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FNA 内固定治疗术与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2022-10-10裴少新海啸张金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股骨髋关节血清

裴少新 海啸 张金星

(郑州市骨科医院创伤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骨折形式之一,多由直接暴力因素或间接暴力因素所致[1]。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大腿肿胀、皮下淤血、患肢畸形等为主,临床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股骨粗隆间骨折大多合并髋关节活动障碍、下肢短缩等并发症,病情严重者还有可能发生股骨头坏死,对患者下肢行动能力及髋关节功能影响较大[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也是近代医学较为成熟的手术方式之一,但该术式手术切口较大,不符合微创医学理念,且术中对周围组织结构影响较大,极易在术后对患者造成损伤。由于老年患者体质较差,大多数患者对手术耐受程度较差,为避免手术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损伤患者体质,近年来临床一直在探索安全性更好、手术过程更为简单有效的全新手术方式[3]。对此,有研究结果提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Proximal femoral screw internal fixation,PFNA)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技术,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稳定性更好,可以增强内置物的固定性[4]。但是,该手术方式较为新颖,部分临床医师对该术式的临床作用效果尚不明确,因此PFNA内固定治疗术目前尚未在临床应用中推广。本次研究即是在此基础上探讨PFNA 内固定治疗术与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血清血清骨保护素(Serum osteoprotectin,OPG)、血清碱性磷酸酶(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的影响,以此论证PFNA 内固定治疗术的临床实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9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期间收治的121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30 例,女30 例,年龄61~75 岁,平均年龄68.54±6.42 岁,A1 型骨折22 例,A2 型骨折20 例,A3 型骨折18 例;观察组男31 例,女30例,年龄60~76 岁,平均年龄68.61±6.39 岁,A1型骨折21 例,A2 型骨折21 例,A3 型骨折19 例;两组在性别、年龄、骨折分型等因素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临床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5];患者年龄≥60 周岁,既往无精神病史;本次研究已取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与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合并肿瘤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对手术不耐受;患者合并心衰或肝、肾功能不足。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于患者髋关节后外侧做一手术切口,逐层分离皮层、筋膜、肌肉等相关组织,充分暴露关节囊;切开关节囊后暴露骨折端,于小粗隆上方约1.5 cm 处截骨,并对切除的头颈部位进行测量;对髋臼进行打磨后置入假体,进行扩髓处理后注入骨水泥,在骨水泥凝固的同时置入假体头柄;如有特殊需要应用加强假体柄针对骨距缺失患者进行处理。

观察组:在C 臂机的辅助作用下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处理;在患者大粗隆顶端做一长越4 cm 的手术切口,并以大粗隆后方梨状窝部位作为导针的置入点;以导针入路方向进行扩髓处理,根据扩髓长度选择PFNA 髓钉并置入骨髓腔;在股骨头关节面5~10 cm 处置入螺旋刀片,以螺旋刀片锁定为远端锁定的标准;对术区进行止血处理后清点器械,无误后结束手术。

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均为4 w。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以此为基础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2 髋关节功能

在手术前及手术4 w 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oring,VAS)和髋关节功能评分(Hip function score,Harris)量表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水平。Harris 评分:该量表总分为100 分,患者最终得分越高,说明其髋关节功能越好。

1.3.3 血清水平

在手术前及手术4 w 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液3~5 mL,在4℃环境下以3000 r·min-1的离心速度离心处理10 min 后提取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骨保护素(Serum osteoprotectin,OPG)水平和血清碱性磷酸酶(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

1.3.4 术后并发症

在患者住院期间分别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炎、固定松动、髋内翻畸形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 软件对已知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或率(n(%))表示,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D)表示,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髋关节功能比较

术后,两组患者VAS 以及Harris 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血清水平比较

手术后,两组患者OPG 水平及ALP 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OPG 水平、AL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术后并发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炎、固定松动、髋内翻畸形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人数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1 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D)

表1 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卧床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 60 95.55±13.14 181.63±58.27 14.29±4.13 25.34±4.26观察组 61 72.23±8.06* 143.44±42.41* 8.18±2.05* 20.05±2.03*

表2 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水平比较(±SD)

表2 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水平比较(±SD)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VAS Harris 评分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对照组 60 5.57±1.28 3.36±0.24* 60.19±2.24 68.74±3.06*观察组 61 5.61±1.39 1.41±0.63*△ 60.13±2.27 73.37±3.51*△

表3 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水平比较(X± SD)

表4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既往研究结果证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由于手术视野及手术过程的需要,手术切口无法进一步降低,因此无法改变对患者髋关节周边组织的损伤,对老年患者的而言,不利于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和恢复进程[6]。

与之相比,PFNA 内固定治疗术在手术过程中借助相关影像学器械的辅助作用,在术前对骨折部位进行精准定位,术中通过导针的引导作用提高了手术效率,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在此基础上,导针的使用和影像学器械的使用也降低了对术中手术视野的需求,进而降低了手术切口的长度,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承受不必要的损伤。疼痛程度评估术后患者髋关节恢复效果的基础指标,髋关节功能评估是判断患者预后髋关节恢复程度的重要指标[7-8]。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Harris 评分大于对照组,证明PFNA 内固定治疗术可以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股骨粗隆间骨折疼痛与髋关节功能水平的愈合程度均与髋关节对合效果及内固定稳定性有关[9-10]。

在本次研究中,PFNA 内固定治疗术在手术过程中以螺旋刀片的锁定为远端置入器械的锁定标准,相比较于常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而言,此种采用了髓内固定方式,避免了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而导致的内固定松动情况的发生;同时螺旋刀片的应用也增加了骨髓内置物与髓内骨质的接触面积,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内置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OPG 水平的提高,可以抑制手术假体周围细胞的转变,提高假体及内置物的稳定性;ALP 大多是由骨细胞产生,术后患者ALP 水平的升高有也从侧面反映了患者骨细胞再生水平的提高,以上两种血清水平的提升及生理意义再次佐证了PFNA 内固定治疗术对患者血清水平的改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OPG 水平、ALP 水平均大于对照组,证明PFNA 内固定治疗术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血清水平。

除此之外,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人数对比并无明显差异,证明PFNA 内固定治疗术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

综上所述,PFNA 内固定治疗术可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血清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保证其自身手术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股骨髋关节血清
3D打印个体化导向器辅助膝关节置换术出现股骨前皮质切割的原因分析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3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体会
血清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