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谟情感主义德性思想研究

2022-09-13宋晓琳

西部学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休谟德性正义

宋晓琳

一、德性思想的理论源流

学术研究恰似一根根链条,任何成果的产生都需要在这环环相扣的链条上更迭推进,休谟亦是如此。休谟是英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德性思想研究受到了诸多先贤大哲的启发,其中作为古希腊德性思想领域奠基者的亚里士多德功不可没。亚里士多德重视人的活动这种特殊的性质,将其作为自己道德哲学的基础,研究中对德性的定义、德性的养成以及德性的分类等问题做出了回答。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中,亚里士多德开启了对德性问题的专门论述。亚里士多德以灵魂的划分为出发点开始了对德性定义的讨论,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可划分为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将人的德性分为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两类。由教导这种理性活动所产生的德性称之为理智德性,需要时间和经验得以养成。出于我们自身欲望所造成的德性称之为道德德性,需要习惯得以养成。亚氏将德性视为“一种使人拥有善良并出色地完成活动的优秀品质”,是“一种在实践中进行作为的实践智慧”。人的实践标准和本质特征来说,德性就是一种适度、始终保持“中道”。两类德性中包含着突出且不凡的品质,亚氏对于德性的目录进行了梳理与阐释。德性的演变、完成与实践的过程离不开理性的参与,理性的判断与选择构造了德性的完整性。理性在德性实践中所扮演着“审判者”的角色,不断地对“中道”进行剖断与审视。亚里士多德也是最早关注德性和幸福问题的伦理学家,其德性思想从至善出发回归到幸福,幸福是至善的终极目标、幸福是最高的善。德性与幸福的问题同样是休谟伦理学所关注的焦点。

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道德哲学家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这两位的德性思想最具影响力。奥古斯丁将爱作为其道德哲学的根基,贯穿于伦理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他看来德性的养成与道德生活中采取的行动都要遵守仁爱的秩序和快乐的秩序。然而爱非绝对的,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如奥古斯丁在其赞颂蜡烛的诗歌中所言说的:“这些蜡烛是您的馈赠。它们是善的,因为创造了它们的你是善的。它们没有一丝一毫来自我们,除了我们的罪。当我们放弃了正确的秩序,罪就兴起了,对它们的热爱也就取代了对您的热爱。”唯有遵守正确的秩序,爱方能是正确的,若扰乱了秩序,爱便是错误的。爱是奥古斯丁德性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从爱上帝、爱一切的视角审视德性,将爱与上帝相结合使其意义显现并得到认同。“奥古斯丁说,之所以没有完全自然的人的原因在于:自然并不产生人,人是上帝创造的。因此,人的本性总是带有被造的标记。”奥古斯丁通过爱的理论,细致地讨论了人的本性以及德性的问题。

托马斯·阿奎那的道德哲学继承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理论观点,将对幸福的追求作为其伦理学的目标加以探索研究,在亚里士多德自然主义道德基础上增添了人的超自然目的的概念。作为一名基督徒,阿奎那认为本性在其思想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本性在上帝之中是起源也是归宿。就我们个人而言,仅凭实践的自然能力去达到幸福是不可能的,但亚里士多德自然主义的观点却认为是能够达到的。阿奎那在赞同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同时做了补充,他认为道德具有双重层次包含着自然的目的和超然的目的。本性是人的道德经验的要素,人类的欲求和情感通过感官进行传达,感知出使我们吸引和拒绝的对象从而分辨出我们的爱欲和恶欲。阿奎那试图调和亚里士多德自然主义思想倾向并对其思想进行超越,将人类道德的直接目的归因于共同幸福,强调自然法是一切成文法的依据。

休谟德性思想沿着经验主义的道路进行研究,采取着经验主义的方法。他认为“一切结论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都不能超出经验,并只以经验作为其可靠的根据”。其理论建构中,休谟承袭了英国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沙夫茨伯里、哈奇森等人的观点。沙夫茨伯里认为,“趋向个别或自我之利的情感,无论它被认为自私到什么程度,假如它实际上不仅仅与公众利益相符合,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有益于公众利益,即它有助于整体的物种利益”。他认为道德并不导源于理性而是导源于道德感,在论证的过程中沙夫茨伯里对作为道德感基础的善恶进行了界说。沙夫茨伯里指出“无论什么,假如它一直不可能更好,也不能以任何一种办法呈现更好秩序,那它就是完美之善。在世界秩序里,无论什么可以称为恶的东西,一定在这事物的本质里隐含着一种可能性,使其本可以有更好设计或秩序。假如不能更好,那它就是完美的,它也应该是完美的。”西季威克在总结沙夫茨伯里的观点时总结出一条普遍性的结论:“趋于公众之善的情感的平衡化、条理化和有节制,同样也有助于个人之善。”思想中善与恶没有绝对,凡是有理性的生物都无法脱离道德感,道德感不仅指引着人们追求善的行为又满足和证实了对公众之善的推论。在沙夫茨伯里看来,只有完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高的快乐,而这种最高的快乐就是幸福。沙夫茨伯里的思想通过哈奇森间接影响了休谟的伦理思想。

哈奇森与其同时代的哲学家们一样关心人性的问题,他的人性问题以情感理论为基石集中探索了美与道德的问题。哈奇森将追求人类最高的幸福作为哲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哈奇森沿着沙夫茨伯里情感主义道德学说之路继续着对道德的讨论,他认为知识和理性无法告诉我们什么是善,知识,是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的途径,并在各种各样的途径中凝练和总结。理性,能告诉我们的仅是真理。对人类而言,只有在情感的推动下才能产生人类的各种道德行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推动行为的产生。因此,我们行为的目的也都是以情感为前提的情感推动着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哈奇森认为在道德中对人类最为重要的情感是爱与恨,此外的情感都是爱与恨的变体。休谟在《人性论》中指出道德的区别源于道德感的思想就是深受哈奇森的影响。哈奇森的思想对休谟而言极具启发价值,也为休谟思想的建立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

二、以道德感为标准的德性区别原则

休谟无法信服过往的德性论证中以理性为主导的是非标准体系的深奥推理。力图为德性的论证寻找全新的力量支撑,情感作为休谟思想的曙光代替了理性的位置。对休谟而言德性是其最为关切的论题,他从知性与情感两方面展开对德性的探索。休谟认为,心灵中有且仅有知觉的存在,心灵中产生的一切活动都是知觉的产物,在思考知觉中所包含的印象和观念的区别时所引发出的我们是借助印象还是观念来区别善恶的问题开启了休谟对道德学的研究。休谟将哲学普遍的划分为思辨和实践两个部分,认为德性归于实践之下,并限定了德性的研究在日常生活经验之下。休谟认为,德性对人类情感的影响是自然而然的,道德准则可以刺激情感、规范行为,而理性在这个问题上永远是无能为力的。理性无法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行为,所以“理性是完全没有主动力的,永远不能阻止我们产生任何的行为或感情。”在休谟看来,“理性的作用在于发现真或伪”。由于理性不能直接地阻止或引发任何行为,所以道德区别不是从理性而来的。虽然休谟对理性进行了批判,但仍然坚持了理性的分析路径,对于理性的指导作用给予了肯定。

休谟从快乐与不快乐的感受出发进一步说明道德区别的原则,他认为只要说明快乐或不快乐的理由可以充分地说明道德善恶。“发生德的感觉只是由于思维一个品格感觉一种特殊的快乐”。正是在感觉的促进下使我们拥有了赞许的感觉,通过赞许传达直接的快乐,因这种特殊方式下产生的愉悦感觉而推断这个品格是良善的。苦乐的情感作为区别道德善恶的原则,通过较为概括的原则和从自然中找寻的原则,根源发生在人们的心灵之中。休谟阐明了德性的区别是由道德感而来的,德性不是理性的对象,而是情感的对象。

三、基于公共效用和私人效用的两类德性

(一)社会性德性

按照德性对于社会整体和个人所发生的不同效力,可将德性划分为社会性德性和私人性德性。休谟从阐释仁爱和正义这些社会性德性出发探究道德原则,他认为带有友善、善良、仁慈、人道、友爱、慷慨、慈善等仁爱性质的对社会有用的社会性德性是人类本性所能达到的最高价值。休谟主张推崇仁爱,在他看来,一切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成就并不能使伟大英雄和政治家们博得赞许只会徒增非议和嫉妒,唯有慈善和仁爱的因素才能够使这些不友好的妒忌变得宽容,温柔抑或是获得欢呼和善意。正如尤维纳利斯的观点“发现人类广博的能力的主要好处是,它使我们的仁爱更广博”。对于身居高位的杰出者们来说,若想安享好处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行善、仁爱。休谟指出“没有什么品质比慈善和人道,友谊和感激,自然感情和公共精神,或发端于他人的温柔同情和对我们人类种族的慷慨关怀的东西,更有资格获得人类的一般的善意和赞许。”根据休谟的观察,评价赞许一个人道之人时需要考虑其行为是否给社会带了愉悦和满足。不难推断,社会性德性的效用价值很大程度上导源于是否得到普遍的赞许和尊重。仁爱的心灵品质赋予人类更多的利益和价值,不仅发生着有益的作用也增添了社会福祉。

休谟认为社会性德性的价值有多少绝大部分取决于它们的效用,对于正义而言公用的效用是它唯一的起源。在休谟看来,正义是一种引起快乐和赞许的、符合人类环境所需要的人为设计。假使大自然将一切富足和便利的条件馈赠给人类,不需要人们的勤勉也没有不确定的事情发生,那么“正义是完全无用的,它会成为一种虚设的礼仪,而决不可能出现在德性的目录中。”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的心灵,人类一旦无限地汲取恩惠,正义的品质都将形同虚设。休谟认为“正义的这一德性的用途和趋向是通过维护社会的秩序而达致幸福和安全。”倘若在一个日常必需品极度缺乏的困苦的社会之中,人们依靠勤俭都无法免于死亡的苦难,那么此时的正义将会被强烈的生存动机所取代,恐惧和生存的欲望是不正义和罪恶的导火索,那么正义的用途将无法实现。正义规则的实现以人们所处的特定状态为前提,无论是正义的起源还是正义的实存皆是源于严格遵守规范为公共带来的效用。正义德性的唯一基础就是维持社会的必需性,在此基础上休谟将正义推崇为首要的德性开辟了自然情感的全新里路。

(二)私人性德性

休谟将德性品质中对个人有利并且博得赞许和尊重的品质归位私人性德性。关于私人性德性阐释休谟从有用性和愉快性两方面展开。对我们自己有用的德性中,休谟认为审慎是成就任何事业所不可或缺的品质。与其他各种德性相比,审慎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心灵品质。休谟说,通过审慎,我们保持与他人的安全的交往,给予我们自己的性格和他人的性格以适当的注意权衡我们所肩负的事业的各个因素,并采用最可靠和最安全的手段来达到任何目的或意图。审慎关系着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没有审慎即使拥有超凡的才华也可能是危险致命的。审慎这种绝佳的性格对人类本性而言应是不受任何情绪的左右,依据有用的特定目的采取严谨或进取的行动。休谟提出,省俭的品质是贪婪和挥霍之间的中间状态。诚实、忠实、真实的品质因具有促进社会利益的趋向而博得赞许,在此进出上也可以看作是对个人自己有意的。休谟认为拥有忠实的品质可以使女性获得最大的尊重。在休谟看来,自我克制、冷静、忍耐、坚贞、深谋远虑、周密、保守、有条理、善解人意、镇定、表达灵巧此类成千上万的德性具有服务德性拥有者的倾向,不带有任何公共和社会的价值,所以这些美好的品质和优点是应该归为赞许品质的目录之中。休谟还对外在于人的身体禀赋和财富利益进行考察,以说明影响尊重情感对内心禀赋或外在环境的因素。休谟认为古代时期,在战争中勇敢的表现和具有力量的、灵巧的身体是格外重要的,令人尊重和敬仰的。财富和权威不仅影响着情感,还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份并且人们的等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被财富所规范。休谟说,当财富被我们自己仅仅作为满足我们现在或某一想象的未来时期的欲望的手段而欲求时,它们单纯因为它们具有那种作用才引起他人的敬重,这正是他们的本性或本质。财富与现实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财富也可视为最方便的道德区别的源泉。

直接令自己愉快的品质的价值因其直接传递给它的拥有者快乐而备受珍视。快乐、高兴、愉悦等特性的欢喜品质有着极大的价值,它们无需社会和拥有者自身的任何效用就能够获得旁观者的尊重和赞许并会产生一种直接感觉的愉快。人们通过激发想象力感受愉快的感情,对于愉快的情感产生赞许和好感,对于沮丧和抑郁产生厌恶和反感。除了欢喜的心灵品质外,节制和正派同样拥有重要的价值,伟大者因节制和正派受到尊崇,但无论是身份的高低贵贱节制和正派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无人不被源自于德性自觉的心灵中优雅高贵的品格,升华情感、蔑视奴役的骄傲和崇高所震撼。在休谟的思想中,他无法容忍一个人的性格中缺少尊严和气概,他认为心灵中若是缺少了慷慨、骄傲、自重的品质无疑是一种卑贱的恶行。哲人所追逐的德性上的宁静已然超越了一切世俗,在智慧的殿堂中俯瞰着凡夫俗子们对名利、财富的追逐,在休谟看来这人们德性上的宁静与勇敢息息相关。

休谟打破了同时代理性固化的德性伦理僵局,开拓了一种研究人性本身的新视野,建构起一个以情感作为基石的恢弘的道德世界。通过对休谟德性思想的重新梳理发现其对西方伦理学发展所贡献出的力量,休谟使人们的目光重新审视回人类自身的情感之上。休谟的德性思想旨在对德性的区别原则、德性的真正起源、德性分类等问题加以研究,在深刻系统的探析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博得尊重和赞许的心灵品质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德性理论体系。这种德性理论在众多的理论中独树一帜,为现代西方德性伦理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①界说:又称义界。它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解说词义,即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从而准确地表达一个词语的义蕴。

猜你喜欢

休谟德性正义
柳亚子书法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不信教者”大卫·休谟:死如其生
休谟自然主义的两个面向
新休谟及其实在论的因果观
论休谟“必然性”概念的道德理论后果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