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耕新教材,落实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教学策略的探索

2022-10-08郝井干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7期
关键词:新教材高中语文传统

郝井干

(萧县中学 安徽宿州 235200)

在我们现阶段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中,存在着对传统文化忽视的问题,教师会将更多的重心放在学生对学科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上,对于教材中蕴含着的传统文化,教师也仅仅是让学生去了解而已,导致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到语言文字当中蕴含着的丰富文化内涵。因此,为了全面落实新教材编写的目的,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新教材当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索,并且使用合适的方法将其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借助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来认知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观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高中语文新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特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推进,高中语文教材也迎来了全新的面貌,统编版教材备受瞩目。而在高中语文统编版新教材中,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并且呈现出以下的内容特色:

(一)凸显国家主流意识

首先,统编版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为了帮助学校教育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统编版教材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将立德树人这一目标贯穿在了课文当中,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思想素质,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其次,统编版教材注重体现劳动教育理念。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一直都具有的美德,通过有效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价值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意识形态。因此,在新教材的版本编写中,也从塑造学生良好的劳动美德出发,精心选择了以劳动为主题的文章,帮助学生掌握劳动的习惯和品质,比如《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等。

最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价值取向,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而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中,也充分体现了对我国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核心观念,向学生宣扬和谐、爱国、友善等良好的品质。

(二)内容丰富而广博

和以往的教材相比,统编版的高中语文教材选择了更加广泛的传统文化素材,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和思想的丰富性。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涉及传统文化的文章在整个统编版教材中占比很高,而且每一篇课文都十分经典,历史跨度也很大,比如有先秦时期的《诗经》《左传》等作品,也有明代的《聊斋志异》的精选片段。此外,在统编版的教材中,还设置了整本书阅读的版块,也将传统文化阅读作为这一版块的主要内容,给学生推荐了包括了《红楼梦》在内的经典名著。可见,在当代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深入解读新版本的教材,以古典名著来滋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三)呈现形式多样化

首先,在统编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主要是通过课文的方式呈现在师生面前的,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轻易地在语言文字当中发现传统文学、民族意识、民俗文化、传统道德等方面的传统文化,而教材当中的课文都是以单元的方式排列的,是以单元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每个单元当中,又会通过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学习任务等途径来帮助学生了解这一单元在传统文化上的体现,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在单元学习中了解课文的人文主题。

其次,在教材当中,传统文化也会在学习任务中有所涉及。在每个单元当中,通常会为学生提供几个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交流、探究等方式来掌握本单元的核心内容,而统编版教材重视在学习任务当中引导学生探索传统文化,比如在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的教学中,学习任务是让学生去选择一首古诗词,在课下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探索诗词作品的内涵,思考这首古诗带给了自己怎样的思考,这个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任务来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在教材当中,传统文化也会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在统编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设计了专门的综合性活动的版块,以更加具有实践性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学习,从而让学生以体验式的方式来领略传统文化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渗透和体现。

二、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教学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好的文化需要学生慢慢地去认识和理解,在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绝对不能操之过急,妄图通过灌输式的手段来让学生快速接受传统文化,那样只会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反感,十分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形成慢工出细活的认识,注重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用良好的氛围来逐渐激发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在学校里面创设宣传传统文化的走廊,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易于理解的传统文化,呈现在走廊当中,让学生可以在漫步走廊的时候受到传统文化的滋润。教师还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向学生弘扬传统的美德,让学生的道德思想受到全方位的洗礼。

(二)设计任务带动课堂探索

在现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还存在着以单篇阅读为主要教学方式的问题,这种情况不仅违背了新教材编写的初衷,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课文中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施以单元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并且要充分地开发出教材在学习任务群这一版块上的设计,给学生提供精心设计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在更具有真实性的语文情境实践中获得语文核心素养上的成长。

比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唐诗当中的魅力,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了以“编写我的唐诗自选集”为主题的学习任务活动,让学生可以系统地领略唐诗的特色。首先,笔者向学生介绍了这次学习任务的背景:唐诗可谓是中国古代诗歌作品的巅峰,唐诗作品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也十分丰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天地中,欣赏自己感兴趣的唐诗作品,制作属于自己的“唐诗自选集”吧!在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笔者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学生按照具体的学习任务来探索此次的主题。首先,学生要确定好自己要探索的唐诗作者或者唐诗主题,之后再根据选好的人或者主题来确定具体的唐诗作品,接下来学生开展对作品的探究活动,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点评赏析,最后组织全班学生一起进行作品的交流。这样,通过学习任务的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单元教学,而且可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更加集中、系统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真实实践活动情境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忽视学生学习情感的问题,导致学生只能用死板的方式记住作品的含义,却无法真正理解作品。在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用真实的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想象以及联想,让学生可以在情境当中进行大胆的探索,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创设真实活动情境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使用信息技术、卡片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要重视用问题去引导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教学《香菱学诗》的过程中,笔者使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了电视剧《红楼梦》当中对这一片段的描写,在学生借助电视剧生动形象的演示,对《香菱学诗》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之后,笔者再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曹雪芹要安排林黛玉作为教香菱学诗的人,而不是安排其他的人来教香菱呢?这样,才算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探索情境。在提出了问题之后,笔者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学生联系课文以及电视剧中获得的信息,以及自己从其他角度上获取到的知识,在小组里面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这样,通过创设真实的实践活动情境,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情境来启发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进而让作品当中的传统文化思想更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四)建立文化教育教学目标

在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需要教师形成文化教育的认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强调课文的内容,要更加深入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让其中蕴含着的传统文化思想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建立起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依托正确的目标来探索课文的段落大意以及语言意识,让传统文化真正地融入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在设计目标的过程中要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建立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文化教育目标。

比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节内容的过程中,笔者向学生展示了面临着秦晋两个大国的郑国人烛之武是如何依靠自己的智慧来“击退”敌人的。在这篇课文中,最鲜明的形象就是烛之武,传统文化思想也体现在这一形象之上,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深入挖掘“武”这个字作为教学的目标。在中国古代,“武”这个汉字的背后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不仅仅是武术,也包含着“以乱易整、不武”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儒学、道家、墨家等角度来深入探索古代人对“武”的理解,让学生摸索到其中蕴含着的传统文化思想。总之,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出文化育人的思想,对教材上的文本进行深入的挖掘,设计出包含深厚文化内涵的目标,为传统文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多元优化语文评价机制

在现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思想带来的影响,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提升当作主要的任务,从而给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带来了很多的限制。为了真正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当对语文教育承担着的职责和功能进行深入的探索,并且形成更加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在教学评价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想,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成长。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成绩判定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策略,注重对学生思想、能力、个性、道德等方面的关注以及考察,通过过程性的评价来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教育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如何让学生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形成正确的理解,成为教师们面临着的重要问题。语文教育天生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要职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新教材,并且使用有效的单元教学策略来向学生展示新教材当中的传统文化思想,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质,让传统文化教育真正地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来。

猜你喜欢

新教材高中语文传统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