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生电子图书发展史*

2022-09-23王彦力杨新涯冉蔚然

图书馆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电子图书书生数字化

王彦力,杨新涯,冉蔚然,向 晴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新时期图书馆需求的多样化,电子图书应运而生。1991年,武汉大学出版社采用软磁盘为载体,出版《国共两党关系通史》,这是我国的第一部电子图书[1],至今电子图书在我国发展已经30年,经历了诞生、发展、繁盛、升级、混乱再趋于稳定的发展阶段,也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读者的阅读习惯。电子图书以阅读更少受限于时间空间、典藏更少局限于馆舍面积、更便于携带、检索面更广且更快捷等重要特点,促使图书馆以纸本图书为标准的文献编辑、发行、收藏和利用等流程都引入了新形式并迅速发展。毫无疑问,图书载体的电子化和服务网络化是近几十年以来图书馆行业最重要的发展成就之一,这一发展和变化与社会大众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

1 电子图书发展与研究现状

1990年代初电子图书面世后,学界针对电子图书的定义与介绍、使用与比较、应用与市场、版权与出版、弊端及前景等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于2021年8月21日以“电子图书”为关键词在CNKI中进行主题检索,各类型文献就达6,372篇,以“电子书”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则达17,575篇,可谓硕果累累。

与纸本图书的悠久历史相比较,电子图书出现时间非常短暂,对电子图书的研究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实用性,普遍集中在不同电子图书数据库的使用体验及对比、服务及建设流程、改进及未来发展、版权问题等方面。在多种电子图书的使用及对比中,不同电子图书数据库之间的比较研究长期存在,资源、规模、价格、体验、阅读模式等均为研究对象,从早期的超星、北大方正Apabi、书生之家电子图书及后来出现的多家知名电子图书商,均为学者研究重点[2-3]。其次是纸本图书与电子图书的对比。比如,分析上海图书馆电子图书与纸本图书的借阅数据分布,并提出未来很长时间,纸本图书的需求依然是主流,电子图书无法取代纸本图书[4]。也有学者将目光聚焦于国际,比较国内外电子图书及电子图书馆发展差异。阎京萌早在1993年就通过介绍国外电子图书出版概况及发展,提出国内出版商应把电子书的出现看作是机会而不是威胁[5]。在电子图书建设流程方面,电子图书改变了传统的采编、管理、服务模式,并对馆员提出新的要求。杨宗英早在1993年通过系列学术文章介绍美英等国电子图书馆发展概况,明确提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全面影响图书馆行业的架构,电子图书就是这场变革的重要载体[6]。在电子图书版权问题方面,学者的反应同样敏锐,尽管版权概念深入人心,但产业链的复杂性和各环节的差异直接导致实施难度极大,如何获取授权、权益如何分配、侵权行为如何处置等都是巨大的难点[7]。有学者提出直接立法以保证行业秩序,解决电子图书版权授权,如引入延伸性版权集体管理制度、明确要约授权模式的法律地位、对传统法定许可制度进行改良,以及建立针对孤儿作品的使用规范[8]。尽管针对这些老大难问题行业做出了无数努力,相关政策法规也逐渐出台实施,但毫无疑问“版权”依然是电子图书行业的顽疾。

综上所述,关于电子图书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是关于其发展历史的研究则比较少,而电子图书是数字图书馆的最重要文献类型,研究电子图书的历史就是研究近30年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发展史,也能从侧面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钱穆说“历史研究越接近当代,对当前和未来的学术发展和学科发展意义越大,也比较容易研究,因为很多研究者自身就是历史参与者和见证人,史料较容易掌握”[9]。笔者也关注到,中国数字图书馆公司的电子图书业务早已退出行业,书生公司的书生之家电子图书业务(以下简称“书生电子图书”)也淡出图书馆,因此当前开展电子图书的发展史和技术史的研究,对于图书馆史的完善具有重要价值,也有指导未来行业发展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早期三大电子图书之一的书生之家,通过文献调研、档案查阅等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对当年在书生公司工作的数个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进行了访谈,由此梳理书生电子图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历史,总结其在我国电子图书领域的作用和社会价值,归纳发展中好的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 书生电子图书的发展脉络

2000年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图书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张,不仅各图书馆有巨大需求,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也悄然改变,从传统“纸本图书”迅速转移到“纸本图书+电子图书”,甚至部分读者只读“电子图书”。读者对新书更替、阅读体验和技术升级等方面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据行业资讯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用于进口纸、纸板、纸浆、废纸、纸制品的总花费,仅次于石油、钢材,居第3位,被称为“一年花掉一个三峡”,纸张消费带来的生物资源过度采伐成为全球生态难题[10],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环保角度,“无纸化”和“去纸化”势在必行。多方原因驱使之下,电子图书的强大需求促使一批科技公司进入文献数据库领域,数字图书馆建设迅速兴起,在21世纪初期迎来了第一次发展契机。

北京书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书生公司”)由王东临创办,成立于1996年7月,是我国电子图书行业的早期开拓者,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在我国电子图书出版与发行、数字图书馆服务领域中发挥重要影响。书生公司诞生之初的奋斗目标就是用数字技术取代纸张应用,让信息摆脱纸张的约束,引领社会迈进数字时代。2000年3月刘锦山加盟书生公司,开始书生电子图书的开发和运营工作。2000年12月,书生电子图书正式发布。2001年6月,作为书生电子图书运营主体的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刘锦山担任总经理。2002年6月刘锦山离职,此后负责运营书生电子图书的高管屡经变更。2014年4月,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注销。鉴于书生电子图书运营过程中涉及多个企业主体,为方便起见,统一用“书生公司”指称书生电子图书的运营主体。

通过调研和访谈等发现,书生电子图书在发展过程中有3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00年12月推出电子图书数据库“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系统”,2010 年率先推出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2014年启动“书生云”计划并逐步淡出电子图书领域。本研究以这3个重点时间为节点,将其发展脉络分成4个时间段。

2.1 技术积累与书生电子图书初创时期(1995-2000)

1995 年书生公司的SEP(Sursen Electronic Paper,书生电子纸张)技术独立研发成功并推向市场,SEP技术实现了传统知识服务的电子化。根据书生公司大事记记载,1996年12月,CNKI里程碑式产品《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发行,其早期产品就是以书生SEP 电子纸张技术为核心[11]。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书生公司完成了基于SEP的全息数字化技术研发,早期产品负责人刘锦山对书生全息数字化技术的阐释是全部信息、文本摘编、各种检索3 个方面缺一不可[12]。2000 年,互联网才刚刚普及,书生公司成功研发在线式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内前列,一定程度上为电子图书版权保护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SEP电子纸张技术、全息数字化技术、在线式DRM技术等成为书生公司的核心技术,也为其进入电子图书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在数字图书馆的浪潮中凭借技术一度走在了前列。

2.2 技术领先的快速发展时期(2000-2009)

经过数年的技术、资源积累,2000年12月书生发布“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系统”,正式进入我国图书情报机构的数字资源和服务领域。书生电子图书虽晚于超星数字图书馆(1997 年12月)、中国数字图书馆(2000年4月),但因其技术的突破,毫无疑问属于国内早期数字资源服务商的佼佼者之一。

这一时期书生电子图书以独有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快速发展。2000年其综合性数字图书馆正式推出,随后通过“服务交换版权”的方式对1999年后出版的新书进行数字化,到2002年电子图书资源量已达5万多种。随着互联网平台的迅猛发展,书生公司于2005年推出具有读者交互功能的“第三代数字图书馆”;于2006年推出B2C电子图书,其阅读门户网站“书生读吧”跻身国内电子书网站前列。鉴于此,书生公司在电子图书领域的发展全面繁盛。

2.2.1 多版本阶段的书生电子图书

为推进电子图书市场发展,书生公司早期提出了建设中国信息资源平台的方案,该平台计划下设中华图书网、中华期刊网和中华报纸网,收录1999年以后出版的文献[13]。中国信息资源平台计划将图书、报纸、论文、期刊等不同种类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并建立统一数据库,利用互联网实现服务,便于读者检索和全文阅读。在实际运营中,书生公司初期只建设了书生电子图书综合性数字图书馆即中华图书网。

由于书生电子图书大多数采用全息数字化技术,文字分辨率可以无限放大而不模糊,读者体验感好,同时在整体框架设计时就充分考虑标准化,如采用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元数据标准、支持与CNMARC的双向兼容等[14],深受图书馆和读者的好评,得以迅速扩张,成为这一时期电子图书数据库中的典型代表。针对不同用户,书生电子图书提供4个版本(见表1),并提供两种面向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一是电子图书的镜像服务,图书馆一次性购买后永久使用;二是采用包库的形式,图书馆可以按专题分类采购。

表1 初创时期书生电子书的4个版本

2.2.2 向互联网平台的全面转型

2004年开始,基于社交网络的WEB2.0技术风靡互联网,用户对于网络的参与要求日益强烈,博客、微博等的风行印证了人们对信息交互的高度关注,因此有专家提出可以把WEB2.0的交互元素运用到电子图书中,以改善图书馆的使用情况。2005年,书生公司提出自己的第三代数字图书馆概念(见图1),引入了信息交互技术,可以使作者、读者、专家、图书馆等及时有效地交流,提高电子图书的使用率和用户阅读兴趣,还引入了P2P(对等网络技术)、IM(在线交流系统)等新技术和服务,促使了电子书服务向互联网平台的全面转型。此外,书生电子图书也不断优化阅读体验,所有电子图书均带四级目录导航、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自动衔接、实现全文检索并精准地定位到页等先进功能,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图1 “书生之家”第三代数字图书馆界面

2.2.3 面向个人开展B2C电子图书业务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书生公司意识到面向公众的电子图书服务潜力巨大,于2006年底推出面向图书馆集团用户的B2C电子图书,定位于专业的电子图书阅读门户网站的“书生读吧”开始向全社会提供阅读服务。此时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数字阅读如火如荼,书生公司决定走差异化道路,定位于25岁以上有消费能力的用户群体,在“书生读吧”基础上更重视读者的阅读体验,可以为读者提供计算机下载、手机下载功能,使之更契合网络时代的需求[15]。

“书生读吧”最初将正版纸质书搬上网,随后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在提高网站人气方面,书生公司多采用公益方式吸引读者,利用读吧平台推广自身在电子图书领域知名度。2007年起“书生读吧”和中国图书商报(现更名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于每年4月世界阅读日前发布《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评选年度中国电子图书阅读最受欢迎的出版社、作家等,该报告后成为电子图书行业的权威报告之一;倡导“每天多读一页书”活动,旨在促进全民阅读。在一系列操作下,“书生读吧”仅用了15个月时间就将日均活跃人数由千人次提升到百万人次,成为当时仅次于盛大文学的第二大电子书网站[16]。盛况之下隐忧仍存,面向公众的互联网服务平台需接受严格的管控,平台运转依赖持续的资金投入,类似平台逐渐涌入,最终读吧并未取得书生公司期待的持续性成功,日渐式微。

到2009年,全国有700余家图书馆使用书生电子图书,平均每天超过10万读者通过书生电子图书进行阅读,或开展教学和学术研究,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电子图书资源之一,这也是书生电子图书的辉煌时期。

2.3 率先进入移动阅读的发展时期(2010-2014)

2008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公布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2009年中国联通面向公众提供高宽带移动互联网的3G服务,中国移动网络服务从语音通信、文字短信,快速过渡到多媒体时代。书生公司于2010年6月推出具备检索、阅读、相关服务等全功能的移动图书馆,打破了手机图书馆仅能提供简单的基本查询和借还短信通知的服务方式,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17]。

书生移动图书馆平台对于原来的SEP电子纸张技术、全息数字化技术、在线式DRM技术进行了升级,在此基础上研发了UOML(Unstructured Operation Markup Language,非结构化操作标记语言)文档格式。这样读者可以直接在手持终端设备上阅读任意格式的文档,使得系统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MP4等各种移动终端,也支持苹果IOS、诺基亚的塞班、Android和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通过这些技术的提升,书生移动图书馆能够整合图书馆的各类数字文献资源,进一步延伸了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广度,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质量。2011 年3 月30日,北京大学图书馆率先上线书生移动图书馆(见图2),开创了国内图书馆移动应用的新阶段。书生移动图书馆是完整的移动电子图书服务解决方案,不会受到图书馆闭馆时间、休假时间等影响,24小时均可访问,图书馆的固定服务变为主动服务。除了便于移动设备使用外,书生移动图书馆的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图2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书生移动图书馆”

(1)开放系统接口,无须改变图书馆原有的系统与平台。书生移动图书馆在技术上融合了图书馆的OPAC功能,并对其进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功能扩展,如增加某一书目的所有馆藏单册记录、预约和续借操作、读者借阅信息、短信还书提醒等,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作为图书馆公共门户,移动OPAC打破了只能在固定终端使用的弊端,读者可以充分利用上下班、外出、等候等碎片时间,自由查阅图书信息、预订图书、查询借阅情况等。

(2)采用移动DRM唯一性认证,确保文献资源安全。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之初,数字文献资源商都通过IP认证和账号验证的方式进行保护,用户使用体验较差。书生移动图书馆针对手持上网终端设备,实现了唯一性认证的DRM技术,使得每一个读者的手持设备只能唯一访问,而不能随意传播自己的访问权限,在满足读者正常使用的基础上,有效防止了图书馆资源被读者恶意扩散的可能性,也方便了读者在校外、馆外的数字阅读。

(3)实现文献统一检索,不同格式文档统一展示。书生移动图书馆在固有支持电子图书的基础上,采用跨库检索技术,支持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多媒体资源等统一检索,通过UOML文档交换服务器,支持各类型手持设备、各种文档类型的交互处理,不同数据格式交换后移动终端均可直接访问阅读,不仅丰富了移动图书馆的资源内容,也增加了电子图书等资源的可见性。

然而,本阶段后期电子图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同质化产品持续出现:出版社开始介入,推出电子图书数据库,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数据库”;自带流量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推出正版化在线阅读平台,如当当网、亚马逊、京东、腾讯;传统图书馆配商顺势推出“馆配电子书”服务,通过购买版权方式提供电子书服务,如人天公司、武汉三新、浙江新华。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书生公司依然坚持技术为主导的战略,未能及时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导致电子图书业务未能坚守城池,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2.4 逐步淡出图书馆领域(2014- )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市场的变化,书生公司战略布局面临巨大调整。根据书生公司员工采访得知,调整的主要动因有:一是非市场因素影响,书生公司创办B2C电子书业务时并未很好把控好其与软件企业的差异,两者在企业文化、运作方式和资金投入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得其最终未能成功跨越鸿沟;二是版权这个老大难问题,随着内容管制与版权保护的逐日增强,书生电子图书垂直搜索引擎受到影响,市场前景不明;三是书生电子图书没有突出的优势内容资源,CNKI大份额占据电子期刊市场,超星占据电子图书市场,书生公司虽有技术优势,在内容资源上却并无独家优势;四是书生公司决定整体转型,2010年书生公司高管在美国硅谷考察期间发现,互联网概念已经老化,取而代之的是“云”和“移动”。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书生公司逐步调整路线,2014 年卖掉了旗下书生电子图书业务部分,转变研发重点到云计算上,最终确定为在已有的标准和技术积累基础上,2016年7月27日成立云技术公司“书生云”。之后书生公司将核心业务全面调整至云业务,逐渐退出电子图书市场。

3 书生公司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特征

3.1 书生公司的“DNA”:SEP电子纸张技术

1996年书生公司以SEP电子纸张技术为核心而成立,成为当时国内极少数掌握IT核心技术的厂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信息处理在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特别是SEP电子纸张技术有完整的架构体系:文档库技术在国内第一次实现文档在不同软件之间的共享、交换和互操作,DRM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保护电子文件不被非法使用并且实现对控制范围内的信息资源进行严格权限管理,电子印章技术(E-Chop)使实物印章与数字印章有共同的效应,XML技术解决文档海量信息的管理与利用,文档水印技术(DocMark)解决电子文件还原为纸质文件之后的真伪辨别、防复印和泄密追踪。

完整的SEP电子纸张技术架构,有效促进了我国早期电子图书的发展,在数字图书馆浪潮中发挥重要作用。书生电子图书的发展也以SEP技术为核心贯穿整个发展过程,不断升级和完善,可谓“书生的DNA”。

3.2 书生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全息数字化技术

早期图书数字化分为图像扫描和人工录入两种,图像扫描后多以图片等形式存留,无法对页面信息进行有效抓取,而人工录入方式又局限于文本信息,其页面、图文等欠缺,书生公司的全息数字化技术则综合二者,扬长避短。1995年全息数字化技术研发成功,全息数字化技术意为“全部信息”,由不可分割的3个部分组成:一是全部信息,不只是包含文字,还包括版面信息、色彩等;二是文本排版格式,能对处理后的文件进行摘录编辑和打印;三是支持检索,包括标题、出版单位、作者、关键词等的检索[12]。使用全息数字化技术进行纸质图书的数字化保留了几乎全部原版信息,同时使用文本形式存储,图文并茂、文字部分可以摘录、图片可以下载,支持全文检索功能,支持多种类型资源转换(纸介质、电子档)、技术扩展性强。全息数字化技术将纸质版图书逆向生成电子图书,生成后即能进行全文检索、四级导航、文本摘录,且成本低、效率高。

全息数字化技术在当时是国内唯一可实现电子图书信息完整性、检索便捷性且具有高性价比的图书数字化技术,一直是书生电子图书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也深获图书馆和读者的好评。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支持。

3.3 双重授权的图书版权解决方案

版权问题是伴随电子图书诞生而存在的问题,这是不同电子图书服务商竞争的焦点,也是电子图书行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之一。书生电子图书率先提出双重授权,并通过身体力行取得显著成效。早在2000年,书生公司就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与作者洽谈版权,2005 年开始大规模签署电子图书版权授权,动用超1,000人与出版社和作者逐一签约,通过为出版单位提供数字服务换取授权,倡导同时取得出版单位和作者的双重授权[15],即每一册电子图书均取得出版社和作者的双重授权,作者的授权期限为10年[18]。到2006年,据称作者签约超过15万人,电子图书授权约30万本。

在技术保障方面,因书生电子图书具有完善的DRM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能在双重授权的前提下实现对电子图书的有效版权保护,对电子图书的打印、拷贝和恶意传播等进行严密控制,同时为图书馆合理和善意使用电子图书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2006年,书生公司又率先实现细粒度DRM管理,使只允许阅读文档中某一部分的权限管理成为可能,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基本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4 支持移动阅读的UOML标准努力

UOML标准是书生公司2005年发起并牵头制定的电子文件、电子书报刊领域的核心技术标准,得到了国内官方以及国际标准组织的认可;2008年UOML成为国际开放标准组织OASIS的正式标准,成为第一个得到国际认可的中国软件标准,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UOML 技术体系解决了不同格式(如SEP、PDF、Word、WPS、HTML)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同一电子文件在不同软件之间的互操作。不论是电子文件还是电子书报刊,采用UOML标准后都可以被多个支持该标准的软件打开阅读,并且只要有采用该标准的软件存在,这些电子文件和电子书报刊就不会出现因文件格式不存在或者改变,而发生电子文件和电子书报刊不能被用户使用的灾难性损失情况。这项技术是书生移动图书馆的技术基础,书生公司期望通过UOML标准主导制定文档互操作方面的国际和国家标准,但最终因公司战略原因没能实现。

4 书生电子图书发展的总结与反思

4.1 数项国内领先技术与服务奠定技术基础

书生电子图书自诞生起就是基于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当时具有多项领先技术和服务,也为此打开了市场,被图书馆和读者广泛接受,成为早期电子图书领域的佼佼者。在技术方面,创下了许多“第一”,如第一个引用P2P技术实现点对点资源交换、第一个实现定向存储互联网信息、第一个实现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自动衔接、第一个实现全部图书都可以提供DC元数据、第一个实现多服务器分布式访问、第一个实现在线DRM、第一个将网格技术应用到数字图书馆中、第一个实现跨操作系统平台和跨数据库应用等;在功能优化方面,第一个推出所有电子图书均带四级目录导航、第一个实现全文检索、第一个全文检索定位到页、第一个将推送功能引入并应用、第一个推出图书荐购系统、第一个实现统计每本书的阅读页数等。这些关键技术使书生电子图书取得了快速发展。

4.2 多项数字化技术推动早期数字图书馆快速发展

书生电子图书依靠自行研发的多项数字化技术,促进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图书馆从以纸质馆藏为核心,迅速转变为以电子图书为核心,特别是全息数字化技术,成功解决了馆藏图书的数字化难题,推进了我国无纸化进程。数字化平台和电子图书每年约5万册的生产量,既丰富了数字化馆藏资源,又提高了图书馆的在线服务能力,带动并有效推进了中国早期数字图书馆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成为图书馆在线资源和网络服务的有力支撑,为图书馆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4.3 市场能力不足制约整体发展

书生和方正都是从2001年才开始进行电子书市场经营,而此时超星电子图书已经经营了两年以上。超星电子图书拥有内容丰富、价格低廉的资源体系,方正从一开始就致力于上游出版行业的打通,版权问题解决彻底,电子图书质量高。相比之下,书生电子图书显得特色不够充分,毕竟不仅要争夺用户、抢占资源先机,同时也要争夺作者版权,防范更强大的企业后来者居上采取的打压政策等[18]。在这样的竞争背景下,尽管有两次关键技术上的领先(全息数字化技术和移动图书馆),但书生公司的市场能力和竞争对手相比偏弱,面对市场上同质化产品和馆配电子书的出现、营销方式花样百出的状况,最终曾经在电子图书市场三足鼎立的书生之家逐渐退出中文电子图书领域。

4.4 图书版权问题未能解决严重制约发展

版权问题历来是电子书领域整体面临的最大和最困难问题。书生电子图书在版权问题上先采取出版社和作者双重授权的方式,从源头上保证版权,再从技术上研发DRM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实现颗粒度管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子图书版权问题。但是,政策与技术都需要长期坚持并更新换代,而且电子图书的版权问题十分复杂,需要解决多方利益的博弈问题。因为前期主要重视的是出版社的版权,而忽视作者的著作权,但后期书生电子图书在版权保护上没有长期持续发力,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盗版、网络侵权等问题滋生并日益加剧,书生电子图书的版权政策和技术手段未能及时跟进,最终成为书生电子图书难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5 结语

我国电子图书事业已经发展了整整30 年。书生电子图书自1996年诞生伊始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倡导“以先进科技服务社会”,其自主研发的技术在一段时间内站在电子图书行业前列。书生电子图书完成电子印章、安全电子文档、UOML标准、分布式存储系统等多项领先技术,成为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初期的最重要资源之一,推动了我国数字阅读的进步。但是,书生电子图书对于商业的敏锐度和竞争力低于其技术创造力,在电子图书市场上同质化产品短时间内大量出现且强劲发展,作为老牌电子图书不仅没有守住原有市场份额,反而被后来者超过,直至逐渐退出电子图书市场。作为电子图书领域的早期开拓者,书生电子图书开创的多项重要技术影响了行业发展,技术型公司的市场能力和价值坚守,值得同行深思。在我国电子图书历史上,书生电子图书必定占有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电子图书书生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因为一首诗,记住一个人 你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却又“为谁风露立中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图书馆电子图书需求与馆配商联盟服务转型探讨
为什么总是书生遇女妖?
人皮
电子书是否会取代传统图书?
人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