关节评分: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评分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越好。髋关节评分: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评分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越好。25m行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为0-1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患者行走25m之后需要进行评估疼痛程度,疼痛程度越严重则表明患者的恢复情况越差。

1.4数据处理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指标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指标,结果显示数据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髋关节评分与膝关节评分均比参照组高,25m行痛评分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低,互相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指标对比分)

2.2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低,互相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下肢骨折目前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正常生活都带来较大的影响,目前对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手术治疗、内固定治疗等[5]。许多下肢骨折患者担忧过早活动会影响到骨折愈合,因此术后并不敢早期活动,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粘连、肌力下降等情况,不但会影响到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还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威胁,因此必须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以及训练方法[6]。

骨伤治疗仪是通过特制耦合产生调幅交流电磁场以及调频交流电磁场,而后在患者机体当中产生感应电流,能改善患者的骨折部位血液循环,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7]。但是单独应用骨伤治疗仪并不能促进患者康复,患者的康复周期比较长。根据临床研究表明:运动康复治疗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中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肢体制动患者的骨密度减少量,也能降低患者发生失用性骨质疏松概率[8]。由此可见,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对患者的骨密度有一定作用,通过早期康复训练能减少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期间骨矿物质丢失情况,促使局部骨密度下降量减少,预防骨质疏松等情况,其临床使用意义比较高。

患者创伤之后通常需要长期卧床,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症,加大患者的痛苦,失用性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失用部位疼痛,得到充分活动之后就能减轻疼痛症状[9]。早期康复训练目前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早期康复训练能促使肌肉收缩活动,产生对骨的压力以及负重,刺激骨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骨矿物质损失;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尽快促进患者术后自主站立、行走能力[10]。患者创伤后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应该要充分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训练过程中以主动训练为主,结合患者病情发展合理安排运动训练项目,以患者能接受为宜[11]。在训练期间,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变化情况以及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下肢骨折通常是呼吁不稳定性骨折,经手术治疗后通常需要进行下肢固定,常常会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尤其是长期固定之后这一症状更为明显[12]。从研究结果上分析: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髋关节评分均比参照组高,25m行痛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参照组较低,P<0.05。可见骨伤治疗仪联合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明显,对患者髋关节、膝关节均有一定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患者应用骨伤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膝关节、髋关节功能,对患者术后康复以及疾病预后均有重要作用,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骨伤治疗仪康复训练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