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背景下图书馆智慧馆员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2022-09-14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

安徽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馆员人工智能智慧

文/李 娟(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

一、引言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1]。人工智能发展道路跌宕起伏,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其面临的系统乏力与网络受阻等技术鸿沟被逐一攻克。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图书馆行业,促进图书馆服务智慧化转型和变革,安全、高效地推动智慧馆员素养升级。

二、智慧馆员概念剖析

早期的研究认为一座图书馆若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就可以被看作“智慧图书馆”。相应地,身处其中的馆员若会操作人工智能设备就是智慧馆员。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很快发现智慧馆员是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新角色,从馆员转变为智慧馆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课题。

许春漫等[2]认为:“只有那些具有一定学科背景知识并经过图书情报专业训练,既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集约化知识服务,又能培育用户智慧能力的图书馆员才能胜任智慧服务工作,这样的馆员才可称为智慧馆员”。杨文健等[3]结合图书馆服务定位,提出智慧馆员应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有效支撑科研创新,某种情况下智慧馆员是服务能手、数据专家、学科行家与科研达人的复合体。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图书馆业务架构重塑的角度出发,延伸出智慧馆员素养提升的几点要求及馆员智慧升级面临的多重困难,针对如何打造馆员“智慧属性”提出相应的意见和思考。

三、智慧馆员的素质要求

随着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逐步深入,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全方位地渗透到图书馆各领域。在此背景下,智慧馆员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满足智慧馆员的职业要求,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1.突出人文精神,培育智慧读者

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精准分析和决策,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图书馆参与读者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解放图书馆馆员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但人工智能没有自我意识和主观情感,不可能全部替代人的智能,爱心的传递、人格的塑造、情感的交流、伦理的坚持、谜团的疏理、信息的研判等仍然需要人的智慧引导[4]。智慧馆员应当突出人文精神,始终牢记和突出这一点,用真诚热情的态度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和个性化体验感,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认可度和黏性,以弥补人工智能及其提供的相关服务的不足。此外,在追求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智慧馆员还应当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宣扬,竭力寻求人工智能与智慧馆员的有效契合点[5]。

图书馆肩负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如何培育智慧读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基于用户需求,整合、共建、共享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由表及里的个性化平台,为智慧读者唤醒和培育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以用户与馆员互动为主,辅之以智能技术带来的自我感知、情境创设与深度体验为拓展,有利于引导、深化、延伸用户素养,启迪读者智慧,协助读者从传统读者转变为智慧读者。

2.智慧馆员要有信息安全意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信息安全的定义:为实现数据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在管理与技术上进行安全维护,使计算机软硬件、数据信息不因恶意或突然的非人为原因破坏或泄露系统信息[6]。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既要强调数据开放共享,又要重视用户隐私保护[7],因此对于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提供智慧服务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知识产权和读者信息数据安全保护。要遵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政策,通过网站安全认证检测、登录系统身份识别、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及时备份重要数据等技术手段来降低相应风险,保障用户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保密性,让读者充分信赖图书馆。

四、馆员“智慧”升级面临的挑战

在全国高校第十二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会议上,北京大学图书馆陈建龙馆长指出,目前图书馆的主要矛盾已从馆藏不足转变为馆员能力不足。人工智能背景下,应以用户需求为路径,以创新服务理念为思路,积极实践馆员“智慧”升级。当前,馆员“智慧”升级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挑战。

1.缺乏统一的智慧馆员任职资格标准

智慧图书馆和智慧馆员的概念从出现到现在才经历十来年的时间,尚处于初始研究阶段,图书馆界尚没有对其形成统一的认识,自然也就还没有制定出权威的智慧馆员任职标准。目前图书馆行业的薪资待遇水平决定了它无法吸引大批的高水平信息技术人才入职,一些不善于参加统一招聘考试的专业技术人才又被拒之门外,而直接招募技术精英参与智慧图书馆建设这种方式的实施难度又较大。对图书馆来说,最便捷长效的方式还是直接从本馆现有的馆员中选拔培养。但智慧图书馆建设对智慧馆员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在工作实践中,馆员知识结构和能力与实际工作需求不匹配,且由于缺乏智慧馆员任职标准,智慧馆员选拔大多凭经验和感觉进行,随意性很大,针对性不强,与智慧图书馆需求存在差异,智慧馆员的岗位胜任力受到质疑。

2.信息素养匮乏

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信息茧房的时代,信息碎片化影响着每一个人,很多人都面临着有效信息获取率低、单一重复的困扰,不懂得如何利用信息媒介从浩繁的互联网信息中快速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即便查找到了相关信息,如何对巨量的信息和零碎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挖掘,从而实现知识聚类和资源标引,最终解决知识重组和资源融合共享,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不再是单一模式,而是需要提供跨学科、多方协作式的融合。而智慧馆员作为知识工作者和文化服务者,理当具备上述能力,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周到的智慧服务。很显然,当下大部分图书馆的馆员还没有达到这一水平,无法胜任智慧馆员的工作。

3.缺乏开拓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图书馆馆员的高强度重复性的劳动,馆员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给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智慧服务上。与此同时,智慧服务需要馆员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以阅读推广工作为例,传播先进的阅读理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领社会阅读风尚,都需要馆员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借助新技术和新媒体,为不同的阅读对象和阅读主题策划出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馆员创新能力强,则活动内涵丰富,对读者有吸引力,读者与图书馆互动增多,阅读推广的效果自然好。但当前形势下,图书馆普遍存在馆员观念滞后、创新能力弱的问题,馆员们习惯了被动提供原始资源和粗浅服务,缺乏开拓创新的能力,对主动提供高质量的智慧服务明显力不从心。

五、多措并举,提升馆员“智慧”属性

建设一支合格的智慧馆员队伍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制定智慧馆员职业标准

目前,智慧馆员人才稀缺,但怎样才算是合格的智慧馆员,如何开展智慧馆员评估工作尚没有定论。图书馆界首先要注重馆员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应当尽快制定统一的智慧馆员职业标准和严格的智慧馆员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完善的智慧馆员选拔、聘任制度,有了标准和制度,馆员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可以规定馆员必须参加由国家相关机构统一组织的智慧馆员从业资格考试,在取得从业资格证后,方可从事智慧馆员岗位工作,同时引导智慧馆员积极投身人工智能等相关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实践应用,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稳步开展,提升用户体验。

2.创建智慧服务评估体系

馆员能力的提升始终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中之重,构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智慧服务评估体系。一方面可以让用户全程参与到评价体系中,加大对图书馆的宣传和利用,有利于促进智慧图书馆的管理和智慧馆员队伍建设。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通过公开、完善、合理的评估机制,定期对智慧馆员和智慧服务进行评估打分,设立及格红线,对不合格者予以替换,对表现突出者给予奖励,鼓励良性竞争。

3.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职业认同感

人工智能正在与图书馆各方面深度融合,是趋势也是要求,作为图书馆从业者,落后就要挨打,不学习就会被淘汰。不论是普通馆员还是智慧馆员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审视自身知识结构,制定学习清单和学习计划,及时查缺补漏,并把这种终身学习习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时刻注意提升个人修为。

各图书馆应牢牢把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契机,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宣传推广活动,提升智慧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并从建立激励制度、营造科研氛围、修订职称评审制度等多方面增加智慧馆员的职业幸福感,增强智慧馆员的职业认同感。

六、结语

图书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对于知识产生、传播和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让读者在泛娱乐化时代走出信息茧房,拨开各种算法编织的迷雾,重新走进图书馆,享用人工智能的便利,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在时代洪流激荡下,树立敢为人先的文化自信和技术自信,从而开创图书馆工作的新局面、新征程[8]。各图书馆应不断学习国内外智慧馆员培养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改革体制机制,建设一支素质过硬、懂技术、善服务的智慧馆员队伍,才能建设有生命、有温度的智慧图书馆。[本文系2021 年安徽省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重点课题 (项目编号:2021AHXHA03)的研究成果之一。 ]

猜你喜欢

馆员人工智能智慧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