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政教育的机械类专业“三教三全”改革路径探索

2022-09-21惠州市技师学院周国华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机械类思政育人

惠州市技师学院 周国华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李雪娴

1 背景

技能之光,出彩人生。技工院校是国家培育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属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2020年12月,习总书记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贺信上,对劳模奉献、勤劳勇敢、大国工匠等精神高度赞美及广发弘扬,并鼓励更多中国企业劳动者尤其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希望中国职业教育能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强国匠人。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引领带动更多青年人热衷钻研技能、努力提升技能,造就高水平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培育更多强国匠人,让更多有技者一生出彩。百年党史,铸魂育人,党和国家一直对技工教育及培养技能人才工作高度重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机械类专业复合型、创新型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倍增,在师资、课程、技能教学上深入落实思政教育,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各项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合格人才的担当与奋斗。培养一代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生活,愿为中华民族奉献自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人才,是当代教师育人的重要责任。机械类专业主要有模具、机电一体化、数控加工、工业设计等跨多学科专业,但大多数人认为机械类专业对口就业只偏重技能,在生产线上工作也不太“体面”。其实不然,机械类专业课程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内容多,学生通过知识累积与专业素质提升,跨专业、跨行业就业也是可行的。

思政教育想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必须依靠课程体系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把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自控、学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复兴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师、教材、教法中去,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三全育人。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介绍专业新科技与新职业,强调并非所有机械类专业都是与机器打交道的,如工业设计专业,是对现代制造业产品或结构等进行规划设计和创新,把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属于技术创新。

2 基于思政教育的机械类专业“三教三全”改革路径

强教先强师,育人先育德,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教师授业育人能力,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怎样理解、看待和落实思政教育贯穿专业教师全员、教材全过程、教法全方位的“三教三全”专业育人,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一环。实现“三教三全”改革要求配备优秀的师资队伍、贴近学生实际的教材和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更新、更能适应企业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养,进而助推学生从“就业导向”慢慢过渡至“产业需求导向”,其改革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思政教育机械类专业“三教三全”改革路径

2.1 “校企双向双融通制”教师全员思政育人

(1)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应实施校企合作的“双向双融通”,加强与企业的互动,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与技术资源,双方在师资聘用上共同配合,互兼互聘,并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重点培养教师的学术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形成“功能整合、结构合理、任务明确”的结构化教师队伍。

(2)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必须贯彻思政德育全员育人方针,全体专业教师都应当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出良好表率,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与带动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技工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心智尚未成熟,自律性差但可塑性强,并有着强烈好奇心。

2.2 “课证新形态活页式”教材全过程思政育人

(1)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载体,也是思政教育最主要的载体,教材改革必须要按照当前市场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更新课程体系,实施课证融合。结合机械类职业技能证书,如数控机床操作工、制图员(机械)、模具工、数控铣工、数控车工和装配钳工等,组织专业教师编写适应机械类专业典型的“课证新形态活页式”教材,结合课程思政元素,完善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

(2)教材内容要打破传统机械类学科的课程体系,突破知识本位思维禁锢,通过机械类各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案例集,强化与企业产品及生活科技发展趋势的密切联系,结合机械类专业技能证书,以凸显“课证新形态活页式”教材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3)教材建设还要和融合思政元素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纸质教材和多媒体学习平台相结合的目标,便于教师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课证新形态活页式”教材中融入的思政元素,可以以网络开放教学的形式展现,以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教学新要求。

2.3 “赛教导向产业需求”教法全方位思政育人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有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法等,但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对教法不能生搬硬套,要充分考虑到当下社会发展与企业需求变化及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教法的改革要以“行动导向赛教融合”为主,学校与企业双管齐下,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以专业课程课堂为载体,结合企业真实岗位进行思政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勤、学、贤、思、智、善和实训室6S管理规范的整理、整顿、清扫、清理、安全、素养等贯穿于教学中,使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得到提升,培养其爱国情怀。围绕企业岗位需求,在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同时主动对标职业技能大赛,如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智能制造大赛及人工智能大赛等,赛教结合,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将实践教学、技能竞赛、项目教学的内容统一起来,以技能竞赛为支撑开展教学实训,结合技能大赛项目的技术规范、岗位要求,最终建立“赛教导向产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模式,全方位实现“边做边学、边学边做”。

3 结语

“三教三全”改革中教师是主体,是实施关键,教材是基础,贯穿其中的教法则是实施途径,“三教三全”改革是无法割裂的系统工程,只有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技工教育,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德技兼修,前途广阔,百业可为。

猜你喜欢

机械类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机械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探究
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方式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