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与应急避难规划研究

2022-09-27胡卫民

大众标准化 2022年18期
关键词:人防防灾场所

胡卫民,李 庆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我国城市综合防灾的建设开始逐渐起步,并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地下空间作为综合防灾规划的一部分,凭借着较强的隐蔽性、隔离性、抗震性以及防护性,对众多外部灾害均有一定的应对能力。优秀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布局,不但能够储备防灾物质,还可以在灾害发生时有效提供避难空间和安全通道。因此,地下防灾空间的建设和布局在综合防灾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满足新时期防灾减灾的需求,应对外部极端天气及内部致灾的防灾避难,需综合提高城市防空能力和城市应急疏散能力,应该从一个统一的角度来考虑防护与防灾功能,构建和谐统一联动转换的城市防灾减灾应急避难体制,实现城市人防空间、地下空间、防灾空间综合一体化,并已将传统的人防工程和非人防工程在同一个地下空间实现相互融合,在保证人防工程兼顾地下非人防工程功能的同时,地下非人防工程也能够兼顾人民防空的防护掩蔽作用,高效实现二者的转换结合。

1 城市地下防灾空间发展与研究现状

城市地下空间由于具有良好的防灾属性,能够在恶劣天气、环境灾害等情况下起到很好的防护、疏散和救援等作用,尤其在战争中抵抗武器攻击、杀伤破坏及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效果明显。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重要,建设越来越快。全球主要国家均建设了相当规模的人防地下空间,在城市中这些人防空间主要以地下停车场、地下仓库的形式存在,集合人员密集的居住区与商务区与城市共存,可以在战时发挥作用。目前国外对城市地下空间防护的研究以及具体实现,做得比较好,军民融合也基本到位,但这些国家仍然在不断发展,在许多方面与我国相比,有一定超前。

我国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开发与平灾结合的理论研究、规划设计等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在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及结论中,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避险用途已为共识,对其防灾功能研究以及与地上空间的协调都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但在与民用建(构)筑及空间功能密切相关的城市地下空间防灾融合工程系统设计理念、立体分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及规模设计以及平面分区等系统化规划设计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过程中,地上空间通常作为防灾减灾场所的主体空间,但从一定角度看,地上空间并不能应对所有灾害,对某些灾害应对有所缺失,如极端天气下的风灾、炎灾等。但城市地下空间具有天然防护能力强、内部气候相对稳定、整体空间完整遮蔽的特点,应对其应对灾害的能力重视起来,应对目前规模越来越大的地下空间进行多重融合利用,发挥其体量、规模、结构优点,一定程度上能为城市提供更多的防灾避难空间,提供防灾减灾、应急避难、物资储备、紧急处置、缓冲停留等功能,从空间上提升城市韧性。

2 地下防灾应急避难空间特点研究

2.1 地下空间防灾应对能力

地下空间具有抗震、防风、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从容应对以下灾害:

地下空间对极端天气防护能力强。

地下空间对地震有一定缓冲能力。

地下空间受地面灾害干扰少,其结构完整、缓冲能力强、抗打击能力好,灾害完整性好,可用于短期缓冲和中期停留。

比如2020年武汉战“疫”期间,将首义广场地下空间改造成为98 000 m2方舱医院、13个防疫分区以及1 000个床位,为武汉防疫提供了大量的临时应急场所,为轻症病人提供暂时的居住休息地。

2.2 地下空间防灾应用场景

城市防灾应急避难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极端天气、公共卫生安全、地质结构安全、战争次级灾害等,并体现在突发性、临时性、紧急性等多方面。

突发性,包括地质灾害、结构灾害以及城市突发灾害等;临时性,是指突发时刻的临时躲避,待灾害停止或间歇期,可以疏散至地面或其他较永久的安全区;紧急性,是指灾害的发生突然,没有一定的准备时间。

2.3 地下空间内部易灾防护要求

地下空间内部易灾主要集中在内部火灾及内涝灾害上,需重点考虑防灾减灾措施。

2.3.1 防洪防涝预控

在地下空间建设过程中应坚持“闭环管理、口部加强、多点管控、实时核查”的防洪防涝控制原则。

防洪防涝的施工标准和设施设备需贯彻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的专项闭环管理。

对地下空间的出入口、风亭风塔、连通通道等口部应采取挡板、闸门结合稳固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强,重点区域采用双重闸门+缓冲间的模式,解决薄弱环节的防洪防涝要求。

针对地下空间防洪防涝中漏一点影响全局的问题,特别是在现阶段地下空间逐步网络化、大型化。需对地下空间涉及到的每个可能薄弱点均进行摸排加强,进行多点管控。

对地下空间周边的地形地貌、水体水系、管网道路等情况的变化进行实时核查,及时调整防水措施。

2.3.2 防火疏散

在规划设计层面,建立城市层面的防火救援体系,加强针对地下空间的消防模式和防火标准研究。构建完整的地下空间安全疏散模式,制定安全疏散预案。建立针对地下空间的灾害状态下标识导向体系,协助人员安全准确快速地进入避难空间按。

同时考虑结合地下交通、地下通道,建立网络化、扩散化、易达性的通疏散交通体系,将避难人员从危险区疏散到安全区或者从市中心疏散到城市郊区。

3 地下空间平灾结合与应急避难规划体系研究

3.1 防灾应急避难空间体系构建

城市地上防灾应急避难所建设通常为结合地上存在的大型公共建筑及公园场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大跨度地上建筑,通常利用体育馆、库房、展览馆等空间宽敞、规模较大且具有一定配套设施的地上建筑。

二是人防工程,通常利用区域内已有的人防工程进行对应的改造与转换,在地下停车场和通道等空间的基础完善出入口、内部分隔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设施,进行应急避难。

三是开敞的地面场所,通常利用区域内的城市公园、大片绿地、市民广场、足球场篮球场等面积大、无遮挡的场所进行改造,结合周边人员使用情况,配套加建对应的设施,赋予其应急避难功能。

地下应急避难体系应作为地上应急避难空间的补充,实现开敞空间与稳定空间结合,人防与应急空间结合,主体空间与配套功能结合。

针对新形势下的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及避难要求,结合安置时限、场所面积、人均避难面积以及容纳人数四个方面,建议建立三级防灾避难体系,给出了三级体系不同的推荐值。

三级体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各级防灾体系自身构成“点”:与地上应急避难对应互补避难,设置临时应急避难的节点空间。两两防灾体系形成“线”:地下交通设施连接、沟通,功能与规模互补、增益。多个防灾“线”形成“网”:覆盖密集人口城区立体应急避难网络、提供临时安全保障需求,城市应急避难安全的“新底盘”。

3.1.1 三级防灾避难空间体系

将防灾体系分层三级,给出了不同级别防灾体系安装时限、场所建筑面积、人均避难面积、容纳人数的推荐值,如表1所示。

表1 三级防灾体系体量及数值

3.1.2 Ⅰ级防灾体系—人防空间

Ⅰ级防灾体系—人防空间要求最高,具备多样功能、长期避难场所,是防灾体系最坚固的保护屏障,可以利用既有的人防工程、旧改人防工程等进行建造而成。

时间:30 min内进入;

结构:人防工程结构、旧改人防工程结构、地铁车站等;

3.1.3 Ⅱ级防灾体系—应急避难过渡空间

Ⅱ级防灾体系—应急避难过渡空间要求居中,具备基本功能、短期避难场所,是防灾体系过渡型保护结构,可以利用加固既有地下结构建筑物,进行改造而成。

时间:15~30 min之间;

结构:人防接近空间、地下人行通道、地下车行通道等;

3.1.4 Ⅲ级防灾体系—临时庇护空间

Ⅲ级防灾体系—临时庇护空间要求最低,具备紧急转换、临时避难场所,是防灾体系中应急型的保护结构,只需对既有结构建筑物进行简单加固改造即可。

时间:15 min以内;

结构: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大型公共地下空间等;

3.2 防灾应急避难规划控制要点

(1)一体规划。Ⅱ级应急避难过渡空间体系提供转换空间、交通空间,兼顾规划预留空间与功能配套空间,将Ⅰ级人防空间体系与Ⅲ级临时庇护空间体系连接起来,形成三级防灾体系一体化的综合型地下应急避难空间。地上为主、地下为辅,地上避难、地下配套,地上地下分工协作;建立分隔体系,预留水电、通信、卫生、防护等条件,建立平灾转换机制。利用地上地下相互融合形成一体化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形成一体化的应急避难体系。

(2)平灾结合。结合地面应急避难的场所及场地等配套建设地下应急避难空间,平时作为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地下广场等使用功能,供周边民众使用,增加城市公共空间,将其融合到防灾避难体系内。发生灾害时作为临时躲避、缓冲空间、准备空间、配套设施空间。并与周边地下空间互联互通,构建网络化、立体化的平灾结合防灾避难空间。

(3)平灾转换。城市地下应急避难场所应建立在平时使用的功能和空间分隔基础上改造为应急避难场所的改造机制和控制要素;应先根据应急避难场所的整个体系中的定位和可以容纳的人数来构建对应的避难空间分隔和布置,在分隔的基础上再来分析需要的设施、设备种类和数量,最后将其分为临时设备和永久设备,永久设备需确定储存场所,临时设备确定运输模式和分发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永久土建、永久设施、临时土建、临时设施、可应急转换构建、可临时转换设施等几类,并制定应急时的处理模式。

(4)安全分隔系统。物理分隔:应急避难空间在应急状态下与普通空间之间通过墙体、卷帘进行物理上的实体空间分隔。烟气分隔:应将应急避难空间内的烟气与其他区域分隔开,不串联、不联通,可独立运行和净化。

(5)安全结构。城市地下空间因其工程特色具备较好的防爆抗震能力。但其出入口通常采用轻质结构形式,防倒塌能力不强,需针对其特色予以一定的加强。

(6)应急设施。应应急避难空间内设置生活、物资储备、供水、供电、排污、通信、广播、空调、新风等设施,并针对不同级别的应急避难空间建立对应的基本、一般、综合分级设置配置要求。短期避难场所是供责任区受助人员短期避难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重要场所,具备应急管理、医疗卫生救护、物资分配、公共服务和短期安置等功能。

临时避难场所是以保障避难人员安全和基本生活为主。

紧急避难场所是服务于责任区内所有人员在灾害发生后的紧急阶段(紧急反应处置期和紧急救灾期)进行避难的场所。就近、就地避难是其场址选择需要遵循的原则,并需要满足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人员的紧急避难需求。

4 结语

归纳总结城市地下空间在防灾方面的应用情况,关注城市空间在应急避难层面的应用,分析城市地下空间灾害应对优势,得出地下空间针对外部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突发灾害的适用性,并对地下空间内部易灾防护提出要求。

基于其特点建立了三级地下防灾避难规划体系,提出了Ⅰ级防灾体系—人防空间、Ⅱ级防灾体系—应急避难过渡空间、Ⅲ级防灾体系—临时庇护空间的新理念和规划方法,按此可根据安置时限、场所面积、人均避难面积和容纳人数四个方面进行城市防灾与避难规划,可形成防灾体系“点-线-网”的布局形式,提出一体规划、平灾结合、平灾转换、安全分隔、安全结构、应急设施的规划设计控制要点,综合提高了城市防灾能力和城市应急避难能力。

猜你喜欢

人防防灾场所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