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2022-10-09万晴吕晓英通讯作者

中国商论 2022年18期
关键词:软体制品水产品

万晴 吕晓英(通讯作者)

(北京农学院 北京 102206)

水产品出口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位置,不仅影响着我国贸易地位,还和民生、就业问题息息相关。日本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第一大目的国,国内学者对水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李丽、王成(2015)认为,中国水产品贸易量在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仍实现高速增长,但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不利于规避市场风险。中日水产品贸易还面临着非关税壁垒的影响。杨逢珉、张宁(2015)对比分析了中国对日韩两国出口水产品的状况,发现中国对日本出口水产品的加工程度、出口分散度和出口结构稳定性均高于韩国,但中国水产品在日本的竞争力较低,且面临较为严苛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何一鸣、周凤美(2021)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显性竞争优势指数分析了我国与全球其他十大水产品出口国的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得出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不足的结论。邵桂兰(2011)指出,中国对日的水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且中国水产品的总体竞争力优于日本,主要得益于中国较为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禀赋。包特力根白乙、陆佳琦(2017)指出,中国对日出口水产品多样化和分散化程度较高,在日本市场上拥有极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干腌熏鱼类、鱼制品类和甲壳软体制品类。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对2011—2020年中国对日水产品出口的总体状况和竞争力进行研究,并提出竞争力提升对策。

1 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现状

1.1 水产品出口规模

近十年来,中国对日本出口水产品总量先降后升再下降(见表1)。由2012年的40.61亿美元下降到2015年的35.22亿美元,再逐渐上涨到2018年的38.36亿美元,在之后两年又有所下降。其中,2020年下降幅度很大,达到12.04%。近十年,中国对日出口水产品占中国对世界出口水产品的比重不低于17.56%。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水产品市场是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2020年,中国对日本出口水产品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中国对世界出口水产品的比例上,都有明显下降。

表1 中国对日水产品出口规模

1.2 水产品出口结构

本文将水产品按照国际贸易标准(SITC)Rev.4版本划分为五类,分别是鲜活冷藏及冻鱼(034)、干腌熏鱼(035)、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036)鱼制品(0371)和甲壳软体制品(0372)。其中,鱼制品(0371)和甲壳软体制品(0372)同属于鱼类和甲壳软体制品(037)大类。

由表2可知,近三年中国对日本出口的水产品中,鱼制品占比最大且逐渐上升,2020年达到33.79%。其次是鲜活冷藏及冻鱼,平均出口额占22.98%,甲壳软体制品和鲜活冷藏冷冻及甲壳软体平均出口额占比分别为21.38%和20.58%,且较为稳定。出口额占比最少的是干腌熏鱼类,均占0.72%,且仍有下降趋势。

表2 中国对日水产品出口结构 (单位:亿美元,%)

2 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本文主要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优势两个指标分析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2.1 显示性比较优势

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可以衡量一国某些产业或产品的相对出口表现力,从而揭示该国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其公式为:

其中:Xik为中国对日出口水产品k的金额;Xi为中国对日出口所有水产品的金额;Wik为世界对日出口水产品k的金额;Wi为世界对日出口所有水产品的金额。RCA值越大,表明中国在该水产品上越具有比较优势。RCA>2.5时,出口竞争力极强;1.25≤RCA≤2.5时,竞争力较强;0.8≤RCA≤1.25时,具有中度竞争力;RCA≤0.8时,竞争力较弱(图1)。

图1 中国对日出口水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由图1可知,中国出口日本的水产品可以按照竞争力水平分为三类。

(1)第一类是出口竞争力极强的鱼制品,近十年的RCA指数均保持在2.5以上,但RCA指数从2011—2020年已从3.36下降到2.65,竞争力不断削弱。主要原因是日本严格的进口食品管理制度的限制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国主要出口的鱼制品——鳗鱼类制品出口优势下降。

(2)第二类是出口竞争力较强的有甲壳软体制品,但竞争力逐渐下降,RCA指数由2011年的2.52降低到2020年的2.04。

(3)第三类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包括鲜活冷藏及冻鱼、干腌熏鱼和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其中,鲜活冷藏及冻鱼近十年RCA指数变化不大,保持在0.42~0.50;干腌熏鱼竞争力有所下降,尤其是2020年RCA指数直接由0.61下降到0.53;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2017年出口竞争力提升较大,RCA指数直接由0.70上升到0.89,但整体竞争力不高。竞争力较低的原因是这些水产品面临越南、印度等国的低价竞争。

2.2 贸易竞争优势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是一国某产品进出口差额占其进出口总额的比值,用来分析一国某产品相对其他国家的同种产品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公式为:

其中:Xi表示中国对日出口水产品i的金额;Mi表示中国进口日本水产品i的金额。TC的取值范围是(-1,1],TC<0时,该产品不具有贸易竞争优势;TC>0时具有贸易竞争优势,TC越接近于1贸易竞争优势越大(图2)。

图2 中国对日出口水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由图2可知,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的平均TC值为0.791,表明中国水产品整体在日本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优势,但各种类竞争优势强度有所差异。

干腌熏鱼、鱼制品和甲壳软体制品贸易竞争优势极强。其中,干腌熏鱼近十年的TC指数除2016年外,均保持在0.937~0.989。但有研究表明,干腌熏鱼价格上升会引起进口量增加,属于吉芬商品,且其占比本身就很低,所以不宜过度增加对其的生产投入。鱼制品的TC值保持在0.946~0.998,接近于1;甲壳软体制品的TC值在2011—2017年稳定在0.906~0.973,但在2018年直接由0.949降低到0.834,之后年份又有所回升。这两类水产品都属于鱼类和甲壳软体制品大类,深加工程度较高,产品附加值较高,出口时能够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

鲜活冷藏及冻鱼类拥有较强的贸易竞争优势,近十年的TC值保持在0.594~0.788;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TC值波动幅度较大,由2011年的0.786逐渐下降到2016年的0.278,到2020年又波动上升到0.526。

3 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策略建议

日本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品贸易国,中国水产品在日本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国内水产品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长久发展。为提升中国水产品对日出口竞争力,本文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3.1 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近年来,日本针对水产品进口制定了较多技术贸易措施,如HACCP体系认证和肯定列表制度等对水产品生产、加工、制造等过程的安全和产品的农药、化学品残留量等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水产品出口受阻。因此,我国应提高水产品质量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检验,减少他国贸易措施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政府应完善水产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的相关法律,规范和监督企业的生产流程,提高检验检疫标准,向国际标准看齐。同时,鼓励企业生产经营机制、产品标准等直接向出口目的国看齐,提高出口效率,减少贸易摩擦。

3.2 完善非关税壁垒应对机制

目前我国没有完善的非关税壁垒应对机制,易遭到技术贸易措施的限制。完善非关税壁垒应对机制,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实时追踪国际贸易政策,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和案例数据库,及时向国内企业更新政策和案例。其次,应推动HACCP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效识别和评价水产品在生产、加工等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对其进行监视和控制。最后,行业协会要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应对非关税壁垒的行业行政法规,严格监督水产品企业的经营状况。

3.3 提高深加工水产品出口比例

因部分东南亚国家依靠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压低初级水产品价格,使我国初级水产品优势降低,但我国的鱼类和甲壳软体制品拥有极强的出口竞争力和极高的产品附加值,因此我国应及时改变出口结构,减少原料、半成品出口比例,提高深加工水产品出口比例。政府应加大深加工水产品的出口退税力度,鼓励水产品深加工后再出口。企业应提高深加工技术,大量引进人才,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我国水产品出口结构转型。

3.4 实施水产品品牌策略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水产品的质量或价格不再是唯一的标准,品牌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我国应重视水产品品牌建设。政府应鼓励水产品出口企业建立自主品牌,并制定合理的品牌认定标准和方法,通过宣传促进国内水产品品牌认定;建立完善的品牌评价体系,对符合国际品牌评价标准的企业进行国际认证,通过品牌效应提升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企业要增强品牌意识,依靠产品创新打造企业特色产品,依靠特色产品赢得品牌口碑。

猜你喜欢

软体制品水产品
软体机器人也有“七十二变”
一种气动四足直线运动的软体机器人
拥有“嘴”和“肠”的软体机器人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近期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木头制品
有益健康的花粉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