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教育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2022-09-13张悦欢翟梅杰

西部学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教育

张悦欢 翟梅杰

2020年是国家全面提高劳动教育站位、把劳动教育摆上新的突出位置的一年。在同一年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随后教育部也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劳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了顶层设计和路径指导。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明确认识且将劳动教育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视域下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径,有利于反思当下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困境,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道德浸润、能力拓展和精神激励等方面的育人功能。

一、劳以厚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要培育其深厚的劳动情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辛勤劳动、接续奋斗来实现的,有本领、有担当的前提是有理想,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是发挥劳动教育育人成效的基石。

(一)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场合中都反复强调传承和发扬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充分说明,任何文化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已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新时代青年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情怀,生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实践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养料。

关于塑造优良的劳动价值观的相关论述不胜枚举,充分为新时代外语人才的劳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国语·鲁语·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中有“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意指人们勤于劳作、勤于思索,内心就会充满善念;贪图安逸就会产生恶念。对于个人而言,劳动会影响个人的思想品德发展;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则关乎盛衰荣辱。《史记·货殖列传》中写有“《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强调农工商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离开了此类劳动,社会将无法运转。正是劳动人民通过以夜继日的勤恳劳动,创造大量的物质、精神财富,人类社会才得以发展。

而到了近代,黄炎培、陶行知、梁漱溟等大家,更是深刻意识到劳动教育对于青年,对于国家的深刻意义,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实践和研究。例如,黄炎培谈“劳工神圣,是吾人良心的主张”,充分表达对劳动及劳动者的高度推崇;陶行知谈“行是知之始”,深刻阐释劳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梁漱溟谈“要学生拿出他们的心思、耳目、手足的力量,来实做他们自己的生活”,看重劳动教育对学生个人价值的养成、改良和重塑的作用。

(二)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劳动理论中汲取能量

马克思、恩格斯等伟大先驱是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开创者,提出了属于无产阶级关于劳动教育的建设思路,深度阐释了劳动教育的实质内涵和本质要求。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的绝对自由”是实现劳动幸福的最好条件。因此,他反复强调,劳动不能成为资本家获取资本和利益的工具,鼓励并且认为只有当劳动者拥有跳脱劳动束缚的条件——获得了实现体面劳动的基础,劳动才能成为我们生命表现的形式。劳动自由才能使人类获得真正的幸福。劳动是我们作为人进行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手段,人可以通过劳动,创造完善自身、创造物质财富、创造精神财富,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历史,开辟推进社会进程。另一层面上,要达成劳动实现价值,必须首先实现人在劳动过程中的积极向往,若是人没有对劳动本身的渴求,也便不存在所谓的劳动幸福了。进入新时代,虽然我们的劳动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的形式有创新有改进,但弘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劳动的精神财富的态度是不变的,因为只有热爱劳动、诚实劳动、辛勤劳动才能给人类带来踏实的幸福。

(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能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教育要结合我国国情切实把握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住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培育积极劳动精神的基本原则、提升必备劳动素养的本质要求,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念指导下,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有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的遵循。一是“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的关于劳动价值的重要论述,启发高校思政干部利用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利用劳动教育促进立德、益智、健体、育美等较为全面的教育功能,焕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注重榜样的引领作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劳动过程中承载和彰显出来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体现了新时代劳动模范工作者的劳动价值观念和奋斗追求方向,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和现实呈现。三是关于劳动地位的论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会议上强调劳动实践育人的重要性,要求教育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广大青少年在投身实践、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在增长才干和磨炼意志中感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进而形成以劳动为荣的高尚信仰。

二、劳以笃行: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高校学生工作队伍要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还是必须落到大学生的劳动实践中。

(一)鼓励大学生在专业学习性劳动实践中锤炼专业技能

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而言,参加专业性强的实习实践是步入职场前的演练,也是很重要的人生经历的开端。“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投入到现实环境中的语言运用,才能克服未知与挑战。专业学习性的劳动实践,能够尽快帮助高校大学生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场人角色的转变,调整心态,努力把握和适应职业生活的基本要求,快速融入职业生活中,驾驭职业工作环境,从而为未来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社会经验较少,对职位定位、职业发展规划未能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大学生而言,专业学习性的劳动实践,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真正融入职场环境的机会。这样的劳动锻炼促使学生尽快融入工作单位文化中,加快熟悉单位需求和岗位要求,争取早日按照社会所需要的工作角色来塑造和发展自己。另外,高校人才培养单位也可以通过专业实习单位的反馈,帮助学生提早谋划职业发展及晋升路径。

(二)鼓励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性劳动实践中提升个人素质

志愿服务性劳动的特征是自愿和无偿。高校大力推动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路径之一,提倡学生自愿从事志愿服务,一方面可以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强化服务思维,让劳动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素养,培养劳动品质,树立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思维。

再深一层,鼓励大学生以劳动价值树立人生理想。通过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到服务性劳动及所有劳动行为的价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分工,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同时,在劳动中促使大学生挖掘自己价值,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价值,改变命运。

(三)鼓励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具有“中国温度”的发展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9月27日第三十五次政治局学习讲话中明确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以劳动实践磨砺意志品质,通过劳动生产与教育教学的相互融合,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在社会化的劳动中发展自己真正的天性,从而增强自身精神力量。通过劳动精神的宣传,让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劳动历程,感受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诞生与人民的辛勤劳动之中。通过对劳动精神的诠释,劳模事迹的宣传,使得大学生意识到劳动对于党和国家、中华民族的极端重要性。

通过劳动实践,以劳动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一个大学生能学会立足祖国实际,拥有责任担当、大局意识与全球视野。劳动实践是立足国家现状,掌握时代规律,是关心自己与国家、与所处世界之间的紧密关系,是认同“实干兴邦”的家国情怀,是认同人类发展命运与共,进而用自身行动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切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劳以创新:激发大学生敢闯会创的劳动活力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利用创新性劳动实践把大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和智慧充分调动起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体验创造劳动乐趣,积累创业实践经验,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相互融通、相辅相成,提升大学生善于求索、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勤工助学是大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实践的重要载体

进入新时代,勤工助学的内容不断丰富,范畴更加广泛,平台更加多元,活动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勤工助学实践已从最初的以贫困生为主体转向全体学生参与发展,由个体自发型向集体组织型发展,由校内向校外发展,由“输血型”向“造血型”发展。但从劳动教育视域观察,资助育人仍然存在不足。一方面是针对性不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思想上大多会呈现两种趋势:一是否定劳动价值,逃避劳动。目前,资助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困难等级的认定,奖助学金的获得并不需要学生付出劳动,若加之在这个环节上缺乏必要的价值引领,会使部分学生将所获得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出现了“等、靠、要”的想法,同时感恩意识、诚信意识较为淡漠,无法达到“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资助育人体系的要求,甚至有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后长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二是劳动价值功利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经济制约较大,同时背负沉重的家庭期望,因而劳动价值取向容易物质化、利益化、效率化。这种矮化的劳动观念不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更无法培养出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融合学校的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在引导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鼓励学有余力的大学生加入勤工助学的队伍,把勤工助学当成创造性劳动的实践平台,通过勤工助学劳动实践提升自身素质,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在校园内营造出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氛围。

(二)科技学术竞赛是激发大学生创新性劳动思维的有效途径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权威赛事,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人的劳动从来就是带有社会性的,不能孤立存在。大学生通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甚至跨界跨专业组合,将劳动实践内容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实现科学的自我评估,把握职业倾向,树立职业理想,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以创新性劳动实践和创造性劳动思维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三)建设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

在高校人才的劳动教育培育目标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帮助学生平衡好劳动理论学习和劳动技能实践,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劳动教育要渗透到大学生的专业课程中,在具体涉及劳动教育内容的相关课程中引导学生培育劳动情怀,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同时在专业学习的普性方法中,如废寝忘食地记忆,精益求精地训练发音,传递和归纳出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劳动情怀和劳动精神。通过建设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增加劳动教育实践学时,组织学生参与基层一线的劳动实践,让专业大学生切身体会劳动的艰辛,增长社会阅历,提起劳动意志克服难关,真正地承担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

(四)构建一个新时代高校立体化劳动教育体系

加快劳动课程建设,整合教学资源。一方面开设独立的劳动课,另一方面让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吸引更多的专任教师、班主任加入。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配备必要的专职专任教师,承担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

促进校企融合培养,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社会服务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发挥好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积极促进高校与企事业单位融合,吸引企事业单位加大对高校的资助力度,定向资助培育贫困大学生,充分发挥社会在大学生劳动观念强化中的支持作用。

深化家校合作育人,整合家庭资源。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家庭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而只有家庭的发展才能使得育人工作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家庭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起点,通过家庭劳动培养贫困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念和生活劳动技能,以劳动作为家校沟通的纽带,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具体的家庭生活中主动承担家务、参与家庭劳动,从打扫卫生、烹饪种植等日常生活劳动开始,习得基本生活技能,切实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劳动习惯养成中的基础作用。通过假期的劳动实践项目,以劳动改善家庭环境。

充分整合教学资源、社会资源、家庭资源,构建一个新时代高校立体化劳动教育体系,是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