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2-10-10刘天印

健康之友 2022年19期
关键词:达拉脑细胞缺血性

刘天印

(阳谷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山东 聊城 2523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属于临床上相对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而脑血管疾病是目前造成我国居民疾病死亡的三大因素之一,而AIS是其中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复发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目前临床上一般认为AIS的发生是因为颅内或其他部位的脑部供血血管出现狭窄、阻塞导致脑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因为患者脑部受累,该病可造成患者的意识、生理功能、神经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2]。近些年流行病学对其的研究显示:AIS的发病率呈现于逐年升高趋势,而且有年轻化趋势[3]。相关研究显示:对于已有预期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氧化应激损伤,如何减少患者的细胞凋亡是降低AIS患者疾病损伤,提升预后的关键[4]。目前针对AIS的脑保护药物一般选用依达拉奉,其效果相对良好,药物不良反应低,可持续给药保护患者的脑细胞,减少AIS的损伤。但是基于目前的观察单一的依达拉奉效果仍然无法满足AIS患者的脑细胞保护需求[5]。丁苯酞是一种新型脑保护药物,其与依达拉奉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有学者认为其可以联合依达拉奉应用于AIS的治疗中[6]。本研究基于此联合两种药物应用于AIS的治疗,并对比其的治疗效果、神经、血管以及脑细胞指标的变化,以确认联合治疗方案的适用性,现全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为020年01月至2022年0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63-71周岁,女性21例,男性29例,平均年龄为(67.23±3.14)周岁,病程为0.1-7d,病程均值为(1.05±0.21)d,NIHSS评分为7-22分,NIHSS均值为(14.31±3.23)分;观察组年龄62-72周岁,女性22例,男性28例,平均年龄为(67.35±3.12)周岁,病程为0.1-5d,病程均值为(1.06±0.22)d,NIHSS评分为7-24分,NIHSS均值为(14.14±2.98)分。从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可观察到,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的自身一般病例信息具备较高的相似性(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规则:①本研究遵循自愿原则,患者家属已通过文字或语言等方式完全了解本次研究的全部内容,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批予以批准;②所有患者均符合《2018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7]中关于颈动脉狭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③患者卒中为首次发病或在此前卒中发病无后遗症者;④患者在近期无使用血管扩张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影响观察的药剂。

排除规则:①患者除去该疾病之外,在此前或者突发其他影响观察结果的疾病,如心脑血管、肝肾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疾病;②患者自身携带精神类疾病,如人格分裂等,临床上无法对其反馈的信息进行确认。

1.2方法

全体患者在入院后均对其实施基础治疗,具体包含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他基础疾病情况对患者实施抗血小板、利尿、减压、血糖控制、卒中治疗(阿司匹林、瑞舒伐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然后对照组患者给药依达拉奉注射液(生产厂: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2;规格:20ml:30mg* 2),取20ml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持续给药14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丁苯酞(生产商: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25mg/100ml)25mg(100ml)静滴,2次/d,持续给药14d。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关于颈部狭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标准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种,其标准如下:治愈:患者的肢体功能完全恢复,无遗留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恢复,肌力水平完全恢复至正常人水平,神经功能改善程度≥90%。颈部狭窄程度改善超过90%;显效:患者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肌力均恢复至常人的80%以上,狭窄部位改善超过75%;有效:患者肢体功能有明显改善,肌力恢复等级>1级,且神经功能改善≥45%,狭窄部位改善程度超过50%;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注:上述标准为必须全部满足。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指标、神经功能、氧化指标的改善程度,即神经功能分(Neurological institutes of heallth stroke scale,NIHSS)、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超氧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以及血管损伤生物指标,即血清S100β蛋白、ET-1水平,测定时间为AIS发病,给药3d、给药7d、给药14d。在相应时间采集患者6ml晨起空腹肘静脉血清样本,送实验室离心(3000r/min,10min)后分离血清,然后行酶联吸附试验测定,仪器为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迈瑞BS-400),试剂盒由长沙达尔锋生物技术提供。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详情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流及神经信息

在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HCT、ESR、SO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流指标及神经功能比较

2.3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物指标的变化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物指标并无明差异,在给药3d、7d、14d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100β以及ET-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物指标的变化的比较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AIS的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可以通过药物与手术等方式快速缓解AIS患者的血管狭窄或阻塞问题,但是对于AIS造成的脑细胞损伤、死亡并无有效治疗方案,一般需要患者自身恢复。因此减少患者的脑细胞损伤、神经组织损伤,在极大程度上可以减少AIS患者在发病后出现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等恶性后遗症,因此针对脑细胞的保护治疗极为重要[8]。

S-100β蛋白是一种神经相关营养物质,一般情况下其在血清中的水平极低,难以被检测,只有在神经损伤后,其为了恢复神经突触的生长,一般会水平快速升高,但是S-100β处于高水平状态会诱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凋亡,目前临床上将其作为神经损伤的新标志物,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早期S-100β水平较高,符合AIS的病情,而观察组的下降速度更快,则考虑联合用药的两种药物都增加了对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少神经突触的氧化损伤所致[9]。SOD属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氧化应激指标,观察组的SOD更低,考虑丁苯酞可以阻断AIS患者在卒中后多个病理环节对于脑细胞的损伤,以此来减少炎症、氧化反应,避免脑组织的过渡氧化。而炎症因子的减少则可以减少血管受炎症因子的损伤,因此患者的ET1-1更为理想,而ET1-1属于血管修复因子标志物,其更低则显示患者的血管损伤情况的减少,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抗凝、血管扩张)的效果提升,继而提升AIS患者的脑组织的供氧、供血情况,以此来增加卒中后脑组织的营养与能量摄取,提供充足的修复物质,继而增加AIS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可显著降低卒中对脑细胞的氧化损伤,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达拉脑细胞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谁决定你的智商
脑细胞消失记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为什么在睡觉时会做梦?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沉潜迷醉达拉湾
门达拉湾酒店的特色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