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正性激励模式的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2022-10-10刘爱芹王艳慧魏方杰

健康之友 2022年19期
关键词:负性直肠癌满意度

刘爱芹 王艳慧 刘 畅 魏方杰

(1 寿光市中医医院 山东 潍坊 262700 2 寿光市中医医院/胸外泌尿肛肠科 山东 潍坊 262700 3 寿光市中医医院 山东 潍坊 262700 4 寿光市中医医院/五官肾病皮肤科 山东 潍坊 262700)

直肠癌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其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在手术后所产生的肠造口不管是永久性的还是临时性的,都会导致患者的排便方式出现改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出现负性情绪[1-3]。所以,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激励式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让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能够有所降低。基于此,本文将随机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基于正性激励模式的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其中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在23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13±5.16)岁,试验组45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在22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6±5.21)岁,组间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饮食、用药方面的指导,并开展基本的并发症预防和出院指导。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正性激励模式护理,其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患者恢复意识后,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之间进行简单交流,对患者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情况有所了解,并在交谈过程中有意识的去掌握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和患者家属之间开展相应交流,根据获取到的信息去制定出适合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方案[4-5]。②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心理疏导。为患者进行疾病治疗进展的讲解和术后注意事项,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成功案例的介绍,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让患者能够更为积极的接受治疗。③将患者的文化基础以及身心状态作为根本,采用合适的方式为患者进行语言上的鼓励以及支持,对患者所出现的配合行为予以足够的鼓励,多采用激励性的正向话语,借此来提高患者的信心,让患者能够感受到重视以及信任,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激励的合适性,不能够使用的太过频繁,让患者出现抵触心理,对患者的主观反应要有着良好的观察,能够去真诚的鼓励患者[6]。④组织病友间的交流,让患者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在这种深度交流的过程中去产生共鸣,能够相互监督,共同进行交流与借鉴,提高康复的信心。⑤让患者家属也能够参与到对患者的护理中,在手术过后,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并主动的提高自己的自护能力,可以积极的进行治疗,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方式;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评定;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处理计数(χ2)和计量(T)资料,差异显著(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对比发现,干预浅,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分别为(52.07±3.29)、(55.01±5.71),试验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分别为(39.16±5.01)、(39.89±5.15),两组对比,试验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后自护能力评分对比

对两组患者术后自护能力评分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总分为(117.29±6.51);试验组患者的总分为(138.51±6.02),两组对比,试验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自护能力评分对比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中十分满意15例、满意21例,护理满意度为80%;试验组中出现十分满意19例、满意25例,护理满意度为97.78%,两组对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在接受直肠癌手术之后,需要进行结肠造口排便,患者的正常排便方式会出现变化,这会导致患者在心理和生理层面上出现难以适应的感受,特别是对于永久性造口患者而言,很容易出现对生活丧失信心的情况,导致术后恢复的效果并不理想[7-9]。在进行直肠癌的术后护理干预时,人们将护理的重点放在对并发症的预防上,不过随着人们的自护能力要求不断提升,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使得传统的护理模式无法再满足患者的需求。本文所研究的正性激励模式护理干预中,这一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的和患者开展交流,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借助沟通技巧和行为干预等方式来激发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的自信心和潜能可以得到发挥,使得疾病所带来的负性情绪能够得到疏导,让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能够得到缓解,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

自护能力作为一种自我照顾的能力代称,其要求患者能够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主动的去满足自身的健康要求,让疾病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提高自身预后水平[10]。在基于正性激励模式的护理干预中,可以采用行为、语言等激励方式使得患者了解自护能力的重要性。在进行言语的激励时,需要控制好语言的分寸,让患者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能够得到正向的激励反馈,使得患者对自身能力有所自信,可以去主动的开展康复锻炼。除此之外,借助行为激励的方式,开展病友之间的相互交流平台,让其互相进行支持和鼓励,并从一些成功的治疗案例中收获信心,能够去主动落实护理的每一步,严格的根据医嘱进行锻炼,配合好护理人员的各项措施。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患者家属也能够积极的参与,患者家属要能够为患者提供爱与支持,使得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提高患者的治疗责任心,更为积极的去接受治疗,为自己与家人负责[11]。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对比发现,干预浅,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分别为(52.07±3.29)、(55.01±5.71),试验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分别为(39.16±5.01)、(39.89±5.15),两组对比,试验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自护能力评分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总分为(117.29±6.51);试验组患者的总分为(138.51±6.02),两组对比,试验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中十分满意15例、满意21例,护理满意度为80%;试验组中出现十分满意19例、满意25例,护理满意度为97.78%,两组对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以发现通过正性激励模式的护理方式,让患者得到了自护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提高,与此同时也使得患者的自护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基于正性激励模式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自护能力,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负性直肠癌满意度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